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的观点提炼和主体布局
调研文章的观点提炼和主体布局---谢亦森
一、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调研文章的形成离不开精心提炼观点,其观点来源于调查得来的材料,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离开了材料就不可能有观点,即使有,那也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所以,一切从材料(事实}出发,是调研文章提炼观点必须遵循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从材料上提炼观点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
在分析材料时,首先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东西把这些材料串起来,以集中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这就要有观点,通过不同的观点把不同的材料"带"进文章里边去。但这种观点必须是鲜明的而不是含混的,否则观点就会像弱将统帅不了士卒一样,难以驾驭材料,材料罗列得再多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整篇文章也会散乱无序。而要使观点鲜明,就必须从材料中升华,既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使之具有一定的理性高度,让读者一目了然,并从中受到启迪。举例来看,调查中了解到这样一些材料:某县直属机关出现一些不良风气,有的一味强调部门工作重要,不愿派人参与县里的中心工作;有的口口声声维护"条条"政策的严肃性,对县里制定的放开搞活的政策措施不配合、不支持;有的热衷于开会、下文、搞检查,对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漠不关心,有的在解放思想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对自己有利的就"解放",对自己不利的就不"解放",对经济活动一咪地"管、卡、压"。对这些材料,如果仅仅是罗列在文章中,清楚倒很清楚,但根源是什么呢?集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需要提炼观点了,比如这样的表述:"凡此种种,集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有些部门严重缺乏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如不高度警觉并抓紧解决,这种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风气势必愈演愈烈,给全县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带来严重后果。"这样一说,材料被统帅起来了,问题的根子也抓住了。
观点必须鲜明是一个方面。有些时候,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是零乱的,不成系统的,甚至是不清晰、不全面的,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又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即如何使观点具有准确性。观点准确,意味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是正确的,文章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将是积极的;观点不准确,当然就是片面、偏颇,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那么文章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将是严重的。举个例子:调查发现,某县实施"倾斜式"发展战略,把上级下拨的老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全部用于摘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这一做法,各方说法不一。持支持态度一方认为:这是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政策,基础设施搞起来了,发展也就快嘛,贫困户也能受益嘛!假如撒胡椒面式地把资金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未必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持反对态度一方认为:这是明显违背上级政策,擅自转移资金用途,片面追求"政绩",置贫困户死活于不顾,政策观念哪里去了?对群众的感情哪里去了?面对如此复杂的材料,我们该怎样通过立观点来表明看法和态度呢?显然,偏向其中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观点的偏颇,并打击另一方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第一,决策者的动机是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来拉动群众脱贫致富,而不是不管贫困户的死活;第二,按上级规定,这两笔资金可以部分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决策者并没有全部转移资金用途;第三,决策者所为的确有违背政策的地方,没有将部分资金用于帮助贫困户摘短、平、快的脱贫项目。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提炼观点:"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重点与一般。只顾效率和重点而不顾公平和一般,或者只顾公平和一般而不顾效率和重点,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发展的。"这观点就站得住脚,争议双方和读者也会信服。
观点必须准确又是一方面。有时我们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想要表述的观点别人已经说过多次了,再重复当然没意思,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又遇上了第三个问题:怎样使观点新颖独到,以富有创意的表述来吸引和打动读者呢?这就要从角度、语言乃至句式上来考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有这样一篇调研文章,它在总结若干县(市)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情况时,归纳了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公路建设成绩斐然、民营经济充满活力、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高效种养方兴未艾这样几个共同特点,但具体来看,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严重滞后。文意为了启发各县(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第二部分列出几点启示:"一、要有好的思路;二、要有克难制胜的办法;三、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四、要有宽松的发展环境;五、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六、要重视人才、用好人才;七、要有灵活、科学的经营机制。"这些观点从道理上都说得过去,但这样的话大家都想得到,显得旧了一点、平了一点。后来修改者把这组观点改成:"一、同样的资源和发展条件,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效果大不一样;二、面临同样的困难和矛盾,善不善于开动脑筋、拿出克难制胜的办法,效果大不一样;三、同样的目标任务,有没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大刀阔斧的气魄,效果大不一样;四、同样的经济增长点,有没有一个使之尽快发育成长的宽松环境,效果大不一样;五、同样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根据市场讯号和产业化要求来进行,效果大不一样:六、同样是发展县城经济,有没有一支敢干事、善干事的人才队伍,效果大不一样;七、同样上项目、办企业,有没有一个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效果大不一样。"我们对比一下,这七个观点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本意都没有变,但句式从原来那种平淡的肯定句变成了以对比为条件的判断句,不仅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也显得很有力度和煽动性,有关县(市)的领导看后不禁要想:"是呀,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条件,人家为什么能搞上去,而我们却搞不上去呢?"在这里,文章因观点的新奇而新奇,可读性和启发性就强了。
二、主体布局方法
调研文章的结构,常见的是两个部分:前言和主体。前言总括性地交代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以及调查的内容和目的等,也有的文章会把主要内容放到前言部分提纲挈领地点一下,以引起读者注意。主体即文章的主要部分。调研文章一般没有专门的结尾,正文写完也就结束了。这里所要探讨的是文章主体部分的内部结构。常见的方法有三种:
一种是"两段式",即前一部分摆情况,后一部分基于前一部分作分析、提对策。这种结构方法在各种题材的调研文章中都会用到。其优点是:轮廓分明,线条清楚,易于阅读和理解。比如一篇题为《对xx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文章,前一部分肯定了综合实力有所增强、经济结构有所改善、居民收入逐步增加等几方面的成绩,指出了工商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工业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农民增产不增收等几方面的问题,同时还通过主要经济指标的横向比较明示了该地区存在的差距。这样,读者就对该地区的经济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不禁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暗暗发急:那怎么办呢?出路在哪里呢?好,后一部分就来谈这个问题了,它提出全区经济工作要着眼于财政增收、企业增收、职工和农民增收,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利税大户、抓特色高效产业和产品、抓龙头企业、抓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几个方面,以此迅速壮大经济实力,改变落后面貌。读者一看,就明白该怎么办了,即使这些意见未必全部可行,也能从中受到启发。
一种是"三段式",即第一部分摆情况,第二部分对情况进行抽象分析,探寻原因,揭示本质,第三部分再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这种结构方法在揭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文章中较多用到,其优点是:意蕴深刻,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把握规律。比如一篇题为《干部分流为什么步履艰难》的文章,第一部分列举了干部分流难以推行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则不惜大量笔墨分析原因,包括"架子"难放、经济风险难当、舆论压力难受、惰性难改等等。然后在第三部分提出办法,最根本的办法是搞好自我心理调节:转变观念,淡化"官念";放下架子,换位思考:主动适应,找准位子;迎接挑战,重塑自我。这类文章由于理性思考的分量较重,常能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三段式"还有另一种布局方法,即第一部分亮出观点,第二部分列举调查情况,事实上是为前面的观点提供依据,第三部分提意见或建议。这种结构方法有点像论说文。比如一篇题为《走产业化之路,建设农业强县》的文章,第一部分就亮出观点"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农业强县的必然选择",主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论证;第二部分是"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通过摆事实来说明推进农业产业化势在必行;第三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县的对策思考",提出要着重做好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培植龙头企业和示范服务等项工作。这种融论说文与调研文章为一体的写法,往往能突出思辨性,增强说服力。
还有一种可称为标题结构法,即文章的主体不是截然划分为情况、分析、对策几个部分,而仅以若干小标题来划分层次,每一个小标题下边既有情况又有分析和对策,夹叙夹议。比如一篇题为《xx村创办蔬菜协会的调查与启示》的文章,在前言部分介绍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蔬菜产业带来的可观效益,然后通过4个小标题来铺排主体内容:1.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为农民致富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保障;2.处理好分散经营与规模发展的矛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3.处理好带头富与共同富的矛盾,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4.处理好高效农业与低科技含量的矛盾,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该村蔬菜协会所傲的工作、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分布于这4个小标题之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展开理性分析,从而使这些小标题所表述的观点既是获得的启示,又是基于调查内容之上的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对策思考,显得厚重而又醒目,容易抓住读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