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7篇
目录
1. 时评:开展全民健身 共促全民健康 2
2. 时评:因"财"施教频现 呼唤有"才"监管跟上 4
3. 时评:公务员成专业的是与非需要时间来检验 7
4. 时评:扶持跨境电商,助力"买""卖"全球 10
5. 时评:打造特色品牌 让乡村旅游"火起来" 12
6. 时评:变"我要生产"为"市场要我生产" 15
7. 时评:驰骋发展"新赛道" 谋求开放新高度 18
时评:开展全民健身 共促全民健康
2023-03-22
3月19日,"策马绿心·筑梦南城"第二届长株潭融城半程马拉松赛在长沙市天心区许兴村举行。半程马拉松赛和融城欢乐跑两个项目共有3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热情可见一斑。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挑战日·健康湖南e起来"、全民健身我行动·全国社区运动会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以及"全民健身日"等活动示范带动作用的有力支撑下,我省全民健身形式愈加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正在有力推动着湖南人走向"全民健康"。
全民健身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体魄的追求,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着坚强助力。湖南是体育大省。1959年5月3日,首届省运会在长沙开幕,共有73人刷新举重、射击等47个单项省纪录,吹响了体育湘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号角;东京奥运会上,湖南16名运动员摘得10枚奖牌,创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最佳战绩......如今,全省各市州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公布了免费及低收费开放时段和优惠政策,在长沙,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赛、少儿健走大赛等体育比赛吸引大量市民参与,每到夏季,一江两岸到处都是参与运动的人群,全民健身的好习惯蔚然成风。
全民健身条件的极大改善,有力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今年8月,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绿道跳马片区一期10.54公里绿道就将投入使用。届时,市民游客可沿着滨水、花海、森林等五种绿道一路"打卡",在沿线畅快地跑步、骑行。健身场所有没有、健身设施好不好、体育场馆开不开,是促进全民健身的一个关键。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面积广阔,作为高品质城市中央客厅,提供了一个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场地、设施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今后,还要组织开展受众面更为广泛的活动,让各年龄段群众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
时评:因"财"施教频现 呼唤有"才"监管跟上
2023-03-21
想知道成绩,还得先"升级"为VIP用户?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日前,有群众反映,青岛市市南区海信学校老师在翼课网App上布置作业,学生如果想看成绩需购买VIP服务。据报道,海信学校自2019年起引进翼课网App,该App普通用户页面只显示失分题目及数量,学生想查看成绩和错题解析需购买VIP服务,收费标准为470元/年或790元/3年。经督促,海信学校已向237名学生全额清退了违规收取的16.639万元。(3月17日中国青年报)
学校巧立名目、打着校园信息化的旗号,各类乱收费现象仍不时出现,比如,云南普洱一中学曾"依据电脑分班",花5800元购买平板电脑就能进入"智慧班",否则只能进普通班;四川内江某小学被指将作业和付费App绑定,每学期收费100元等等。
2019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但是,为什么国家禁止的收费,有些学校依然我行我素呢?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在乱收费中,可以悄然形成利益输送,让某些人得到好处;二是对学校收费工作的监管,喊得响亮,做不扎实,导致乱收费无所顾忌。
学校应该是教育公平的地方,学校应该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学校应该是远离金钱利益的地方,因"财"施教现象,不仅损害了广大学生家庭的利益,而且损害了学校自身的形象,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力量。铲除"财"施教现象,不仅是保护学生权益,家庭利益,更是保护学校教育的纯真、纯正,让学校净土不被污染,让学校教育平台洁净,给学生成长一个纯净的成长乐园。
铲除因"财"施教现象,需要有"才"监管跟上。所谓的有"才"监管,就是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和纪检委部门联合制定出落实禁止学校乱收费现象的具体制度条例和工作机制。比如,对于学校的任何收费,必须经过教育与纪检委部门的联合审批,并进行备案。学生以及家长要根据这个批示公文进行交费;比如,对于学校收费使用情况进行全程录像监管接受家长质疑,市场检测,防止间接流入个人腰包等等。网络时代,大数据监管,公开公正,要创新机制,认真监管,杜绝学校的"乱收费"现象,因"财"施教现象才能消失。
曝光有震慑力量,惩戒有教育作用,但是,治病治根,针对因"财"施教,刨根究底,制定举措,有"才"监管跟上,方能真正解决问题,不让因"财"施教摁倒葫芦起来瓢,再次粉墨登场。
时评:公务员成专业的是与非需要时间来检验
2023-03-21
近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布《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引发广泛关注并火速上了热搜。随之,大学开设收费的"公务员专业"是否合适?是否存在鼓励考公倾向?是否重就业培训轻能力培养?是否会异化为培训机构?等一系列质疑喧嚣尘上,把西南大学推上了风口浪尖。
公务员都设专业啦?突然间看到这样的消息大家难免会觉得诧异,毕竟"公考热"早已众所周知。2022年超202万人报考国家公务员,183万余人过审,参考人数创新高,最热职位竞争比超20000∶1,进而有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的戏称。所以,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此举难逃鼓励学生考公之嫌,也让公考培训机构开始瑟瑟发抖。
撇开质疑,不得不说该专业从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收费标准等各个环节都称得上贴心。学校整合多学科、专业资源,对标考公所需核心知识建设应用型专业,旨在系统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决胜力。采取单独编班的形式,主要安排在暑假集中授课。24个学分修满交费1920元,学生因故终止或自愿放弃修读,还可按比例退还学费,比动辄几万的外培良心百倍。
尽管优势明显,仍备受质疑,舆论交锋的焦点在于学校培训"公务员"到底是不是不务正业。其实,当我们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微专业"和"专业"的不同。学校清楚写道,该微专业不在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可以理解为一种付费选修课。而且,未能完成微专业修读的本校学生,已修读学分可替代通识选修课学分。可见,学校因需设定的"公务员"和乡村振兴、教师教育+等微专业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