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从近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探寻党的初心和使命
党课:从近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探寻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可以说,一部党的发展史注定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初心和使命奋斗的历史。自1840年以来,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逐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同时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近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与中国共产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从近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层面中探寻党的初心和使命,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着重要意义。
一、党的初心和使命在近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孕育产生
中国共产党从何而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何而来?这是摆在我们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要从近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找寻。
1840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外国列强敲开了古老中国封闭满清王朝的大门,开始了瓜分中国、殖民中国、欺压中国的罪恶行径,使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此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这也是我国近代史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此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由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这一时期没有哪个政党、哪支队伍能够解决这一矛盾,能够拯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于苦难之中。洋务运动失败了,百日维新失败了,辛亥革命失败了......直到80年后的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这面大旗的引领下,怀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此时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此,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这一初心和使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舍生忘死,他们前赴后继,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纵观1840年到1919年的中国,可以清楚地看出这近80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黑暗、最为迷茫的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日趋激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看不见光明。然而,就在这最为黑暗、最为迷茫的近80年中,就在这日趋激烈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孕育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换言之,从1840年到191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孕育形成期,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孕育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经形成,必定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二、党的初心和使命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该往何处走?这是一道摆在每个共产党人面前的永恒课题,解答这一课题还是要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去寻找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生灵涂炭、百废待兴,基础薄弱、困难重重,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8),此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分别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走资本主义道路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最终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面对着这些新矛盾,中国共产党人不学李自成,而是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迎难而上,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带领着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打造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成功地解决了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物质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党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党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进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着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纵观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从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到即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从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这短短的60多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向前发展,从三座大山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逐步转变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都没有忘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社会主要矛盾中来,注定要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推动我国社会向前发展。
三、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出发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之"新",在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新飞跃,在于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在于开启了我国发展的新征程,在于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解决新矛盾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使党和人民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矛盾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些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去继续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不忘初心和使命,不待扬鞭自奋蹄,振奋精神,提升状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努力奋斗、继续砥砺前行、继续奋发有为,有效应对发展中的重大挑战,抵御发展中的重大风险,克服发展中的重大阻力,解决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
推进新事业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进入新时代,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起了新征程、进入了新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满着荆棘、坎坷和风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因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唯有不忘初心和使命,才能用不变的初心争取最广大的民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保持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伟大事业才有未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唯有不忘初心和使命,才能跳出兴亡周期率长期执政,驾驭越来越复杂的局势,把伟大事业持续推向前进,建功立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唯有不忘初心和使命,才能使全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高的标准践行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来说既是百年的机遇又是百年的挑战。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华民族社会主要矛盾最为严重之际孕育形成后,指引和激励着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建国,到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作为新时代党员,既应为身处新时代而感到荣幸,更要建功新时代。新时代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新时代,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投身于伟大的改革发展大潮中,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