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文化类文稿-48篇(第2/1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83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5分钟

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胜利召开及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文学讴歌人间正道、吹响嘹亮号角。组织出版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初版本影印文库"以及"改革开放40年文学丛书""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等大型丛书,举办"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专题特展、"迎着新生的太阳"红色经典大展等主题活动,通过"百年路、新征程"诗歌创作工程和重点作品扶持"中国梦"等多种方式,带领支持作家投入主题创作,用一部部文学精品为新时代打下深深的文学印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文学界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积极助力抗疫斗争。众多作家、评论家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表达众志成城的心声。派出赴武汉抗疫一线报告文学创作小分队,与《人民日报》合作推出"抗疫一线的故事"专栏,在重点作品扶持和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增设专项,各地作协积极开展各种抗疫主题创作活动。一大批昂扬向上、感人至深的作品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在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面对崭新的时代景观,凝聚作协系统智慧力量,实施重大文学行动。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探索文学新切点,引领一种方向、弘扬一种精神、发现一批新人、推出一批形态丰富的文化精品。推动广大作家尤其是有朝气、有潜质、有阅历、有泥土气息和写作才华的作家,深入到人民之中,感知人民悲欢,领悟人民心声,书写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表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推出一批厚重的、来自土地深处的优秀作品。以"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凝聚全国文学出版力量,树立"全国文学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加强作协系统与全国重点文学期刊和出版社的工作对接、力量聚合,紧紧扭住文学精品创作出版传播这个中心任务,激发出版界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撬动、整合全国优质出版资源向原创精品聚力,努力推出一批感情充沛、功力深厚的精品之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拓展文学胸襟,坚守人民立场,响应人民期待,新时代文学"高峰"境界进一步提升和凸显

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协深刻体会文学事业所肩负的文学之重、人民之重、新时代之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质量作为文学作品的生命线,推动文学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学创作百花齐放,活力奔涌,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军事文学佳作纷呈,非虚构、科幻文学、生态文学展现着新视野和新空间,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等呈现出鲜明的现实题材转向,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以昂扬的精神努力开创文学事业新局面。

推动作家深入生活、服务基层。中国作协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根本途径,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根本任务,激励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创建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持续推进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成立全国文学志愿服务联席会议,举办面向基层的"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开展文学周、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加强创作规划组织引领。总结文学创作经验,研究探索具有新时代特点的重点创作规划组织模式,召开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全国诗歌座谈会、第八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举办中国文学博鳌论坛、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和各种专题研讨会,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支持重点作品选题项目894个,扶持定点深入生活项目784个,不断提高重点文学创作规划组织水平。

精心组织评奖评论。切实把好文学评论方向盘,加强阵地建设,文学理论评论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密切关注文学现场,有效承担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使命责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0年来获奖的208件作品代表着新时代文学发展成就,对促进文学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开始,打造以四大文学奖颁奖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通过与影视平台、互联网平台的充分合作,以隆重典雅、形态丰富、传播力强的大型文学主题盛典,表彰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项,以充分的仪式感表达对文学的敬重、对读者的尊重,发挥名家与大奖相辉映、作品与读者在一起的效应,增强文学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在全社会凝聚磅礴的文学力量,开拓作协工作、文学工作的新局面。

不断拓展文学边界。积极融入新的传播环境和产业格局,与国家广电总局、新华社、中国科协等签署战略协议,与各网络平台加强合作,不断强化文学作品知识产权的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文学潜能和价值,提升文学价值。通过文学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优质文学资源"破圈"传播、"跨界"生长。《平凡的世界》《人世间》等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产生强烈反响,进一步彰显了文学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作用。

以深邃视野和博大胸怀进行艺术创造,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新时代文学的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进一步展现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协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持续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推动对外文学交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具有中华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作品持续涌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越来越赢得尊重、赢得认同。不断深化与港澳台作家的联系,举办一系列文学交流活动,广泛团结爱国力量,维护祖国统一。畅通交流渠道,成立"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强化18个中外文学论坛机制建设,启动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在南宁、南京成立国际文学交流中心,举办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实施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资助364个中国当代文学精品对外译介项目和翻译工程项目,举办国际网络文学周,推动网络文学走向世界。对外文学交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文学的贡献。

以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为重点,紧扣"做人的工作",深化作协改革,党与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

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向基层文艺工作者倾斜,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专业优势,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行风建设得到深入推进。

紧扣政治引领、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推动创作的职能任务,深化作协改革,全面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进创新的整体性、重塑性、重构性,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内在活力,强化吸引力、凝聚力,汇聚起推动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在深化改革中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坚持面向作家、面向基层、面向社会,设立社会联络部和网络文学中心,加快推进中国作协所属报刊社网改革改制。文学期刊坚持面向基层、面向新人、面向青年,保持生生不息的办刊活力。加强指导协调,帮助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基层作协改革模式,基本实现地市级作协组织的全覆盖。通过深化改革,作协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作家之家"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紧扣"做人的工作",加强作家的政治引领,不断壮大文学队伍。把加强青年文学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学事业的"百年大计",高度重视对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自媒体写作者等新兴群体的团结引领,更加积极地发现和扶持文学新人,更加有力地支持基层作者和边远地区作者,文学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10年来,共发展中国作协会员6279人,个人会员总数达到13834人。新会员中,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女作家、少数民族作家、网络作家和自由撰稿人等文学群体占比均大幅提高。积极推动实施国家文学荣誉制度。近年来,王蒙荣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路遥、蒋子龙荣获"改革先锋"称号,作协系统一大批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党和人民授予的荣誉有力地激励着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文学的广阔天地正在我们面前浩浩荡荡地展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作协将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书写中国文学史新的壮丽篇章,以优秀的文学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学力量。

现实题材剧引领创作潮流

2022-09-30

近年来,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绽放荧屏。《大江大河》《山海情》《在一起》等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近期,现实题材重点剧目《高山清渠》《大山的女儿》《麓山之歌》《运河边的人们》《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大考》等陆续进入制播周期,《人民的脊梁》《山河锦绣》《天望》《北上》等正在积极筹备......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成为推动影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坚守人民立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翁,理应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角。现实题材电视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在故事情节、叙事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对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有深邃的理解、深入的挖掘和深沉的表达。坚守人民立场,要弄清楚、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从人的生存需要、情感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出发去观照历史、触摸现实;要对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感同身受,对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认真品读。只有这样,才能在烟火气里书写真性情,从身边事阐发大道理。

《大考》聚焦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莘莘学子,从高考这一牵动全社会敏感神经的话题入手,以踔厉奋发、不负韶华的叙事基调,讲述在人生大考和社会大考中,每个人面临的挑战。《麓山之歌》以改革精神、工匠精神为动力源泉,讲述重工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实现自我价值、赢得出彩人生的奋斗历程和大国重工波澜壮阔的发展故事。《运河边的人们》以运河人、运河事、运河情为叙事主线,讲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运河儿女,为保护运河的生态文明和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这些电视剧用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和生活化的视角,体现了人民史观。

坚守人民立场,还要在选题规划上提前谋划、重点布局,从宣传导向、审美指向、价值取向和市场走向等角度分析研判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选题规划,全节点覆盖、全领域布局。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脱贫攻坚、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庆祝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举办等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现实题材电视剧佳作频出。近期正在摄制的作品,在创作格局、题材视野和叙事角度等方面有力发挥了选题规划在创作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这十年》聚焦国防和军队改革、扫黑除恶、科技强国、"一带一路"倡议、抗疫斗争等重大时代命题,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强烈的使命意识,热情讴歌十年来中华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讲好中国故事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致敬历史、致敬时代,是影视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在质量上有很大提升,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故事结构、人物塑造、造型和场景设计等方面贴近现实生活,努力与时代同频共振。《山海情》聚焦囿于贫瘠土地的农民兄弟,他们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努力拔掉穷根,奔赴小康。《大山的女儿》以质朴清新的笔触,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把青春和生命献给扶贫事业的故事,书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运河边的人们》以大运河为背景,讲述了河道治理、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故事。

近期创作的电视剧还不约而同聚焦科技强国战略,努力挖掘新的故事,融入新的视角,塑造新的人物,拓展新的审美。《硬核时代》聚焦核工业题材,讲述中国核工业第三代建设者的奋斗历程。《麓山之歌》把目光投射到装备制造业的中坚力量。这些作品把"国之大者"融入故事,以时代精神观照现实生活,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振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树立审美风范

中国的影像叙事要融合东方哲学思想、传统美学意蕴、古典叙事技巧和现代视听观念。尤其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要在主题意蕴、故事结构、人物塑造、视听风格和时空情境等要素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审美态度和中华美学风范的视听审美流派。它应该包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新时代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人的风骨与情怀。《高山清渠》《麓山之歌》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又有英雄主义的刚健抒情。《运河边的人们》悠扬婉转、深沉含蓄的主题曲,《大江大河》开篇一气呵成的长镜头等,都体现出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崇敬与弘扬。

近年来,影视行业进行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积极性持续走高。某种意义上,能否参与现实题材重点剧目创作已经成为衡量从业者艺术水准和艺术品格的重要标准。《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等作品,其编导演、服化道、摄录美等各工种都集合了影视行业的中坚力量。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成为从业者标志性的艺术履历,现实题材电视剧也成为整个行业的创作标杆。

随着《大山的女儿》《麓山之歌》《运河边的人们》《大考》等作品陆续播出,现实题材电视剧再次迎来创作与审美热潮。笔者以为,推动现实题材电视剧高质量发展,要牢记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要坚守唯物史观,把握时代主题,书写人民史诗;要站稳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要做到价值引领、艺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相统一,为影视创作赋予新时代的审美风范和文化气象,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现象级的精品力作。

"六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

2022-09-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立足丰富的红色文化、土楼文化、客家文化、侨台文化和生态文化优势,发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以"六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

以人才培育为基石,推动文化人才专业化

一是在人才培养上"勤造血"。积极探索建立功能齐全、主体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开展文化创意大赛、客家山歌创作大赛等活动,挖掘和培养一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与相关高校签订协议,吸引高水平人才,培养产业转型和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的管理经营人员。二是让农村群众"唱主角"。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原则,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等积极健康的草根文化发展,尤其是加强本土"技艺传承人""文化大咖"培养,不断壮大基层文化团队。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作大福""迎春牛""打新婚""走古事"等民俗文化活动,让农村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受益者,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是让非遗传承人"挑大梁"。永定区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项、省级8项、市(区)级92项,各级非遗传承人55名,充分发挥这些项目和人才的作用。要依托现有非遗传习基地及展览馆、展示馆,积极扶持非遗队伍壮大,通过定期开设课程、借助数字技术推广非遗等方式,做好"传帮带"工作。

以产业带动为引擎,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化

一是强化文化要素保障。创新乡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要素支撑、人才保障及产业融合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多方牵手积聚力量,促进资金多渠道投入,实现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民间办文化。二是激发公共文化力量。不断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抓好各类文艺团体、文化艺术协会及研究会、客家联谊会等队伍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优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三是做足文旅发展文章。牢牢抓住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有关部门对口支援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人才、资金、项目、消费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以福建土楼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为平台,吸引更多文旅项目落户园区,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促进永定红色文化与生态、世遗、客家文化等多种资源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以文艺活动为载体,推动文化宣传常态化

坚持传承和发展并行,注重传统文化活动创新,保持农村群众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比如,深挖陈东乡"四月八"民俗活动感恩文化内涵,发挥感恩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升乡风文明,打造和谐乡村。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百场文艺进农村""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志愿服务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村文化艺术节、乡村春晚等面向农村、面向群众的文化演出活动,把舞台搭建在老百姓家门口,丰富和带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以文艺"小舞台"连接社会"大天地"。

以阵地建设为依托,推动文化矩阵多元化

一是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整合现有文化广场、宗祠场所、乡村戏台、文化楼院等资源,积极打造农民读书社、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科普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建立特色活动、便民惠民、服务群众场所,赋予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内容。二是紧抓红色文化亮点,建设主题教育基地。1999年,习近平同志在永定金砂接见"五老"人员时指出:"永定是红旗不倒之乡,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曾经在永定战斗和工作过,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永定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加强对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的研究挖掘,用好红色遗址遗存和"红旗不倒·江山永定"主题展及"信仰"话剧等文艺精品,传承红色文化,建设红色研学和教育培训基地。三是发挥文化研究团队作用。充分发挥区传统文化研究会、客联会、侨联会等团体协会作用,推动有关部门建立横向联系,扩大交流,策划选题,打造多媒体文化宣传阵地,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宣讲,实现文化服务群众"零距离"。

以数字赋能为导向,推动文化传播数字化

一方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依托文秀数字产业园和光电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数字文娱等产业,推动以数字内容服务等文化新业态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紧抓文旅部对口支援机遇,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签约合作共建"一基地、两中心";与腾讯公司启动"腾讯互娱数字生态共建计划",合作推进"天涯明月刀"沉浸式土楼演艺、"5G+AR智慧数字文旅"等项目建设,打造5G数字文旅融合创新生态。通过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电子阅读、网络音频、视频、移动多媒体等新兴领域和传播阵地,充分运用"永定新闻网"微信公众号、"遇见土楼""厚德永定"政务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使文化传播实现移动化、生活化、视频化,通过多媒体的联动形成传播合力,让文化的触角更多融入乡村、融入寻常百姓家。

以品牌创建为引领,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化

从永定特色产业、资源出发,着力构建"东楼西湖北线"全域旅游格局。以客家土楼为依托、以生态文化为承载、以红色文化为亮点,提炼打造出"土楼故里·客家永定""寿山福水·品味龙湖""红旗不倒·江山永定"等文化产业品牌,提升永定文旅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围绕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等推出一批具有永定特色的文创产品和精品旅游路线,打造更具参与性、互动性、深层次体验型的文旅产品,孵化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永定特色文化品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2022-09-29

【地方经验】??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对于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加快建设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突出价值挖掘,增强人民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做好新时代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必须深入挖掘文物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深入阐释文物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北京拥有大量等级高、类型全、影响力大的文化遗产。据统计,北京现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204座备案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数量和质量在全球大都市中都排在前列,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形象。

北京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革命文物丰富、红色基因深厚。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承载地。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建成了"十大建筑"、地铁1号线、首钢、密云水库等一批重大工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批体现首都经济发展成就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文物藏品集中涌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应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抓手,突出北京作为"四个中心"和"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彰显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突出系统保护,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文物保护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保护好文物本体,也要保护好赋存环境,不仅要"见树木",还要"见森林";既要保护管理好有形的文物,也要研究阐释好无形的精神文化价值,实现"有形"与"无形"有机统一;不但要让文物"活下去",更要让文物"活起来",切实维护好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近年来,北京突出系统保护理念,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以强化两轴、四重城郭、棋盘路网与六海八水的空间格局为骨架,全面加强老城空间格局保护;以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牵引,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以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建设为统领,对历史河湖水系、历史文化街区、皇家园林、古树名木、风貌视廊等实施整体保护利用;以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为重点,统筹推出建党、抗战和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

与此同时,北京逐步健全文物保护、研究阐释、政策制度、功能发挥四大体系。在健全文物保护体系方面,统筹做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在健全研究阐释体系方面,对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进行系统化、理论性思考,找准定位内涵、历史意义、时代价值,深化文物价值阐释;在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制定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政策法规文件,形成上下一致、前后衔接、切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在健全功能发挥体系方面,推动文物工作积极融入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历史文化与先进技术、新兴业态、周边产业有机融合。通过创新展览展示,精心推出集陈列展览、教育活动、学术研讨、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精品展陈;通过《最美中轴线》《博物馆之城》等品牌节目,彰显文化遗产魅力;通过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公众考古季、北京古建音乐季等文化活动,吸引社会公众参与;通过文物主题游径和文物文创大赛,让更多的人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

突出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历史文化遗产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文化资源。要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精神品格等方面的契合性、相容性揭示出来,使之真正成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