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文化类文稿-48篇(第7/1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83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5分钟

"中"与"洋"的关系。针对当前各种错误文艺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段重要论述与1941年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的论述一脉相承又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这一系列深刻论述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

"古"与"今"的关系。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华美学精神源远流长,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文化生活中,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为"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有力支撑。

"义"与"利"的关系。"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文艺"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的大义。"义"是指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核,当下提倡的"大义"即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但一段时间以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一些作品见利忘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中"义"与"利"的重要论述,是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原创性观点,是对电影唯票房、电视剧唯收视率、出版物唯码洋、网络唯点击率等文艺创作的"唯利"乱象的有力匡正。

"低俗"与"通俗"的关系。曾经,文娱领域乱象频出,一些缺乏思想性的泛娱乐化作品大行其道,推崇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既是告诫又是棒喝!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充满了辩证法,是对迎合落后、低级趣味而放弃教育引导人民的创作倾向的谆谆告诫和根治良方。

"优"与"差"的关系。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树欲静而风不止,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外部势力仍在旧有的思维中唱衰抹黑中国。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可以说,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传播的窘境。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当然,加强国际传播,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这是我们文化传播最为可贵的现实依据。又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再如我们有制度优势,可以"优化战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利用好这些优势,势必为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硬"与"软"的关系。传播好中国文化,不仅需要综合国力的硬支撑,还要努力夯实国家软实力的根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一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更要科学把握对外传播规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因此,我们在文化国际传播方面,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涉及文艺创作实践、文化的使命任务、文化传播策略等方方面面,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前行方向,既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脉相承,又是当代中国文化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旗帜和方向,我们要用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新时代文化工作实践,推动文化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在挖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2022-07-29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文明历史传承的精华,"活态"记录人类农业文明发展历程,泽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启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切实引领下,我国坚持在发掘中探寻古老智慧,在利用中活化农耕文明,正确处理了发掘与保护、利用与传承的关系,把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农业文化遗产展现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景观,系统性保存着重要农业生物、技术和文化多样性基因库。它囊括独特自然景观以及多样性生物景观、农业生产景观、聚居群落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等,绘制出生态、生产、生活统一和谐的美丽画卷;它延续着多样性农业物种,能够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维系着遗产地居民的生计安全和生活质量;它传承着精耕细作与间作、轮作、套种技术体系,以及用地养地结合、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等传统农业生产技艺,是农业生产智慧的高度凝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启示;它生动阐释了生态与文明的协调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延续发展传统文化的鲜活教材;它也是不同文明交流的共同语言,生动诠释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十四五"时期,应继续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进一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价值,让古老农耕智慧泽被当下、启迪未来。

坚持在挖掘中保护。一是挖掘蕴藏在遗产中的传统种质资源,加快遗产地优质传统品种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抢救濒危传统品种,构建传统农业"种子身份证",加快优异种质基因的精准鉴定,开展遗产地优良品种地理标志认证,为现代种质创制提供优质资源。二是挖掘蕴藏在遗产中的传统科技。长期以来,不同地区的农民、牧民、林农和渔民以多样化的物种及其相互作用为基础,利用适用于当地条件的独特管理实践和技术,创造、发展并保持着农、林、牧、渔共生复合系统的有机系统构成。我们要探索其有效连接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生计维系的独特机制,深挖"藏粮于地"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技术和"节粮于口"的生存技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记录并科学分析传统农耕的丰富科技内涵,探索相互依存的一般规律。同时,探索农业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路径与方式,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供给传统智慧。三是挖掘蕴藏在遗产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提炼、彰显农业生产经验升华出的"天人合一""节用物力""应时取宜"等理念,探索文化与具体农业生产实践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联谱系,让农耕文明绵延演进,为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智慧和滋养。

坚持在利用中传承。一是创新农遗农技,古法新用,以巧用自然伟力、依托本土资源的生产方式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以及农业发展化学化、物种单一化等问题,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带来的生态风险,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二是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传统品种以及产品品牌、地域品牌叠加优势,适应绿色消费需求趋势,加强生态农产品认证与推广,丰富农业产品内容与包装形态,推行遗产地共生农产品组合式消费,塑造遗产地农产品品牌,讲述农产品的文化故事、文化意蕴,开发农业文创产品,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和文化附加值,将特色农产品卖出去,把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引进来。三是推进数字技术助力遗产地发展,建立遗产数字化场景,推动云农场、实景直播、网红田园等的打造,构建文化遗产的网络空间,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平台。四是大力发展文化遗产场景式消费,推进遗产景观利用,开发乡土文化旅游产品,以沉浸式方式、系统性内容为载体,发展农事体验、乡村研学、实景演艺等业态。发掘农业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劳动技艺,广泛建设开发遗产地农业美育、劳动教育课堂。

深化中华文明研究和成果转化传播

2022-07-27

日前,今年第14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卓著成绩,并为深化中华文明研究和成果转化传播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学科联合攻关。20年来,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后的探源研究仍要坚持这一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以往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工程中的应用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没能积极参与其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要完成这一任务,不能仅仅依靠考古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对中华文明内涵、特质、形态、发展道路等的研究,是系统工程、综合工程,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等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除了考古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联合之外,还须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展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领域做了极大的扩展。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过程,还要研究其特质和形态;不仅要研究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一体化的进程,还要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线和中国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并且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的研究内容及范围,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扩充,也比之前的研究任务要更艰巨、复杂,也更加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保障。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将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考古学可以通过实物资料实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展示中华先民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其中蕴含促进中华民族历史自觉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因此,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宣传和成果转化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充分应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关于促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转化传播,或可选择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心城市,建设沉浸式感受体验中华文明的主题乐园或体验园,让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在游玩中体验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在文旅市场中,让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有一席之地。

此外,学术界、媒体、政府和民众都要共同努力,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深入人心,共同营造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首都担当

2022-07-26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在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

2022年7月25日召开的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首善标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体现着以首善精神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首都担当。北京文化论坛的创办必将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弘扬北京冬奥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带来理论动力和实践活力。

1.以首善标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等文化建设方面的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文化在首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指明了方向。

十年来,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书写了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明确了"四个文化"基本格局和"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城市文明风尚日益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取得重大进展,中轴线申遗保护进入快车道,"三条文化带"建设成绩斐然,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力作迭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焕发着新的时代光彩。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刚刚闭幕,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创办北京文化论坛,发挥北京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作用,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更集中地展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进展成果。北京文化论坛将成为继"两区""三平台"(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之后,又一个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平台,必将进一步提高首都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赋能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助力首都的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国文化建设提供新动力、发挥新作用。

2.以首善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在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建首善自京师始,北京发起此次论坛就是坚持首善标准、发扬首善精神,努力担当起在文化建设上服务全国引领全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首都使命。

北京拥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首都的集中表现。北京坚持"老城不能再拆了",将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内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保护传统和融入时代相协调,进一步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传承发展古都文化;以赓续红色基因为主线,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为重点,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文化;以保护城市记忆为基点,弘扬北京市民的优秀品质,传承和发展京味文化;坚持创意为先、人才为本、机制为要,涵养创新文化。北京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北京文化论坛的目标是立足北京,打造全国性品牌论坛,旨在引领文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中更加繁荣兴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论坛产生的智慧成果、理论动力和实践活力必将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动能。

3.以论坛为纽带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文艺发挥着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奉献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是当前文艺工作的时代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紧扣重大主题、重要节点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持续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文艺精品力作迭出,涌现出现代京剧《李大钊》、电影《长津湖》《革命者》、电视剧《觉醒年代》、话剧《香山之夜》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气派、首都水准、北京特色、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一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坚持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体现首都风范的文艺创造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到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北京文化论坛以"创作文艺精品引领美好时代"为主题专设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分论坛。来自多个艺术门类、各个领域的文化名人齐聚一堂,充分探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分享创作文艺精品的真知灼见,拓宽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播展示渠道,打造思想高地,攀登文艺高峰。论坛搭建的沟通平台有助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从而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4.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建设深入推进,204家备案博物馆、2000多家实体书店,6937个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市民身边的文化家园,基本实现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文化产业体制升级,老旧厂房变身新型文化空间,798、郎园、首钢园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有力地激发了文旅消费新活力。高品质旅游服务环境初步形成。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音乐节、国际设计周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丰富产业文化内涵,突出产品和服务的文化特征、文化内涵,提升产业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着力增强文化消费魅力,优化制度环境、营商环境,创设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促进和引领文化新需求。

此次北京文化论坛将汇集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产业界人士、文化领域龙头企业负责人、基层文化场馆的从业人员,围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健全市场体系、扩大参与主体、推动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同发展建言献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贡献智慧,让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5.以创新为驱动赋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科技、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言之殷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对文化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言之切切,"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

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富集,在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北京加强文化和科技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5G+8K、人工智能、3D打印设备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在文化领域的示范应用。深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聚焦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重点领域,发展市场主体,打造应用场景,搭建对接平台,不断强化北京文化新业态发展引领效应,推动数字内容成为文化产业主要支撑,逐步实现"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

此次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为年度主题,专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分论坛,目的就是为了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发展趋势,探索技术要素和艺术要素通过有机融合实现模式创新的路径方法,描绘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让人民群众共享创新驱动文化建设的优质成果。

6.以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首都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2022年新春的主场外交,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形成了北京冬奥精神。这增强了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决心,向世界进一步展示了我国富强、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凝心聚气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北京冬奥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更加自信从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