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前线文稿汇编-30篇(第3/1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80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61分钟

通勤圈是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先行力量

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快实现,北京与周边地区交通可达性与便捷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北京市内地铁不断向郊区延伸。目前,除延庆区外的其他区均有地铁站点,已开通四条市郊轨道交通线路,未来将连接三河、涿州等地。同城化交通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都市圈内空间重组提供了前提条件。目前,廊坊市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及固安等地作为北京产业腹地已承接部分健康养老、物流仓储、医药等产业,环京周边地区在吸引北京签约项目和意向投资额上均有明显增长;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北三县相继落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稳步推进,奠定了核心地区与外围地区紧密连接的基本构架。

通勤圈建设是衡量都市圈发育水平的重要标志。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大致是指北京核心区向外辐射50公里的范围,覆盖燕郊、大厂、香河、涿州、固安、武清等环京地区,是首都都市圈的核心地带。加快建设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既是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的要求,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必要条件,体现了市场与政府功能的良性互动。随着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的构建,未来京津冀地区将在大兴国际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双枢纽"交通网络格局下,通过通勤圈建设的先行引领,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能很好满足周边地区的通勤需求,从空间上促进真正意义上的首都都市圈一体化。从国际惯例看,以中心辐射半径5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之所以被认定为通勤圈,主要在于此空间范围内的高效通勤能有效促进核心与外围地区的紧密联系,有助于都市圈一体化进程。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通过便捷的交通体系,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平原地区综合承载力,引导环京地区发展,优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形态。高效率的通勤圈能降低要素流动的时间成本,提高都市圈内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效率,提升首都都市圈整体竞争力。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先决条件,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建设将以有形之路促进跨地区政府协同合作,引导环京地区发展适宜产业,有利于现代化首都都市圈跨地区合作机制的突破创新。

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建设布局

通勤圈是实现交通可达性、提升通勤效率的基本前提。作为首都都市圈建设的先行力量,建设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的核心任务在于通勤交通的建设与管理。

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仍需加快。环京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呈现典型的哑铃形结构,市郊铁路建设滞后于人口、产业等要素的流动,"高铁+地铁"模式的服务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虽然北京中心城区地铁网络已较为完善,但中心城区与远郊区、环京周边地区之间的轨道交通仍较欠缺。北京延伸到郊区的地铁采取了与市区地铁相同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全程通勤时间过长,使1小时内通勤半径局限在30公里范围(六环路),无法有效拓展至50公里半径范围。同时,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探索也受制于既有铁路主要服务于朝(夕)发夕(朝)至长途普速客运列车和货运功能,早晚高峰运能尤其不足,无法满足都市圈便利化通勤的需要。

跨地区交通建设的制约因素需要打破。目前,首都都市圈的轻便轨道交通建设依然薄弱,通勤圈重点通勤区域的公共交通供给与要素流动需求尚不匹配。有研究显示,环京周边地区通勤人口规模接近60万,其中约54%集中在北三县,北三县与北京之间的通勤主要依赖公路和班次不多的高铁,平均进京通勤时间超过100分钟。随着北京与环京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北京日常通勤已经具备典型的跨市域特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跨地区协同投资建设力度亟须提升。

交通融合在通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勤圈的关键在于通勤效率,通勤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通勤时间的节约。除了便捷的交通设施以外,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和换乘同样重要。目前,环京通勤交通换乘距离长、换乘时间成本高,这一方面降低了通勤效率,另一方面导致公共交通优先的理念难以全面贯彻。因此,同城化交通对跨区域交通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更多挑战,相关体制机制问题有待突破。以轨道交通为例,在现有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北京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独立规划建设,各自运营的主体不同,因而网络之间融合不足。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对独立的规划建设模式也制约了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联程联运水平的提升,影响了通勤服务的运营效率。

首都通勤圈建设的通畅化、融合化、智慧化和协同化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等轨道交通为骨干,打通各类"断头路""瓶颈路",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提高都市圈基础设施连接性、贯通性。未来,建设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应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通勤服务同城化、跨区域合作协同化为基础,全面提升通勤圈通勤效率、服务品质和融合水平,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高快路网为补充的都市圈通勤交通,形成通勤网络高效畅达、通勤服务便捷优质、通勤方式绿色智慧、产业功能协同互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高质量通勤圈。

加快构建全域快速轨道网,畅通首都通勤圈。加快推进市郊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干线铁路与北三县等环京地区连接;推进首都通勤圈市郊铁路高频次公交化运营,提高轨道网与城市通勤需求的匹配度,实现首都通勤圈内重要区域之间直联直通。推进东北方向平谷线和市郊铁路通密线、东南方向亦庄线支线、西南方向大兴线与9号线联络线等环京地区市域(郊)铁路的提速改造,加强环京地区与中关村、中央商务区(CBD)、首都功能核心区等重要区城的联系。

构建无缝换乘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首都交通融合通勤圈。推动首都都市圈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尤其是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融合,提高市郊铁路通勤服务水平;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优化北三县、固安等环京周边地区进京公交线路,加强环京周边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国贸、中关村等重点功能区之间的快线连接。按照"整体规划、一体设计、统一联建、立体开发"的理念,促进枢纽和城市功能融合,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

加大新技术应用,积极打造首都智慧通勤圈。大力开展"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数据云脑、智慧交通应用场景"三大体系建设,提升轨道交通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建设首都通勤圈出行服务云脑,打造一体化多方式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网站、APP、微博、微信等方式为公众提供路况信息、公交服务、省际客运等多领域的出行信息服务。倡导"出行即服务"理念,基于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和智慧交通云脑能力,推动首都通勤圈内智慧乘客服务、智能票务、轨道智能安检、网络化智能调度、智能列车、网络化智慧公交调度、地面公交网络化运营及定制公交服务等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建设,为通勤人员带来美好体验。

积极探索政府协作新机制,加快构建首都协同通勤圈。从全局高度对首都通勤圈总体发展规划、功能与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工程安排、用地审批等事宜进行高位协调,构筑首都通勤圈内各级政府间联动协商机制。建立通勤圈跨区域产业合作发展和税收分享机制,以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突破口,先行试点财税共享和招商引资一体化政策,逐步推进通勤圈内产业合作和创新协同。

(作者简介:张超,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冬奥遗产为首都发展注入新动能

狄涛

2022-07-26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北京举全市之力唱好北京冬奥会这场开年大戏,办成了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北京也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这一重大荣誉和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和提振了全市人民砥砺奋进的精气神,也以其独特标识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形成巨大势能,成为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双奥之城"蕴含巨大势能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以来,多个国家和城市举办过夏奥会或冬奥会,但只有北京在不到14年时间内先后举办了夏奥会和冬奥会,摘得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桂冠,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方优势集聚的结果。

天时,显著的政治优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都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两次奥运盛会成功举办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党中央坚持从国家层面统筹力量、协调推进冬奥会筹办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深入赛区实地考察,明确"精彩、非凡、卓越"的目标,确立"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强调"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做好冬奥筹办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北京作为大国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并具备其他城市筹办奥运会难以兼备的稳定政治环境、深厚人文底蕴、高精尖技术支持和广泛国际认同。

地利,独特的地理条件。北京地处北纬40度左右,背靠燕山山脉,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4.1℃,从奥运会比赛项目来看,夏季、冬季的赛事均适合在北京的相应季节举办。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6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全市污水处理率由87.9%提高到95%。首都天蓝、地绿、水清,为冬奥赛事的举办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和,突出的综合实力。北京历来是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主要承接地,近年来更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中得到了充分的锤炼和检验,进一步提升了举办大型活动的保障能力。近年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为冬奥筹办提供了强大的物资保障。面对新冠肺炎世纪疫情,坚决有力的防控工作,凸显了北京主动防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和城市韧性,这些都是大型赛事举办的重要支撑。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奥林匹克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内核以及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在北京这座城市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全民参与奥运、全民支持奥运、全民共享奥运的浓厚氛围。

"双奥之城"助推首都全面升级转型

"双奥之城"进一步放大了首都发展优势,为城市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特别是体育精神、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全面升级,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首都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双奥之城"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首都发展的要义之一就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而"双奥之城"必能巩固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在全国政治中心建设方面,冬奥的成功举办再次向世界展示了首都北京安全、高效、有序的政务环境,冬奥筹办过程中对城市空间秩序管控和特色风貌的塑造,更加凸显了首都庄重大气、古今交融的城市形象。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方面,两次奥运会后,奥林匹克精神深入寻常百姓家,奥运已经成为北京最鲜明的文化标识之一,同时结合冰雪文化、历史文化、长城文化、春节文化,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不断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影响力。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方面,32位重量级国际政要冬奥期间齐聚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密集出席20余场外交活动,其间完成了高水平的主场外交,充分发挥了体育的公共外交功能,体育国际交流成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领域。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在"科技奥运"理念的指引下,从支撑绿色办奥,到提升观赛体验,再到助推冬奥备战,科技创新成果在各个场景展现,为冬奥筹办提供了强力支撑,有力地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以"双奥之城"激发"五子"联动牵引作用。"双奥之城"意味着体育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综合提升,能够助力落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五子",提高首都发展质量效益。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5大板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80个科研项目,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这些技术进一步创新完善后,将更多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运行各个领域。聚焦"两区"建设,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体育服务业无疑将在未来生活性服务业中"一枝独秀";冬奥防疫催生了众多基于互联网的数字体育新业态,可穿戴设备在体育运动中的大规模普及,带动了相关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聚焦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就是科技赋能冬奥,带动了数字体育的兴起,数字体育也从体感游戏发展成为实用型数字体育产品,走进平常百姓家,数字化的智慧场馆建设和智慧健身管理系统成为北京数字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聚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冬奥会后,健康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体育旅游和高水平体育赛事观赏的需求快速增长,扩大体育服务供给的品质和规模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此次京冀联合举办冬奥会,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也把协同发展有效拓展到体育领域,延续深化冬奥合作模式,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将能带动京津冀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以"双奥之城"提升"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品质。奥运会的举办,为主办城市及其居民带来了珍贵的生态环境财富,提升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品位和质量。近年来,北京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规模实施"留白增绿"工程,发挥绿化的综合效应,促进了北京的生物多样性,群众健身有了广阔空间和更多选择。2015-2021年的7年间,北京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5万亩、新增城市绿地3773公顷,森林覆盖率增至44.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平方米,既提升了冬奥赛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又为首都留下了宝贵的生态遗产。除此之外,北京还打造了许多典型的奥运生态空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首钢工业园)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推动"双奥之城"势能充分释放的路径载体

围绕做好"双奥之城"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找准切入口,不断探索将"双奥之城"积蓄的强大势能充分释放的路径载体,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新动能。

深化青少年体育改革,巩固"双减"工作成效。持续加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推动奥林匹克教育进校园,充分发挥各类运动"以体育人"的作用。围绕"改革转型促提升"坚定有序推进"双减"工作,深化"体教融合",全面实施体育评价考核改革方案,构建接续衔接的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撬动教育综合改革,用体育文化涵养校园文化,引领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制定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深入研究当前首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制定出台统筹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吸引体育头部企业在京发展,支持体育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支持建设一批体育产业功能区,构建以体育产业功能区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体系。积极推进体育数字化改革,培育数字体育新产品、新服务,持续加强首都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实施"体育+"融合创新行动计划。立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升级。拓展夜间体育消费,鼓励开展线上销售、体育嘉年华等体育消费主题活动,推动奥林匹克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围绕奥运遗产打造一批体育主题旅游路线,探索体育康养新模式,不断拓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域和内涵。

持续推动公共外交,深化体育国际交流。加强奥运举办城市之间交流,增进与冬季运动发达地区合作。利用奥运场馆升级改造优势,引进更多常态化国际体育赛事落户北京,实现四季有大型赛事。引导和鼓励体育类社会组织和体育企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切实加强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与健康北京建设有机融合。加大体育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产品和能力供给,统筹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与全民健康计划,探索利用医保基金投入体育健身运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服务和供给。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利用生态绿地加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城乡、人群间的均等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建设品质。

(作者简介:狄涛,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区长)

接诉即办改革的方法论价值

鄯爱红孔祥利

2022-07-26

近年来,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市不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接诉即办改革,创造了市民热线驱动的社会治理变革的经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基层治理机制经验,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将北京市完善接诉即办改革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作为典型在全国通报表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发掘接诉即办改革的方法论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改革经验和规律,对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系统论谋划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整体设计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遵循。接诉即办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党建引领,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政务服务流程和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重塑,通过立法保障固化改革成果,其显著特点是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一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深刻变革之中,将政府体制内外各要素看作一个整体,使各子系统有机协调,发挥更大的整体效益。

统一构建接诉即办改革工作体系,保障基层治理的一体化与联动性。接诉即办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党建引领、改革创新、重心下移、条块联动的原则,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接诉即办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保障改革顺利进行,北京市委成立了接诉即办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接诉即办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区级层面成立接诉即办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各街道设立分中心,社区设立基层工作站,形成专项攻坚、部门和街道条块联动、社区与企业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发挥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体系,保证了基层治理体系的一体化。

系统设计接诉即办改革运行机制,保障基层治理的整体性与协同性。接诉即办改革通过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厘清"市-区-街"职责,完善条块协调联动机制,着力解决因缺少系统设计而出现的基层治理碎片化问题,保障基层治理的整体性。通过统一受理、派单办理、首接负责、协同办理的流程设计,打破了各个单位各自受理、分别办理、效率低下的局限,大大提高了诉求办理的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接诉即办改革,通过加强党的领导这一强有力的体制优势,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推动"纵向协同",强化"横向协同",突出"整体协同",有效地克服了因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所带来的结构僵化、效率低下以及管理服务碎片化等弊端,推动社会治理领域各类问题尤其是与老百姓需求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类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同步推进接诉即办改革的制度建设,保障基层治理的规范性与持续性。接诉即办改革的显著特点是通过政策集成、立法保障等配套制度设计保证改革持续推进,改革的成效得以固化。为保障接诉即办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北京市先后出台相关工作制度800多项。接诉即办改革经历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和"主动治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改革都坚持政策先行、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吹哨报到"改革之始,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党对街乡工作的领导等14项重要举措,作为推动改革的集成政策。在接诉即办改革推进中,针对接诉即办工作中市民反映的高频难点问题,在开展专项整治的过程中,不断补齐法规制度短板,使基层治理有法可依。在主动治理阶段,以形成长效机制为目标,颁布实施了《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既解决了接诉即办改革自身依法运行、有序运行的问题,又通过法治手段保障运行,推进了基层治理法治化、精治化进程。

以统筹论推进改革:聚合力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统筹协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运用的重要方法论。接诉即办改革中,注重统筹协调是其显著特点。《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中"统筹"出现了19次,《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更是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职责。接诉即办改革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压实落细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责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统筹,推动了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党建引领,最大限度地统筹协调政府内外资源,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坚持党建引领、高位推动是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的鲜明特征。接诉即办改革通过党建引领把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在问题发现、回应办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均以"统筹"为核心。在问题发现方面,通过热线整合,全面接诉,一号响应,将公众各类诉求进行汇聚,实现了问题统筹。在诉求办理方面,实行首接负责、协同办理,对职责不清的诉求由首接负责办,对跨部门诉求实行吹哨报到办,对跨区域跨层级重点难点诉求进行提级统筹办,对涉及范围广的诉求借助市场和社会力量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在考评机制方面,统一标准,统一评价。通过一把尺子,排名通报,月度点评,让群众对诉求办理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作出评价,市委主要领导进行点评。诉、办、考、评形成一个上下结合联动的闭环。接诉即办在流程设计中,注重发挥各层级、各部门的作用,推动区级部门和市级部门与街道一起来促进问题的解决。为了激励不同治理主体参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体系还分别对各区、委办局和公共服务企业进行排名,尤其是避免委办局和公共服务企业成为旁观者和局外人。发挥组织、纪检监督等部门的问责职能,为治理主体参与问题解决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等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实现政府内外力量、资源和信息的高度整合,积极有效地回应复杂多样的民众诉求,形成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的治理经验。

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政府统筹协调权,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中的权责失衡难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责任层层压实到基层,相配套的社会资源、管理权限、民生服务有时却未能同步。必须通过管理重心下移,着力解决基层治理中责权不清、责权脱节、责权失衡等问题,着力防止治理过程中出现权大责小、权小责大、有权无责、有责无权等现象。"一根针"何以撬动"千条线"?接诉即办改革通过一条热线打造的治理平台,统一受理公众诉求,经由分类处置、精准派单、首接负责、吹哨报到等一系列机制完成诉求与办理主体的匹配,通过统筹服务(不是整合部门)形成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诉求解决,特别是一些涉及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具有一定解决难度的诉求,接诉即办改革依托现有条块和层级治理结构,通过调动现有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促进问题解决。换言之,接诉即办改革在不触及"条块"既有设置格局的前提下,通过赋予街道乡镇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的权力,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因条块分割、区域交叉、管辖重叠等带来的"积压诉求""无解诉求"解决率大大提升。

依靠数据支撑,强化信息统筹,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科学化与精细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一直面临着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政府内部信息不共享等问题。信息碎片化使得政府难以精准识别公众诉求,导致政府回应滞后于公众诉求变化,回应重点偏离问题发生区域等,制约着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北京市在推进接诉即办改革之初,就将信息数据技术作为主要治理工具与手段;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更是借助数据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向未诉先办提升,加强接诉即办数据分析与应用,推动决策科学化,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以辩证法深化改革: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规律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同时指出:"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接诉即办改革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通过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在探寻社会治理规律中推动改革不断深化,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基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