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观点第一季度文章汇编29篇(第5/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88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7分钟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人民观点)

经济运行是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宏观政策的制定实施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既要精准有力又要合理适度

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有助于我们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计划加快剑黎高速公路等一批着眼长远发展的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在湖南,株洲市聚焦13条新兴优势产业链精准发力,进一步围绕新兴产业落子布局;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抓紧制定促进外商投资的最新措施,打造规范透明的监管体系......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在出台经济政策时,既立足当前解难题、稳经济,更放眼长远谋布局、求实效,为未来发展添薪蓄力,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经济运行是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宏观政策的制定实施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既要精准有力又要合理适度,既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又要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一条就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强调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更加注重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短期和中长期任务相贯通、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相统筹的科学工作方法。

当前和长远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落实党的XX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强调"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实现"双碳"目标,指出"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从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着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新时代这十年,从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到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再到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把握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量稳质增。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在着眼当前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加强中长期战略谋划,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有助于我们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回望过去一年,我们宏观调控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新基建和高技术产业成为扩大投资的重点。统计显示,2022年1至11月份,在基础设施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8.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9%。具有前瞻性的宏观政策,不仅有助于稳住经济大盘,也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后劲。新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我们更要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牢牢夯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党的XX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我们既要葆有历史的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既要有干事创业的热情,又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脚踏实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XX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打实的举措有效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积极凝聚各方力量,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责任在心,呼唤踔厉奋发、勇往直前。既谋划长远、重塑中长期发展动力,又干在当下、化解突出矛盾,我们一定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把中国经济的潜力更加充分释放出来,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人民观点)

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点就是经济的增长点,抓住了、做好了,既能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又能扩大当期需求,未来产生高质量供给后,会进一步创造有效需求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2022年1至11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已连续7个月回升,顺应经济升级发展的制造业技改投资更是同比增长9.1%;扩大内需方面,多地大规模发放消费券,以真金白银提振信心、拉动消费,2022年1至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24585亿元,同比增长4.2%,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047.9万辆,同比增长24.2%。2022年以来,面对三重压力和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结构优化、扩大有效需求、推动供需更好衔接的措施,助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这是党中央基于经济运行规律和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积极应对不确定因素调整、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要求。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当前需求不足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既有消费能力偏弱、消费场景受限等问题,也有民间投资偏弱、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纲举目张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的便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经济发展最终靠供给推动,从长期看是供给创造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和长期增长潜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的主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表现在供给存在卡点、堵点、脆弱点,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要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在有需求但未得到有效满足的领域尽快优化供给结构,并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两方面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要加快推动已出台政策效应显现,着手推出更多新政策、新措施,要善于把经济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转化为增长点。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在供给侧和需求端双向发力下,2022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带动了汽车产业的提质升级,也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发力点。事实证明,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点就是经济的增长点,抓住了、做好了,既能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又能扩大当期需求,未来产生高质量供给后,会进一步创造有效需求。只要我们创造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采取适当的政策引导,就能够使这些结合点变成经济的增长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开局决定走向,起跑关乎全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和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我们就一定能推动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前行。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人民观点)

一方面要靠内循环牵引外循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要靠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在参与国际循环中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既可稳固和扩大国内循环基本盘,又能撬动和带动国际循环

自强彰显大国担当,合作谱写共赢篇章。一辆体格硕大、最大牵引组合总重达250吨的大件运输车在第五届进博会亮相,近日完成留购手续即将交付国内买家。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货物1120万吨。宝马集团沈阳里达工厂已投产,诺和诺德在天津第八次增资扩产,松下集团将冷链设备生产、销售等更多业务板块转移至中国。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前10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同比增长14.4%。一份份亮眼"成绩单",充分反映了我国推动内外循环顺畅联通、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的决心与努力。

国民经济运行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发展的过程。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方面要靠内循环牵引外循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要靠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在参与国际循环中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明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是"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为我们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必须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历史主动。大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内部可循环,"国内大循环"是国民经济循环的"主体"。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达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底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既可稳固和扩大国内循环基本盘,又能撬动和带动国际循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唯有立足自身实际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才能够不惧国际风云变幻,在激发自身增长动能的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就要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好开放对拓展循环空间的作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才能与外部世界良性互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贸易、投资、人才、技术、能源资源的国际循环都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主动对照相关国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展望未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循环中,国际循环部分的比例可能不像以往那样高,但其绝对规模还会持续扩大,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会逐步上升,对国内循环质量的提升带动作用会更加凸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会持续增大,给各国带来的发展机遇会持续增多。

艰难显勇毅,磨砺得玉成。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2023年发展有利因素增多,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一定能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妥善应对好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人民观点)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

加强政策协调配合,集聚起更强大政策合力,形成"1+1>2"的效果,才能让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让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

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恢复、企稳向上的重要保障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激励工具。2022年我国综合施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组合式手段并举,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预计超4万亿元;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8%,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进一步降低,达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低水平;"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制定完善物流保通保畅措施,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回首来时路,我国经济航船能在外部风浪的多轮冲击下保持平稳运行,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持续强化政策联动,一系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形成合力,不断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对各方面政策进行统筹,实现相互支撑、促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会议在综合部署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将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纳入并进行统筹部署安排。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兼顾,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各方面政策都要同向发力、互补协同,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今年要适度加大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今年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加强政策协调配合,集聚起更强大政策合力,形成"1+1>2"的效果,才能让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让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