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升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107篇(第117/190页)
同志们,好学才能上进。受省委副书记、党校校长王建军同志的委托,希望大家到党校来学习,一定要倍加珍惜机会,心无旁骛尽心学,严守纪律自律学,联系实际务实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更好地投身于加快"三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实践。
祝各位学员在党校培训期间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祝各位老师工作愉快、安康吉祥!
谢谢大家!
让梦想之花在青海高原绽放
在国内重点高校定向招录选调生清华大学宣讲会上的讲话
(2016年12月5日,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领导、同学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百年校训传承永续,水木清华令人神往。每次走进清华园,我都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走进清华园就走进了大师之园、精英之园、精神文化之园,清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传承渊源、历史的厚重积淀,总让人肃然起敬、由衷赞叹。非常高兴,今天能借清华福地,与大家一起交流,借此机会,我表达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青海和清华大学有着深厚的友谊。意大利作家薄伽丘曾说,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美。青海和清华历来就是真挚的朋友。这种友谊,建立在治学为国的情怀上。百年清华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引导学生肩负起中流砥柱之重任,一代代清华人致力于国家民族的发展振兴,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一批批优秀毕业生,怀揣炽热的家国情怀,挥洒青春热血、奉献智慧才华,书写了人生的壮丽诗篇。这种友谊,建立在服务西部的行动上。2001年,清华大学和青海大学确立了对口援建关系。15年来,青海大学一年一大步的发展,办学规模从最初的56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2.7万余人,人才储备从最初的1名博士增加到今天的167名博士,科研经费从原来的300多万元提高到今天的1亿多元,学科设置从最初的农林牧水为主扩大到今天的文理综合协调发展,青海大学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高校跻身国家"211工程"。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历届清华大学校级班子情系青海对援建工作的殷殷指导,离不开清华大学选派知名学者担任青海大学校长,为学校发展带来全新的办学理念和思路;离不开清华大学倾智倾力帮助青海大学推动实施"四个行动计划",为全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这种友谊,建立在无私奉献的伟业上。早在"三线"建设和"两弹一星"研制时期,青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就留下了清华科学家的足迹。199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其中就有14位曾在清华学习、工作过,他们离别家人亲情、舍弃舒适环境,在艰苦卓绝的高原戈壁为"两弹"研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
青春,为国家赢得了尊严,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可歌可泣。时至今日,仍然有200多名清华学子,默默为青海的发展事业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青海省委、省政府,向清华大学对青海的倾情帮助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第二层意思:青海是领略大美的原野。青海因美丽的青海湖而得名,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5%,居国内第4位。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评价说:"青海地大物博,是我们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青海山川壮美、历史悠久。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著名山脉横亘青海全境,大江大河奔流不息,金银滩草原、祁连山草原一望无垠,构成了青藏高原这一绚丽多姿的"地球第三极"。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无不展示着青海灿烂的古代文明。当年,"西部歌王"王洛宾就是在美丽的青海湖畔,创作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地位重要、使命独特。青海生态责任特殊,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祥地,每年向下游地区供水600多亿立方米,养育着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寒湿地,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世界气候变化的"晴雨表"。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和谐责任特殊,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有6个在青海,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世居的藏、回、土、撒拉、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6.4%,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历来就有"稳藏必先安青"的说法。青海资源储备责任特殊,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等,储量可观,分布集中,已探明的129种矿产资源中,有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23种排全国前3位,有10种排全国第一位。青海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达17.3万亿元,占全国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的19.2%。青海倍受关怀、充满希望。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深入基层一线,亲切看望各族干部群众,对青海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厚爱。当前,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把总书记的巨大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昂扬向上、奋发进取,全力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可以说,青海的今天已经踏上新的征程,青海的明天必将绚丽多姿。
第三层意思:青海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人才是时代的产物,现实是梦想的土壤。罗素曾说:"只有同这个世界相结合,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
选择青海,就是选择了一份挑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海地处祖国西部内陆,是大家常说的艰苦边远地区。作为年轻大学生,越是到基层的大熔炉中去锤炼、去锻造,经受艰苦环境、复杂矛盾、急难险重等"风霜雪雨"的严酷考验,才越能让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祖国大地,去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生的意义。选择青海,就是选择了一份担当。青海的战略地位决定着青海年轻干部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青海发展的无限潜力决定着青海年轻干部必须开拓进取、敢于担当。正因此,青海对优秀年轻干部的渴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目前青海最年轻的两位县(区)委书记都是来自清华大学的80后,他们扎根高原、勇挑重担,投身青海建设的伟大事业,既展示了清华学子的家国情怀,更是青海惜才、爱才、引才、用才的生动体现。选择青海,就是选择了成长的舞台。近3年来,我省面向国内重点高校定向招录了60名选调生,全省上下高度关注,各级组织精心安排、悉心照顾、跟踪管理、重点培养,积极为他们搭建锻炼成长的平台。其中,在青工作满1年的31名毕业生已经全部安排了副科以上实职岗位。来青的选调生也没有辜负组织和母校的关心期望,主动融入、扎实工作,在各自岗位上展示才华、发挥作用、做出了业绩,赢得了所在单位和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我们坚信,这些奔跑在理想道路上的选调生们,一定会一路风尘、一路风景、一路故事、一路收获。
上一篇:袁家军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8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