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前线文稿汇编-30篇(第4/1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80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61分钟

接诉即办改革坚持"两点论",实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接诉即办改革的宗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一"国之大者"的理念。在接诉即办中,"诉"的主体是社会公众,"办"的主体是各类治理主体,接诉即办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使治理主体积极推动问题解决,这一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党的领导。接诉即办改革之所以持续深化、效果显著,直接原因就在于市委对改革的高度重视,"最为重要的要素包括市委主要领导注意力分配、成立专项小组、区委书记/市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责任"。接诉即办改革通过一条热线倾听群众诉求,通过加强党的领导与党建引领办理诉求,从而实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统一的机制化制度化。

接诉即办改革坚持重点论,注重以点带面,以防带治,以重点问题的突破、特殊矛盾的化解带动一般问题的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任务重、头绪多、难点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重点论。接诉即办改革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以点带面、标本兼治,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城市治理能力整体提升。以解决疑难复杂问题为重点建立"每月一题"工作机制,基于接诉即办民生大数据分析出的房产证办理难、预付费行业监管、房屋维修、老旧小区改造等12类27个重点难点民生问题,对这些问题加强主动治理、源头治理。以区域治理为导向开展治理类街乡镇专项治理,将诉求最集中、基层治理基础薄弱的街道(乡镇)作为治理类街乡镇开展专项治理,一批群众诉求集中的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大数据研究诉求产生的规律,出台针对性措施,通过办好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接诉即办改革坚持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动态关系中进行辩证思考,用发展眼光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破解。接诉即办本着尊重历史、直面现实的原则,着力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现实矛盾,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接诉即办改革将房产证办理难列入"每月一题"工作机制,本着"无错优先"的原则,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难题解扣。接诉即办改革以辩证思维应对"难解决诉求""多数人诉求与少数人诉求"等矛盾,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历史视野中寻找答案与破解路径。一些诉求看似是"不合理诉求",但其历史的成因却值得深入分析研究;一些个性化需求在今天看来是不合理的,未来可能演化成公共需求。接诉即办改革直面问题,通过政策集成、资源聚合、干部担当解决群众长期办不成的关键小事,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接诉即办不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而且是一个避免问题发生的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在解决诉求的过程中,增强了通过制度创新和治理创新减少问题和诉求产生的意识,推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尽量减少诉求、避免诉求,真正实现未诉先办。

接诉即办改革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极大地提升了首都治理效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意度。贯穿改革始终的系统论、统筹论、辩证法将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方法论遵循。

[作者简介:鄯爱红,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高端智库教授;孔祥利,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高端智库副教授,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演播演绎文化数字化创新

宫吉成

2022-07-26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该意见的公布为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为线上演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一直致力于探索线上线下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为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而努力。自2020年4月以来,国家大剧院系列线上演播节目兑现了"周更"的承诺,如今已播出130余场,在线总播放量超40亿人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国家大剧院线上演播不仅有小型室内节目,而且有大型歌乐舞剧戏,更有让观众耳目一新的特别策划,把越来越多优质舞台艺术作品送到观众眼前。

新思维策划

线上演播绝不是将线下演出原样搬到线上,线下演出注重塑造气氛和情绪,观众希望获得沉浸式的临场感体验;而在线上,观众更为理性,选择更为多样。新媒体时代的观众更偏好"短、精、炫"的内容,这是对线上演播的巨大挑战。一场线上演播少则1小时,多则2-3小时,观众在生活环境中没有剧场的氛围和条件,很难沉住气坚持看完。因此,打造优质的线上演播节目需要用新思维进行策划。

选题角度要新。选题策划决定着线上演播的内容方向和质量。首先要有丰富的内容选择,国家大剧院把歌剧、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各艺术门类根据其艺术特点、从不同角度挖掘展示在线上。没有线下空间和实时呈现的限制,线上演播可以策划创新选题,点亮观众的线上文化生活。比如"画韵京音--走进画家姜国芳工作室"特别节目,国家大剧院带领艺术家走出剧场,来到画家姜国芳的工作室,将美轮美奂的油画与音乐相结合,为线上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之美与听觉之美相融合的奇妙之旅。同时,国家大剧院紧密结合重要节点,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推出"奇妙的和谐:国家大剧院2020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音乐会",将博物馆和音乐会结合起来,带观众走进"展览中的音乐会";时值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之际推出"文艺为人民--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线上特别策划音乐会,用20余首经典曲目重温伟大的延安精神,反映中国文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下繁荣发展的崭新气象;每逢七一、国庆、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都会推出应节应景的线上演播节目,时刻与线上观众保持交流。

画面呈现要精致。高质量的演出配合高质量录制手法,呈现一场精致的线上视听盛宴。在策划阶段,捕捉"精致"这个亮点,无论是宣传文字、海报还是宣传片都将这个亮点放大,总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期待。国家大剧院摄制一场线上演播至少要用到8个不同角度的高清摄像机,随时切换全景与重点镜头特写。坐在观众席第一排都无法看清的细节,在高清镜头面前,每一位线上观众都可以轻易欣赏到清晰的特写,比如:戏剧演出中人物的微表情,音乐会中乐手每一个细微快速的动作等。这使得线上演播在视觉语言方面拥有更大的可发挥空间,通过编导精心编排,交替运用长镜头与短镜头,更能起到烘托气氛、展现艺术魅力的作用。一场有艺术质感的线上演播节目,不能只是记录,追求大而全,而是要代替观众的眼睛,看观众之想看,随着演出的节奏放大最精彩的部分,这是线上演播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次创作更灵活。二度创作是线上演播的最大特点。在架满机位的录制现场,摄像机时刻记录着台前幕后的故事,给线上演播的二次创作带来丰富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比如:排练花絮、主创主演的倾心介绍、乐手们上台前的紧张准备等。这些内容成为正式演出开始的最佳预宣"食材",吊足观众胃口。在演播结束后,根据线上平台的特性,对整场节目进行剪辑再创作,挑选出短小的精华片段独立发布,配合网感十足的标题,往往更能打动观众。比如:国家大剧院将"陈燮阳与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的返场曲目《射雕英雄传》,选放在国家大剧院官方B站号上,收获两百多万播放量和满屏"弹幕";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合唱版《黑猫警长》,激发网友们满满的童年回忆,登上微博热搜榜。由此可见,灵活的二次创作,更能带着优质的内容"出圈"。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曾说,作品完成后与作者便不再有关系,如何解读完全交由观众。除了节目发布者,观众同样也在参与二次创作。网友们的自发讨论、转发以及视频的再包装,都帮助优质的线上演播内容在新媒体平台持续发酵,扩大舞台艺术的影响力。

新形式呈现

除了节目内容本身丰富外,国家大剧院线上演播还把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有的是现场实录、有的是夹叙夹议、有的是纪录片回顾、有的是情景再现,同时还专门策划了独特的演前导赏,形成线上艺术普及的个性化服务。每场线上演播的15-30分钟导赏,每期都要经过精心策划,不只介绍节目及作品,也在导赏中聊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聊节气、聊文化、聊哲学、聊人生。既是讲艺术本身,又延展开来,讲艺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导赏要讲求艺术性。作为一场高雅艺术的导赏,不仅话题与艺术密切相关,在呈现上同样注重艺术性,精心打磨细节,做到内容美、形式美、画面美。每一场导赏布景都别出心裁,选取与演播正片内容相关的道具和地点,充分利用国家大剧院这一顶级艺术殿堂每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角落。特殊主题则会走出剧院,来到和节目息息相关的空间,与嘉宾边看边聊。比如:《北京大合唱》,导赏拍摄地点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正阳门城楼上;歌剧电影系列导赏拍摄则在国家电影博物馆进行。国家大剧院为每期导赏邀请嘉宾作为艺术推荐官,或是对艺术抱有热情和兴趣的主持人、名人大咖,或是在某一艺术领域拥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家,将艺术性贯穿在导赏的精神内核中。

导赏要讲求趣味性。导赏短片用新颖的讲述方式,展现主创主演幕后的创作趣闻趣事,解读演出亮点,帮助观众用更轻松愉快的心态欣赏接下来的演出。音乐厅歌剧《艺术家生涯》导赏以"戏里戏外的艺术家生涯"为主题,制作了20分钟的纪录片。主创主演讲述戏中角色故事的同时,分享自己走上艺术之路的经历,在一个个故事中,观众们与戏里戏外的艺术家们产生情感连接,欣赏歌剧时的感受自然更深切。话剧《玩偶之家》策划了一段戏前戏作为导赏,将易卜生的剧本代入现代生活,既梗概介绍了剧本,又让这部流传一百多年的戏剧观照了社会现实。通过这些既接地气又不俗气的导赏片,艺术不再是晦涩难懂的阳春白雪,而是变得越发亲切动人起来。

导赏要讲求知识性。无论变换多少种形式,导赏的最终目的还是让观众了解一门艺术。因此,内容的知识性必不可少。歌剧艺术的门类、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要点、交响乐各个声部的特色、合唱与重唱的区别等,这些知识都能在导赏短片中润物细无声地体现,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艺术素养。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版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设计了一场集表演、问答及科普于一体的情景式导赏,不仅清晰介绍剧中人物关系和看点,同时展现歌剧唱法特点以及歌剧常识,还通过直播技术与线上观众进行问答互动,将导赏的艺术普及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除了讲解节目本身,导赏还会与节气、节日等特色时间节点相结合,策划相应内容,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将舞台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通,为艺术赋予时代意义。

新平台对接

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认为,传播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播维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适应人们文化生活的世界,成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国家大剧院联合40多个媒体平台将线上演播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及投放,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数以千万计的观众,每周六晚相聚云端享受艺术的视听盛宴,与艺术相伴,这本身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塑造新的文化现象,维系线上观众与剧院的情感联结,离不开这些新平台的广泛传播。

全媒体矩阵宣传。国家大剧院充分利用全媒体矩阵进行分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并重,电视、报纸、广播、网站、新媒体等各类媒体渠道,均可见国家大剧院线上演播宣传内容。国家大剧院致力于将线上演播打造成为舞台艺术的媒介事件,为艺术的传播赋予更多仪式感和文化内涵,让线上观演成为观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全媒体矩阵集中发力,带来极大声量和影响力,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来到每一位观众身边。

主流媒体+商业平台共同参与直播。直播渠道受众差异越大、覆盖面越广,越能最大范围覆盖潜在观众,为高雅艺术深入普及打好基础。每一场线上演播均有40多个平台参与直播。自有媒体方面,国家大剧院拥有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快手、抖音、视频号、Facebook等数十家官方自媒体平台,几乎覆盖了新媒体的全部重要渠道;合作直播方面,《人民日报》和北京电视台等综合类传统主流媒体、今日头条和快手等互联网商业媒体都是国家大剧院合作伙伴,为每周六晚的艺术盛宴助阵,共同打造云端艺术狂欢。

新科技赋能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强调,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随着5G、8K、AI和VR等信息传输以及视觉呈现新技术的发展,线上演播拥有更多"艺术+科技"的可能性。万物互联时代,舞台表演艺术行业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拍摄制作场景引入。一场好的线上节目,离不开好的拍摄和制作手法,也给了科技更大的发挥空间。为了提升观看体验,国家大剧院在拍摄中引入4K、8K镜头、电影镜头、遥控轨道机器人、无人机、"飞猫"系统、360度VR环绕式镜头等,为观众呈现更清晰、更大气、更独特的欣赏视角;在听觉呈现中,打造亲临现场的沉浸式体验,使用空间传声器、点传声器和人工头传声器等多种传声设备,结合后期制作和播出技术手段,尽力保留现场演出的原汁原味,让观众拥有沉浸式听觉效果。

观看渠道直播态。国家大剧院坚持用直播态操作发布线上演播,增强舞台艺术的冲击力和现场感,5G技术的发展精准解决了直播过程中的卡顿、失真等问题,带着线上演播走得更远。2019年,国家大剧院率先尝试用"4K大屏+5G传输"呈现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细腻的画质让观众们赞叹不已。2020年8月8日,国家大剧院"华彩秋韵"系列第一场演出,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将"8K+5G"技术运用到线上演播当中,观众能够通过手里的8K屏幕,欣赏流畅的演出。同时,国家大剧院在北京市8个地点设立8块8K大屏,打通线上与线下,让更多观众感受8K技术的高清之美。

艺术创造超真实。让?鲍德里亚的超真实理论认为:"在后现代社会,虚拟将比真实更真实。"未来人们的生活将越来越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也将在人们生活中占比越来越大,如此的变化同样会延伸到艺术领域。艺术创造力是无限的,"艺术+科技"如虎添翼,每一项新的科技发明都将为艺术创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科技将成为线上演播发展的最好催化剂。未来,随着裸眼3D、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普及,线上演播还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简言之,线下演出、线上演播的"双演模式"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新业态。在行业积极探索线上演播前景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一是线上演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业务指导、资源扶持以及政策支持。二是线上宣传推广实现了大范围触及,但线上的点击量如何转化为线下的观众量需要研究破题。线上观演作为一种正在形成中的文化习惯,需要时间和优质内容的滋养,同时也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走近舞台艺术,进而爱上舞台艺术。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科技+艺术"的度的把控问题,坚持内容为王,艺术作品本身品质保证是第一位的,不能唯科技而科技,科技对艺术的赋能应该是锦上添花,而非喧宾夺主,不能一味追求用技术的"炫"和"酷",掩盖艺术本来的"真"和"美"。四是线上演播目前大多以公益播出为主,但长远发展必然需要商业模式的跟进,如何从线上演出中获取经济价值仍需不断探究。不仅观众线上消费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线上演出版权的确认和保护同样任重道远。

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不断的更新迭代与自我革新,在看到光明未来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解决问题,补足短板。但无论如何,线上演播常态化运行,将是舞台表演艺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作者简介:宫吉成,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戴木才

2022-07-06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论断。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科学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富内涵,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不能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自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尤其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共产党虽然是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成长起来的,但并不是文化复古主义者或全盘西化论者,而是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合中西两种文化的优点,改正其缺点,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历来认为,不忘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创新发展。今天的中国人,从一出生就必须面对和接受祖先留传下来的语言文字、礼仪习俗和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可能也没有办法逃避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毛泽东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而,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不能丢。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挖掘和阐发其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持在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上下功夫,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成果和智慧结晶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毛泽东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坚持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要求,服务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都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不过,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传承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本质上虽然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性,但不同的阶级阶层在共同生活、交往实践和文化传承过程中也形成了某些共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辩证地看到其两面性。中国共产党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到传统文化产生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面,也看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一面,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

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旧文化的根据;而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思想文化必须与之相适应,决定了传统文化必须发生相应变革。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发展,同样要求传统文化必须与之相适应,并发生相应变革。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经济政治性质的根本变化上看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根本区别,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要求有批判地继承。毛泽东认为,继承传统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批判、清理、选择、吸收的过程,"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把握一种思想理论、文化形态的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占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谋利益。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鉴别、选择、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判断标准,就是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立足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服务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博大精深而又良莠不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服务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对传统文化的不同部分有区别地对待,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为鉴别、选择、吸收的重要标准,把以少数封建统治者为主体的旧文化改造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从"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都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价值观,体现了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观、文化观和发展观。

坚持唯物辩证分析的科学态度,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华传统文化遭遇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巨大挑战。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我国思想界曾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如中体西用论、西体中用论、综合创新论、全盘西化论、全面复古论、中西互为体用论等,各种观点和认识甚嚣尘上。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不仅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发展必须面对和回答的时代课题,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进程中不能不面对的重大命题。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唯物史观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所谓批判地继承,即运用辩证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批判、继承与弘扬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反对简单、粗暴地对待传统文化,认为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两面性,主张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科学分析传统文化的内容特质、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甄别其精华和糟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体两面"。在对待古今文化的关系上,主张既不能厚今薄古、以今非古,也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所谓古为今用,并不是"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绝不是完全回归和照搬照抄传统文化;所谓推陈出新,就是必须结合现实条件和时代要求,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创造出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总要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正是因为坚持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从而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重要指针,依然适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他提出的继承创新传统文化要结合新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原则,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指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新时代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指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历史自觉的充分体现,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保障。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只有科学地对待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同时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