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观点全年汇编111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205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36分钟

目录

1. "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人民观点) 6

2. 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人民观点) 11

3. 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人民观点) 14

4. 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人民观点) 17

5. 把"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人民观点) 21

6. 把"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人民观点) 24

7. 把"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人民观点) 27

8.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人民观点) 30

9.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人民观点) 34

10. 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人民观点) 38

11.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人民观点) 42

12.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人民观点) 46

13.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人民观点) 49

14.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人民观点) 52

15.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人民观点) 55

16. 秉承"和平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观点) 58

17. 补齐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民观点) 62

18.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人民观点) 66

19. 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人民观点) 70

20. 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人民观点) 73

21.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人民观点) 76

22. 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人民观点) 79

23. 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民观点) 83

24. 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人民观点) 86

25.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人民观点) 89

26. 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人民观点) 93

27.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人民观点) 97

28. 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观点) 101

29. 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人民观点) 105

30. 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人民观点) 109

31. 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人民观点) 113

32.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人民观点) 116

33.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人民观点) 119

34. 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人民观点) 122

35. 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人民观点) 125

36. 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人民观点) 129

37.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人民观点) 132

38. 夯实组织基础,提供坚强保证(人民观点) 136

39. 激扬"创新性",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人民观点) 140

40. 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人民观点) 144

41.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人民观点) 148

42.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人民观点) 152

43.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人民观点) 155

44.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人民观点) 159

45. 坚守"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观点) 163

46. 坚守好魂和根,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人民观点) 167

47.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人民观点) 171

48. 建新功,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人民观点) 175

49.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人民观点) 178

50. 立足"连续性",坚持走自己的路(人民观点) 181

51. 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人民观点) 184

52.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人民观点) 187

53. 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空气常新(人民观点) 190

54.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的故事(人民观点) 194

55. 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人民观点) 198

56.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民观点) 201

57. 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领导(人民观点) 205

58. 让更多山川披绿、林海生金(人民观点) 209

59. 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人民观点) 212

60. 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人民观点) 216

61. 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人民观点) 219

62.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人民观点) 223

63.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人民观点) 227

64. 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230

65. 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233

66. 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236

67. 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240

68.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人民观点) 243

69. 双轮驱动,释放科技和改革红利(人民观点) 246

70.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人民观点) 249

71. 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做到统筹兼顾(人民观点) 253

72.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人民观点) 257

73. 推动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人民观点) 261

74.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人民观点) 265

75.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人民观点) 269

76. 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人民观点) 273

77. 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人民观点) 276

78. 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人民观点) 279

79. 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人民观点) 283

80. 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人民观点) 287

81. 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人民观点) 290

82. 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人民观点) 293

83. 稳固脱贫基础,助力乡村振兴(人民观点) 297

84.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人民观点) 301

85.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人民观点) 304

86. 学会历史思维,掌握历史主动(人民观点) 308

87. 学思想,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人民观点) 311

88.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人民观点) 315

89.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人民观点) 319

90.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人民观点) 323

91. 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新发展(人民观点) 327

92. 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人民观点) 330

93. 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人民观点) 334

94.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人民观点) 337

95.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人民观点) 341

96. 展现"包容性",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人民观点) 344

97. 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人民观点) 348

98.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人民观点) 352

99. 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人民观点) 356

100.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人民观点) 359

101. 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人民观点) 362

102.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人民观点) 365

103.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人民观点) 368

104.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人民观点) 371

105. 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人民观点) 375

10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观点) 379

107. 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人民观点) 383

108.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人民观点) 387

109. 重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人民观点) 391

110. 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人民观点) 394

111.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人民观点) 398

"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人民观点)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起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精神要义,更加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编者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由文明而思民族,观过去以察未来。在湖南长沙考察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在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在文化的轴线上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强调"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高瞻远瞩的擘画、鞭辟入里的阐述,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比如,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再如,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可以说,正是因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党才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无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典范,无愧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无愧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立足基本国情,顺应新时代新征程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紧贴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将中华文明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就一定能焕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一往无前。

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人民观点)

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不仅为共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惠及民生福祉

沿着这条创新之路,一个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试验田里,芒果个大饱满,长势良好,地面上却看不到一根灌溉管道。原来,水源直接通过地下渗透管被输送到植物根部,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完成灌溉。这套先进的节水灌溉系统来自中国,应用在中国和埃及共建的国际联合节水灌溉实验室项目中,为解决困扰埃及农业发展的高温干旱、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共建实验室,是近年来中埃科技合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的一个生动注脚。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创新始终是一个关键词,我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创新合作,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不仅为共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惠及民生福祉,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合各方面创新资源的能力。2017年中葡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2021年中国-葡萄牙星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揭牌启动。中葡两国分别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沿岸,拥有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加强创新合作,不仅能实现信息共享,还能推动科研能力互补,起到"1+1>2"的效果。中葡携手打造的"蓝色伙伴关系",仅是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创新合作的一个案例。10年来,特别是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从扩大科技人文交流到共建联合实验室,从加强科技园区合作到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创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沿着这条创新之路,一个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不仅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还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面对全球数字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智慧城市、移动支付和跨境电商等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缩小全球数字鸿沟不懈努力;面对发展中国家可能遇到的技术壁垒,中国支持共建国家建立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建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有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共建国家转移转化;面对一些国家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中国举办一系列科研交流和培训活动,助力共建国家创新人才培育和成长......"一带一路"这条创新之路,不仅重视效率,也强调开放性、包容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科技力量。正如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所说,中国拥有令人瞩目的经验与专长,一直致力于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够通过分享科技成果和成功经验为世界作出独特的贡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