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两市经济联动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

在两市经济联动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受*、*两市政协组织的委托,现将我们关于*经济联动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推进联动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加快推进*经济联动发展正当其时

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一体化的实施,标志着*城市群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今年*月召开的省委、省政府*城市群发展座谈会上,*书记强调指出,*要实现"抓住新机遇、实现大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把进一步推进*城市群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那么,谁将成为下一个"*",与*联动发展,就成了进一步加快*城市群建设所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经过两市政协的认真调研,我们认为,*和*,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空间布局上,还是经济基础、人口规模、思想观念、产业支撑上,两市经济联动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都趋于成熟,可谓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应当率先推进。

一是"天时"――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新跨越、新崛起,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是*人民的共同期盼。*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其目的就是以省会*为中心,包括*、*、*、*、*、*、*、**个城市组成一个"经济隆起带",以城市群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一体化作为*城市群建设的先导工程,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综合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得到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认同。为进一步加快*城市群建设,今年,省委、省政府又做出了构建"一极两圈三层"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完善*城市群规划,积极构建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向心发展、协调推进、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即:以"*新区"为核心增长极,以城际快速轨道和高速铁路为纽带的"半小时"和"一小时"两个交通圈,以*一体化区域、"半小时交通圈"区域、"一小时交通圈"内城市构成的核心层、紧密层和辐射层。可以说,以此为标志,*城市群建设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联动,作为推进紧密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加快推进其产业对接、空间对接,不仅有利于把*进一步做大,而且能够借以带动*城市群核心区对豫南、豫东南人流、物流、信息流、产业流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推进*经济联动发展,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精神,加快发展以*为中心的经济圈,提升*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壮大*城市群发展合力的必然要求。

二是"地利"――经济优势明显。一是优越的区位优势。首先,*之间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市区相距只有*公里,而且连接地带大部分为平原,既没有江河障碍,也没有山脉阻隔,因而在推进*经济联动发展中,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成本较低。如再按航空港规划面积*平方公里预测,*空间对接在道路、热力、电力、通信等方面的成本会更低。其次,在空间结构上,*位于京广产业带上,*经济联动,符合城市群带状空间结构的特点。二是明显的经济优势。*年,*市生产总值突破*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在*亿元以上;*市经济发展再上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亿元,经济基础更加坚实。两市的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省近四分之一。另外,在*区域内,*和*两个县级市的实力都比较强,经济联动具有较强的节点城市支撑。三是较强的产业优势。工业和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作为*城市群的中心,其优势是商贸、金融、物流、信息和人才;*市作为新兴工业城市,支柱产业是电子电力设备、档发、烟草、金刚石等。两市产业总体上看各具特色、互补性强,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另外,两市的食品、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四大优势产业也都发展良好,大多属于上下游关系,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省里规划的六大支柱产业,在*和*两地,是全省布局最为密集的区域。推进*产业对接,将有利于把我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进而加快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三是"人和"――联动愿望迫切。早在*年,*市就在*举办了"*市在*城市群的定位研究研讨会",与来自省发改委、社科院、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共商"北上战略"大计,明确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从空间结构上向*靠拢,与*进行呼应,顺应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决策。*年,*市政协牵头邀请省政协、*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省直部分厅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在*召开"推进*产业带发展座谈会",就*与*在空间对接、产业对接等方面进行研讨,提出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群、土地集约、要素集聚的原则,城区向北发展,*向南发展,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建设*至*集群经济产业带,加快推进*与*的产业对接、空间对接。今年省"两会"期间,*两市政协委员又以此为题提交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动发展的建议》的联名提案,再次表达了共谋发展的强烈愿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由此可见,两市经济联动发展的愿望不仅由来已久,而且经两地政协组织的推动,目前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社会层面,都形成了共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推进*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想法

空间对接是产业对接的前提。按照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配置区域经济要素,配套整合基础设施能力,强化核心城市功能的要求。我们的意见是:

一是以道路建设先行为突破口。"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当前,尽管*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公路、铁路交通联系,但还远不能满足和适应两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议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加快两市交通建设的步伐。一是加快建设"两条公路"。一条是安信公路。要将省里正在规划设计的安信一级公路尽早列入开工计划。另一条是*国道。目前*至*段已经建成,建议*市下半年开工*至*段,并请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加快实施"两个延伸"。一个是延伸*城际轨道建设至*。根据《*城市群城际交通线网规划》,*-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分*至机场段和机场至*段。规划是先期开工建设*至机场段,建议同期开工建设机场至*段。另一个是延伸*市区至港区快速通道至*。目前,*境内的魏武大道已修至*。为提高航空港区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建议延伸机场快速通道至*境内的*。三是尽早开通"两市城际公交"。*至*、*至*的城际公交已经开通,*至*的城际公交虽然协议已经签订,但由于路况制约,至今未能实现。建议尽快解决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早日开通*之间的城际公交。

二是以节点县市对接为切入点。强化"节点支撑"是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产业带上,*、*两个县级市实力都比较强。*把壮大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把特色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促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也正在向全国百强县冲刺。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市虽然是扩权县市,但与*、*相比,在计划直接上报、财政直接结算、经费直接划拨、税权部分扩大等关键的权限上并没有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建议把*、*纳入*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中,给他们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扩充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推进*、*两市率先对接。

三是以产业联动发展为硬保障。经济联动发展的根本在产业。目前,省里规划的沿京广线的*个产业集群中,*区域就占了*个。因此推进*产业带发展,释放两市的经济发展潜力,不仅有利于*龙头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一是建议把*产业带纳入全省产业聚集园区总体规划。立足现有基础、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结合全省战略支撑产业和国家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按照一轴多组团的发展思路,把*个特色产业园区全部纳入全省统一规划,搞好战略布局。二是建议培育*旅游大环线。把*纳入*、汴、洛旅游线路,以*三点一线旅游黄金线为基础,增加*旅游景点,吸纳*三国文化、钧瓷文化、花卉温泉等新的旅游产品要素,把*旅游纳入*旅游宣传促销的大盘子,与*三点一线精品线路一并推介,做大做强*旅游品牌。三是建议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国内外经验表明,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客货运量的增长,航线网络的扩展,机场逐渐同周边区域进行融合,成为一个临空经济高度集中的区域。要把*航空港区打造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是要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尽快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支撑配套功能薄弱,严重制约临空经济发展的局面。其次是拉大港区"框架",在编制规划、产业布局、港区建设等方面,把*以南、*以北的广大区域,都纳入航空港规划范围,强化临空经济发展的腹地支撑。其三是完善港区项目建设的审批政策,避免因"门槛"过高过严,致使一些好项目、大项目无法落地。

三、提请省政协转呈省委、省政府的几个具体建议

一是加强规划管理。改变现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由各市分头编制、缺乏有效衔接的局面,由省发改委牵头,对区域发展相关规划进行对接,其中涉及*产业带等重点区域开发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等编制工作,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区域,分别由省有关部门牵头,统一组织进行。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对两市地方性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和整合,最大限度地缩小区域间差异,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地方标准等方面,尽可能实行统一标准、避免冲突。在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对外合作、招商引资等方面,联合制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持政策一致性。要把*经济带纳入*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土地使用、产业布局、配套措施等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

三是尽早实现公共服务同城。积极探索电信、金融、市民待遇等公共服务同城化的路子,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在促进两市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加快实现两地电信、金融、市民待遇等公共服务对接的步伐。

四是支持重点县(市)。参照*一体化的做法,使*、*、*县能够与*县一样,享受*等重点扩权县(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土地、园区、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