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以人民为中心专题合集31篇(党课、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参考)(第6/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21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4分钟

来自【藏经阁】,QQ215425891,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以人民为中心 推进乡村振兴惠农富民

哈尔滨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 李桂芹

(2021年8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哈尔滨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部署了一系列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其中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进乡村振兴惠农富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改善和保障民生水平,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们要结合我市实际抓好落实,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增强财政实力。

(一)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全力招商引资上项目。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聚焦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传统等优势谋项目,突出抓项目、强园区、优环境、惠民生、补短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总量、产业层次、财政实力全面提升,营造竞相发展、争先晋位的良好氛围。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狠抓产业招商,制定农业项目招商图谱。以"两头两尾"为抓手,聚焦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谋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玉米、水稻、乳、肉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成第一支柱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精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蔬菜、鲜食玉米、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加大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强化基地建设,发展初加工,培育"龙九味"品牌,推动中药材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北纬45°椴树成熟蜜黄金产业带,做强柞蚕桑树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引导产能向农产品加工园区集聚。集中建设好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开展"百村千社万户"示范典型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三)将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减玉米、增水稻、增大豆、增蔬菜和经济作物"的调整思路,稳步提升优质高效作物面积,重点增加优质高效水稻、高油大豆种植面积,有效扩大棚室蔬菜、食用菌、浆果等优势果蔬品种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动"两牛一猪一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加快畜禽良种化进程,严格饲草饲料标准,加强养殖环节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质量,推动畜牧产业稳量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方正银鲫、鳜鱼等特色养殖,促进地方名特优渔业养殖规模化、产业化。以近郊、哈北、哈东南三大林业产业经济区为重点,不断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发展食用菌、坚果、北药、苗木、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切实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深入实施村庄规划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公共设施建设、乡村善治建设、乡村文明建设"五项行动",持续改善乡村面貌。

(一)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聚焦提升类村庄等建设需求量大的要加快编制,实现应编尽编。对暂时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控要求进行建设。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切实保护特色村、民俗村传统风貌。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建设,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严格规范村屯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推进村庄撤并、强迫农民上楼。严格规范撤并程序,探索建村设镇的有效途径。

(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乡村振兴是民生大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民生大事。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一、二类县为重点,以室内水冲厕所改造为主,组织开展农村改厕试点示范,探索适合北方高寒地区改厕模式。推进垃圾革命,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全市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梯次推进污水革命,开展以生态化、资源化为导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做好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有效衔接,提高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

(三)加强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支持乡镇通三级

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和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路、水、电、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面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逐步推动千兆网络建设覆盖,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大棚房"回头看"的部署要求,在规定时限内打好打赢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攻坚战。

(四)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发挥县级"一线指挥部"作用,落实领导责任,强化抓基层的工作导向,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发挥乡镇为农服务中心作用,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平台,实现"一站式"办理。强化村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五)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民间艺术、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动态清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

色产业发展壮大。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建设一批中草药、马铃薯、高端肉牛、蔬菜等特色种养基地。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用好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继续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培育区域劳务品牌。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强化就业服务,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

(三)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根据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方面情况,在脱贫县中确定若干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增强其区域发展能力,确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不掉队。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市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有更大的进展。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法治政府

张全林

(2021年8月26日)

纲要对在新发展阶段更好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发挥政府在整体法制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这一法治领域纲领性文件,既是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协同配套,又有助于发挥政府在整体法制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立足新方位,精绘施工图。纲要对在新发展阶段更好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它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扣突出问题,对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行政决策制度体系等提出改革举措,不仅明确了到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各领域目标,还规定了"工期",使法治政府建设更加有可操作性。如在政务服务效能方面,要求到2021年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在优化政府服务职能方面,提出2022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

立足新起点,打造暖政府。纲要提出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与2015年纲要提出的目标相比,它进一步强调了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与时俱进的特点非常鲜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分级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加强政务信息系统优化整合;加快推进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统一认定使用,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所盼所需;提出执法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既凸显力度又富有温度。

立足新目标,增强公信力。政府的公信力来自阳光行政。政府法治建设的实质,说到底是给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让政府行权戴上"紧箍咒"。纲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以政府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体现在立法上,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宽立法公众参与渠道,完善立法听证、

民意调查机制;反映在执法上,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相关权利。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浙江省委党校 徐畅

(2021年7月28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治理及社会治理成为政界、学界高度关注的两个热点词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明确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表述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且将社会治理界定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这些表述澄清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也启示我们,在探索中国之治的过程中,必须摒弃"国家-社会"的二分,将高水平社会治理视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阐释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解析社会治理对国家治理的作用,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社会领域的体现

国家治理作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基点,涵盖了国家一切事务,包括社会治理。我们应将社会治理看作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且起积极支撑作用的组成部分。

其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领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非常明确地将社会治理界定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总体上说,社会治理涉及增进民生福祉、防范重大风险、维系平安稳定等内容。这些内容恰恰与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改善,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可以说,社会治理的良好运转能为国家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其二,社会治理对社会公众参与有着内在要求。社会治理倡导国家对社会的增能赋权,重视政府之外所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一方面,社会治理所面对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部门所能化解的,需突破主体的边界和局限,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持久地参与公共事务是"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延续。

其三,社会治理的核心功能是增强"制度执行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制度执行力为关键,社会治理当以制度执行力的增强为总体方向。事实上,已有学者发现,在社会基层,以制度执行力为目标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强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创新是内在统一的。社会治理以"人民性"为基本准则,以"公共性"为核心追求,重点回应民众的需求和期待。制度执行力的增

强不是一味强化传统执行者的权力,而是在制度执行中根据治理需要将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主体纳入统一的制度框架,同时强调他们的主体性和责任感,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社会是国家治理的当然领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社会领域的体现;同时,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执行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执行力如何通过社会治理而增强。

二、社会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协同与执行力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既应该包含具有优势的制度安排,也应该内含制度执行力,以确保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绩效。社会治理的核心功能便在于制度执行力,其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在内的多元主体协同。

学术界普遍认为,从世界范围看,治理的兴起始于这样的事实:公共行政的主体已经超出了多层级的政府机构,而延伸至社区、志愿者部门和私人部门。宽泛地说,所有公共事务的关联方都应该是社会治理主体。"治理"兴起之初,就蕴含了"多元协同""合作共治""政社合作"的指向。我国将社会治理的未来格局定位于"共建共治共享",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社会各方参与、让政府社会协同,是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总之,协同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意,也一直内嵌于党和国家有关社会治理的政策之中。

需要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固然不是社会治理的被动一极,社会治理固然强调社会力量在公共事务中的自主性参与,然而绝不能将社会治理简单理解为纯粹的社会自治。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领域的一贯理念:既强调稳定,又强调活力;既倡导社会的多元主体地位,又强调党的领导作用;既强调各方共治,又强调政府的"元治理"角色。

我国的社会治理实际上将国家与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得原有的主要制度和政策执行方--科层制组织不再"孤独",它们可以向社会扩展其实质影响力,在执行中得到城乡居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力量的配合。如此,制度执行力的基础便不仅是法定权威,协同的共同体将使得政策对象也成为执行者的组成部分;通过协同而得到强化的制度执行力,能更好

地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体现了执政党深远的战略眼光。

三、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造就执行力

毫无疑问,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将迈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协同"是这一新格局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多元主体共铸执行力的基本途径。造就协同的过程,也就是增强执行力的过程。那么,该如何塑造社会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协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最大同心圆""最大公约数"的阐述给了我们巨大启发:形成政府意志和人民意愿的无缝契合。公共治理理论表明,公共服务问题是触发治理的主要原因,改善公共服务也是协同治理的主要目的。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与社会产生共鸣共识,这是两者之间协同的基础。在我国,公共服务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所需的公约数、同心圆。

我们看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调了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基于这样的共识基础,将社会治理作为制度执行力的来源,我们可以将"执行"(公共服务)与"治理"(共治)结合起来,力求执行力和多元协同的共进。具体的途径是,在公共服务(或显著有益于社会成员)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党和政府主动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参与渠道和平台,以政策执行造就并强化社会成员参与意愿、社会力量与政府的协同程度,在执行中获得更强的执行力。

这样的设想并非空想。第一,在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往往在于政策执行,这些政策聚焦于"公众及其问题",这有益于人民的生计和发展。精良的公共服务政策执行能够提升国家(政府)的治理效能,确保社会的规范有序与充满活力。唯有依托这样的公共政策执行,国家意志才能被顺利贯彻。第二,公共服务的政策执行不可避免地产生于各自利益、目标和策略相异的多元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公共服务政策与目标群体的切身利益相关,最易引起他们的关心。在执行中引入协同,在协同中强化执行力的目标是可欲的,通过此类政策执行,政府与社会各方力量都将"习惯于"协同,贡献于执行力。

这样的做法既坚持了人民的首要地位,又将政府意志与人民福祉高度统一,

更将政府组织与社会各方力量有机融合。以这样的手段获得的执行力,无论是在价值意义或工具意义上,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社会成员层面,都是无可挑剔的。

在"接诉即办"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区营销分公司 陆婧媛

(2021年7月15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接诉即办"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实际行动。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1.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集中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广大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

坚持人民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人民群众既是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让人民共享革命成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人民共享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落实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发展要求上,采取了一大批惠民举措,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强的获得感。

4.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前进道路上,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北京考察,强调"北京要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北京提出的要求"、"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北京市改革创新首都基层治理体系,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把12345市民热线作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从"民有所呼"的大数据积累中,梳理出高频问题、重点区域,未诉先办、主动治理,真抓实干,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群众的诉求当重点,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困扰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赢得了民心,促进了首都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一)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机制

1.贵在树立民本导向,雷厉风行解民忧

北京市实施"接诉即办"机制,以12345热线市民诉求为"哨声源",承办者闻风而动、全时响应。"接诉"时,第一时间听到百姓"哨声";"即办"时,到一线去、到群众身边去,下足"绣花功夫",雷厉风行解民忧,并着力提高解决率和满意率,将"服务型政府"理念落到实处。

2.贵在树立效果导向,求真务实抓落实

北京市委每月召开区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推行市委书记点名、区领导约谈、纪检介入、街乡镇内部监督、群众监督等一系列监督"接诉即办"高效落实的举措,将社会治理中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亟待解决的事情,一竿子插到基层部门去,形成了"群众-顶层-基层-群众"的实践闭环。

3.贵在树立问题导向,未雨绸缪掌先机

北京市以"接诉即办"机制为抓手,从大数据中梳理出高频问题、重点区域,以点带面,将同类问题隐患一并解决。并且,未诉先办、主动治理,努力把问题苗头解决在群众投诉之前,为社会治理趟出了一条新路。

(二)分公司制定"接诉即办"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精神,结合集团重点工作要求,特制订疫情期间"接诉即办"管理制度,疫情期间"接诉即办"工作预案。通过严格执行分公司"接诉即办"工作方案,制定《分公司"接诉即办"工作周报》,并定期在分公司党总支会通报工作完成情况。为了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加强分公司内部"接诉即办"微信工作群的沟通反馈力度,努力做到在按照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处置机制,对派单做到立即响应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率"和"满意率"。做到切实将"接诉即办"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到位。

(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2345绣花针穿起民生万家线,万家线勾勒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形成"百姓吹哨、全社会动员"的局面。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和生动践行"为人民服务"时代内涵,用"接诉即办"体现使命担当,用"绣花功夫"传递城市温度,书写"北京故事"新篇章。

为有效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提高市政工单及时率、解决率、满意率,保障分公司工作的正常运行,党员积极配合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发挥专业优势,对反馈的与本系统相关的投诉问题,加大业务指导力度,推进工作落实。党员更是要带头坚守工作岗位,挺身做好榜样,主动影响和带动身边同事,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为全面落实"接诉即办"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接诉即办"机制,干部与群众,党员与群众,距离更近了,心贴得更紧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京华大地上有了新的实践形式。党员在集团公司、分公司党总支的带领下,增强大局意识和底线思维,各负其责、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不折不扣做好"接诉即办"工作,这也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体现。

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兰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梁民强

(2021年8月24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意蕴深远的重要讲话中,86次提到"人民",深刻展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生动表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