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前线文稿汇编-30篇(第7/1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80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61分钟

加强国际合作,掌握经济安全国际主动权。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坚决反制其他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制裁和科技制裁。继续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实现互惠双赢。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保持汇率稳定,不断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充分发挥亚投行、APEC等国际组织平台作用,继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进程,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作者简介:王一新,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发展战略教研室副教授)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

邓纯东

2022-07-05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标志和文化血脉,即中华民族精神。这既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又是确保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文化根源。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英勇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一系列红色精神,如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这些红色精神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红色精神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理念、价值观的简单复制,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是中华精神在现当代的升华。中国共产党人给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精神血脉注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融入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从而使中华民族精神达到了全新的境界。

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升华

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正是因为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经受住了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遇千险而不灭,历万难而未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成为中国最忠诚、最坚定、最卓越的爱国主义者。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系列红色精神,不仅坚持了抵御外敌、反对侵略等传统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为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注入鲜明的时代特色、赋予了崭新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升华主要表现在: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在惊天动地的壮举中、在枪林弹雨的战斗中、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不仅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挽救民族危亡,而且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创造更辉煌的未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使爱国与热爱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毛泽东从中国近百年救亡图存爱国运动中得出一条基本结论: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从而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统一了起来。"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邓小平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胸怀天下的。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要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一方面,"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另一方面,中国要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人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些全新的含义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爱国主义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崭新内容,是几千年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伟大升华,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精华。

对民惟邦本精神的继承和升华

在一百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弘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族精神,不是简单重复人民大众对于江山社稷的重要性,而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指导下,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形成了传统的民惟邦本民族精神所没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含义。

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民为邦本精神的继承和升华主要表现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权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确保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保持与人民的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当成自己的生存根基和力量源泉,坚持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坚持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成为战争年代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沂蒙精神等是这方面的典型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强调继续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红色精神中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是这方面的典型表现。这些都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精神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达到了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

对实事求是精神的继承和升华

作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实事求是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全面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依靠实事求是精神,不断开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局面,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践行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实事求是精神,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了实事求是精神崭新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实事求是精神的继承和升华主要表现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使传统上作为一种治学方法和认识论的实事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实践论基础之上。中华传统文化中虽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火花,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形成完整、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于主体的实践视角,将实事求是运用到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中的结晶,更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不是停留在古人将其作为治学方法和认识论的水平上,而是作为自己的根本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作为自己全部理论与实践的立足点,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功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把实事求是精神贯穿到全部理论与实践中,使实事求是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党性原则和工作作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深入实际,养成求实作风,注重务实效果,注重躬行实践,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开辟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升华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弘扬中华先民与自然、社会各种艰苦环境顽强搏击、英勇抗争的精神,弘扬刚健有为、勇猛精进的精神,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这些红色精神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且注入了鲜明的时代内容,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升华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着更崇高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东北抗联英烈杨靖宇、赵一曼的奋斗是为抗日救国这个神圣的目标,钱学森、邓稼先放弃优越物质生活为"两弹一星"艰苦奋斗是为了祖国的强大。立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红色精神中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不仅表现为艰难岁月中的英勇抗争,更表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物质条件不断好转情况下的不忘初心、不坠青云之志,继续保持战争年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继续保持创业时期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因物质条件好而沉溺于享受、走向奢靡。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丢了就会腐化堕落。"艰苦奋斗精神要在平凡生活中体现,要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之中,要不怕艰辛,在坎坷和艰难中奋起。这些都是立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避免历史上许多创业时艰难奋起,守成时贪图享受、走向衰落的教训。"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因而具有更高尚的境界和更主动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所强调的艰苦奋斗精神并不只是表现为伟大长征中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不只是体现在造出"两弹一星"的历史伟业中,还强调所有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雷锋精神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诠释。

对诚实守信精神的继承和升华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民族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优秀传统,在党内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道德修养中,坚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做言而有信、表里如一的道德表率,而且表现出与古人不同的新特点,赋予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精神以新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诚实守信精神的继承和升华主要表现在: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相联系,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党的组织和党的事业的基本立场。在战争年代,许多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坚守党的信仰、保守党的秘密,不惜流血牺牲,决不为了苟活而背叛党。这不仅仅是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的诚实守信精神,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事业信念的体现,是对党的组织和党的事业无比忠贞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诚实守信与古人人际关系中的诚实守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适用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全面表现的品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处在什么岗位,不仅对党忠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且在个人生活中,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决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仅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要求,而且在经济建设中把诚实守信当作基本行为准则,信守承诺,不为一己私利而失信于人。中国共产党人的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以服从真理、服从党和人民需要为基础和前提的。无论是在政治生活中,还是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中国共产党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都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根本和灵魂。"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旦所坚持的不符合真理,不符合党的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人必然勇敢地承认错误,坚决予以纠正。"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精神中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必然要求。

对守正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精神基因,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继承和发展。在一百年来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继承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守正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升华主要表现在: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创新。创新的本质是遵循客观规律,改变不合时宜、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做法。从根本上说,在关于人、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产生之前,是难以实现这个要求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这就使党的创新实践建立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尊重规律的基础之上。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没有任何自己私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自己全部实践中为了人民利益和民族复兴,不会预设任何影响创新的障碍。当商鞅变法影响秦国贵族利益,当王安石变法影响北宋豪强地主利益时,变法必然由于统治集团的反对而走向失败。只要人民利益需要,中国共产党就会及时根据新的情况、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调整政策和完善制度,进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了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中的创新品质,集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以创新促进党的事业、以创新服务于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切有益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创新都不会受到阻挡,都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中得到实现。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系列红色精神,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中,用汗水、鲜血、生命铸造的。这些精神不仅鲜明、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伟大人格,而且吸取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达到了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的系列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邓纯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党委书记)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观

王延中

2022-07-0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观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不仅是引领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而且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新里程碑。

历史演进中的中华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划分民族的标准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最高利益。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这个孕育于中华大地、超越了单一民族(或族群)边界、凝聚在中华民族旗帜下的超大型民族共同体的看法和认识,构成了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观是从整体的观点和民族的视角,看待中华民族与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立场和观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民族观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国"天下观"下的中华民族观、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华民族观和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民族观。

古代中国"天下观"下的中华民族观。古代中国的民族观,总体上看是"以文辨类"。一般依据不同的群体文化特点区分不同的民族,并且强调教化与文化熏陶的作用。传统文化尤其是"天下"观念对民族共同体的影响巨大。在某种程度上,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可以说是"天下观"下的中华民族观。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上的多民族社会现实和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已经演变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统和思想基础。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几千年的演变进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客观上凝聚为一个自在的中华民族,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与外国列强的抗争中实现了自觉。政治上的长期的"大一统"或者在几个政权并列时期对政治上"大一统"的追求,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文明传统。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在近代遭遇了严峻的挑战,生存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危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国作为中央之国的信念、知识、理论逐步发生动摇。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在西方思想影响下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传统民族观(天下观)向近代民族观(民族国家观)演变的历程。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从地理、社会、自然、心理等因素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他的总体看法是:"一、中华民族为一极复杂而极巩固之民族;二、此极复杂巩固之民族,乃出极大代价所构成;三、此民族在将来,绝不至衰落,而且有更扩大之可能性。"他批判那种"只知有天下有朝廷有自己而不知有国家之旧时观念拘囿",指出国家是民族立于世界最有力的保证,要求将中国疆域内各民族统合至中华民族之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梁启超推崇当时西方及世界许多地区兴起的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含义中的"民族"概念,将之视作"谋公益而御他族"的法宝。他正是要用具有民族主义意涵的"民族"这一新的思想资源,谋求中国的社会整合与国家强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基于推翻封建王朝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需要,利用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提出"驱逐鞑掳、恢复中华"的口号。他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告:"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他进一步提出要打造以中华民族为国民身份认同的现代主权国家。

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民族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国情相结合,探索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理论和新道路。这条道路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大致分为两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其主要任务是依靠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团结带领民族资产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任务,建立权力真正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新中国。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将中华民族界定为由"汉族"和"蒙、回、藏、苗、瑶、夷、番"等各少数民族组成的统一体,并指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团结中华各族,一致对日"。毛泽东又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华民族的内涵作出更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各族人民"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然而,一旦完成推翻国民党腐朽政权的革命,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之后,如何对待革命过程中民族因素和阶级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确立国家内部各民族的地位,并处理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民族关系,就成为新政权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一直没有改变。70多年来,不论是新中国初期进行民族识别、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完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优惠扶持政策,我国的民族工作实践开展得扎扎实实,成就斐然。每个时期党都对民族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梳理。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归纳提炼了新时期民族理论的"十二条",要求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该次会议将民族定义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实际对民族概念作出的新概括。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概括为"八个坚持"。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将"八个坚持"进一步充实提升为"九个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引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仅要在宣传教育方面下功夫,还应该强调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根本任务和方向。构建新的中华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观的继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观是中华民族观理论的新概括和新发展,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观。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作为新中华民族观的核心,不是对以前我国民族研究理论观点的否定,而是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理论逻辑提供了新思路。

新中华民族观的继承性。以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为基础,中国的地理版图和生存空间保持着巨大的稳定性。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的各民族及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建立的地方性政权,都始终把追求国家统一、政治一统作为自己的追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继承维护国家统一、坚持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同时,把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想引入中国,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族理论,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资产阶级的民族理论进行了彻底改造,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国情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理论和新道路。从古代中国"天下观"下的中华民族观到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华民族观,再到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民族观,主体是中华民族这一事实没有变,概括这一事实的中华民族观念始终保持着连续性和一致性。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中华民族观,可以更好地体现对中华民族观的继承,最大程度地在各民族间凝聚共识,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华民族观的创新性。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需要建立一个国家范围内所有群体和公民个人均认同的新概念,也就是促进政治整合、文化包容、社会团结功能的国家民族观念。进入新时代,提出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核心的新中华民族观,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新综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观这一新概括是对具有鲜明同质性特征的狭义民族概念的超越,其回应的是现代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整合的必然诉求,彰显的是多民族国家内部成员对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强的凝聚力。新中华民族观的核心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概念界定,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主张,现代民族国家应当采取社会主义共和国形式,以更加广义的国家民族概念来组建政治国家,并且认为国家应该成为无产阶级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的政治组织形式。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新中华民族观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特色与现实关怀,其当代构建不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合二为一,最终造就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底色,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共同体主张。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可以有多个维度。其中最核心的特征包括: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自己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种传统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精神,植根于深厚的历史之中,植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中,"经历了一个随着'中华民族'观念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过程"。密不可分的经济社会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文化上兼收并蓄",在长期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中形成了巨大的共同性,凝结成紧密的共同体,客观上形成了超越本民族范围的超大型民族实体。基于共同历史记忆基础上的中华文化认同。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实现了民族自觉的中华民族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奋斗,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巨变,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升华。在当代,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不断强化,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中华民族日益成为"包容性更大、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