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前线文稿汇编-30篇(第5/1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80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61分钟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融合,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样,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辩证的科学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既珍惜和维护本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又承认和尊重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并以一种世界胸怀、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大胆学习、汲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所凝结的一切有益成果。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历来主张辩证看待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包容性、独立性与开放性、本土化与国际化,充分体现了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融合,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提升中华文化的文明水平,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华文化的本色和发展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多样而丰富,因互鉴而进步。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同时,世界文明的互通互鉴又不能丧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是要结合本民族和本国实际,将外来文化为我所用,提升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毛泽东曾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他强调:"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充分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本色、长处、优点的同时,始终坚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每个时代的思想文化都必须实现对以往思想文化的创新和超越,都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完成时代任务,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创造,形成关于时代课题和时代精神的思想认识、理论阐释和道德支撑。这是实现每个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没有创新和超越,就没有发展和进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繁荣,关键在于融古于今、汇外通中。所谓"古"即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今"即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谓"外"即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所谓"中"即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融古于今、汇外通中,才能创造中华新文化,才能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既定条件,而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一切优秀成果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补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文化自信不是要搞自我封闭、闭关锁国,更不能自大自负自满,而是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优点和精华,从而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重要指针和"两创"原则,还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洋为中用的重要方针,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对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作者简介:戴木才,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逻辑内涵

杜江龚浩

2022-07-06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之举。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先行先试,对共同富裕开展持续的理论研究尤为迫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在理论层面形成系统认识,理解并回答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而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从历史逻辑明确"谁来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共同富裕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历史和实践均表明,推动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理解谁来领导,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因此,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首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回答谁来领导,需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发展实践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正确的路线政策并完成阶段性的目标任务,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的发展实践、历史文化传统、时代特征相结合,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和推动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准推动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和现实路径。

从价值逻辑理解"谁的富裕"

明确谁的富裕,即明确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分配主体和受益者。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强调共同富裕的受益对象是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明确回答了推动共同富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

理解谁的富裕,要彰显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坚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行动主体和发展成果的分配主体,确保人民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参与分好"蛋糕";坚持将共同富裕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人民共建共创共享不断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回答谁的富裕,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语境中的内涵。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国富、企富和民富的统一,只有国富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和稳定的生存发展环境;企富能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人民既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是国富和企富的根本源泉。从分配的角度看,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中对全体人民应有不同侧重:初次分配应侧重于切实提高劳动者收入,改善目前劳动者收入份额在初次分配中占比不高的现状。初次分配的关键是进一步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使劳动者能够获得合理合法劳动收入。再分配中,共同富裕更强调居民内部的普遍富裕,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再分配的关键是提高政策工具的精准性,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三次分配中,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拓展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空间,以此作为助力共同富裕的必要支撑。三次分配的关键是加快推进公益慈善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

从理论逻辑把握"何种定位"

明确何种定位,即明确共同富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的内涵,对应的阶段性目标也不断调整。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共同富裕应增强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理解何种定位,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指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应瞄准五个目标任务:一是确保国民经济总量从2020年至2035年实现稳定增长,奠定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消除推动共同富裕的短板;三是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缩小生活水平差距;四是坚定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生活水平差距和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五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建成高标准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回答何种定位,需要明确共同富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坐标位置,谋划好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统一。从"十四五"到本世纪中叶,共同富裕分为三个阶段: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在这一阶段,需努力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入高收入国家门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性明显增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在这一阶段,需努力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并初步形成橄榄形分配结构,城乡区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在这一阶段,需努力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橄榄形分配结构基本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在均等化的基础上提质增效,城乡、区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从现实逻辑认识"何为富裕"

明确何为富裕,即明确富裕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是以不断促进物质富裕为基础,逐步推动和拓展精神富裕,并以此为物质富裕进一步提供价值引导和发展动力,从而形成物质和精神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富裕格局。因此,富裕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有机体,包括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等,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理解何为富裕,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指向。界定何为富裕,不是简单的经济层面的量化指标,而是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边界应更加延展、维度更加全面,包括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协调、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五个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动力,通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高水平协调是路径,通过促进城乡、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为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高标准建设是手段,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高效能治理是关键,通过兼顾高效率发展和高水平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生活软环境;高品质生活是目的,让人民群众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工资就业等各个方面有更高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回答何为富裕,需要兼顾和平衡好公平和平等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作双重考量。公平强调客观性,而平等则涵盖人们的主观感受,因而公平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基础性意义,而人民的主观感受是共同富裕的最终追求。因此,评价共同富裕应建立适用全国的统一评价体系,在这个统一的评价体系下,需要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有所区分和侧重,使人民普遍感受到平等。同时,相关指标体系应兼具可操作性、可行性和动态性,随着工作阶段和工作重点的变化发展,不断拓宽富裕的衡量维度,综合评价人民福祉的增进。

从实践逻辑厘清"何为共同"

明确何为共同,即明确共同富裕的合理边界,在实践中形成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鼓励人们共创共建共享更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理解何为共同,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的核心路径。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共同之意应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共同获益,并引入速差概念,让在前期发展中获益较少的低收入人群在高质量发展中获益更多,让在前期发展中发展较慢的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发展更快,让代表更高生产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成长更快更强。

回答何为共同,在理论中需要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实践中协调处理好总量均值和群体方差的关系。富裕代表经济繁荣,追求的是效率,即要把蛋糕做大,关注的是全体人民的总量均值;共同代表缩小区域、城乡等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体现的是公平,即把蛋糕分好,关注的是群体方差。实现共同富裕,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因而,共同富裕并非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尊重和鼓励公平的收入差距,充分调动生产要素参与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允许有差别的共同发展,同时将差距缩小在合理的阈值内,实现良性竞争和共同发展的同步,既鼓励多劳多得,又有社会保障兜底,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形成人人享有的分配格局。以市场为主导力量的初次分配,应体现过程公平,充分调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资本的野蛮生长、灰色收入等;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再分配,应体现结果公平,在保护居民合法收入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调节收入分配,规范各类市场要素健康有序发展;以社会为主导力量的三次分配,应做好初次分配、再分配的补充,调动富裕群体积极性,通过公益慈善等方式更多回报社会。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制度安排和推进路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杜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龚浩,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遵循

陈向阳

2022-07-06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有力维护和塑造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指导思想的集大成和新飞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必要系统梳理、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来龙去脉和理论体系,以更好贯彻落实并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催生国家安全理念创新。全会划时代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助于中国在民族复兴关键期统筹内外安全事务,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工作进入历史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五大要素"逻辑严密、融为一体,彰显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创新。强调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这五对关系彰显国家安全工作的辩证法。"五大要素"与五对关系,共同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开启国家安全法治化进程。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版国家安全法,这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系列立法的"管总法"。该法对"国家安全"首次作出明确界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这表明国家安全包括"状态"与"能力"主客观两方面。该法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为在全社会宣传普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增强公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提供了必要的法治保障。

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统领

党的十九大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到基本方略的新高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的第十条,便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被列入新时代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其战略指导地位更加明确,理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2018年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使之并行不悖、相互促进。二是"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务必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三者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宗旨,其主体是广大人民;政治安全是根本,其主体是执政党;国家利益至上是依归,其主体是主权国家。将人民、执政党、国家这三个安全主体统一起来,实现并坚持"三位一体",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发展。三是"坚持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四是"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强调"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是"坚持科学统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合力。"五个坚持"是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阐释,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排在第一位,彰显其统领地位。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包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新增加的以科技安全为保障,是对国家安全保障手段的重要补充,顺应了大国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其重要性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充分体现。

2020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设置"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专章,强调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安全发展是对中国既有和平发展的重要补充,因为和平不等于安全,而应注重安全发展,其核心是统筹发展和安全。

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十个坚持"的全面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并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点要求。一是"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彰显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体制与本质特征。二是"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彰显在国家安全上的道路自信。三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这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人民安全主要指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体现在国家安全工作的各方面。四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安全是对党治国理政纷繁复杂工作的高度概括,统筹发展和安全则是确保民族复兴行稳致远的关键。五是"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这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体现。六是"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各领域安全是总体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对国家安全进行科学分工和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七是"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彰显底线思维、忧患意识和战略主动性。八是"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注重内外兼修、内圣外王,全球安全观是其对外体现,展现了中国对全球安全的负责担当。九是"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是管长远和抓要害的制度与能力建设。十是"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这是组织保障,强调政治属性和专业素养。

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战略部署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国家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之际,党中央就国家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

全面系统总结新时代国家安全指导思想与工作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这"五个统筹"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对关系的新发展,新在增加了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决议》重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这"五大要素"是基本原理,而"五个统筹"是科学方法,二者共同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新的核心要义,彰显与时俱进。

明确国家安全工作的涵盖领域和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这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广泛性、专业性、开拓性。全党要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围堵、打压、捣乱、颠覆活动,必须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

强调国家安全的制度建设和战略谋划。党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党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决议》提出的安全发展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新要求,列举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若干现实斗争凸显了当前维护政治安全和主权安全的重要性。

全面部署未来5年国家安全工作,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2021年11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全面部署未来5年国家安全工作。会议指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新安全格局对应的是新发展格局,强调必须坚持5个原则: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完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实现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相统一。这是管总的原则。二是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边疆、边境、周边安定有序。这是未来5年国家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坚持安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这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新安全格局的要求。四是坚持总体战,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五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协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