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文化类文稿-48篇(第8/1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83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5分钟

在北京冬奥的众多文化遗产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鲜活案例和方法论是重要组成部分。四场开闭幕式上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等意蕴隽永的场面,提炼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和视觉符号,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志愿者的微笑再次成为北京"流动的名片"。谷爱凌爱吃的馅饼,外国人爱吃的饺子,这些广受欢迎的元素承载着充满人情味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一个文明开放的中国形象,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奥林匹克精神。

北京文化论坛以"交流·合作·发展"为主题设置文化交流与合作分论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聚焦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成果来传播好中国声音;探讨"构建国际传播叙事体系、话语体系、传播体系",积极谋划传递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论坛凸显了文化赋能国际交往的重要作用,为中外嘉宾搭建了一个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凝聚共识的平台,为讲好中国故事探寻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让中国更好地沟通世界。

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特质

2022-07-2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分析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特质,不仅对于我们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而且对于我们树立正确文明观、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比如,唐朝时期在文化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当时的长安是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大都会。宋元时期的贸易港泉州,不同文化、风俗之间相互融通共存,后来泉州出土的一些混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墓葬石刻就是证明。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层哲学观念,如"物一无文""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哲学观念。"同"就是"一",也就是绝对的同一,排斥异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成分。在中国哲学看来,"同"就不可能有生命,不可能有创造,不可能有发展。"和"则是不同文化成分、因素和谐共处。"和",要求容纳别人、谅解别人,进一步则是欣赏别人,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所以"和"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开放。中国人把自己的文明理解为一个包含多种因素、可以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复杂系统。对新的文化因素,不会抱有恐惧和敌视的态度,而是一方面接纳它们、包容它们,尊重它们的特色,另一方面把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吸收、融合进来,充实、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论语》开篇就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发展自我、赋予新意义而言,中国人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论语》的第一句话表明,在中国人看来,通过学习来打开视野、提升自我是美好的事。而第二句话表明,中国人乐于接待来自远方的朋友,并且相信他们身上必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中国人通过学习他人和接待朋友来提升自己,追求的是文明的和谐共处与交流互鉴。

"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中,人的生命和宇宙的创化高于一切。中华文化看重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现实人生的价值甚于精神领域的抽象理念。正因如此,对于一种外来文化是否认可,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益于民生福祉,以及它是否有益于世道人心,并不苛求其抽象理念与自己绝对相同。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对外来文化认同的着眼点是看是否有益于老百姓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安定。这种着眼点,正蕴含着一种文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论在哪种文化中,也不论在哪个时代,人都有生老病死,都要为维持生计和繁衍后代而操劳,整个社会也都要维持一套必要的规范和秩序,都要提倡呵护后代、对人友善、敬畏自然以及敬父母、重家庭、守法律、讲信用等。人类在最基础的生活层面的一致以及在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层面的相通,是不同文明之间可以沟通、交流的可靠保证。

当今世界,有些人仍持有"文明冲突论"。这种论调基于西方传统观念,着力划清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强调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的界限和区别。这种论调认为,一种文明和一个人一样,要自我认识、自我确证,就需要树立一个与自己对立的"他者"。而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新的眼光和思维框架。人类文明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也不是只有一条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一种选择,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022-07-2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狭义农业文化遗产指的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广义农业文化遗产则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物质形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一些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并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一些乡村古建筑、传统特色民宿、传统特色饮食等;二是制度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与农耕生产方式相伴生的一些制度设计和风俗习惯等;三是精神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气质等。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安全,还包括质量安全,二者同等重要。确保质量安全,需要尊重农业的自然循环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多吸收传统农业的优秀成分,推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几千年形成的一些优秀农业生产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保护环境的大智慧,为现代社会保护环境提供了众多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比如具有千年历史传统的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农业模式、成型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等,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则通过发展农耕、林业、牧业三者有机循环生产方式,有效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是我们重要的软实力。积极挖掘保护并传承弘扬好传统农耕文明,是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几千年来,我国各地农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发展出众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双赢。除了生产方式,在作物和农产品方面,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中国农科院的研究表明:世界上1200多种作物中,中国就有600余种,其中约300种起源于中国。在农学方面,中国古代农学自成体系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今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提出20周年,中国也是最早响应农业遗产保护倡议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中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中国率先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2015年,中国颁布全球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16年至今,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所有一号文件都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实践中得到推进。

立足新时代,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一步挖掘其各方面的传承利用价值。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应赋予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是历史和现实一切优秀因素的有效集成。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传统农业优秀的因素要积极汲取。尤其是相对欠发达地区以及一些边远山区,人类与自然的长期博弈中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是这些地区珍贵的农业文化资源优势和传家宝。用好这些宝贵的农业文化资源,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是促进当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乡村建设上,明显要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特点,建设农村生活方式,保留青山绿水,留住乡愁,守好这些瑰宝。在乡村治理方面,要注意积极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合理因素,融入现代治理体系。尤其注意挖掘古代农业社会德治中好的做法,推动乡村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善治体系,推动乡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平台,世界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交流互动。要"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华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故事,也要"引进来",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传统农业中一些优秀的成分,为国家所用。落实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工作,还需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业绩考核办法,让保护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文化计算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2022-07-21

当前,数字技术引领的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人类加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高度着力推动文化数字化工作。文化数字化不仅是全球文化知识共享与传播服务的必然趋势,更是提升我国竞争力、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伴随着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文化计算--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

2018年首届中国文化计算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计算体系化研究全面启动。大会首次清晰定义了文化计算概念:文化计算是利用社会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人文、历史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实现文化内容挖掘传播、推动数字人文研究,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技术手段。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文化数字化建设迎来了一个大的发展机遇期,而文化计算作为文化数字化的新动能,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1

文化强国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有力支撑,而文化计算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对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制定文化计算的发展战略,准确把握文化计算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一是文化计算是探索文化量化、文化理解和文化传播的关键问题,对于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不可或缺。运用文化计算,分门别类标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把文化遗产记录成果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旨在建设物理分散、逻辑关联、数据共享、安全可信的文化大数据体系。一个"真"字、一句"原真保护"是文化计算的立本之源。一个"联"字、一句"标识关联"是文化计算的方法之源。

二是文化计算的目标是学习并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造、理解、保护和呈现文化数字内容以及文化现象,把计算及相关技术应用到文化领域,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揭示其内在关联并对其进行可视分析与展示。更重要的是,文化计算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思维方式、方法和工具等。通过文化研究手段和理念的创新,对文化研究的核心要素进行量化、理解与传播,有助于挖掘文化内容的本质。

三是文化数字化建设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文化计算方法体系,但目前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提取文化资源特有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符号是文化计算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涵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宏大、保存与传播介质多样,归集非常困难,同时文化数据源分散,文化资源构成体系尚不明确,面向文化资源的数据组织与符号提取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次,关联标识与智能检索文化资源是文化计算面临的又一个挑战。大量文化资源处于数字化最初样态、素材化程度低、存储管理粗放。为此,海量文化资源大数据带来文化内容高效组织和服务应用严重滞后的突出矛盾。最后,文化资源安全可信与共享应用是文化计算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随着物理时空跨度大的海量文化资源急剧增加,聚合关联、标识建模、安全存储与可信共享都不能满足数字智能时代的需求,急需解决文化资源安全可信与融合共享难的问题、解决高效利用与安全保护严重滞后的突出矛盾。从总体上看,目前的文化计算可谓有技术但体系化不够、原创性不足,有内容但关联性不强。

四是数字文化产业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核心离不开内容资源的开发与服务。以人为服务目标的文化计算成为贯穿文化产业各领域、各环节的重要支撑性和引领性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文化的创作力、传播力和表现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计算技术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无论是底层的数据库构建,还是顶层的文化场景创新,都离不开文化计算。文化计算,必须坚持"文化为体、计算为用、价值为纲",真正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共性关键技术。

《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19年8月颁布以来,作为支撑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共性关键技术的文化计算亟须解决文化资源数字化量化与表征、文化资源数字化关联与标识、文化资源大数据安全与可信等关键问题。一方面,要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目标,从文化数字化入手,系统分类梳理文化资源,提出文化数字化解构、标注、重构与存储技术规范、文化基因标签语义体系规范;另一方面,要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需求,构建一套面向文化计算的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体系,这将是一项系统的基础性工程。

2

当前,文化科技智能领域的国际竞赛已经拉开帷幕,竞争亦将更加激烈。我国已进入文化计算智能发展的新时期,文化计算研究界在文化计算理论突破、文化数字化技术攻关、文化大数据标准制定等多个维度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文化计算在理论基础、数据科学、智能科学和体验科学等方面取得一些实质突破,并与人工智能的"三算"即算法、算力和算料(数据)以及大数据的五大特征(大、多、值、快、信)相互融合,正处于从实验阶段到逐渐应用的技术拐点,但是距离"很有用、很好用"还有一定差距。文化计算未来发展将呈现怎样的趋势与特征?

一是从文化遗产计算向文化资源计算发展。文化计算从赋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到文化资源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如何实现从文化遗产数字化向文化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既是文化计算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计算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领域的重大挑战。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未来应在文化数字化建设领域布局共性关键技术,如原真采集、解构重构、关联标识、搜索查询、匹配交易、常识图谱挖掘、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共享体验等。

二是从文化计算单体学科向文化数据、智能和体验综合学科发展。借助数据科学、智能科学和体验科学的研究成果是文化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必经历程。文化计算综合学科发展旨在将常识、推理或关系建模引入到文化计算体系构建中,提升文化计算系统的性能,消除不合理的语义鸿沟,帮助识别更多模态或功能定义的类别,解决当前学习方法因数据有限而出现语义模糊不确定问题。促进文化计算综合协同多学科高效解决复杂问题,成为文化数据智能的自然延伸和拓展。

三是从文化计算向文化生态体系发展。当前文化数字化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化采集、著录与展览展呈,但如何更好地展示文化内涵、如何使每一位用户都能获得深层次文化体验,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文化资源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沉淀,蕴含着历史、艺术、科学、人文等丰富的内涵,需要领域专家、机器学习与大众协同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并以叙事方式进行中华文化全景呈现。这就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借助人工智能打造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激活资源,驱动文化计算原创技术创新,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打造文化数字化为人民、文化数字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文化生态。

四是文化计算将加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文化计算本身是一门综合前沿学科和高度交叉的复合型研究领域,研究范畴宽广而且时空跨度大,类型复杂。其发展离不开人文、艺术、历史、考古等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与计算机科学、数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深度融合。随着超分辨率光学成像、全息呈现、高逼真跨时空体验等技术的突破,新型数字设备与移动端个性化体验升级也将促进文化时空传承与演化机理变为可计算的模型,同时文化计算在深入文化基因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中,必将开展多学科相互渗透,包括与数字人文共荣共存,共同融合发展。

五是文化计算将助力构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创新模式。《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有专家从《意见》中提炼出十个创新点: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国家文化专网、标识解析、文化计算、数据超市、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文化计算+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创新模式将随着原创技术的突破和文化机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日趋成熟,对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产生重大影响。未来5到10年文化计算原创技术将提升文化大数据服务加工效率。我国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对文化计算有重大需求,在文化数字内容消费场景和行业应用的需求牵引下,需要突破文化资源原真采集、记忆符号提取、标识建模、聚合关联、数字修复、智能标注等数据加工技术,研发文化数字化多维采集、文化符号提取与协同标注等关键设备及系统,建立权威性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和中华文化素材库,形成文化资源数据化、关联数据资产化、数据分享平台化、创新创造智慧化、消费体验场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3

目前我国文化计算的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文化计算是建构在以文化为引领、以技术为手段的前提下,过分夸大文化或技术的作用都会阻碍文化计算的发展,特别是围绕文化计算理论研究、文化计算技术体系、文化计算工程方法、文化计算应用生态、文化计算交叉创新人才、文化计算市场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须探索和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是树立科学务实的发展观念和研究理念。突破文化计算的技术瓶颈,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计算当前研究局限性与文化数据的原真性和守正性,充分认识到文化计算重塑传统文化产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客观理性分析文化计算发展要素需求,理性设定文化计算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务实推进文化计算发展策略和实施方案,为文化计算真正赋能文化资源价值挖掘和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奠定基石。

二是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研究。文化计算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突破是推进文化行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快速推进的着力点。要想构建国家文化形象传播模型和最终的文化话语权,必须在文化计算基础理论和前沿核心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我们要坚持在文化计算发展方向和基础理论、方法体系、工具箱、系统平台等方向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形成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计算原创理论体系,为我国文化数字智能创新生态提供引领性的原创理论支撑。

三是构建自主可控的文化计算生态。以问题为导向,以场景驱动为抓手,以瓶颈技术突破为目标,系统布局并重点发展文化计算在文化数字中的"采存算"。"采"指原真采集,重在多维采集设备融合;"存"是指多维存储,重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规范或标准;"算"是指降维计算,重在不同模态文化语义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具有重大原创技术带动的基础理论和标准体系,特别是我国在文化计算应用方面走到世界前列,在文化计算和文化传播国际标准制定方面掌握话语权,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

2022-07-20

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作出战略部署,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深刻阐述了历史文脉与现实道路、文明认同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思接千载、鉴往知来,传递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烈信号。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为继往开来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学习领会,要以赓续民族基因血脉的历史逻辑,强化新时代文物工作的主责主业。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各方主体积极履行文物保护责任,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共同营造敬畏历史、敬畏文化、珍爱文物、传承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以厚植中国道路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支撑的理论逻辑,夯实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政治担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开展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深入阐释文物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逆转。要以加强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的实践逻辑,提高新时代文物工作的能力水平。坚持科技人才双轮驱动,推动现代科技融入文物保护利用全过程,加强文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密切考古学、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与其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协同合作,在考古发掘、分析研究、保护修复、防灾减灾、活化利用中,更加系统、广泛、有效运用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更好守护国之珍宝。

从2019年8月敦煌研究院座谈,以石窟寺实证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到2020年9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通过考古和历史研究读懂中国;到2021年6月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透过革命文物读懂中国共产党;到2022年5月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依托文物和文化遗产读懂中华文明;再到2022年7月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强调"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不到3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百余次重要指示批示,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的文物古迹、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作出"保护第一"、"让文物活起来"、"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磅礴动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文物工作开拓进取、奋发作为的十年。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关心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国文物系统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融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物工作发生全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效。

这是文物工作格局不断拓展的十年,文物保护利用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显著提升。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列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首次写入党的历史决议,"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为全党意志。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改革任务渐次铺开、积厚成势,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区域重大战略对文物保护利用作出专门部署,《"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文物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