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奇公开发表的讲话-71篇(第8/11页)
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路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请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正使群众满意成为我们最大的政绩追求。浙江省在修改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评"一个意见、五个办法"中,增设了群众满意度指标,权重达到了20%,其目的是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风向标和晴雨表。
第二,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干部与群众是鱼水关系,离开了群众,就一无所有。现在,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很多,但是,走到群众中进行面对面交流,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受群众欢迎。只有下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间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养分,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落实、管用。领导干部要学鸬鹚真正一头扎下去,而不要像鸭子浮在水上。下基层要多走乡间小道,做到"四多四少":多些飞行检查、少些事先安排,多搞蹲点调研、少些走马观花,多到矛盾一线、少些绕道躲避,多些轻车简从、少些繁文缛节。
第三,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努力做一个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群众认干不认说。干部心里装着群众、真心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支持你、拥护你。如果光说不练,群众就会疏远你、抛弃你。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王伯祥、沈浩、杨善洲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永远的丰碑,不仅因为他们人格官品堪称表率,更因为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为官从政的最高境界,也是对干部的最大褒奖。领导干部应该珍惜在岗位上的难得机会,关注民生民情,多办实事好事。围绕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重大民生问题,列出清单,排出计划,力争每年都能够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四,网络互动、双向交流,切实提高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现实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善于通过网络了解舆情,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增强网上群众工作的主动权,是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新本领。领导干部应当主动学网、用网,善于利用网络平台与群众沟通互动,使网络真正为我所用。当前,微博已经成为网上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微博这一阵地,与网民平等交流对话,增进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三、继承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性修养,促进党内生活健康发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重要的防错纠错机制,对于促进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和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思想的常涤常新,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党内生活局面。
第一,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当"老好人"。现在干部队伍中"老好人"现象突出,一些同志不愿意讲真话、讲实话。看到同志有问题,不愿指出;发现工作有过失,视而不见;有的单位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老好人"看似与人为善,实际上是自私,说到底是怕得罪人、怕丢选票。讲真话,这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并且要愿意听真话、听心里话。组织上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敢讲真话、实话的干部,让"老好人"没有市场,让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形成风气。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第二,听得进批评的声音,不当"孤家寡人"。勇于接受批评,体现了一种胸襟和气度,是政治上的成熟。一些干部在刚走上领导岗位时往往比较谦虚,随着职位的提升,渐渐迷失了自己,只愿听好话、不愿听诤言。批评如同良药,能使人防微杜渐、悬崖勒马。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事先没有苗头,也不是没有人觉察,重要原因是干部自身不愿接受善意的提醒和批评。一个班子里",鸦雀无声"未必是好事,当身边没有批评时更应该倍加警醒。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有宽阔的胸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三,光明磊落、胸襟坦荡,不当"两面人"。光明磊落、胸襟坦荡,不仅反映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而且体现了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坚持原则、表里如一的干部,往往为人所称道;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干部,则为人所不齿。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官德"修养,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努力做一个敢于直言、光明正大的人,做一个心底无私、阳光灿烂的人。
第四,提倡纯洁的同志关系,不当"江湖人"。所谓同志,就是志同道合,
是为了追求党的共同理想而走到一起的人。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称谓,体现的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生死相依的关系。以前,大家都互称同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现在,党内生活存在庸俗化倾向,一些人相互之间不称同志,叫老板、称兄弟。表面上看是一种称谓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一种不良的风气。一些干部热衷于团团伙伙搞小圈子,正常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有团结和共同进步。有纯洁的同志关系,相互之间多些关心、多些帮助、多些提醒,才能促进党内生活健康正常,形成团结、和谐、进步、发展的兴旺局面。
组工干部要带头到基层和群众中去
(2011年)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指出,"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组织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力量在基层、成果也在基层。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应该成为组工干部的一种常态、一种自觉。广大组工干部要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推动组织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到基层群众中去的好传统永远不能丢。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新形势下,这个优良传统不仅不能丢,还要不断发扬光大,坚决防止脱离群众的现象。对一个人的考察评价,不能光在机关看材料、听情况,更应该到群众中听听"口碑"、印证实绩。制定组织建设、干部和人才工作政策,不能关起门来搞设计,更应该到基层群众中听意见、寻对策。工作落实得怎么样,也不能光看下面报上来的材料和数字,更应该到基层去检查。组工干部学习熟悉经济工作、基层工作,最根本的途径是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组工干部要当"潜水艇"真正沉到基层一线,而不能像"浮萍"浮在机关、漂在上面,防止产生情况危机、语言危机和知识危机。到基层群众中去面对面交流,最为直接、最为有效,也最受群众欢迎。下到基层去,才能亲身体验到基层的博大精深,切身感受到群众的创新创造,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营养;走到群众中去,群众才会把你当自家人,干部才会说出心里话,我们才能掌握一手材料;深入到实践中去,与基层群众一起想问题、谋对策、抓落实,群众才会理解和支持组织工作,组织工作满意度才会有新的提高。
到基层群众中去重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下基层目的不在于"下",而在于下去后"干什么"。组工干部下基层不是作客,也不是观光,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发现问题是本领,解决问题见水平。要做到"听、问、送、促、帮"五个字:"听",就是要带着诚意下基层,虚心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要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深入了解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看法,并以此为镜子、为动力,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问",就是要带着问题下基层,深入县乡(街道),到农村、社区、企业中去搞调研。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送",就是要带着感情下基层,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密切与基层群众联系。"促",就是要带着"药方"下基层,开展选人用人满意度专题谈话,
促进满意度有新的提高。要针对满意度民调结果,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提高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帮",就是要带着责任下基层,深入了解组织工作重点任务进展情况,指导帮助基层抓好落实。当前,重点是抓好换届之年各项工作,指导创先争优活动,督促各地各单位抓紧落实人才强市、强县、强企战略。
到基层群众中去提倡走乡间小道。下基层要注意方式方法,多走乡间小道,务求取得实效。提倡"五多、五少":一是多些"临时抽查",少走"固定路线"。下基层事先"踩好点",看到的往往是"样板",听到的多是赞扬的话。组工干部下基层,要多些"临时停车",多搞临时抽查、随机调查。二是多搞蹲点调研,少些走马观花。要走村入户,下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三是多到矛盾一线,少些绕道走。下基层不仅要到基础好的地方去发掘典型、总结经验,更要注意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了解情况、推动工作。四是多些轻车简从,少些繁文缛节。组工干部要从严要求、加强自律,不要基层提供书面汇报,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秩序,保持组工干部良好形象。五是多些网络互动,少些闭目塞听。提倡组工干部开微博,加强与网民互动交流,拉近距离,推进"阳光组工"。
突出服务重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2012年11月30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性认识的再丰富、再发展。学习、服务、创新三者紧密相连、共为一体。学习是基础,非学无以立党兴党;创新是动力,唯有创新才能永不停滞、永葆生机;服务是落脚点,服务为民才能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学习、创新的目的全在服务。近年来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浙江省在认真把握党的建设规律、总结借鉴省内外党建经验的基础上,把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以服务强组织、以服务增活力、以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突出服务重点,统筹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抓学习,夯实服务基础。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完成好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使命,首先要加强学习,在学习中坚定信念,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学习中提升能力。下步,我们将着力在以学习促服务上下功夫。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当前特别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化理解十八大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准确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突出宗旨观教育。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为民服务中展现先锋形象、发挥先锋作用。抓好服务能力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对经济管理、科教文化、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知识的学习,学会从基层和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建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强化服务功能。当前,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四个多样化"产生深刻影响,增强党组织的服务
功能,关键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提升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服务水平。对此,我们已经作了一些探索,比如,制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六有"创建标准及分领域创建标准;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阶段目标和方法步骤,力争到2017年全省90%的基层党组织建成服务型党组织等等。下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即以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各领域特别是两新组织的全面有效覆盖,着力构建科学严密、全面覆盖的服务组织体系;以完善干部下基层及常态化民情收集、办理、反馈机制为重点,全面深化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着力构建民需导向、运转高效的服务帮扶体系;以推行基层党组织"五星级"管理和党员"闪光言行"考评为重点,积极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常态化争先进位,着力构建促进党内比学赶创、晋位升级的服务争先体系;以加强基层基础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为重点,强化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的物质支撑,着力构建城乡统筹、上下衔接的服务保障体系;以完善群众评议机制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让群众评价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业绩,着力构建民主开放、奖优罚劣的服务考核评价体系。
重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好服务作用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不懈推进创新,基层党组织才能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我省大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培育形成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服务企业、服务基层"、非公企业"双强争先"、党员"一句话"承诺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特色品牌,带动了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水平的整体提升。下步,我们将结合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把抓创新和抓服务统一起来,努力做到以创新提升服务、以服务带动创新。坚持围绕健全体制机制抓创新,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大力完善党在基层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服务制度,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形成加快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围绕破解难题抓创新,加强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关键环节、突出问题的研究攻关,切实解决一批长期困扰基层党建工作的难题和矛盾,使创新成果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惠及人民群众。围绕打造品牌抓创新,牢固树立创新品牌理念,加强服务品牌培育,努力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推出一批树得起、推得开、有实效、
可持续、影响广的创新品牌,与时俱进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层次,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始终保持蓬勃生机。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
(2012年)
我们党是依靠群众起家的,坚持群众观点、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防止脱离群众最大危险、经受住"四大考验"的利器。领导干部要从党长期执政的高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树立群众观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
今天,尽管群众工作面临的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这个传家宝不能丢,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能变。当前,要着重化解"三个危机"、增强"三个力"。
1.化解信任危机,增强公信力。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在个人诚信、商务诚信和政府诚信中,政府诚信处在核心位置,是一个风向标,一旦政府失去诚信,整个信用大厦就会倒塌。现在,部分群众对政府和干部存在"习惯性不信任"现象,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权威数据,常常面临社会公众的质疑。这说到底是在群众观上出了问题,主要是有些干部与群众想法不对路,说话不中听、不算数。长此以往,必将严重透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失去政权,就是因为失去了群众信任,丧失了民意基础。对此,领导干部应保持警觉,牢记群众观念,增进与群众交流,切实对群众负责,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赖。
2.化解信息危机,增强凝聚力。掌握基层实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现在,在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屡屡发生耳目失聪、信息失灵、情况失察、决策失误现象。表面上看是对实际情况不了解或不掌握,实质上是严重脱离了群众。浮在机关、远离基层,只会隔断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不可能掌握到真实情况;居于庙堂、高高在上,只会疏远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关键时刻群众就不可能跟我们站在一起。只有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切准群众脉搏,掌握社情民意,做到耳聪目明、情况熟悉。
3.化解形象危机,增强亲和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的形象,代表的是党的形象。毋庸置疑,现在有的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侵害了群众利益;有的对待群众态度生硬、简单粗暴,损害了群众感情;有的讲排场、比阔气,淡忘了群众疾苦;有的以权谋私、
消极腐败,消解了群众信心,等等。这些风气败家祸国,涣散党心民心。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正确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关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树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
牢固树立群众观就是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像舟和水、鱼和水、种子和大地、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这些强调的都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1.切实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既可以选择让你坐在台上,也可以把你赶下台,关键看有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作主人。古人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群众的力量最强大,对群众心怀敬畏,才能获得支持拥护、站得牢立得住,如果忽略了群众,就会被群众所抛弃。毛主席说,"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领导干部要有把群众当先生来请教的胸襟,放下架子、甘当学生,决不能忽视群众的智慧。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保护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2.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人民幸福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追求。《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今年,浙江省委提出要努力实现"物质上共同富裕、精神上共同富有",这是对幸福的诠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领导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自己的艰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马克思曾说:"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领导干部都应做一个"最幸福的人"。
3.站稳群众立场对群众负责。群众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处理问题,立场不同结果就会大不一样。从这些年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看,许多都是由小问题小矛盾逐步演化为大事件大冲突,分析个中原因都有群众立场问题。应该看到,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只要真正站在群众立
场上处理问题,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实上,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就是因为转变了立场,做到了对群众负责。领导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用群众的眼光、多从群众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绝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
树立群众观要求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不直接,缺乏与群众的直接交流,这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联系服务群众,重在"直接"、贵在"经常"。
1.多攀些穷乡亲,直接联系普通群众。普通群众、困难群众最需要关心,只有与他们交朋友、常联系,才能真正了解民生疾苦,体验群众安危冷暖,增进彼此深厚感情。省市县机关都要建立健全基层联系点,各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联系一名以上普通群众,与群众建立人对人的直接感情,以保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工作再忙,也要经常深入联系点,深入结对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积极提供直接服务。
2.勤下基层蹲点,直接掌握第一手情况。"蹲点"好过"跑面",真正蹲下去、深进去,才能听到真话、了解实情、承接地气。领导干部要广泛开展蹲点调研,下去后做好六件事:其一谈一谈"心里话",与基层干部群众拉家常,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其二听一听"数家珍",及时发现总结基层新鲜经验、先进典型;其三点一点"当局迷",帮助基层理清工作思路,开阔工作视野;其四促一促"落实难",努力疏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提倡到基层召开现场推进会;其五帮一帮"挠头事",力所能及地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其六提一提"精气神",从基层实践中获取创新灵感,从基层干部身上学习奉献精神。要特别注意到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去蹲点,越是到这些地方去,越能了解基层真实情况,体验群众的酸甜苦辣。
3.树立阵地意识,直接把群众工作做到网上去。网络是一个新的重要舆论场,也是一场空前的民主浪潮,它就像一把空椅子,你不去坐别人就会去坐。领导干部要主动学网用网,特别是要学好用好微博,提高执"网"能力,打好网络主动仗。加强与网民互动交流,多从网上倾听群众声音,尽管里面有骂声、不中听,但我们应该有这个胸襟和雅量,网上骂总比上街要强。坚持"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对群众通过网络、微博反映的合理诉求,应尽可能予以解决。对待网络舆情要有敏感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回应、
第一时间引导、第一时间处置。鼓励各级各部门开官方微博,提倡干部个人开微博,努力建设政务微博联盟,打造网上"微政府"。
4.坚持重心下移,直接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手上。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扎根在群众之中,是做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领导干部要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基层、力量沉在基层、指导下到基层,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把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作为基础,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切实抓好后进村集中整转,夯实群众工作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财政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力度,办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树立群众观要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当前社会思想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各类利益矛盾关联度大、交织性强、影响面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既要坚持有效管用的老办法,又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1.运用公开的方法。任何事情一公开就透明。现在,党群干群之间的一些矛盾,往往是由于信息不公开、不对称引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开实质上是一种改革,大家容易接受、风险小、不花什么成本,实际效果好;公开实际上是引进了约束监督机制,让干部置身"玻璃房"里工作,有利于权力规范运行。在现代社会,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公开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在于行动;不能摆花架子,而在于实质内容。凡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都应该公开。
2.运用民主的方法。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要求。发扬民主的过程,本身就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近年来,浙江省基层创造的民主恳谈、民主听证、党代表工作室、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都是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有效探索。毛主席说,"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倒台。不让人说话,自己就难免有一天会倒台。"我们要主动适应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的新形势,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有事能解决,紧紧依靠群众做好工作。
3.运用法治的方法。现在,群众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都很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既要强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化人,同时必须坚持依
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做好群众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越是群众关心、越是事情重要、越是矛盾突出的问题,越要坚持依法办事。要加强普法教育,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合理诉求。
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2012年)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强烈的忧患意识,尤其是"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重要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清醒地认识自己,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是执政党成熟的标志。领导干部要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加强党性锻炼,加强作风养成,经受住"四大考验",防止"四大危险"。
一、始终保持赶考的心态,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
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把进京执政比喻为"进京赶考",告诫全党不要做李自成。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现在,"赶考"的环境、"考题"的内容、"考官"的特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能否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新的满意答卷,关键在于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共产党人的那股勇气、锐气和朝气。
时刻保持谦逊兢慎之心,不当糊涂官。"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杜荀鹤《泾溪》)意思是说,水急石险,人们百倍警惕,年复一年没有人翻船。倒是平流无石的地方,因麻痹大意常常翻船。在长期执政的和平环境里,容易精神懈怠,满足于已有成就,陶醉于颂歌之中。久而久之,则会放弃警觉,消磨斗志、暮气沉沉。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应时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以群众期待鞭策自己,以理想信念砥励自己,以历史教训警醒自己,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心态,这是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表现。
时刻保持锐意进取之心,不当太平官。不可否认,现在一些同志精神有些倦怠,拼劲、闯劲大不如以前。这些同志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错事不如不干事"的官场陋习,不思进取,安享太平。在鲜花和掌声面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在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面前,患得患失、畏缩不前;在久改不革的积弊面前,回避矛盾、碌碌无为。我们讲,搞改革,难免有风险;要碰硬,必
然有阻力;干实事,容易招致非议。组织上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不是希望我们当官做老爷,而是要出大力、流大汗、干实事。面对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问题,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领导干部要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有的同志担心,敢抓敢管的干部容易得罪人、丢选票。实际上,这样的干部,群众都看在眼里,一般选票不会低。当然,组织上也要为他们说话、撑腰。这次换届,省委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注重选拔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干部。
时刻保持艰苦奋斗之心,不当享乐官。"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现在,有一些干部讲排场、高消费,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现象有所抬头,人民群众很有意见,需要引起足够警觉。贪图享乐,是灵魂的腐蚀剂,它虽然没有牙齿,但可以吞噬人的理想;虽然没有手脚,但可以将人推入歧途。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员干部应有的精、气、神。今天,我们强调艰苦奋斗,不是要大家去过苦日子、当"苦行僧",而是要保持当年的那种作风、那股拼劲、那份本色。俗话讲得好,"吃亏是福,吃苦是补"。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我们的艰苦指数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牢固树立一种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价值取向。苦有三种,思想艰苦、工作刻苦、生活清苦。吃得起这三种苦,方为群众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当前,要求发扬艰苦奋斗,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带头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到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换届之年,尤其要防止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突击花钱。
二、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防止能力不足的危险
在这个以变革、创新和转型为特点的时代,"本领恐慌"依然是严峻挑战,"我们熟悉的东西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学习是克服老化退化、提升能力水平的根本途径,学习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核心竞争力。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主动向实践学,向书本学,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着重提高四种能力:
提高领导转型发展能力。转型发展的实质是科学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关键在于讲求发展质量,追求理性高效,降低资源环境成本,而不能再走"唯GDP"的老路。省委赵书记曾精辟指出,"我们所要的增长是干干净净的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看,缝好"里子"尤为重要。美,不能只体现在面子上,我们要'由
里往外'美。"转型过程中,发展的速度稍微慢一点,数字上暂时低一点,排名暂时靠后一点,没什么可怕的。在这方面,领导干部要保持一份"淡定"。现在,一些同志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仅仅停留在招商引资上。殊不知,资本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人才走,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战略资源。我们要从招商引资转向招才引智,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省"千人计划"的品牌带动效应,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创业发展,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提高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发展的黄金期与矛盾的凸显期交织叠加,社会管理任务异常繁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协调型、疏导型、情感型、参与型、选择型"五型"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医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社会管理也应确立一种理念:对于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事后花钱摆平不是功劳,事前花钱预防不是浪费;未雨绸缪显本事,防微杜渐是功夫,这才是社会管理工作的应有要求。我省基层创造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与时俱进的"枫桥经验",共同点是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都是"治未病"、"治未乱"的良方。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群体
性突发事件是社会情绪的集中宣泄,也是社会风险的集中释放。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冲突产生、分歧出现是很难免的,但能不能正确处置,则是对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的直接检验。突发事件处理不好,会造成政府公信力这一"无形资产"流失;应对得当,则可能是增加政府公信力的契机。处置突发事件,固然要因时因事而宜,但基本规律都差不多。一是"早",立足早发现、早解决,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二是"快",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有事不能怕事,出事不能躲事。三是"诚",对群众的诉求,要开诚布公,决不能"躲猫猫"。四是"智",有效引导群众情绪、协调利益关系,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和敌对势力从中挑唆鼓动。省委党校要抓紧建立应急管理实验室,开展专题培训实训。
提高应对网络媒体能力。互联网本身并没有标签,关键是谁去用它。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应当兴利除弊、为我所用。善待而不随意压制,引
导而不随意封堵,认真研判而不妄下定论,及时回应而不回避推诿,这"四个不"是应对网络舆论基本原则。微博具有超强的组织动员力和政治影响力,已经成为公众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重要"舆论场",甚至成为一些重大事件的消息发源地和幕后推手。提倡开党政部门官方微博、官员微博,就是壮大网上力量,增强正面声音,掌握工作主动权。目前,我省党员干部开微博方兴未艾,官方微博初具规模,影响力与日俱增,初步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种子用户",能在一些关键时刻发出正面声音。从今年春季班开始,省委党校开设微博课,各方面反响很好。下步突出办好官方微博,同时对干部微博定期分析、帮助提高,使之协同响应、互为补充。
三、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个危险,险就险在如果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就会导致人心离散、危及政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我们要从人心向背的高度来深刻领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一重大论断,真正把群众利益牢牢记在心中,高高举过头顶。
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把群众当亲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说到底是一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把群众当亲人,这是一份至真至纯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血肉相连、血浓于水,患难与共、不离不弃。领导干部工作再忙、时间再紧,都应该抽时间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感受他们的安危冷暖,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干部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这是党的好传统,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我有一个真切体会,走进群众,就会发现群众最可亲、群众最可敬。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我们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多做换位思考,多为群众着想。把群众当亲人,是不求回报的真情付出,而不是作秀,更不应带功利思想。人民群众最重感情、最懂感情。"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总书记的这番话道出了党群关系的真谛,我们应铭记在心。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拜群众作老师。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很多同志都有这种感受,在机关时间长了,很容易滋长官僚思想、主观主义,以为自己位置高、掌握的信息多,自然比群众眼界宽、水平高,遇事容易想当然。
事实上,并非如此。群众比我们高明得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草根的智慧。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求教,真正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使工作更加符合基层实际和群众意愿。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情沟通,这些都是问计于民的好形式,需要继续深化推广。对基层的创造,只要是方向正确,都应给予鼓励,及时予以指导,成熟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注意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轻意否定、随意抹杀。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群众谋福祉。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决定着其从政行为,关系群众福祉。现在,常有同志心生怨言:"工作没少干,群众不领情"、"群众不配合、工作难推进"。对这些"吃力不落好"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反思:工作出发点对不对,有没有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做大蛋糕固然是成绩,但分好蛋糕也显水平。现在,一些同志对做大蛋糕花的力气比较大,但是如何分好蛋糕也是要下大力气解决的。蛋糕做得越大,越要公平分配,防止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我们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偏远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投向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尤其要关心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外来创业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只要我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以群众福祉为依据,多办"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我们的工作必然受到群众欢迎,得到群众支持。
确立重视基层导向,密切群众关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畅通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才向党政机关流动的通道。目前,各级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干部不愿下基层、不敢下基层、下不了基层的情况,省市机关中不少干部是"三门"干部。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机关干部来源的结构性缺陷。对这些缺少基层经历的干部,要有计划地把他们选派到基层一线去"补课"。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要从基层这个源头活水中发现人才、选拔干部。我们提出,要加大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比例,探索从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招录公务员工作,目的就是要打破阶层固化,不断优化各级机关公务员来源结构和经历结构,保持党政机关与群众的"血缘关系"。
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消极腐败的危险
腐败和权力是一对孪生兄弟,腐败背后往往是权力的变异。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利于严格监督和有效规范权力使用,提高公
信力和免疫力,防止消极腐败现象产生。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公开用权,秉公用权,切实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适应公众需求,主动"晒"权力。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权利意识的觉醒,群众知情诉求日益强烈。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知道我们如何行使权力。有的同志对公开存在误读,把公开看作洪水猛兽,甚至担心"见光死"。其实,公开是个好东西。公开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与其被动公开,不如自己主动公开。现在,一些地方和行业,"潜规则"大行其道,"显规则"反受排斥,与权力的公开透明不够有很大关系。公开,必然使那些想搞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的人无计可施,让干部从各种利益关系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这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领导要主动"晒"权力,公开权力运行的内容、程序、规则,积极推动行政决策、行政审批和政府信息等各方面的公开,尤其要加大选人用人、基建工程、三公经费等公开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自觉接受监督,学会在"玻璃房"里工作。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信息化时代,领导干部更是无时无刻不受到公众的监督,要学会在"玻璃房"里工作。所谓玻璃房,首先是透明,老百姓一看就知道你在干什么;其次,对属于机密的部分有隔离层。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领导干部要习惯在"玻璃房"内、聚光灯下工作和生活,自觉接受监督。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该培养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素养,真正把群众的监督看作关心和爱护,时时事事都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检验和评价,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动力。有监督,就有批评和质疑。面对批评和质疑的声音,我们应该有敬畏之心,主动回应、坦诚以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能一批就跳、置之不理,或支支吾吾、遮遮掩掩,更不能强词夺理,以一个错误掩盖另一个错误。
培养阳光心态,做到用权不谋一己之私。霉菌、病毒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滋长;保持阳光心态,思想才不会"长毛"。防止消极腐败,不仅要靠他律,还要靠自律,培养阳光健康的心态很重要。阳光的心态,主要体现在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的工作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反思一些领导干部堕入腐败的深渊,大多与盲目攀比、心态扭曲有关。与提拔快的人比,他们觉得自己亏了;与房子住得大的人比,觉得自己住得小了;与大款比,觉得自己赚的钱少了。这样比下去,心态必然失衡。正确的比法,应该是跟先进模范比奉献,跟基层干部比工作,跟困难群众比待遇。这样比,才能比出差距,比出干劲,比出好心态,手中的权力行使才不会出偏差。每个干部都要有三省吾身的自觉,要经
常想一想"当干部为了什么、在岗位上干了什么、身后留什么"这三个重要问题,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年轻干部要脚踏实地走好从政之路
(2012年)
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这次市县乡换届后,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脚踏实地走好从政之路,是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年轻干部应该充分认识到,年轻只是起点,必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一、年轻干部要以德为先保持纯洁
对年轻干部而言,保持纯洁首要的是重德修德。近年来,干部队伍中一些有前途的干部栽了跟头,其中年轻干部出问题的也不少,很多是在德上出了问题。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想方设法在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身上搞感情投资,需要引起足够警觉。年轻干部要坚持立德修身,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事业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住信念、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年轻干部尤其要把讲政治听指挥作为第一位要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严守政治和组织纪律,做到不随波逐流,不为人言所左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年轻干部要放下身段甘当学生
文化较高、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这是年轻干部的特点和优势。但是,年轻干部相对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缺乏艰苦复杂环境的磨炼,缺乏关键岗位的历练。尤其是在新的领导岗位上,需要抓紧了解、熟悉和掌握的东西很多。这些,都要求年轻干部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从上任一开始就把学习抓得紧紧的,切实提高履职能力,胜任岗位要求。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水平。认真学习研究分管业务,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实现有效领导。提倡多读书、广读书,特别是多读点历史、哲学和经典,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追求、生活方式。要向班子里其他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领导艺术;向老同志学习,向基层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优良作风、丰富经验与奉献精神。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
主动问计于民、问智于民,善于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积累,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三、年轻干部要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中最积极、最有生气、开拓创新意识强的新生力量。新的领导岗位,为年轻干部创新功、立新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年轻干部一定要有很强的争先意识,勇挑重担、勇于任事,做到面对问题不回避、不推托,面对困难冲在前、敢迎战,真正做一个敢担当、有激情、能负重的优秀干部。只有这样,年轻干部才能让大家信得过,形象才能立得住。干事业要讲条件,但这是相对的,在欠发达地区工作照样可以干得精彩。当前,结合"进村入企"大走访,各级正在开展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这是我省深化创先争优、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际举措。年轻干部应该带头参与,深入基层企业,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创先进、争优秀。
四、年轻干部要眼睛向下为民负责
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最可依靠的力量。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防止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是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重大课题。应当看到,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对组织负责、对上级机关负责是职责所在,但我们的眼睛决不能只盯着上面,眼中没有老百姓。从本质上讲,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是一致的。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建立基层联系点,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多做争取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多干一些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多干一些群众期盼的急事难事,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五、年轻干部要求真务实力戒浮躁
现在一些人对选拔年轻干部有偏见,这要加强引导,注意规范程序,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但作为年轻干部自身而言,要看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是进步的阶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是成长的大敌。现在,社会风气比较浮躁,我们的干部队伍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年轻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不可搞"形象
工程"、"政绩工程"。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要亲自抓操作、抓督查,确保落地有声、见到实效。新官在一个地方任职要有长期打算,别想着干两三年就走。年轻干部也应该这样,保持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高尚品格,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脚踏实地走好从政之路,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向组织、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全面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2年)
将2012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浙江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
以推进区域化党建为重点,健全服务组织体系
主动适应城乡协调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要求,着眼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为重点,积极创新基层党的组织设置,优化组织架构,构建科学严密、全面覆盖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一是构建"区域统筹、动态灵活"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按照有利于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力量、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原则,突破传统的"单位建党"模式,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或者联系比较紧密的区域,灵活划分党建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域、行业、人员的不同特点,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将区域内各种类型的组织全部纳入党的工作范围,形成全覆盖、广吸纳的基层党的组织体系。目前,浙江全省已建立区域性党组织3217个。
二是建立"区域一体、动态开放"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以区域性党组织为依托,统一推进区域内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等工作,统筹开展党组织活动,实现党员教育管理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转变、党员发挥作用空间从具体单位拓展到整个区域。充分发挥区域性党组织"孵化器"和党员队伍"蓄水池"的功能,扎实做好区域内未建党组织单位的党员发展,以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及时为流入党员提供各种服务,并根据职业、作息时间、居住地等实行分类量化管理,使每个党员无论在单位还是在村
(社区),都能融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活动。
三是推行"服务为重、协商互动"党建工作运作方式。以区域性党组织为核心,广泛吸收区域内各类组织负责人和各层面代表,建立区域党建共建联系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听取辖区单位意见建议,健全区域党建工作议事、双向沟通服务、民主协商、共驻共建机制,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的党组织
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推动区域内党建工作目标、机制和行动相互协调,确保区域党建工作在共抓中落实,在和谐中发展。
以全面深化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机制为重点,健全服务帮扶体系
做好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浙江省始终把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民需导向、直面基层的服务帮扶体系。
一是健全党员干部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组织各级党员干部以"进村入企、助推发展、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以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活动等为抓手,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走访服务,着力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强责任、强服务、强效能。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省市县三级分别组建专项服务组,每年4次、每次不少于10天深入基层和企业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二是健全常态化民情收集、办理和反馈机制。全面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积极推动网格服务体系全覆盖,并以网格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管理服务资源,充分利用网格服务体系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加强社会管理等工作。积极推行"手绘民情地图"、"党员15分钟服务圈"、"81890民生服务热线"等做法,着力健全民意收集、民情分析、民事办理制度,组织网格服务团队每年不少于2次深入网格内的社区、单位进行走访服务,及时排查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为民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目前,全省所有的乡镇(街道)、村(社区)都已推行网格化管理,共建立网格30.4万个,组建服务团队9.7万支,覆盖企业和基层单位21.7万家。
三是健全城乡统筹的服务帮扶机制。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结对"工作,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和"送温暖"惠民大行动,通过提供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帮扶支持,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党建工作互促、困难党员共帮、为民实事同办、和谐社会联建。
以加强基层基础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是基层党组织为党员群众提供有效服务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托。浙江省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上下衔
接,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服务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一是扎实推进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社区组织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力度,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目前,全省所有村都已建成专门的活动场所,97.2%的城市社区和91.9%的乡镇社区工作服务(活动)用房总面积达到350平方米以上。
二是全面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在全省所有县乡实现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党员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的整合,以区域统筹的方式,打造共享共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党员服务和便民服务相统一。进一步规范运行机制、强化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工作网络和机制向村、社区、企业延伸,努力形成市县乡党员服务中心、区域党员服务站、村(社区、企业)党员服务点相配套,多层次、全覆盖、综合性的党员服务平台,切实发挥党员服务中心在党务政策咨询、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办理党内有关业务、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积极构建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着力加强以工作网站为重点的组织工作信息发布平台、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重点的党员教育平台、以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党内信息互通平台、以微博为重点的党群即时互动平台等建设,着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的党建工作信息平台。探索建立网络党支部、网络党校、网上党代表工作室,大力推广网上宣传党建知识、受理入党申请、接转组织关系、开展组织生活等做法,拓展基层党组织网上活动空间,以网络信息技术助推基层党组织服务创新。
四是切实加强党内关爱资金(基金)建设。以关爱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扶持党员群众创业致富为重点,积极推进党内关爱资金(基金)建设,采取党费补助、党员捐款、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努力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增大基金总量,着力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用,构筑党内互助帮扶资金平台。目前,全省所有市县乡都已建立党内关爱资金(基金),资金规模已达6.7亿元。
以完善群众评议机制为重点,健全服务考核评价体系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直接、评价最关键。浙江省积极转变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突出加强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基层党组织绩效考评体系建设,努力赋予群众更大的话语权、评价权、监督权。
一是深入推进群众评议工作。认真总结推广创先争优群众评议的有效做法,紧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分类定级工作,科学设计评议体系,分领域组织党员群众对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作出评价、提出意见。注重群众评议与年度考核、党员民主评议、行风评议等工作相衔接,采取集中测评、随机抽查、问卷调查、窗口服务评价等多种方式,拓宽评议渠道,严密组织测评,确保评议质量,努力推动群众评议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调整优化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关键指标,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业绩的考评,对上级党组织履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督促职责情况的考评,重点突出对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群众满意度的考评,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履行服务这一基本职责,更多地关注党员群众的实际感受,使创建的过程成为群众受益的过程。
三是注重考核评议结果运用。要求各级党组织将群众评议结果及时反馈给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评议中反映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整改结果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深入开展"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工作,坚持把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作为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把服务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评议的导向性作用,推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
(2012年)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对于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组织部长李源潮同志在我省调研基层组织建设年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等工作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李源潮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地各单位特别是组织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李源潮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的落实。
以落实"七个一"举措为重点集中推进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工作
中央组织部明确要求,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要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普遍实现晋位升级。结合浙江实际,我们进一步提出,省、市、县分别打造一批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较好"的基层党组织50%以上实现晋位升级、"一般"的60%以上晋位升级,"较差"的基本得到转化,其中70%以上实现晋位升级。
各地各单位要围绕中央和省里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七个一"举措,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工作。
一是指导基层党组织制定好一个整改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举措,并对任务进行逐项分解。
二是市、县、乡要建立一个基层党组织整改落实工作台账,并对后进党组织实行项目化推进和挂牌销号。
三是指导乡村党组织做好一项公示,将分类定级结果、存在主要问题、整改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人员等情况上墙公示,自觉接受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监督。
四是集中宣传推介一批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让基层党组织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同时,向全省党员发放一批宣传卡,并通过广播、宣传栏、标语、问答等方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年的知晓率,扩大党员的参与面。
五是整转一批后进党组织,通过市县领导领衔破解、乡镇领导联系包干、机关部门结对帮扶、派驻工作组等措施帮助整顿转化。
六是培育一批后备人才,着眼筹备下一轮村级组织换届,集中开展村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每个村要有2-3名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优先。
七是组织一次评估验收,上级党组织对下属党组织整改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低于80%的进行再整改再落实;满意率达到要求的,进行评估验收,并实行星级管理。各地要研究制定基层党组织"五星级"管理办法,原则上"好"的可分别评为五星级或四星级、"较好"的为三星级、"一般"的为二星级、"较差"的为一星级或无星,让基层党组织都有晋位升级的空间。力争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全省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
以选优训强备足为重点切实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
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要调整充实基层党组织班子,对班子不健全的,积极物色苗子,加强培养,尽快配齐班子;对班子成员能力素质不高、精力不到位、不能兑现承诺的,要坚决予以调整;对本单位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选派大学生党员村官、挂牌招才、下派第一书记、跨单位任职等方式予以解决。
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经常性教育,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积极搭建基层党组织书记互动交流平台,办好乡、村党组织书记论坛。
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管理,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健全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村干部创业承诺和辞职承诺制度,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活动,切实解决村干部"不在岗、不履职、不作为"的问题。
着力抓好乡村后备干部培养,建立优秀大学生村官人才库,通过考核推荐,产生一批乡村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对已进入村"两委"班子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特别是担任主职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要重点培养、优先安排。力争下次换届每个乡镇都有1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2014年村"两委"换届努力实现优秀大学生村官普遍进入村"两委"班子的目标。
以深化"双强争先"活动为重点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全面建立详实的工作台账,认真抓好"七个集中行动",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全覆盖目标,并在非公企业集聚和外来流动人员集中的区域组建一批区域性党组织。
全面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目前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评分定级工作已经完成。在此基础上,各地要"抓好两头、带动中间",一方面抓先进,全面开展新一轮"双强"先进企业申报培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双管企业党组
织的重点联系和直接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抓后进,针对后进党组织产生原因,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做好整顿转化。
扎实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两个作用"有效发挥。全面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省里将修订出台《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规定(试行)》,各地各单位要认真抓好《规定》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下半年,省里将举办全省非公企业新生代党员出资人示范培训班和省级双管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并筹备成立全省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协会。
以加大投入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保障
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实事、解难题",关键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切实为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推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完善市县乡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制度,建立乡镇党委定期向县
(市、区)委专项报告基层组织建设年情况制度,并按照"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的要求,完善领导班子考核体系,进一步将抓基层党建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范畴。抓好乡镇组织员配备,确保每个乡镇至少配备一名组织员。
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从各地的实践看,扶持村级物业经济是当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一条有效途径。下一步,省里将出台政策,并召开现场推进会,对扶持村级物业经济发展进行专门部署。各地要加强研究,提前谋划扶持村级物业经济发展的办法和举措,特别是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经济薄弱村发展物业经济给予适当扶持,着力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要进一步研究离任村干部养老补助问题,探索建立离任村干部养老补助金制度,在财力可承受范围内逐步解决村干部"退有所养"问题。
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与维护。对活动场所不达标的村(社区)要抓紧建设和达标。已经有活动场所的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拓展活动场所的综合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党员开展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娱乐和信息传播等工作的有效阵地。同时,要积极开展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办好官方微博,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创新。
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先争优活动成果
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深化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
扎实推进各领域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突出抓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一步找准创先争优服务中心工作着力点,为实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目标多作贡献。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理论研究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深化对创先争优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健全完善一句话承诺、"闪光言行"展示考评、"双强争先"、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推动每个支部都至少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组织制度。结合整改提高工作的满意度测评,全省适时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满意度测评。
从了解掌握情况看,我省基层组织建设年还存在着宣传、培训、落实等不够到位的问题。下一步,省里将继续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两月一次对各地各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同时,省委组织部将对各地各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以求真正起到效果、推动工作。
优化环境开放聚才打造海外人才创业创新的沃土
(2012年)
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学发展急需的战略资源。实施海外引才"千人计划",大力吸引高层次创业创新海外人才是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们紧紧抓住用好海外人才回国(来华)创业创新的难得机遇,以开明的心态、开放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为浙江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引进集聚更多优秀海外归国人才。浙江于2009年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已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83名,其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93人,位居全国第4位,实现"保四增量"。在"千人计划"带动下,近三年吸引了1万多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浙江创业创新,人数逐年攀升。
着力发挥民营企业的引才主体作用。浙江是国内民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民营企业70多万家,拥有吉利、万向、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现在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越来越注重海外人才的引进,海外人才也越来越看好在民营企业的发展机会。我们要坚持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招引人才,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民营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和科技研发工作,鼓励支持海外人才与民营企业进行技术、资本嫁接创办新企业或自主创业。民营企业引才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有为,加强引导支持。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像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硬任务,抓到市县、抓到重点企业和园区,下考核指标,落实领导抓、抓领导的责任,增强工作合力。二是坚持三顾茅庐以心引才,每年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组团到美国、欧洲等人才聚集城市招引人才,今年将在硅谷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产业人才招引活动。三是坚持引才专业化精细化常态化,依托浙江大学人才驿站及硅谷联络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硅谷创业创新基地、杭州硅谷基地、浙江境外投资企业集聚海外人才。积极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海外留学生和科技社团组织、引才联络站、引才大使、国际知名人才猎头公司等方式举荐和引进海外人才。加力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人才平台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这几年我们在重点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开发区、高校、科研院所启动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构筑一批人才高地。重中之重是唱好"双城记",全力建设青山湖科技城(省科创基地)、未来科技城(省海创园)。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是全国
四大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之一,成立一年多时间成功引进38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和7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未来科技城启动区块上半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期1平方公里年底建成,并力争实现引进央企、顶尖人才、海外研究院"三个突破"。同步推进浙江海洋科技引智园区及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发挥浙江大学、杭州高新区、宁波高新区等国家级人才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抓好省级人才基地创建和规范化管理。力争通过3-5年时间,把这些平台打造成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大力促进人才与资本有效对接。人才工作不能就人才而抓人才。浙江民间资本充裕,走人才加资本的路子是吸引海外人才的一大优势。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创新,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大力促进社会资本投入人才创业创新。一是出台实施"人才+资本"创业投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创业投融资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初创期、孵化期高新企业和科技创业创新项目的支持,逐步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人才创业投融资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去年1月我省以海归人才为主发起成立了海邦人才基金,这是国内第一支以"成功老海归帮扶新海归创业"为主题的风险投资基金,目前规模已达10亿元,已与数十个海归创业项目达成投资合作。同时还成立了宁波海邦人才基金、嘉兴海邦人才基金。下一步,我省将建立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民间财富管理中心,支持各地建立发展一批风险投资机构。三是积极为海外人才与风险投资搭建对接平台。继续办好浙江·杭州人才合作与交流大会、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海外清华学子浙江行、浙江香港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洽谈会和北京、上海高洽会,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投融资项目推介活动。
努力营造类硅谷的创业创新环境。类硅谷环境,就是让人才有一个相当于硅谷的创业创新环境。浙江既有深厚的创业创新文化底蕴,又有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是一方创业创新沃土。要为海外人才来浙创业创新提供最优服务,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一是加快建设人才特区,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出台在未来科技城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政策,主要包括创业奖励与资助、企业注册登记、科技项目布局和科研投入、创业投融资、税收、用地、外汇管理、人才培养、居留出入境和落户、生活保障等10方面政策。取得经验后进一步在省内各国家和省级人才基地推开。二是落实完善"千人计划"各项政策待遇。实施浙江红卡(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
持证人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并在出入境等方面享受便利。健全一站式、保姆式全程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我们提出,对特殊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三是加大公共服务保障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创业融资、人事代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人才保障性住房建设,在重点人才基地规划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设施。今年还将建立省党政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省领导结对联系"千人计划"专家,定期走访、召开例会,亲自抓引才政策落实、抓重大事项协调、抓实际问题解决,真心实意帮助海归人才成就事业。
上一篇:2022年半月谈评论-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