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05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汇编53篇(第10/1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49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0分钟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战略主动。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强做优制造业意义重大。聚焦产业链痛点、应用堵点、创新难点,让机器人更好赋能制造业升级,就能更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3日05版)

艺术扮靓乡村美好生活(金台随笔)

将艺术融入乡村生活,以艺术引领文化建设,将更好助益乡村文化"活"起来、村民精神"富"起来

在乡村,艺术的能量有多大?四川省平昌县双城村是经典油画《父亲》的诞生地,当地借助《父亲》这一艺术名片的影响力,盘活优质生态、传统村落等多种资源,把村落打造成了乡村旅游集散地,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双城村的故事,彰显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

艺术是对美的表达,能点亮美好生活。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梓关村,将失修已久的老宅改造为白墙黛瓦的杭派民居,修缮后的房屋连缀成一幅江南水墨画,曾经"空心"的村庄再获人气;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上围村,曾经垃圾堆积如山、污水流入河道,如今陈旧的墙面成为"画纸",废弃的房屋成为展厅,人们在浓郁的艺术气息中尽享恬静的村居生活;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中心村,将美学范式引入"厕所革命",让改建后的厕所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将艺术之力注入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为人们铺展更多"向往的生活"。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艺术是一条润泽心灵、涵养乡风的河流。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兴义村,墙绘师刘志诚用一幅幅精美的墙绘,带领村民们感受美、传播美。村民们慢慢对美有了更多追求与向往,不少孩子也想学画画,艺术和梦想的种子开始在他们心底萌芽。让艺术浸润乡土,更多改变就会发生。如今,举办乡村艺术节,让乡亲们拥有别开生面的美学体验;打造儿童艺术工坊,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接受美学教育;"晒村歌""办村晚",激活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获得感......艺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触角不断延伸,实践愈发丰富。将艺术融入乡村生活,以艺术引领文化建设,将更好助益乡村文化"活"起来、村民精神"富"起来。

艺术也是一把"金钥匙",能激活潜在的增长点,为乡村经济"解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山西省左权县泽城村,颇具地方风貌的老树石头、保护完好的古村风貌,就被艺术"相中",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丰厚资源。左权县把泽城、桐峪、老井3个片区,用艺术元素加以改造,打造写生基地,吸引众多师生、艺术家寄情山水、纵情创作。建起写生驿站、举办艺术画展、发展村落研学......丰富的业态带动了文旅消费,也拉动了当地就业,让村民们吃上了"山水饭"。"古村入画、发展开花"的生动实践,让我们看到,将艺术融入乡村生活,能助力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能拓宽村民的增收路、乡村的振兴路。

从艺术创作提升人居环境,到艺术活动丰富文化选择,再到"艺术+"创新业态、带来发展机遇,新时代的乡村被艺术装点得更加美丽。推动乡村振兴,人们也对艺术寄予着更高期待。如何在艺术改造中更好留住乡愁?如何促进不同艺术形态与乡村产业有机融合?如何更好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回答好这些问题,需要立足长远、系统规划,需要因地制宜、探索经验,更需要汇聚力量、推动共建,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蓄得更足。

随着各具特色的艺术实践在田间地头深入开展,艺术将不断拓展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期待艺术滋养更多地方的百姓,扮靓乡村美好生活。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3日05版)

"有一线生机,就决不放弃"(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我是一名消防员,"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是我和战友们矢志不渝的信念。从繁华都市到高山峡谷,从雪域高原到热带丛林,从湖泊泥沼到溶洞天坑......打通救援通道,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

消防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队伍,面对险情,要有钢铁般的体质与意志。为了提升业务水平,我们经常在严格训练中磨砺自己。将一个动作锤炼千百次,只为火场上再快一点;常年保持战备,只为警铃响起时能最快出警;苦练体能,只为救援时刻能多做一些贡献......进入消防队伍30多年,我身上留下了20多处伤痕,每一处伤痕都像是我的军功章,都是职业荣誉。它们时刻警醒我:我们多受些苦,群众就能多些平安。

每一次警铃响起,整装、出发,我们分秒必争、义无反顾。有一次,一辆载有26吨液氨的槽罐车在高速公路上倾覆泄漏,周围白色有毒烟雾弥漫。液氨危险性极高,遇到丁点火星甚至是静电火花就会爆炸。我和几名战友穿上全封闭防护服,深入内部侦查、救援。为堵住泄漏点,我双腿跪地,用腰和肩膀做梯子,让战友踩在我的背上进行作业。往返20余次,23小时持续作战,泄漏点终于封堵完毕,我也瘫倒在地,濒临虚脱。但只要能消除隐患,一切付出都值得。还有一次,有民房发生火灾,厨房内有一个液化气瓶。在战友们水枪的保护下,我冲进火海,关闭阀门,提着气瓶往外跑。可地面太滑,打了个趔趄,即将摔倒在地,为防爆炸,我本能地把气瓶紧紧抱在怀里。人们说:"消防员真是好样的!"每当这种时刻,我就深深觉得,再大的危险也算不得什么!参与5000多次灭火救援战斗,累计救下遇险群众700余人,救援经验愈发丰富,救援技能日臻纯熟,唯一不变的是竭诚为民这个初心。危险面前,我们必须冲在最前面,让群众安心。

这些年,随着技术进步,消防员多了不少"好帮手"。比如,物联网技术将建筑内感应设备与消防部门连接,第一时间传递火灾预警;消防机器人能够协助消防员在危险区域执行一系列探测、灭火救援任务。我们也在一次次救援后复盘,不断改进消防救援技术、研发救援设备。2003年以来,我和战友们共研发出116项灭火救援器材、7项革新器材装备,有多项革新成果得到了推广使用。不断锤炼意志,增强本领,我们就能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消防救援队伍要"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我将自己的人生融入消防事业,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赴汤蹈火、披荆斩棘,有一线生机,就决不放弃。我和战友们将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不懈奋斗、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时刻准备着!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4日05版)

从快递增速感受活力中国(人民时评)

仅用4个多月快递业务量就完成400亿件,彰显了行业发展的强劲韧性,也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的一个生动写照

快递业联系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既是畅通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渠道,也是观察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400亿件,比2019年提前了128天,比去年提前了24天。仅用4个多月快递业务量就完成400亿件,彰显了行业发展的强劲韧性,也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的一个生动写照。

将观察的尺度细化,39天超100亿件,67天超200亿件,96天超300亿件,124天超400亿件,今年以来,快递日均业务量稳步向上攀升,这样的成绩凝结着快递企业抢抓机遇的不懈努力。行业企业主动发力新技术、不断拓展新业务,在助力畅通经济微循环中培育新的增长点。从次日达提速为半日达,"上午下单,下午送到"打造快递新速度;从单向配送到双向揽派,覆盖更广的智能快递车带来配送服务新体验;联合多方资源服务电商出海,不断完善的跨境寄递网络助力"快递出海"迈出新步伐......一系列新举措,推动快递服务网络更加顺畅、服务质量更高、运力持续升级,推动行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快递日均业务量逐月增长,映照我国消费市场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快递业支撑市场流通持续改善,助力线上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近15亿件,日均揽收量较2019年增长约1.2倍。一件件快递包裹,展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繁荣景象,也彰显着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基础没有改变,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态势仍在延续。

快递日均业务量逐月增长,折射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追踪快递包裹的流动轨迹,便会发现,不断织密的快递网背后,是加快换挡升级的"快递进村",是体量持续壮大的"快递入厂"。广东茂名的荔枝、浙江舟山的海鲜、江苏睢宁的家具、浙江慈溪的小家电......今年以来,快递企业不断下沉服务网络,工业品下乡进村渠道更加畅通,越来越多的地方农特产品销往全国,每天超亿件快递包裹在农村地区流动,持续激发着乡村消费活力。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区域性供应链服务......通过将服务延伸至生产环节,快递业与制造业进一步融合,既有力助推了制造企业降本增效,也让快递企业开拓了市场新空间。

今日中国,已形成一张网点超41万处、日均服务7亿人次的巨型邮政快递网络。全国400多万快递小哥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让这张大网活力更足、韧性更强。随着一系列促消费、畅流通政策的实施和居民消费信心的持续增强,快递业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先导性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在深度进村、提速入厂、阔步出海中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4日05版)

来论

筑牢安全,托稳幸福

北京市朝阳区卜拉

近日,两则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广东省广州市某小区业主在装修过程中私拆承重墙,导致楼上房屋地板下沉、墙体开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租户私拆承重墙,导致楼体多处出现裂缝,200多户业主紧急疏散。两起事件有关部门已立案查处,并对墙体及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与维护。

承重墙被称为"生命墙",关系建筑稳定性。它承担的是建筑重量,更是住户安全;关乎全楼房屋质量,更关乎家家户户的幸福安康。为了"小家"的美观通透而私自拆改承重墙,最终将损害"大家"的共同利益。涉事住户、施工单位必须为自身行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小区物业公司同样难辞其咎。

破坏承重墙往往是"一己所为",守护安全线则需"同心协力"。装修时涉及承重结构变动,应委托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依法依规报备施工。物业公司应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小区邻居也应及时反映违法施工的状况。面对物业公司不作为、装修公司乱作为等现实情况,有关部门必须用好法治手段,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多方携手、久久为功,确保住宅更安全,才能支撑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

搭上快车,送来甘甜

山西省大同市成虹

近日,全国多地榴莲价格有所降低,让不少消费者感慨"可以大饱口福了"。据悉,榴莲价格之所以降低,主要得益于中老铁路开通后物流成本大幅压缩。来自老挝和泰国的榴莲,搭上中老铁路的"水果班列",全程冷链运往中国各地,物流成本降低,水果新鲜度也能很好保持。

"水果班列"丰富了人们的果盘子,是交通网、物流网助力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复兴号动车组等交通工具便利人们出行,到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等联通各地,再到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打通国际物流通道,越织越密、越铺越广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造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发展跑出"加速度"。交通网络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缩短的是时空距离,共享的是发展红利。

一份甜蜜水果,真切回应了人们对于提升生活品质的愿望,同时也为沿线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澎湃动能。期待更多通达国内外的班列,为美好生活送去甘甜,为合作共赢厚植根基。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4日05版)

以数据算力优化交通运力(微观)

电子身份证、互联网医院、智能家居......数字技术催生的新产品、新场景,正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久前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要求"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如何构筑更好的数字生活新图景,让更多人共享舒适便捷的数字生活?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探讨这些问题,展望数字社会美好未来。

--编者

早上6点半,福建厦门的公交司机肖新华驾驶37路区间车驶向火车站;到站后,他再次出发开往第一码头,此时路线牌已变成M9路接驳线。同一辆车,不同线路。厦门的"灵活公交"模式,依托对站点流量、流向的大数据分析,有效整合司机和车辆资源,优化运力调配,实现哪里乘客多,公交就开往哪里。

有人说:从马车牛车,到蒸汽机车,再到智能汽车,交通行业正在从"运力"时代向"算力"时代跨越,公共交通和出行服务的面貌将被极大地改变。以数据算力优化交通运力,不限于对车辆进行智能化改造,还可以通过道路上的摄像头、激光雷达,将人、车、线、站、路、停车场等多方面数据传递给城市交通的"智慧大脑",形成分级决策方案,从而实现公共交通的整体优化和精细运营。

"让乘客有车坐",是公共交通的基础问题,"让乘客体验更好",则需要在智慧交通上下大功夫。在湖北武汉,不少公交车配备全景监控系统,消除驾驶员视觉盲区,乘公交车更安全了;在湖南长沙,智慧定制公交经过路口时,信号灯优先放行,节省通行时间,乘公交车更快了;在海南海口,定位系统一次次帮助乘客找回遗落物品,乘公交车更省心了......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补齐服务短板,公共交通将兼具价廉、节能、环保、便捷、舒适等优势,必能吸引更多人把它作为出行选择。

智慧交通的优势,不仅在于优化班次频率改善出行体验,还可以通过智慧公交站台等提供延伸服务,满足乘客多样化的需求。以公交电子站牌为例,它可以集成诸多服务功能,除了天气和路线信息展示、到站提醒,也可以提供无线网络、免费充电等服务,夜间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SOS一键呼救等更好保障乘客安全。这些改进,对一些特殊群体很友好。有乘客感慨:"现在这种新型公交站牌就很好,方便中老年人出行。"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更多新的应用场景落地,公共出行服务的改善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前不久,厦门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快速公交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实现站台精准停靠;与前车不在安全距离时,两车启动防撞系统;城市公交智能诱导系统计算最佳动力方案,辅助驾驶员平稳行车......数字技术赋能公共交通,不仅直观地提升了居民出行便利度,在维护出行安全方面也增加了更多保障。

公共交通服务,关乎社会运行效率,也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让公共交通更智慧,是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的重要方面。深化数字技术赋能,优化城市运力,提高出行共享率,不断解决影响群众顺畅出行的难点堵点问题,定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让数字文明之光点亮幸福未来。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4日05版)

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新发展(人民观点)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只有从源头上使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推进,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