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8月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文章汇编-33篇(第7/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06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9分钟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一代新人以报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初心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奋进"双一流",太原理工大学以创建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学为目标,全面实施学部制,组建学科交叉融合"集团军";组建化学、物理学、生态学学院,夯实基础研究;以大类培养、本科"三院制"为抓手,强化通识教育;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培养造就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复合型创新性一流人才。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将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在服务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市乡村振兴局党组

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了重要位置,特别是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防风险、打基础、利长远的关键,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乡村振兴局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为主线、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红线、以推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脱贫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为长线,抓住关键环节,坚持重点突破,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学习。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三农"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解放思想的金钥匙、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深刻学习领会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大讨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奋发进取中开创未来,深化"转提比作"活动,强化四个"比一比、对一对",切实把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上。

要从全领域的广度找准不足。当前,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脱贫群众收入结构还须优化。2021年,我市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1.54元,仅高于全省(11141元)160.54元,却低于全国(12550元)1250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脱贫群众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占比62.29%,转移性收入占比19.57%,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13.35%,财产性收入占比4.79%,生产经营性收入偏低。产业帮扶既是应对疫情影响的有力措施,更是脱贫群众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应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优化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在产业经营中获取最大化收益。二是脱贫群众就业培训还须加强。脱贫群众就业中,多数是以体力型、简单劳动为主,收入低且不稳定,特别是疫情期间,一些地区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出现一些脱贫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停工或回流现象,不能自主快速实现就地转岗就业。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对脱贫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就业状态常态监测、动态管理,加强就业技性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三是脱贫地区产业还须进一步做大做强。个别地区帮扶产业虽然实现了脱贫村、脱贫户全覆盖,但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应进一步从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型经营转变、从低端供给向高端供给转变,推进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和优质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让脱贫群众积极主动和有能力在多业态、多环节中参与和获取最大化收益。

要以后评估的尺度定准目标。把深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回头看"贯穿工作各环节、全过程,重点关注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四方面22项定性指标和4项定量指标完成情况,挂图作战、销号落实,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坚决超额、超标完成任务。特别是要提升经营性收入、稳定工资性收入、保障转移性收入、开发资产性收入,确保实现脱贫群众增收幅度高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脱贫县(区)农民增收幅度高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今年力争全市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在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后评估考核中保持"好"的位次和好的名次。

要以抓到底的力度求取实效。一是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面向全部农村人口,以7300元为防返贫监测线,对易返贫致贫户应纳尽纳、全面监测、精准帮扶,确保不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二是强化"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对"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脱贫成果,坚持常态排查、问题动态清零。三是强化收入分析。跟踪分析脱贫群众收入及其构成情况,特别是对去年人均纯收入下降、收入水平较低和因疫情收入骤减的脱贫户加强动态监测,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增收。四是强化产业帮扶。逐村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积极培育带动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脱贫户参与度,使脱贫户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得到更多收益。五是强化稳岗就业。及时摸清脱贫人口务工变化情况、存在问题和困难,做到动态监测、适时管理、分类帮扶。瞄准重点人群转岗再就业需求,持续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增强针对性、提高就业率。全年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在8万人以上。六是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管好用好14.2亿元各级衔接资金,强化420个储备项目建设和金融、科技支持,确保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效益。七是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协调做好2个中直单位、4个省直单位、市域内6个县(市、区)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对657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培训和指导,组织好当前445个民营企业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八是强化风险防范化解。紧盯衔接政策特别是"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执行中的风险,防止搞变通、打折扣;高度关注灾情影响,对因灾产生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化解风险隐患;高度关注涉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的舆情,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九是强化问题整改。将国家和省考核评估、中办督查、国务院大督查、市委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抓好整改落实。十是强化担当作为。深化"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大兴"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之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检察司法保障

中共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党组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描绘了甘肃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陇原振兴的奋进号角,对推动全省各项事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省委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全省检察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全省检察机关要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深入、持续抓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

深刻领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自觉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更自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大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实施意见》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提出的细化措施,是对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作出的系统部署,更是做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检察工作的重要遵循,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核心要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亲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饱含对甘肃人民的深厚感情,寄托对甘肃发展的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甘肃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作为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与时俱进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和期望嘱托转化为服务保障全省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检察实践。深刻领会过去五年甘肃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和成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甘肃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生态环保取得重大成就,说明发展成色高、质量好、可持续。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说明发展目的把握得好。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传承发扬优良传统,坚定信心、再接再厉,进一步担负起检察机关服务中心大局的职责使命。深刻领会甘肃工作的形势任务、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科学分析形势任务,提出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集中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充分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决心信心。必须把检察工作融入全省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紧盯全省检察工作"整体进入全国中偏上水平"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笃行不怠,在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检察责任担当。深刻领会推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坚定不移加强科技创新"等十一个方面工作,每一个方面都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都同未来五年总的部署要求紧密联系,也是着力重点和具体抓手。必须紧紧围绕十一个方面的部署安排,立足检察职能,以更高的站位、更自觉的行动、更有力的举措,服务保障全省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深刻领会党的建设是甘肃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从七个方面提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要求,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及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任务。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检察履职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检察机关的天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贯彻中央精神、立足甘肃实际、顺应时代潮流,作出推动甘肃发展的一系列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实施意见》要求,"切实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要坚持"两聚焦一结合"(聚焦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工作思路,对标对表省委部署要求,落实更实、更细的配套措施,更好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甘肃建设。紧扣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重视维护非传统安全,把检察环节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融入日常、落细做实。依法惩治严重暴力、危害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电信网络诈骗等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参与高风险机构化险工作,严惩金融信贷领域犯罪,同步做好追赃挽损、矛盾化解工作。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筹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民营企业司法服务保障,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以法治安商惠企、助企纾困。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打击妨害重大科研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业态产业等犯罪,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依法惩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活动。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主动融入、有效保障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四强"行动等重要部署实施。加强西北五省(区)六方检察协作,服务保障"一带一路"软硬环境建设。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严厉惩治涉农刑事犯罪、职务犯罪,突出打击破坏耕地犯罪,加强种子产业、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司法保护,切实维护粮食安全。积极开展涉农领域公益诉讼,重点加强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农牧业遗迹和农村水资源等保护,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法治进乡村活动,引领乡村法治意识,促进乡村社会治理。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深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加强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积极对接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线索,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办好相关公益诉讼案件,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促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深入推进民生检察工作,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检察供给力",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窨井盖隐患治理、侵害农民工权益犯罪立案监督、群众信访件有回复、"打击整治养老保险诈骗"、"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检爱同行、共护未来"等专项行动,办好一个个身边"小案",抓好一件件为民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和社会治理。加强检察机关与监察机关办案衔接和配合制约,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增强依法反腐合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查办力度,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持续推动最高检第一号到第八号检察建议落实,通过典型案例、检察听证、普法宣传、定期发布业务数据及类案预警信息等方式,推动源头治理。

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助推更高水平的法治甘肃建设

法治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依法治省迈出坚实步伐,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量和效果,维护司法公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助力法治甘肃建设。着力做优刑事检察。履行刑事诉讼主导责任,发挥捕诉一体机制优势,认真落实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有效防治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经济纠纷,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抓好监狱、看守所巡回检察,加强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法律监督,探索推进社区矫正机构巡回检察。着力做强民事检察。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更加精准履行监督职责。强化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加强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监督,做好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深化虚假诉讼防治。对有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提出抗诉,促进统一司法标准、解决同类问题。着力做实行政检察。以案结事了政和为目标,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作用,坚持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专项监督相结合,加强行政诉讼监督,常态化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持续深化土地执法查处等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既监督公正司法,又促进依法行政。着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坚持实体程序并重、解决问题为要,持续跟进监督,力争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做到双赢多赢共赢。加大生态环节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英烈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积极稳妥探索办理公共卫生、个人信息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新领域公益损害案件。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

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施意见》要求,"加强过硬检察队伍建设,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水平。"要时刻保持战略清醒,全面从严管党治检,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过硬检察队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政治能力。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讲政治与抓业务有机统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作为党组会"第一议题",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中央、省委、最高检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思想建设为引领,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学懂弄通做实,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分级分类开展检察干警政治轮训。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人民检察史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检察基因,汲取奋进智慧和力量。以坚强组织为保证,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检察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在党委领导下选优配强全省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完善干部选育用管机制。把政治建设融入业务培训,加强和改进检察教育培训,一体强化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创新开展检察业务专家培养,深化检察人才库建设,落实行政机关等部门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制度。以正风肃纪为手段,深化从严治党。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意识,持续巩固深化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履职制约,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弘扬担当实干作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零容忍"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

蓝图已经绘就,实干成就梦想。全省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实施意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打造贴心暖心有温度的医保

邯郸市医疗保障局党组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提出了许多事关全局的工作举措,特别是提出了"要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全心全意办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情"的工作要求。医疗保障是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的根本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市医疗保障局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提升人民群众在医保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第一位,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聚焦"服务、监管"两大主题,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打造贴心、暖心、有温度的医保。

一、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政策体系。

持续推动全民参保工作,巩固去年以来取得的成果,通过实现与公安、统计部门的数据共享,建立学生、城镇职工等重点群体参保数据库;制定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方案,将"全民参保"工作作为贯穿全年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牢;同时抓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群等特困群体参保缴费,持续加强医保防贫监测预警,优化完善医保政策,确保待遇不降低,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不断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加快健全全市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统筹考虑救助基金承受能力及各县(市、区)救助水平、救助标准、经办政策不一致的现实情况,科学严谨制定医疗救助政策,确保年底实现政策市级统一。

二、持续筑牢基金安全防线。

以健全基金监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智能监控、信用监管、社会监督、追责问责"六项长效机制为抓手,完善市县两级网格化监管,以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诈骗医保基金违法行为为重点,织密扎牢监管网络,守好用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与公安部门联合建立"执法办案中心",健全联合执法办案机制,加强与公安、卫健、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深入推进行刑衔接、刑纪衔接、行业监管衔接;充分发挥智能监控系统作用,对欺诈骗保行为精准定位、精准打击。巩固完善基金市级统筹,充分调动县区基金管理积极性,最大限度实现县区在医保基金管理方面的责、权、利相统一;常态化加强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对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参保缴费和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消除基金运行存在的风险和漏洞,保障医保基金稳健运行。

三、推进更多的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紧紧围绕让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的惠民目标,以解决好群众在医保领域中的急难愁盼为己任,破除机制障碍弊端满足群众需求,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推进民生工程有序落地落实,全面加快医保定点医院、药店实现扫码、刷脸、刷身份证就医、购药进度,确保10月底前完成既定目标。全力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及时跟进落实国家、省疫情防控政策,科学快速修订完善我市医保政策和预案,最大限度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医保支撑。持续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有序做好抓扩面、建机制等任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县域医共体居民医保按人头打包实际付费试点工作和日间手术医保支付改革工作,缓解群众"看病贵"。深化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落实好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各项政策,适时扩大门诊保障范围,逐步将优质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保障范围,进一步满足群众的购药需求,缓解群众"购药难"。

四、持续深化作风行风建设。

一是以开展"作风建设年""能力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将行风作风建设与公共服务、基金监管等民生工作相结合,持续推进更多、更实的便民惠民举措,以高质量的行风建设推进医保经办管理水平提升和医疗保障重点工作的开展。

二是推进增比进位,主动与国家局、省局对口处室对接,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好做法、好经验,找准定位,弥补短板,比学赶超。

三是牢牢把握医保社会舆论导向,强化政策宣传,依托网络继续做好《甘丹学堡》、《韩依丹宝话医保》栏目传播优势,及时准确地向群众宣传解读医保政策,讲好医保故事,唱响医保好声音,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医保政策知晓度,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21.3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