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课: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引领 筑牢当代青年价值观建设(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7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分钟

具体来说,要使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广大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加强党史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深入挖掘党史教育的新鲜素材,对党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把握党史教育的基础性、系统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党史的规律性和时代性,促使学生对党的思想理论形成深度认同,在党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文化自信以及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利用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中国人民如何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从解放与独立走向富裕和幸福,总结党史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以党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学生做示范,让青年学生充分感悟革命烈士坚定的革命信念,领悟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使学生在感悟党史人物先进事迹中涵养品德,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针和政策主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民族精神等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中的内核和精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稳定器。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的主体意识广泛觉醒,青年的价值选择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价值观念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由此,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当代价值观建设不能仅仅诉诸理论灌输,还必须融入青年的文化生活,以文化的力量浸润心灵,坚持显性教育和非显性教育两手抓,不断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效能。从传统优秀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民族精神等等这些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来看,它们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时代践行当代中国价值观,关键在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底蕴,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主题,从而不断增强价值观建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认识的过程。从概要性提出"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行动指南,再把着力点具体落实到国民家庭教育、学习教育上,提出相应的价值培育方案;从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起先锋带头作用,需身体力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多次强调广大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工作,勉励广大青年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做时代新人;从线下实践延伸拓展到为网络空间搭建价值防线的实践,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培育机制和培育方案;不断强化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地位和"主阵地"作用,持续推动大中小学价值观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探索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系统工程贯穿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得到不断增强。

价值观建设需要同国家和民族的奋斗主题相契合。如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引导青年一代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肩负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引导时代新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在党的XX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民族复兴大任要求实现"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结合,即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三)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

传统价值观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继承,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文化基因与文明基底,即在思维方式上统筹把握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在方法取向上坚持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措并举,在实践理路上注重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协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增智启慧、构筑时代精神,明确要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文化自信的提出,为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文化自信使我们可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为评价标准,不断增强价值观建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为例,其蕴含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很多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并在新时代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儒家思想提倡的民本价值观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遵循,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资源,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根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对民本价值观念的继承、发展与实践性创新。而儒家的义利思想对中华民族上千年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持久影响。有些学者将儒家的义利思想理解为"重义轻利",但从整体来看,儒家的义利思想其实也强调义利的辩证统一。在当代发展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要正确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义利面前,应当坚持"义以为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当代青年价值观建设上""见利思义",并将之付诸实践。儒家的义利思想对于有效抵御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对于规范和引导青年学生合理合法地追求正当利益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们的合法利益。

(四)继承和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和统一、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旗帜。我国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的精神追求、理想信仰和道德价值,是中华民族拥有悠久历史与创造辉煌文明的深层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把伟大民族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凝聚力,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激励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克服险阻而坚毅前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承过程凝练和铸就了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也是民族精神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生产实践,产生了许多民族精神,例如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长期以来激励着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和自强。而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既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是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精神在民族发展史上的熠熠生辉。伟大民族精神深刻影响着民族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形成,直接决定着民族文化自信的程度。继承和发扬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群体树立"强国有我"的使命感和"请党放心"的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