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四季度文章汇编46篇(第5/1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62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1分钟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有挑战,也充满机遇。下大功夫,练真功夫,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以"绿"为底,向"绿"而行,打好法治、市场、科技等政策"组合拳",我们定能更好抓住机遇,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品质过硬,国货"常青"(人民时评)

今天,国货品牌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消费市场足够广阔,为国货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今年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场上,国产品牌跑鞋令人眼前一亮。在2023北京马拉松2402名"破3"(在3小时内完赛)选手中,近七成在比赛日选择国产品牌跑鞋。这是国货流行新趋势的一个具体体现。

观察今年的消费市场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蜂花、上海硫磺皂等老牌国货在社交平台、直播电商平台上赢得好口碑;陶陶居、北京稻香村等老字号,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大白兔、回力等品牌,通过跨界经营和产品迭代焕发新活力。今年"双11"期间,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共有402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其中有243个是国货品牌。国货大放异彩,品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国货"蔚然成风",凭的是什么?

质量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的基础,也是国货备受市场欢迎的关键。曾几何时,不少消费者到国外旅游时纷纷抢购电饭煲。而如今,国产品牌的电饭煲质量好、功能全,而且价格实惠,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还远销海外。不只是电饭煲,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国产品牌家电,也因功能升级、质量优良,销量不断上升。质量好是硬道理,是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聚焦市场需求,在提升质量上做足文章,国货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活力之源"。国货之所以能引领潮流,离不开持续的创新。就渠道创新而言,国货品牌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紧跟时代潮流,创新营销方式,拥抱电商新业态,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拓展消费人群。从产品创新来看,技术创新让国货品牌不断塑造新优势。以看似不起眼的纽扣为例,浙江永嘉桥头镇的纽扣企业,通过引入彩印、雕刻、激光、手工画漆等新工艺,推出玻璃珠光纽扣、雕花纽扣、金属挂扣等新品类,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把小纽扣做成了大产业。这也告诉我们,无论是老牌国货,还是新兴品牌,都应加强创新,在工艺、功效和性能上下更大功夫,以"创新力"提升"硬实力"。

国货之所以流行,原因不仅在于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还在于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体验。今年以来,"国潮"持续引领消费新风尚。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以"非遗"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主题相关的团购订单量同比提升245%。《千里江山图》折扇、联名口红,源自《食物本草》中柿子造型的"柿柿如意"摆件......国货展现"国潮",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贴得更近,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在这个意义上,国货品牌乘势而上,既是一个"经济故事",也是一个"文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今天,国货品牌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消费市场足够广阔,为国货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提升质量,勇于创新,深入挖掘文化价值,期待更多高品质国货引领消费热潮,让中国品牌点亮美好生活。

让工业互联网跑出发展"加速度"(人民时评)

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是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力抓手

在智慧矿山,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模型,调度员坐在屏幕前就能完成视频巡检、远程控制、智能工单派发;利用定制化平台,服装企业可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驱动面辅料采购、版型选取、排版剪裁;在关键生产工艺、碳排放上采用数字化监控系统,水泥行业更好实现节能减排......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特征,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工业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综合集成应用并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对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重塑和再造,既提升了产业自身的质量和效率,又衍生出诸如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动着产业优化升级。

数字孪生、信息物理系统、低代码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进行融合创新。当前,我国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8900万台(套)。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样本企业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达到62.7,数字化转型的就绪度指数达到66.1。这表明,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不断跃升。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不少大企业在完成自身数字化转型后,转型为平台服务商,带动中小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开始自发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随着工业互联网加快从概念验证走向应用落地,各类功能和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深化。

也应看到,我国工业互联网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工业控制领域自主能力有待提升,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技术不成熟,标准规范不健全,解决方案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个别传统行业仍未找到工业互联网落地路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相对落后。随着万物互联时代到来,以往相对封闭的工业生产系统环境被打破,关键生产设备、仪器和系统存在被入侵、控制和破坏的风险,新型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短板开展工程化攻关,提升平台创新发展能力;培育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服务支持能力的平台,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形成发展合力;加快研究制定相应标准和规范,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着眼未来,还应持续培养掌握传统工业领域知识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是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力抓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就一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讼之前(人民时评)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矛盾纠纷发生后能及时就地实质化解

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素有"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纠纷规模较大,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调解作用,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日,全国调解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表彰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3万个,人民调解员317.6万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41.2万人,覆盖城乡和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形成。2022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94万件,其中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调解成功675万件,大量矛盾纠纷被人民调解这道"防线"化解在成讼之前,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着眼未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矛盾纠纷发生后能及时就地实质化解,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邻里关系到家庭矛盾,从山林土地到房屋宅基地,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如果久拖不调、久调不成,容易"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有的调解只是给纠纷画了个"逗号",却没有画上实质化解的"句号",导致纠纷最终进入诉讼,既给当事人增加讼累,又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纠纷调解贵在"及时"和"就地"。要化解矛盾更快些,以法理情相结合及时妥善化解;也要距离群众更近些,把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推动源头预防、就地实质化解纠纷。

人民调解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应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凝聚调解工作合力。当前,一些地方的调解工作还有一定改进空间。比如,有的地方诉调对接延伸不到位,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地方存在"各管一段"现象,在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方面还需加强沟通协作。必须进一步完善调解工作格局,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促进各类调解协调联动。同时,努力打通"数据孤岛",实现相关业务协同、信息共享。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矛盾风险的动态感知、精准分析,提高预测预警预防风险的能力。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调解工作贴近群众、贴近一线,一场场调解也是一堂堂普法公开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好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引导和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分流、及时调处,就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汇聚更多力量。

让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人民时评)

2020-2023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36亿元,新建48个地市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3个城市(区)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新时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扩大托育服务供给,为更多家庭带来便利。

幼有所托,是重要的民生。近年来,托育服务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不过,市场上的托育机构普惠性的占比较低,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群众需求迫切和机构入托率偏低的情况同时存在。为促进托育服务提质增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订单签约服务、加强儿童照护指导等具体举措,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为更多家庭提供安全质优、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有助于缓解群众生育养育焦虑,也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托育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的现阶段,有效破解"托育难"问题,需进一步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一方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建设补贴、运营补助、租金减免、用地保障、税收优惠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投入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可以通过奖励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机构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积极性,引导多元主体发展多样化的托育服务,才能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面对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新的趋势性特征,推动托育服务长足发展,还要合理规划托育服务布局,确保托育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有效匹配。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及时调研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在托育服务类型、年龄、内容、形式、价格、距离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与特点,进行动态监测和研判,并统筹考虑城乡差别和城镇化进程,有效补齐托育服务民生短板,同时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促进托育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既要加大扶持力度,也要强化监管。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口进一步加大。应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院校培养、职业培训、行业培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同时,要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硬件设施、服务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管,让家长安心。

托育服务不仅关系着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国家民族的未来。顺应群众期待,聚焦实际困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更好发挥各级政府作用,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我们一定能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让他们得到安全健康、科学规范的照护,让更多家庭从托育服务升级中受益。

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人民时评)

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以新场景提供新体验,以新业态满足新需求,以新模式激发新活力,就能持续培育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紧扣需求变化,顺应升级趋势,持续优化供给,方能更好满足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同城上午寄下午到、下午寄当天到""跨省最快可实现'次晨达'""下单1小时内上门取件"......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快递越来越快了。相关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4.24小时,同比缩短2.50小时;72小时准时率为83.75%,同比提升3.36个百分点。

快递提速,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助力快递业保持向上的发展势头。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再创新高。优质的快递服务,让网络零售市场更加兴旺。今年1-10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7%、比1-9月提升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市场稳步增长,丰富了居民的消费选择,也助推消费持续恢复提升。

网络零售市场的发展,得益于持续优化的市场环境,也离不开电商平台等主体的不断创新。前者助力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后者让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促使消费者愿消费。以直播电商为例,AI虚拟主播全天在线,满足多品类、多场景直播需要;直播带货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新产品、新服务、新玩法,进一步增强了居民消费意愿。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今年1-10月,我国直播销售额超2.2万亿元,同比增长58.9%,占网络零售额18.1%。长远来看,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以新场景提供新体验,以新业态满足新需求,以新模式激发新活力,就能持续培育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电商网络不仅连接起城市与乡村,也连接起中国与世界。前不久,在首届链博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咖啡,香飘展馆,吸引观众驻足。不仅是咖啡,从西班牙的火腿到泰国的榴莲,从赞比亚的蜂蜜到南非的芦荟胶和红酒,越来越多的优质进口商品借助电商平台走进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数据显示,10月份,电商平台上菲律宾蜜饯果干、印尼护发用品、智利葡萄酒、哥伦比亚咖啡豆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2.8%、66.9%、40.1%和25.7%。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呈恢复增长态势,消费需求更加多样,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紧扣需求变化,顺应升级趋势,持续优化供给,方能更好满足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开拓市场蓝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