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3月份人民日报评论文章-44篇(第8/34页)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同时要看到,经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实践一再告诫我们,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意义重大。要深刻认识到,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只有强化政治监督才能推动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向前进;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只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只有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才能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推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引导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要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行贿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那些所谓"有背景"的"政治骗子";要发挥党委(党组)的主导作用,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忠诚于党、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善于斗争,在攻坚战持久战中始终冲锋在最前面。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这个百年大党就一定能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生连着民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能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之力,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要扎牢社会保障网,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加强基层防疫能力建设,补齐医疗卫生特别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短板。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同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快速发现和响应易返贫致贫人口,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就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2023年理论文稿-11篇
下一篇:耿彦波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