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讲稿发言稿(共12篇)(第4/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52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其三,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社会主义和谐族际关系的金钥匙。《尚书·尧典》有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以看出,和谐理念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各民族成员的思想观念中蕴涵着和谐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内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守望相助、团结友爱的共识,各民族成员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各"家庭成员"凭靠着几千年延续下来的这种共识,牢牢地维系住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政治实体。然而,历史上也不乏族际纷争的例子,每当和谐的民族关系缺位之时,民族之间就极有可能陷入族际纷争的窠臼。而族际纷争所带来的损害不仅是多方面的,还是多层次的。对各民族自身而言,族际纷争使本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外部环境受到严重损害,无休止的民族纷争极大地消解了本民族的发展精力,其结果就是阻滞了各民族的稳定发展;对整个国家而言,国内民族间的激烈对抗将会导致国家治理的难度与统治成本的激增。统治阶级为降低、消除民族关系的不和谐所带来的风险与威胁,必须得消耗大量资源对民族关系进行协调、缓解与疏导,使国家重回往日的统一稳定。因此,无论是对民族自身而言还是对国家的稳定统一而言,实现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取向。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全球化浪潮席卷着全世界,我们在思考和分析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时,也很难逃开全球化这个宏大的叙事背景。西方敌对势力除了通过军事、外交等手段对我国内部事务(国内各民族族群关系当然属于内部事务)的直接干预外,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人员交流输送意识形态(如某种宗教)和认同意识(如"民族"概念),这可能间接影响到国内各民族群众认同意识的结构和族群关系。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世界上的任何文明体系,都是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发展起来的。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已成为世界的了。"在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华民族也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历史转型,一方面享受了廉价商品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便利的同时,也被卷入无情的激烈的竞争之中;另一方面也把中华民族带入到一个同质的世界,原有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被强制破坏。这些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外来影响,犹如潘多拉魔盒一般,隐藏着西方发达国家谋取全球霸权的特殊取向,使中华民族面临既要实现现代化又要维护自身利益的两难选择,从而发生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因此,在全球化加速推进、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更要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和谐的族际关系。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何以生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之路,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思维转变为实践、自由转化为必然、从主观层面过渡到客观层面的关键环节。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学术界已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之路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学者从国家认同视阈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认为新时代"只有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爱国统一战线,使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团结、唇齿相依,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智慧。有学者则从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指谓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为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文化根基。还有学者认为从共享发展出发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础,并从政治共享是命运之绳、经济共享是利益之本、文化共享是精神之根、民生共享是情感之托四个方面阐发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物质基础和精神之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厦"打下颠扑不破的"地基"。

学术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以上种种探讨,总体而言,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所做出的横向展开,为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考维度以及多样化的思维路径,为学术界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合理参考。然而,笔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兴旺的一项长久而系统的工程,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这一命题本身实际上就指涉了这样一个根本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向何以生成?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来说,它是一个必然性及可能性的结合体。必然性指在目前的时代以及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能性指的是对于民众和具体的国人而言,接受不接受这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外界是不可能也没办法强制的。只有顺应自然,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骨髓、融入血液,变成各族人民的自觉意识或者说自觉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横向与纵向展开,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四方面中生成,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培育符合新时代所需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统,以此来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自古以来,在中国漫长的国家建构的历史长河中,由秦朝初步确立、汉朝逐渐完善的天下"大一统"体制,变为中华民族自觉适应、主动追求、共同维护的价值坐标。为维护"大一统"体制,中央实行了多样化的民族政策,如"因俗而治、臣服朝贡、怀柔羁縻"等办法,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不断凭靠对民族政策的认知与认同而生成,并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思维范式转换。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组织进行的民族识别不但妥善处理了中国各民族间的平等地位与族别身份问题,而且也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把坚持统一与自治、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创新政策。而实施该政策的目的则是为了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等政治行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自201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从"伊斯兰国"崛起引发极端宗教恐怖主义和中东难民危机,到美国佛格森小镇事件揭开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种族冲突;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民意测验式"独立公投",到英国苏格兰合法独立公投等,正是在这样的世界民族问题变局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在不同场合强调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的现实国情相结合,以增强中华民族共识、增进各族人民福祉为主旨,回应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综观历史与现实,皆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行动指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证。因此,我们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第二,形塑共享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实现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抑或是文化的呢?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物质生活是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石。"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铸牢本质上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的,即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与发展状况,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冲突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有矛盾中去阐明。如果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视角来看,中国的民族地区多处于全国交通网与经济发展网的末梢,贫困发生率高,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存在不平衡发展状态。如果经济利益因素被长期忽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厦"也将面临坍塌风险,从而也会直接影响到精神层面的认同与心理的归属。因此,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准了经济建设对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一体化的重要性,各民族共建共享,缩小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保障社会物质公平,消除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各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地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就。"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减少贫困人口1712万,减贫率43.7%。"也就是说,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初步摸索出一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途径,以共建推进共享,民族地区转入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轨道,逐步与全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创造了支撑力量。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基于中华现代化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如在2017年举行的第六次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在全面总结20年来对口新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聚焦脱贫攻坚、扩大就业、教育援疆、人才援疆等任务,这些举措与成就,不仅以一种战略式的方法来助推中华民族现代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也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也促使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向前推进。

第三,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灵魂,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核心也是最具普遍性和统摄作用的因素。一般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以符号的形式所体现的民族的价值观念,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而作为中华文化灵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是中华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凝聚,主要表现在人类创造的文化观念之中。因此,从本质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范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看出,中华文化认同,成为中国各族人民集体认同境界升华的关键词。它关涉到中国人、中国各民族、中华民族心理共识的深层基质。无论是中国海峡两岸、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民,还是离散、侨居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都烙上了鲜明的中华文化印。因此,中华文化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使各族同胞认识到"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不相悖"。这是一个辩证关系而非相互折损的关系。只有存在"各美其美"的自尊,才能有"美人之美"的互敬,也才能有"美美与共"的繁荣,进而达到"天下大同"的认同。中华文化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天下大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几千年来共同创造的博大精深的整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因此,在全球化条件下,应该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开发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资源,进一步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进入到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理解中华文化,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动力。

第四,重视历史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脊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晶与升华,经过历史的选择与扬弃,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面貌,构成了其最基本的内涵。作为一条看不见的民族脊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时无刻不在支撑与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密码所在。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心力和汗水。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衍进中,也共同熔铸而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所经历、所创造的所有记录,甚至可以说是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同时,马克思也曾将人类的历史比喻为一部部历史剧。而历史教育就是把我们置身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剧中,身当其境地去体认、察看那历史舞台上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交流交往交融史。因而,历史是一本极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科书,历史教育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温床。事实上,脱离了历史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了扎根的沃土;脱离了历史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会因为没有了历史文化认同这一根本衔接面而流于空谈。诚然,随着历史时代的转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有不同的内涵,但就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而言,却是世代相承的。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之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浇水施肥、做好培植根的工作。它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民族成员的心灵中,并流淌于人民大众的血液里。换言之,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借助历史教育。只有国民知晓并通晓古代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与近代中华民族所遭到的种种折磨与屈辱,才能深刻理解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遵循的共同方向与逻辑。古语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教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衔接面,既充分显示了对历史文化的相衔接,又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统一。如果这个衔接面缺失,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会成为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因而也不可能真正起作用。所以,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有一条符合各民族认知习惯的教育途径。那么,在新时代的场域下,如何通过历史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在每一个国民的灵魂里,真正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呢?一方面,历史教育要与教育客体的需要相契合。历史教育的客体是中华各民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在不断接收来自教育主体即教育者的所传导的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历史实践的启发,从而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前途。但是,受滥觞于西方的教育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及我国在历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将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人格培养联系起来,使历史教育主体与客体的需要相脱离,从而无法达到教育主体所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要从认识上真正把历史教育融入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结底,就是民族历史传统的核心。它看似抽象,实际上是具体的,因为它是历史的积淀。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逐渐形成"大一统"观念。"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等词语就表达了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也是对和平安宁的统一社会的希冀。轻视历史教育,就难以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无法使各族人民形成对祖国的热爱,最终也会折损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历史教育不仅关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也关涉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安定,应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四、反思与讨论

总之,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命题提出肇始,学术界展开了纵向的、横向的、历史的、现实的、整体的、个案的研究,在其本质内涵、价值意蕴以及实现路向这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绩斐然。然而,这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开拓与挖掘。

第一,从理论创新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的前提应是解放思想。然而,解放思想并非是要放弃原则。在学术探讨中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与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不囿于原有的思维范式,立足于中国各民族的根本和长远利益,探寻在激烈国家竞争的复杂形势下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达到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稳定这个根本目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各种思维线索,有助于避免在这方面可能出现的重大冲突的各种提议,我们都应当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姿来考量,而不是简单地以"不符合经典理论"而加以排斥。

第二,从实现路径视角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加强社会调查与拓宽知识视野。研究者们如果不开展实地调查,仅局限于纯理论上的徘徊与停留,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目前,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时移世易,不明晰社会中的现实,就不可能植根于时代的变化发展。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意愿与需要,同时在政策落地时要力求谨慎稳妥。除此之外,我们还需拓宽眼界与知识面,如果不注意吸收国外学术界的理论探索,闭门造车,那么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真正地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的目标。

第三,从评价机制来看,还必须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机制。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着重在内涵、路径、意义以及历史的研究,而缺乏在何等意义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研究。因此,今后学界应着手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评价体系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参数与标准,并对其后续的开展情况实施评估反馈,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铸牢的落地提供重要参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发言稿(11)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强调认清民族关系的主流与末节、大力倡导民族团结方面提出许多十分重要论断,促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他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逐步完善民族政策。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战略思想。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总体部署,包括援藏、援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开展,都聚焦在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华梦"的伟大梦想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理想。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全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历史使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习近平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所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必须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高度自觉、自豪的心态和热情,积极主动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具有若干共同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世界各国大多是多民族国家。一个国家的各民族都是比较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同时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还共同组成了以该国国名命名的国家民族的共同体,这也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国家民族的普遍规律。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都是在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一些人口规模比较大的民族。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的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不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在其自在的阶段就是一个实体,到了近代全体中国人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帝国主义入侵,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自觉。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逐步成为了一个自觉的实体。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和增强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实体性和整体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将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的有机统一体,打造成不可分割、谁也离不开谁的统一整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实践。从自在阶段到自觉阶段、从多元一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而非"虚体"、统称或共称。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实体性、整体性将不断增强和牢固。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成员和中国公民国族身份的集中概括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一般都是拥有和国家主权或者国籍关联在一起的公民身份。公民的护照号是国家赋予的,拥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就意味着该个体自动获得国家身份或者国族身份。当今世界仍然处在民族国家时代,一般没有脱离国家身份的公民(无国籍人士、难民等除外)。拥有一个民族成员的身份与拥有一个国家公民(国族成员)身份并不是对立的。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拥有自己的民族身份,但也可以同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天然成员即中华民族的公民。后一种身份本质上是每个中国公民对自身国族身份的表达,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纵观全球,一个国家的公民组成了统一的国家,这一国家的全体公民成为当代民族国家的基础和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公民的国族身份(中华民族成员)的集中概括,国家为每个公民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同样,每个公民也必须同时担负起自己的国家责任,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对国家应当履行的最基本义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家通过宪法及法律法规依法保障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应尽义务,全体公民都是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和建设者。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做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责任和人类共同进步的天下使命,其中着眼点和立足点依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纵观国内外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还面临众多的风险与挑战,其中敌对势力瓦解、分化、阻挠、破坏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阴谋从未放弃,国内民族问题和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成为了敌对势力阻挠、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牌或工具。过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我们不仅要正确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问题,不为敌对势力留下缝隙;更要加强民族团结工作,铸牢每个民族的成员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成员的国族身份意识和中国公民身份意识。与自己的民族身份关联在一起的民族身份意识一样,与自己的国族身份或者中国公民的身份密不可分的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人的民族身份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同样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意识和中国公民意识也是需要教育和培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刻也不能疏忽,而且需要持续不断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加以巩固。面对民族理论领域众多分歧和争论,应对现实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更需要理论上进行正本清源,大力提倡和弘扬每个公民的中华民族成员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

(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

"共同体"是描述群体而非个体的概念,共同性或共同意识是维系共同体群体性存续的关键因素。认同是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没有认同团结就缺乏根基和土壤。中国共产党强调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生命线,就是基于我们虽然都是56个民族的成员,同时我们又都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民族是具有一定共同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各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共同体意识或者本民族自我意识,但是在一个国家内每个民族的成员都是国家的公民,也与自己的国家具有密不可分的国家共同体意识。与国家关联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就是各民族的共同体和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的有机体(自觉的实体和整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这种共同的心理认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的共同心理基础和情感依托。56个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承认各民族是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与承认中华民族也是全体中国公民的共同体是不矛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与国外公民相比,不仅具有共同的国民身份、心理素质和民族国家意识,而且在制度、政权、文化、利益等方面的共同性更强,甚至跨境民族也无法比拟。因为与伟大祖国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历史形成的、牢不可破的。这是民族国家时代的国家刚性、利益刚性、制度刚性决定的,任何民族和个人都难以超越。从过去的"四个认同"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宿命。中国56个民族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民族识别、法律程序认定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更是党章和宪法确定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变成自觉、自强、自新的民族,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强大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民族,已经"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根本归属"。在这个根本认识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思想前提和文化皈依。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厘清处理好本民族自我意识和中华民族整体意识的关系十分重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把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对立起来,而是教育各族群众摆脱狭隘本民族自我认同束缚、共同构建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途径和必由之路。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