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讲稿:准确把握国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价值取向与方法路径,紧密结合实际谋划落实举措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8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讲稿:准确把握国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价值取向与方法路径,紧密结合实际谋划落实举措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决定》一共15部分60条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几乎涵盖各个领域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作出重大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国资国企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切实增强抓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安排,今天给国资系统的领导干部职工做一次专题辅导,主要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安排部署、如何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改革要求,贯彻分类改革原则,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全会明确了国有资本重点投资的领域主要有三个: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芯片等关键领域。这些重点布局领域大多属于非竞争性领域。在这些重要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而在竞争性领域,应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贯彻竞争中性原则,坚持公平竞争和透明化管理,特别是取消财政补贴,使国有和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公平竞争。通过分类改革原则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就能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之际将不再是"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的简单对立,而是可以实现"国民共进",即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国有经济战略使命功能、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明晰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推动国有经济更多投向保障国家安全、支持科技进步、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核心功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把有限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和擅长领域上,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促进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市场化流动,有利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坚持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确保国有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二是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动态发布指引目录,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增强指引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适时开展效果评估。三是完善国有企业主责主业管理,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厘清国有企业主责功能和主业标准,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引导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四是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建立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市场化流动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五是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

(二)深化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全会明确提出,自然垄断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投入部门,国有资本应占据主导地位,但自然垄断行业可分为两部分:垄断环节和竞争性环节。根据分类改革原则,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垄断环节应独立运营,国有资本保持支配地位,这是主业中的核心部分。而在垄断行业的产业链中,下游应为竞争性环节,需进行市场化改革,应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竞争性环节。深化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要坚持该垄断的要监管有效,该竞争的要放开、竞争有序,尊重行业特点和市场规律,区分自然垄断环节与竞争性环节分类改革,科学施策。对于重点行业自然垄断环节,要统筹推进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推动重点行业自然垄断环节在国家监管下独立运营。要推动自然垄断环节业务与竞争性环节业务分离,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对自然垄断环节业务实行独立核算。要有效规范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企业的经营范围,建立对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企业履行使命功能的评价制度。要明确自然垄断环节监管范围和重点,加强与市场监管、行业监管、国资监管的贯通协同。对于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要进一步放开,稳步推进行政职能与竞争性业务剥离,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三)完善国有企业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既然国有企业类型不同,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就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考核所有企业。国有企业有多种功能和多元目标,包括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承载主体、弥补市场失灵、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在国际竞争中体现国家意志、追求市场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等。以上目标尽管都是重要的,但事实上单一企业难以同时实现和承担以上所有功能,需要有不同类型的企业相互配合来实现以上众多目标。根据企业不同功能作用,设置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探索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充分体现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导向、战略要求,充分体现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差异性的精准把握。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客观、可量化的国有企业功能价值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夯实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决策基础。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二、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原则要求,不断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必须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为统领,把好方向、守正创新,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对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目标,坚持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改革重点,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的辩证统一。

第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所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深化国资央企改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方向,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自觉执行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推动企业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切实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

第二,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目标。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有企业既坚定不移做大、更意志坚定做强做优,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挥国有经济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国资国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国资国企改革必须勇当先。全会围绕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上勇争先,明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系统性安排。这些改革举措既立足当前实际,又锚定长远发展,既一以贯之,又不断深化。国资系统要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完善工作思路,锚定重点改革任务,细化推进举措。

第三,坚持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改革重点。核心功能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和地位作用的集中体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具有的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基业长青的能力,由独特的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和文化等要素构成,是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重要保证,其核心功能是与国有企业公有制主体地位直接相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关系国计民生的功能,重点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其核心竞争力还包括党的领导等独特优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产业特征和产权特点。当前,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站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引导国有企业强化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塑造能够持续创造效益的独特竞争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切实提升国有企业功能价值,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的辩证统一。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尊重和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把该放的放到位,使国有企业充满生机活力,创新创造的潜能充分激活;坚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底线,把该管的坚决管住,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健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实现国资国企治理现代化。"放得活"是目标,"管得住"是能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秩序与活力的关系,善用'管得住',为'放得活'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管得住"不仅要实现空间的平衡,还要实现时间的平衡。完善宏观调控,把握好各项政策的时度效,既要防止市场失灵,又要保障市场活力;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防止短期临时性措施演化为长期政策。

三、自觉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为重大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改革实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既有方向性指引,又有实践性要求,为新征程上做好国资国企各项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国资国企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构建完善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公司治理和企业发展更好相适应,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企业活力。

第一,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引领性目标。将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加快破除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企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增强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按照"市场化、差异化、专业化、过程化"的原则组建产业投资基金集群,强化政府性引导基金在招商引资以及产业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国有资本监管的科技思维、产业思维和战略思维,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督体系,打造集中统一、专业高效、上下协同、监督有力的国资监管格局,切实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确保既能放的活、又能管的住。加大改革示范引领和典型推广力度,充分激发市属国有企业活力动力,建立健全企业内控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控长效机制,严防严控债务风险、合规风险、投资风险等,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高水平统筹国资国企发展与安全。

第二,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鲜明导向,也是时代特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健全有利于原始创新、有利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制度和机制,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体系变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完善主责主业管理,制定完善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办法。健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制度,完善投资负面清单,建立投资后评价制度。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统筹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绩效评价制度。

第三,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根本要求。将围绕国之所需,聚焦国之大者,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功能价值,塑造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更好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深化国资国企在重点优势产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领域、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区域风险保障支撑作用,通过做强做大主责主业,做优核心功能,锻造核心竞争力,保障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行稳致远。立足于国有资本功能定位,推动市属国资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责尽责,知重负重。树牢市属国资国企发展一盘棋意识,进一步集聚资源,汇集资本,做到优势互补、资源融合、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用创新思维、有解思维,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解决好发展需求与国资国企资源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推动国企顺势而为,借势发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