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X张牌”类政务信息-159篇(第17/80页)
楼琅坚表示,东阳坚决贯彻金华市委对东阳的要求,提出了"打造新时代强市名城、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总体目标和"两确保、三突破、六更高"的工作目标,明确了2022年"1354"的工作总抓手,思路清晰、谋定后动,扎实有力推动东阳各项工作全面起势。一季度以来,东阳扎实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起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向上向好态势,经济指标有望开门红,项目招引落地后劲强、政治生态持续巩固优化,取得了一批阶段性工作成果。同时,围绕当前东阳发展重点,希望金华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横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支持东阳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支持XXX乡村共富学院建设以及加快甬金衢上高速公路(东阳段)前期工作等。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甘庆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楼美姣分别围绕"放管服"改革、人大工作等内容进行了审议。
打好"三张牌"引得市场"活水"来
西陵区是宜昌市的老城区、中心区、核心区,文脉底蕴深厚,发展动力强劲。近些年,西陵区在创建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过程中,不断拓展工作的广度、深度、精度,强化监督赋能,引来市场"活水",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织密一张网,广聚市场主体
"社区有家长问,小孩放暑假了,到幸福食堂吃饭,是不是能享受优惠价?"在西陵区聚翁餐饮葛洲坝店,锦绣社区"社区蜂巢"服务站站长邱敏正和店长傅淑青商讨餐品定价问题。
锦绣社区"社区蜂巢"是西陵区全力推进"市场主体服务100%"工作的一个缩影。近两年,西陵区积极构建三级商(协)会组织架构,分层分类引导全区市场主体自愿加入街道商会、行业协会和"社区蜂巢",实现精准服务、政企联动、抱团发展三个100%的目标。
"以前,社区里的小商超、夫妻店、个体户等都处于无组织的状态,现在建起了'社区蜂巢',每个市场主体都有'家'可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遇到困难大家能一起出谋划策。"邱敏说。
一组数据是工作成效的佐证:今年1月至5月,西陵区新增市场主体5650户,新增数量城区第一,总量达到5.91万户,同比增长19.17%。其中:企业1.62万户,个体户4.29万户,主体总量城区第一。
将重心下移,深入一线办事
在CBD商业中心,157位夜市摊主怎么也没想到,今年的健康证能够办理得如此快捷又顺利。
今年5月,西陵区政务和大数据局将一个简易的办证窗口"搬"到了摊主身边。西陵区政务和大数据局副局长范晓华说:"CBD美食街的办证需求大,零星去政务中心办证耗时费力,通过让'首善帮办团'上门办、集中办,既服务了市场主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几年,西陵区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优化基层营商环境。范晓华介绍,2021年,西陵区已实现街道、社区两级便民服务场所全覆盖,81个基层便民服务场所被纳入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实现"上门办、就近办、预约办、延时办"。
为了让监督"前哨"直达优化营商环境一线,西陵区纪委监委积极构建"一点两员"的常态化监督体系。
在精准上发力,一对一服务
2017年,西陵区在湖北率先提出"首席服务官"制度,将辖区内"四上"企业、重点税源型企业及成长型企业纳入重点服务企业范围,安排每位在编干部对口服务1家企业,推动其健康发展。"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几年时间,西陵"首席服务官"收获了企业认可,品牌被不断擦亮。
特锐德是中国创业板第一股,在全国多地建有工厂,但"宜昌速度""西陵速度"让这家企业连连点赞。
宜昌特锐德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廷发说,宜昌生产基地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28天的时间,审批速度、服务速度创下特锐德之最。"首席服务官全程与我们沟通紧密,'店小二'的服务精神都落到了实处,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也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
截至目前,西陵区已纳入首席服务官对口服务的企业共1007家,服务企业的名库每年将持续更新。
打好"三张牌"做实乡村振兴"大文章"
近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只有强化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支撑,打造"人才引擎",搭建人才"蓄水池",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得以实现。推进乡村振兴,要打好"乡情牌""政策牌""责任牌",为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提供人才支撑。
打好"乡情牌",深挖本土人才,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乡土人才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目前,乡村"空心化""空巢化"问题严峻,农村人才严重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的脚步。要发挥好"田秀才""土专家"的作用,打好"乡情牌""乡愁牌",精准对接在外务工人员、在外求学大学生、在外乡贤,激发其回乡创业就业的热情,增强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服务家乡的自觉。要将本土人才打造成现代化农业建设主力军,重视本土人才培育,加强对本土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营造良好工作环境,让本土人才工作有热情、情感有寄托、未来有奔头。
打好"政策牌",广引外来人才,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外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打造一支本领高强、素质过硬、敢于创新的农业团队,这就需要外来人才的输入。要用丰富的人才优惠政策、优美宜居宜业环境和开放包容的生活文化吸引外来人才,统筹好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平台搭建、荣誉评选等要素资源,在政策上倾斜,在生活上关心,在经济上保障,增强外来人才的归属感,真正让其安心、安身、安业。必须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现状,按需引才,精心育才,合理用才,拴心留才,采取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政策牵引等方式,让外来人才"来了不想走",甚至是"不请自来"。
下一篇:人民日报文稿-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