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全市公文写作培训会上的辅导报告:浅谈起草领导讲话稿(第3/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31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5分钟

(三)坚持与时俱进精神,解决"文风新"的问题。没有创新就没有文稿的生命力。文稿最怕的是不与时俱进、不贴近工作、不引领发展、不顾及个性。要坚持把创断作为文稿写作的最高追求,坚持与时俱进,力求常写常新。当前,主要是坚持"四个创新":一是创新观点。力求在把握领导观点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观点,做到立新观点、出新思路、有新对策。二是创新思维。学会逆向思维,跳出由具体工作思考具体工作的模式,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体现思维的宏观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三是创新形式。谋篇布局对仗美观,注重形式美;论述问题条理清晰,做到疏而不漏。四是创新语言。讲求语言的准确性,用语要规范,用词要准确;讲求语言的活泼性。"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层次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叙议要搭配恰当;讲求语言的鼓动性,注重文气,力求写出慷慨激昂、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文稿;讲求语言的朴实性,力求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深刻的道理,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人脑入心,产生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体现不同领导的风格和特点,着力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文稿要达到领导希望的"好",毫无疑问,这要取决于作者的政策水平、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写作水平。然而,这还没有完全抓住问题的关键。因为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个人,今天为甲领导写文稿顺利通过了,明天为乙领导写就不一定通过,原因在哪?关键是写稿人对领导的性格、年龄、习惯、爱好、学识等个人特点缺乏了解,自己写的文稿不能与领导的特点相吻合,领导当然就很难认可。

如何把握领导个人的特点呢?可分以下6种类型:

(1)年纪大,资历深。这类领导在地区、在单位有较高的威望,可以说是德高望重。人们对这样领导的讲话,往往不太挑剔。如果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那就相对比较轻松,有时为了强调某个问题,口气硬一些也没有关系。

(2)年纪轻,资历浅。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就要慎重一些。一方面讲话语气要平和,一般情况下不要用过于强硬的语气,否则下面的人就可能不买你的账;另一方面,指出问题、批评人的言辞要审慎下笔,遣词造句要多作推敲。

(3)学历低,文化浅。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要注意通俗、朴实,尽量使用常用词汇。句子的结构要简单,千万不能咬文嚼字,章法也不能太深。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引经据典要慎重。因为他们不习惯、也很难适应那样的讲话,弄不好会闹出笑话。二是内容表达不能过于深奥复杂。即使是比较通俗的词语,如果不斟酌,也会出问题。

(4)文化水平高,学问精深。这种类型的领导知识面宽,学识渊博。给他们写讲话稿一般要做到四点:一是写稿前多请示;二是多做一些理论分析和阐述。三是对文字要多作修饰和润色;四是可稍多引用典故和名言警句。

(5)老基层,熟悉下情。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要多用基层的事例,多用事实说话。如果你写了一大堆理论问题,领导可能讲得满头大汗,下面的人也听不进去。

(6)老机关,长期从事机关工作。给他们写讲话稿当然要很内行,特别要注意: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材料适当,事例典型,语言准确,文字流畅。这样的领导如果对稿子提出修改意见,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有的时候甚至要引用领导的原话,切不可擅自改动。

四、关于做好领导文稿起草工作的几点体会

长期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领导文稿起草工作,从对执笔者素质要求来讲,以下几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一)热爱和乐于从事,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清代重臣曾国藩有句名言:"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此言哲理颇深,可以说是事业成功的"三维定律"。这里,我要补充一个"爱"字,当然不是指"爱情",而是对工作、事业要"热爱",要乐于为之。为什么要这样呢?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经讲过:"热爱是事业成功的大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提升兴趣、全神贯注、获得成功;获得成功后,又进一步提升兴趣、全神贯注、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从这种意义讲,"热爱"既是事业成功的"大门",也是成功之"源"。要培养对这项工作的"热爱",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对两个问题的看法:一是对权力如何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很羡慕"掌权"。其实掌权是一把"双刃剑",也是一种"高危"职业。滥用权力者,如过眼烟云,被人民抛弃的不少,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二是对我们从事的工作如何看。我认为,大家所从事的工作是高智型的,是"智囊"。古人曰:人生在世要"三立",即立言、立德、立行。正是从这两个方面看,我们的事业是值得尊重、很多人想为而不能为的啊!从我自己来讲,每出手的一份成果乃至重大决策建议,当领导比较满意、各方反映较好时,就如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描述的实现了"W-G"(即从商品到货币)这个"惊险的跳跃"一样,心中充满快慰。这也是苦中有乐吧!

(二)勤于学习、积累和实践,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根本。古人曰:"文如其人"。一篇文稿的出手,也是执笔者水平的外在、综合体现。对执笔者的业务素质要求,我总结为三条,即高超的理论、政策水平(专家)、广博丰富的知识面(通才、杂家)、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三者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不好找,其训练也并非一日之功。这里,我要讲讲"根深与叶茂"的问题。搞此项工作,决非有人认为的是单纯的"爬格子"、"文字匠",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功力。举几个例子:1991年12月我在省政府机关担任副处长期间独立起草的时任省长郭树言同志《在枣阳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刊发国务院《参阅文件》〔1992〕第2号,主要是自己对贸工农一体化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1997年在任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期间,独立为时任省委书记贾志杰同志准备的题为《江泽民同志关于所有制的科学论断"突破了8大误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在XX组讨论十五大报告时的发言》,在十五大期间和理论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后来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又演变成"八破八立"、"三个新一轮",主要是自己对所有制的理论、历史、现状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这篇5000字的发言稿开宗明(稿中稿微信公众号注:原文为名)义写道:"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高不过所有制改革,也深不过所有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紧接着,以主要篇幅论述"突破八大误区"。这个稿子气势磅礴,很精彩。2002年6月、2004年2月在先后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期间,主持起草和修改的俞正声同志在省委八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正声同志十分满意。八届一次全会报告,主要是体现了个性化和风格;农村工作会议报告对我国农民历史地位的分析很精辟,"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下,这一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三农"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个永恒的主题"讲得比较透。我讲这些实证绝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旨在引证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干这一行一定要有深厚的功底和功力,"根深"方能"叶茂"。因此,我们务必做到"三个加强",即加强学习和积累,加强实践和摸索,加强研究和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