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03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汇编61篇(第8/1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44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82分钟

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须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家应增强家国情怀,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商以诚为德,人以信为本。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必将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共赴奋进征程同谱华章日新

原标题:共赴奋进征程同谱华章日新

〔社论〕

踔厉奋发共襄复兴伟业,勇毅前行再谱时代华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不负重托,圆满完成各项议程,3月11日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明确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走向更广阔舞台注入了信心和动力,委员们一致表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凝聚力量。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会议期间,2000多名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以饱满的履职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认真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文件,认真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彰显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于去年年底换届后首次集体亮相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各自找准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的切入点,将自身特色优势转化为履职优势,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履职瞬间。实践充分证明,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不仅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各民主党派履职尽责提供了广阔舞台。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的起步之年。党的XX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民政协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认真履行各项职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各项要求,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必须坚持团结奋斗。"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这就需要更加广泛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要切实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抓实抓好。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为实现奋斗目标凝心聚力。

必须聚焦中心工作更好地履职尽责。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是人民政协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团结奋斗的聚焦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新征程上,要进一步聚焦党的XX大提出的中心任务,紧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和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部署,谋良策、出实招、聚众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实干争春早,奋进正当时。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广纳众智良策,人民政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迈进。

凝心聚力开新局团结奋斗铸辉煌

原标题:凝心聚力开新局团结奋斗铸辉煌

民主激荡智慧,团结凝聚力量。

3月11日,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激昂雄壮的旋律,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大会全面贯彻中共XX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经验,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这是一次民主团结、凝心聚力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看望了参加会议的委员,并与委员共商国是。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和政协章程修正案,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及两高报告,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及其他有关报告等,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表真知灼见,展现了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向"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

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强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的坚定立场,令人备受鼓舞、倍增信心。人民政协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讲话精神贯彻到政协各项工作之中。

政协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各级政协设立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大会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集中体现了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体现了中共XX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和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体现了2018年修改政协章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政协章程的修改,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有利于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人民政协加强制度建设和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更好发挥作用。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XX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履职的起步之年。人民政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XX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共XX大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广大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政协章程,锤炼道德品行,积极担当作为,坚持求真务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踔厉奋发,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评论员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编者

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高于上月2.5个百分点,连续位于扩张区间,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截至3月8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比2022年达到200亿件所花时间提前了6天......近期一项项数据,彰显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折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也是基本路径。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着眼高质量发展提出"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时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事实充分证明,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前进道路上,只有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才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三十四位上升到第十一位,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得到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发展含金量不断提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促进经济整体好转的坚定决心。前进道路上,只有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推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前进道路上,只有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时代十年来,无论是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还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是逻辑起点,人民是价值旨归。前进道路上,只有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才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验室里,科研创新只争朝夕;工厂车间,智能装备各显其能;广袤田畴,春耕春管繁忙有序......各行各业的人们正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走进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神州大地处处呈现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新时代新征程,把"四个必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提升质量和效益落实到发展的各环节,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中国号巨轮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14日10版)

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新论)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强调"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面向未来,大力增强质量意识,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必将更好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XX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品、工程、服务,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高质量的产品、工程、服务,对于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水平、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但与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高品质生活需要、更好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比如,在消费品领域,优质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仍不足,创新设计能力、产品质量还有待提升;在工业品领域,我国制造业产品使用寿命、稳定性、可靠性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差距。这些差距和不足,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加工工艺、关键技术装备等产业链基础能力薄弱、质量不高有相当关系,急需同步提高这些产业链环节的质量水平。

从全球视野看,当前国际产业竞争更多表现为基于产品、工程和服务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水平的比拼。在传统制造领域,我国已形成规模和性价比优势,需要抓住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的机遇,重塑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在新兴领域,我们有条件高起点谋划布局、高标准推进建设,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以产品、工程、服务为抓手,协同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必将推动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需要从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协同发力。一方面,技术水平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支撑,需要从产业基础能力再造入手,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材料的精确性、耐久性,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确保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高标准、严格执行的质量监管体系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着力提升制造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推进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健全和推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同时,还要加快完善重要农产品、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工程实施等的安全追溯制度,更好运用失信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和失信成本,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