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理论文章-13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001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4分钟

目录

1.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兴:讲党史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

 史虚无主义-----3

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艳芳: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维批判-----7

3.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惠向红:论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

 策-----16

4.中央财经大学徐缘: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国家认同的消解及应对理路-----23

5.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讲师王浩:坚持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

 历史虚无主义-----40

6.刘兰炜、陈明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经

 验-----46

7.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警惕党史领域历史虚无

 主义的危害-----69

8.汪亭友: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认识基础、理论本质及其批判-----77

9.任金帅:对历史虚无主义本质批判的着力点-----95

10.周口师范学院邢怀亮: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抵制历史虚无主义-----101

11.张甲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手法与治理-----116

1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历史虚无主义与

 苏联解体-----122

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学鹏: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7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兴:讲党史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三个"必然要求",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讲党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必要途径,是推进自我革命的客观需要,是把准未来之路的内在要求。当前,学党史讲党史,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命令主义和文牍主义,防止胡编乱造、谈空说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一、为什么要讲党的历史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必修课。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全党上下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告诫全党同志不忘历史来路,铭记党的初心使命与奋斗征程,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对于推进党的自我建设、永葆青春活力,对于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深远意义。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翻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从这本"书"中感悟信仰之魂、理论之光,学习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探寻党的群众基础从何而来;求索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如何保持,把握党的领导与执政规律,悟透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生命活力。这是新时代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必由之路。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百年党史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是付出巨大代价所得的独特经验,蕴藏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矢志不移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着共产党人民至上、和衷共济的卓越智慧,更是共产党人戒骄戒躁、砥砺前行的制胜法宝,滋养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提高其政治站位,增强其责任担当。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新形势下,更要保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坚决反对侵略战争、珍惜和平;苏东剧变的前车之鉴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整顿思想、防止历史虚无主义。

二、讲党史,不能讲"黑史""野史""秘史""枯史"

讲党史,不能为标新立异丧失立场讲"黑史",刻意渲染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忽视党的功绩、攻击党的领导,将党的历史说得一团漆黑;不能为博人眼球信马由缰讲"野史",无中生有,仅凭表面的历史事实就大立言论,把党史看作是仅仅依靠语言描述而存在的事物;不能哗众取宠偷梁换柱讲"秘史",胡编乱造未经人道之事,对历史人物造谣诽谤、对历史事件添油加醋,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不能依样画瓢生搬硬套讲"枯史",对党史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不注重方式方法坐而论道空谈历史。以上种种,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是通过各种方式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指导思想、方针政策,诋毁英雄烈士,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社会思潮。其根源是与唯物史观背道而驰的唯心史观。如果无法真实准确地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是对其肆意歪曲否定,任由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将会从根本上扰乱人的思想,危及立党立国的思想基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始终恪守原则宗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

三、讲党史,必须讲正史、讲真史、讲信史、讲活史

一心向党、一心为党、一心信党、一心护党,只有坚持树立大历史观和唯物史观,才能把握红色基因的精髓核心,才能做到讲正史讲真史讲信史讲活史,才能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用正确的历史观讲党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自觉用唯物史观讲党史,才能清晰认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深刻把握党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遵循党情国情世情、遵循治理规律,才能坚定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用坚定的人民立场讲党史。立场问题是研究党史的根本问题。人民立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贯穿在百年党史中的一根红线,是赓续党的精神血脉的动力源泉。要求党员干部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在敬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实际行动中探知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生命密码。

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讲党史。要秉承整体化的文明思维与历史意识,明确把握党的百年历史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发展路径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遵循中国国情的路径。以高远历史站位看待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探索历程,清晰认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用实事求是的原则讲党史。正确看待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成就与挫折。充分认识党的每一次成就、所经历的每一次失误和曲折,都为下一步的前进奠定了基础、积攒了经验。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学党史讲党史,不能只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而要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史的理解和把握,树立大历史观,不容许任何人歪曲、虚无中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历史。否则,便不能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艳芳: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维批判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表征

(一)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道路决定方向,旗帜关乎未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我们党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国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应选择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因为"革命"造成经济发展滞后、政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等后果,不利于走上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应该"停止革命"。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割裂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的关系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瓦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依据及现实依据,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消解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反思历史""重写历史"的幌子,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历史,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瓦解民族精神。习近平指出:"国内外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2]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出于这种目的,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角度对共产党进行种种污蔑。首先,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源于西方,属于西方文明成果,中国信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悖。其次,历史虚无主义故意放大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造成的细节失误,进而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再次,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无限放大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和革命英雄犯下的错误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抓住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拿革命英雄人物的个人生活来大做文章,丑化、矮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精神风貌。

(三)否定历史事实,妄图歪曲历史、抹黑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虚化和歪曲,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泛娱乐化"来混淆历史。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催化下,人们极易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的错误价值观念,从而形成"过度娱乐"的现象。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娱乐消遣、戏说、愚弄等方式,混淆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如把原本庄严神圣的抗日剧编造为哗众取宠的言情偶像剧,对革命烈士及其先进事迹进行篡改,丑化、矮化、诋毁领袖人物。过度娱乐历史,导致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精神逐渐"失真""失声""失色"。二是通过断章取义来掩盖历史真相。历史虚无主义以东拼西凑的方式"虚无"历史,从某些细节着手将完整的历史进行裁剪、肢解,有目的地选择历史,使历史与现实割裂,达到颠覆人们的价值观的目的。三是通过颠倒黑白来异化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评价历史;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以"超然客观主义"的思想主张,否定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以达到颠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要害

(一)"去现实化":严重颠倒了历史事实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大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事实,明里暗里恶搞英雄人物,诋毁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譬如,历史虚无主义诽谤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把邱少云在潜伏中面对熊熊大火仍岿然不动说成是"违背生理学原理";歌颂蒋介石是"民族救星",汪精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八国联军"侵华有功"等等,这些都是颠倒史实、亵渎民族英雄的行径,肆意抹黑英雄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碎片化的、偶然性的、极个别的片段歪曲历史事实,颠覆历史评价。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勇克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3]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虚无主义妄图割裂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弱化历史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达到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目的。

(二)"去价值化":严重扭曲了价值观念

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铸造辉煌的成功法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层的内在核心,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能否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牢牢把握历史话语权,才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颠倒是非、正邪、善恶、荣辱观念,推崇"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价值观,通过极具隐蔽性和迷惑性的手段曲解历史,使原本严肃的历史事件趋向世俗化、庸俗化和娱乐化。同时,历史虚无主义者吹捧"以洋至上""以洋为师""以洋为美"的价值观念,模糊了人们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受众群体对历史真相产生混乱认知,降低人们对社会先进道德模范的认同感和崇拜感,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此外,历史虚无主义极力鼓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普世价值""人性""人道""人权"等观念,企图固化部分受众群体既有的认知和偏见,以达到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

(三)"去学术化":严重破坏了学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4]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还原历史真相""学术创新""重评历史"的旗号,曲解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企图在学术领域争夺话语权。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一批含沙射影的零散史料为肆意"翻案"做文章;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无限放大伟大领袖人物的错误,披着"学术创新"的外衣攻击社会主义主旋律,企图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如苏共二十大后,历史虚无主义者把斯大林犯下的"错误"拿来做文章,恶意丑化、贬低斯大林,以此抹杀斯大林对历史发展所做的伟大贡献。综上所述,历史虚无主义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掩盖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割裂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严重破坏了和谐的学术氛围。

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路

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藩篱,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旗帜鲜明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和把握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主张超然的客观主义、否定客观规律和坚持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社会思潮,其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否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集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于一体的理论体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理论维度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一是要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审视历史,做到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历史,从总体上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二是要深入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动力理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原理。三是要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立场深刻把握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相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5]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提高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能力,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武器,敢于斗争,善于亮剑。

(二)强化"四史"教育,提高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四史"学习和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理解"四史"的来龙去脉,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才能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担责。强化"四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强化"四史"教育,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党史教育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辉煌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光辉历史;二是强化新中国史教育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三是强化改革开放史教育时,教师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艰难险阻,从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四是强化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时,教师要讲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让学生学懂悟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

(三)坚定"四个自信",在铸牢理想信念中祛除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四个自信",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屏障。祛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党和人民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奋发有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导中国走向光明未来的科学理论武器。我们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用真理指引新时代的"赶考路",从而更加坚定理论自信,坚定不移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而形成的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筑牢制度自信,坚决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四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意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在增强文化认同与树立文化自觉的过程中祛除历史虚无主义。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惠向红:论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前途。但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社会思潮、以"理性思考""重新评价"为名、设置理论陷阱、做翻案文章、歪曲历史的思潮借助互联网在我国泛滥开来,传播者的目的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和革命英雄,从而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大学生由于年纪较轻,社会阅历较浅,历史知识欠缺,很容易被这些信息欺骗,影响价值判断,产生不正确的观念和言行。放任历史虚无主义信息的蔓延,必将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及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坚决回击。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这些问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也是本文着力研究的问题。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与实质

1.内涵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学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从错误社会思潮的角度理解,把历史虚无主义看作反动的意识形态。第二种是从历史和文化两个角度概括:在历史方面,它基本继承了第一种观点的核心思想;在文化方面,它深化了对文化断裂现象的思考。第三种是从哲学角度考察和批判的。如有的学者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我比较赞同第一种,理由是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一种以歪曲、篡改中国历史,特别是以歪曲、篡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历史为手段,达到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的负面社会思潮。

2.实质

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决定,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不能假设,更不能臆造。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革命英雄,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否认历史的规律性,其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1.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

在实践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通过造谣的方式,肆意抹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革命英雄,以达到其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目的。例如,2007年,在革命烈士刘胡兰牺牲60周年之际,北大某教授撰文称:"刘胡兰并非被国民革命军铡死,而是敌人用枪托击打几名老乡,强迫他们去铡刘胡兰。乡亲们出于恐惧,颤抖着铡死了刘胡兰。"随后,又有人中伤刘胡兰"精神有问题""是红军连长的小三"等。事后经查证,这些言论都属于谣言。

第二,借助历史细节,断章取义,以支流代替主流,对历史真相加以歪曲和丑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炎黄春秋》杂志2013年发表的题为《"狼牙山五壮士"的细节分析》一文,抹黑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最终还引发了黄钟、洪振快诉郭松民名誉权侵权一案。对于该案,法院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诸多英雄人物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感情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是这篇文章却从"狼牙山五壮士"从何处跳崖、怎么跳的、敌我双方战斗伤亡数量及是否拔了群众的萝卜等细节入手,以不同的史料,用小故事、小细节否定大历史、大背景,质疑甚至颠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

第三,以戏谑的手段调侃、侮辱革命先烈,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2013年,网络大V"作业本"公开调侃称,"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毛岸英是做蛋炒饭暴露目标被炸死的""黄继光是摔倒才堵了枪眼"等。

第四,打着文艺"创新"的幌子虚无历史。近些年,有人打着文艺"创新"的幌子,对历史人物进行改写、刻意追求其抽象的人性,却回避其作为人的社会性,用人的内在需求、情欲、感受等主观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有的作者和编剧对自己的作品冠以严肃的历史剧,却把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抛在一边,仅凭想象和主观好恶对剧情肆意虚构,为某些反面历史人物随意翻案、丑化正面历史人物。例如,某部以近现代史为背景的作品,对李鸿章、袁世凯等封建反动统治者进行美化,而对维新派、革命派人物肆意丑化,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第五,抓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一些尚未解决的社会问题大做文章,将一些负面现象肆意放大,歪曲、污蔑党的奋斗目标,宣传一些与主流价值背道而驰的思想和言论。

2.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对学生的影响,北京联合大学的何侃侃曾对1151名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依据前面的阐述和该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党和革命英雄的抹黑行为,必然导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产生信仰危机。第二,历史虚无主义者抓住一些虚构现象肆意放大,肆意传播负面言论,这会使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

第三,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应采取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主张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及其阶级属性,依据历史事实,对其功过是非进行全面的具体的考察和评价。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大肆篡改历史事实,丑化革命英雄,美化反面人物。大学生接收这些错误信息,会逐渐产生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

造成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加强国家宣传、教育等部门的责任,学校、媒体及普通群众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