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如何搞好调查研究--余爱民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6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分钟

如何搞好调查研究

余爱民

调查研究有四个环节,一是选题,二是调查,三是研究,四是写作。总的要求是,问题要瞄准,调查要深入,研究要透彻,真话要敢说,文风要清新。结合这些年的调研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问题要瞄准

先从选题说起,选题就是找问题。农民说,秧好一半谷;我们说,题好一半文。题好不仅仅指标题好,更重要的是选题好。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要找准问题。扶贫工作有句新鲜话叫瞄准式扶贫,我套用一下,调查研究要瞄准式选题。

(一)"三个围绕"确定范围。有些调研任务是领导安排的,我们不需要选题,但更多的调研需要我们"找题目",政务重重,题海茫茫,怎么找?

围绕中心。我们经常说,跟着书记干,围绕中心转。书记就是中心,一把手就是中心。党委政府任何时候都有自己的工作中心,调查研究只有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才会有所作为乃至大有作为,否则"顶磨子唱戏--人吃亏戏不好看",甚至有"偏离主航道,容易被搁浅"的危险。所以我们要自觉而勇敢地"到中流击水"。当年俞正声书记在湖北工作期间特别重视农村税费改革,我写了几十篇税改问题调查,大多得到了他的批示肯定,批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此文很好!"后来罗清泉书记致力于开展新农村建设试验,亲自挂帅出征,一月主持召开一次会议。我沉到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调查,一年时间写了二十多篇调查报告,罗书记批示:"余爱民同志对新农村建设几个问题的研究很有深度,所提建议很好。"我把这些报告汇编成一本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友凡同志亲笔作序。李鸿忠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活动就是组织开展以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为主题的"三万"活动,10万干部进驻到全省2.6个村行政村,走访1060万户农户,实行前所未有的"全覆盖"。活动开展前,李鸿忠书记委托农民日报何红卫站长调查全省农村政策落实情况,何站长邀我参加,调查报告得到了李鸿忠书记的长篇批示,称"这份报告是沉甸甸的"、"我们要用好"、"在抓'三万'活动时当做'指引'用、当教材用"。此报告作为全省"三万"活动的一号《参阅件》下发。

围绕大局。调研选题要有四性:要有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也就是说调研课题四大核心要素:一大、二广、三重、四远。调查研究需要胸怀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善于站在全局工作的高度,抓住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寻求统筹解决的思路。所谓"身在卒位,心谋帅事""开门我最小,关门我最大",我们经常笑自己"写一篇报告便当一回书记"。我调到省委政研室不久,写了篇《湖北新农村建设的十点思考》,俞正声书记批示:此文很好,很多内容可吸收到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有此开篇,我信心猛增,紧接着又写了一篇《建设平安和谐的湖北新农村-关于湖北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又一次得到俞正声书记和省委副书记杨松同志的充分肯定。正声同志批给全省县市区参考,杨松同志则批给省委党校做辅导教材并要求作为长期研究的课题。

围绕难题。解决难题是调查研究的本质属性。调查研究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空对空",要搞"地对地"。能够解决问题就是成功的调查研究,"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要突出重点,关注热点,攻克难点,尤其是要对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具体的调查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还要有敢吃螃蟹、敢尝"禁果"、敢淌深水区、敢闯地雷阵的探索精神和无畏勇气。应该说,我写的调查报告更多的是想在难题上突破,是想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我参加了三轮"三万"活动,蹲点团风县四个村,住在农民家里三百多天,看到了黄冈地区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也了解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农业的主要问题是谁来种田和怎么种田的问题,实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问题;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和三留守的问题,实质是收入问题和平等问题;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问题,实质是"用一体化推倒二元墙"的问题。具体问题包括:两水问题,种田没有水,种子播不下去,吃水也不安全,压把井的水又黄又苦;两债问题,绝大多数村负债,村民小组也有债务,我们住的那个有个小组欠债数额还比较大;两路问题,公路只到了村没到组,进进出出仍不方便,生产公路也要修,至少要让农机开得进去;两房问题,新房无规划,杂乱无章,老房子不拆,东倒西歪,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是我们联系的那几个村的,也是全省甚至全国普遍存在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就是我们应该调查的重点课题。

(二)"两点一线"锁定目标。打枪要两点一线瞄准,调研要两点一线选题。两点即下面一个点和上面一个点。下面一个点是老百姓的着急点,上面一个点是领导的关注点。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两句话:急百姓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倘若能急在未急时,想在刚想间则更有价值。一线,是两点之间的连接线,不同于几何里面任意两点都能连成一线,我要作的连接线,是指我的工作责任线。所谓一线,就是"守土有责、有土负责、守土尽责"。我觉得,脱离了本职一线,纵有千万个两点也不容易连接,而如果我们每一个行业的干部,都能自觉地连接属于自身责任范围内的上下两点,那我们的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很多情况就不一样了。两点一线连接起来,就找到了问题,也就是找到了我要调查的课题--有价值的课题,可以决定调查一半成功的课题,一炮就能打响的课题。

我写第一篇调查文章《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成因及解决办法》,那是我从报社总编调到县委办公室的第一个月,因为我兼任县税改办主任,下乡调查,哎哟喂,老百姓为承包地的事扯皮太多了,汴河镇平均每村5起纠纷,全镇100多起;白螺镇有个女农民为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喝农药;尺八镇有个种田大户为保住自己"规模经营"的土地也喝农药,矛盾是这样的普遍而又尖锐。往上一看,中央和省委正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税费改革负担减轻后带来的问题,正是我这个税改办主任应该"管"的问题。两点一线,应该调研,应该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没有想到的是,调研开笔第一稿,便获得俞正声书记和时任省委副书记邓道坤同志的高度评价:"此文很好""文章花了功夫,情况清楚,思路清晰,方法实在"。文章按正声书记要求发全省县市区参考。

一炮打响,有人怀疑我是瞎子撞钟碰运气,我便再试试,其实我心里有底。我接着写第二篇调查文章《税改后公益事业怎么办》。我在县委办公室分管文书,有机会最早接触中央和省市文件,那天我读温家宝总理到湖北视察讲话,里面有一句话是对俞书记讲的:"有一件事你们考虑,税改后公益事业怎么办?"我把这句话抄在本子上,打了一个破折号,请让小余来调查。我写下这句话当天下午,我们老家联盟村的干部找到我,说村里的一部大桥被船撞断了,必须修,但又没钱修,又不能违反政策找群众集资修,怎么办?听他们说这样的新问题下面还多着呢。嘿,这个问题我又抓定了,党中央有要求,老百姓有呼声,我正管着这些事,我不调查谁调查?我不解决谁解决?于是我便着手,广泛而深入地调查。一个月后,我完成了《税改后公益事业怎么办--来自监利县105村的调查》。正声书记给予高度评价,批示要求湖北日报连载。省委办公厅《决策参考》全文刊发,发了32个页码,可能创基层同志发稿的"吉尼斯记录"。湖北日报连载3期,加了一个很长的编者按,其中有这样一段"编者感到,他的调查报告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作者敢于正视矛盾,深怀忧患之心和爱民亲民之情,紧紧抓住了税改后农村工作的一大热点和难点;在于以严谨踏实的作风,走百村、串千家、打捞到第一手鲜活的材料;在于作者远离八股,不饰雕琢,以朴实无华的文风,为我们奉献了一道真正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精神食粮。"那评价多高啊,同事们笑说把我吹成了"革命烈士"。后来这篇文章获得中国社科院等几家联合颁发的全国三农研究创新大奖。我从两次调查中明确体会"两点一线"的"神奇功效",遂凭此法,勇往直前,扩大战果,两年时间写了30多篇农村调查报告,正声书记批示10篇,9篇发全省参阅。

二、调查要深入

怎么做到深入?科学的方法是保障,比方法更重要的是作风,比作风更重要的是责任。担当责任、饱含真情、扑下身子、掌握方法,以此"四位一体",确保调查深入。

(一)领袖示范和要求。当年毛泽东同志深入到湖南五县调查32天,写下了千秋名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年刘少奇同志深入湖南三县调查44天,曾住猪场饲料房7天。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央要求,省、区、市党政领导同志每年至少抽出一个月时间,地(市)、县党政领导同志每年至少要抽出三个月时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所谓深入农村,就是要深入到村到户,特别要到贫困村,直接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什么、反对什么,在农民中交一些知心朋友。江泽民同志还要求我们,农村调查要进村庄,工业调查要进车间,军队调查要进连队。习近平同志当省委书记时就撰文要求,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求"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他提出,省委书记要县县跑到,市委书记要乡乡跑到,县委书记要村村跑到。他要求,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

(二)像鸬鹚一样沉到水底抓活鱼。李鸿忠书记在《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中有这样一段话,讲得特别形象、十分精辟:"群众把我们有的干部下基层比作'鸭子'现象,下了水而沉不下去,头是下去了,尾巴却一直浮在水上。有的同志还真是这样,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回到市里谈一谈,'下水漂一圈'就回来了。还有一种是'鸬鹚'现象,有一种抓鱼的水鸟叫鸬鹚,这种水鸟专门沉到水底去抓活鱼,越是深水越能抓到大鱼。我们要向'鸬鹚'学习,沉到基层去。"有的调研难免有点"鸭子做法",并且是成群的鸭子,浩浩荡荡地下去,又浩浩荡荡地回来,两三天甚至天把时间。县市招待肯定是非常客气,我多年在基层工作,迎接上级领导那是有套路的,所谓"领导未行我先行,看看道路平不平;领导未尝我先尝,看看味道怎么样;领导未讲我先讲,看看话筒响不响。"这还是一般的准备,周到的准备是:"上级调研传真先到,全室动员一齐制造。重点准备综合汇报,分头准备现场介绍。豪华宾馆吃饭睡觉,充分考虑领导爱好。全部接待成龙配套,特别是上访户看死盯牢。"如此"武装到牙齿"的接待,我们下去还能摸到真实准确的情况吗?还有一种比"鸭子下水"还不如的现象,有的同志包括领导同志和秘书同志,很少下基层调研,他们像鸡子一样索性不下水,只在坡上找食吃,坡上也是有食吃的,很多人不是关在办公室里也能写出所谓的调查报告来吗?而今电脑上轻轻一点,什么资料没有?但是这种"网络式、剪贴式、虚拟式的调查研究"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呢?针对这些现象,所以,鸿忠书记号召我们向鸬鹚学习,沉下去调研,要努力做到这么几少几多:少一些车水马龙,多一些轻车简从;少一些隆重接待,多一些食宿从简;少一些充分准备,多一些随机抽样;少一些"路边观花",多一些"里子找差";少一些各级干部接见,多一些跟广大群众接触;少一些匆匆忙忙,多一些从从容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