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民法典材料合集27篇,含宣讲稿、领导讲话、方案通知、经验信息、心得体会、评论文章等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3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5分钟

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相关材料合集

目 录

一、重要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重要论述...................................3二、微宣讲讲稿

民法典微宣讲讲稿1.............................................................7

民法典微宣讲讲稿2..........................................................13民法典微宣讲讲稿3..........................................................17民法典微宣讲讲稿4..........................................................25民法典微宣讲讲稿5..........................................................29三、领导讲话

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讲话摘编1......................................33

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讲话摘编2......................................35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讲话摘编3......................................37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讲话摘编4......................................39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讲话摘编5......................................42四、方案通知

关于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的方案.....................44

关于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典》的通知..........................................................................53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的通知.............................57五、经验信息

民法典宣传经验信息1......................................................60

民法典宣传经验信息2......................................................63民法典宣传经验信息3......................................................65民法典宣传经验信息4......................................................68民法典宣传经验信息5......................................................70六、学习体会

民法典学习体会1..............................................................73

民法典学习体会2..............................................................77民法典学习体会3..............................................................81七、评论文章

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84法治建设的里程碑..............................................................87民法典,镌刻人民权利的"宝典".................................90民法典彰显当代中国法治精神.........................................92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9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重要论述

新华网

重要论述 民法典

一、系统阐述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

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

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

义。

实施好民法典: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

然要求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

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

二、深入回顾民法典的编纂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

后制定或修订了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三、深刻概括民法典的鲜明特色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

--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

--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

法典

四、立体布局民法典的全面实施

立法

有关国家机关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

求,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

总结实践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要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技术发展进步新需要,在新的实践

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行政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

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司法

各级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要加强民事司法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五、全面部署民法典的普法工作

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要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

点问题

--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

--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

--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六、明确提出民法典的理论研究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

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七、对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求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民法典微宣讲讲稿1

网络

微宣讲 讲稿 民法典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这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立法工程。通过学习,我认为民法典编纂和审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彰显制度优势、坚持实践导向,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

特点之一: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体现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

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规定了在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广大人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和如何履行相关义务。其核心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贯彻法治精神,让广大人民真正拥有自己的权益,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坚持人民立场,体现人文关怀,是民法典的突出特点之一。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大民事权利保护力度,提升广大人民权利意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坚持人民立场要体现人民意志、彰显权利温度、展现法律情怀。编纂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民法典体现了对人民意愿的充分尊重、对人民权益的充分保障。坚持人民立场要激发人民创造,一方面,通过信息披露、网络发布、征求意见、专家听证等多种方式,广泛倾听人民呼

声、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全方位

保护人民民事权利,让立法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条款都凝聚广泛共识,激发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彻编纂全过程,全面借鉴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人民意愿、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切实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充分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方式,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使广大人民学习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把法治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变为日常生活自觉的反映、变成行为本身必备的规律,把靠法办事、依法成事变成习惯,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特点之二:始终彰显制度优势坚持法治原则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具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民法典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系列规范、准则并约束个体行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国在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形成、坚持、巩固、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形成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民法典编纂始终坚持法治原则,通过优化立法体制、机制和程序,增强立法的民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现有民事法律进行全面、系统、有序地科学建构,对于健全法律体系,实现全覆盖、解决交叉点、保持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民法典还突出科学"编纂"形式,在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已颁行的基础上,按照系统、协调、统一的原则,完成民法典其他部分的制定,实现现行民事法律的系统整合和科学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民法典编纂集聚立法智慧,通过制度安排和制度机制的建立,保证制度的连续、协调和稳定,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并推动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特点之三: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回应人民期盼

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规范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问题。民法典

的编纂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既保持了我国民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时地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编纂一部符合新时代中国国情、民情和社情,科学、协调、统一的民法典,需要始终坚持实践导向。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多元利益诉求,法治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有效途径,把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解决人民群众在民事实践活动时遇到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民法典通过对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定的界定,全面保护民事权利,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才能统一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

制度理性源自人类实践理性的长期发展,民法典发挥着规范自然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需要坚持实践导向,直面中国问题,展现时代特色,

设计中国方案,解决中国问题。对于广大人民提出的合理化建

议要充分吸收;对于现行民事法律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规定要全面运用;对于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现行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坚持实践标准要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情况,把法治实践理性与法学科学理性结合起来,把法律科学方法与哲学思辨结合起来,确保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民法典微宣讲讲稿2

网络

微宣讲 讲稿 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从明确禁止高利放贷、进一步完善防止性骚扰有关规定,到合理确定无效婚姻的情形、完善高空抛物坠物责任规则,民法典诸多新看点值得我们关注。

看点一:禁止高利放贷

民法典合同编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基础法律中明确禁止高利贷,代表着在国家层面对高利贷进行坚决禁止和严厉打击的态度。我国无论是法律传统还是人们的普遍认知,对高利贷行为都是保持一贯的否定态度,形成了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共识。此外,禁止高利贷也是为了鼓励人们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这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有重要现实意义。

网贷变成"套路贷","现金贷"变身高利贷......近年来,民间借贷领域问题频出,既影响正常金融秩序,也给经济社会稳定带来隐患,亟需通过法律进行规范。民法典这一规定在继

承现行合同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加明确的宣示,也与

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制定的民间借贷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相衔接,为应对民间借贷领域有关问题提供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据。

看点二:明确"机关、企业、学校等"的防止性骚扰责任

民法典对此前草案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作出修改,将"用人单位"修改为"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随着近期曝出个别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的消息,社会各界对完善法律法规防止、惩治性骚扰行为的呼声进一步高涨。建立防止性骚扰的"防火墙",必须明确容易发生性骚扰的单位、场所的有关责任。

机关企业是利用从属关系实施性骚扰的多发场所,而学校则是未成年人和年轻人最为集中的地方。从劳动关系上来看,这些地方确实不都是用人单位。民法典这一修改实际上将负有防止性骚扰责任的单位范围进一步明确,也让法律在防止职场和校园性骚扰方面更有针对性。

对于性骚扰,其实还有不少需要明确的问题,例如构成性骚扰的行为界限在哪儿,生活中大家开的一些玩笑究竟是否属于性骚扰,机关企业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有效防范性骚扰等。"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有关单位的摸索实践来积累和形成共识,为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提供事实依据,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法律的实施、司法的案例来让纸面上的条文落到实处。

看点三:婚前隐瞒重大疾病,撤销婚姻找法院

民法典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可以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撤销

权。

家庭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就是夫妻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无效婚姻的撤销权交给人民法院这样的司法机关来行使,其审慎程度是远高于婚姻登记机关的。这体现出民法典在立法理念上对'家庭'的高度重视。

实践中,婚姻登记机关更多是对结婚登记的要件形式进行审查,而婚姻登记机关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法定职权对于一方是否健康、是否隐瞒重大疾病等事实进行核实和认定,所以这项职权交由法院来行使更有可操作性。

现实中对于"重大疾病"的具体名类难以明确规定,因此该条款具有相对开放性,授权法官在审判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共识。在判断是否构成足以撤销婚姻的重大疾病时,法官一定要征求相关领域人士的专业意见,作为个案处理判断的重要依据。

看点四:防止高空抛物坠物,物业要尽安全责任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高空抛物坠物事件,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这次民法典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筑物管理人主要是指物业服务企业,能够有效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负起责任,及时检查、维修、加固高楼外部设施,加强对业主的宣传教育,在必要的地方安装能够拍摄高空抛物坠物的摄像头

等设备,为有关部门及时调查高空抛物坠物事件提供证据等。

大多数情形下,建筑物的管理人是由物业服务企业担当,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安全保障义务,有利于裁判者在面对具体纠纷裁断时进行法条适用。

当然,在治理这一顽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协调发挥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作用。对于高空抛物坠物致人损害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没有构成犯罪但违反了行政法有关规定的,要追究行政责任;同时给受害人造成损失的,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多管齐下综合发力。

民法典微宣讲讲稿3

网络

微宣讲 讲稿 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被替代。

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民法典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对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高空抛物坠物、性骚扰、手机APP收集个人信息等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民法典均进行了直接回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还体现了对疫情防控有针对性的考量。

第一,关于疫情: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

明确物业应急处置责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给民事立法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民法

典作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最新修改:

--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民法典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

施。

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监护人被隔离,导致被监护人缺乏照

料的状况。民法典这一修改非常必要,监护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加强对特殊情况下被监护人的保护,同时也需要基层组织等及时履行职责,及时发现相关情况并采取措施。

--民法典在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事由中,增加了"疫情防控"。对于疫情中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民法典增加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疫情期间,物业在社区疫情防控中承担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立法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开展应急处置的责任,并明确业主的配合义务,有助于物业开展相关工作,维护小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此外,民法典完善国家订货合同制度,规定国家根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达国家订货任务、指令性计划

的,有关民事主体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

利和义务订立合同。

第二,关于物权编:明确居住权,破解业主维权与维修难

民法典物权编的一大亮点,是增加规定"居住权"这一新

型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有权按照

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这一制度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有助于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在涉及房屋的债务追溯、银行拍卖等时,居住权的确立也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此外,对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怎么办、小区业主维权难、公共维修资金常年"沉睡"等社会热点,民法典均有明确规定:

--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明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适当降低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特别是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的表决门槛,并增加规定紧急情况下使用维修资金的特别程序。

民法典民法典筑牢现代产权保护制度的坚实基础,让百姓财产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为调整物业纠纷等民商关系提供

有效的法律依据,也为地方出台细则提供空间。

第三,关于合同编:增加物业服务合同、完善电子合同,对高利贷和"霸王条款"说"不"

大到买房,小到交水电费,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合同。针对近年来合同领域的新问题,民法典在合同编中作出一系列规定,亮点如下:

--针对物业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民法典增加规定物业服务合同,为老百姓解决物业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及百姓网购习惯养成的需要,民法典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

以立法形式,肯定电子合同未来发展前景,保障了商事活动中双方合同可以通过便捷的电子合同方式订立,减少了书面合同订立的繁复性。

--针对近年来各界反映强烈的高利贷问题,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对于很多消费者都遭遇过的商家"霸王条款",民法典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当事双方平等,以前,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形式平等。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对合同本质平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民法典对格式条款制度的细化规定,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第四,关于人格权编:加强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关注性

骚扰与基因科研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民法典的一大亮点。这是民法典

立法的重大创新,有助于强化对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

手机APP悄悄收集个人信息?骚扰电话令人忍无可忍?......回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可谓浓墨重彩。

--明确隐私的定义。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私人生活安宁"写入隐私权,不仅是文字上的完善,更延展充实了法律的保护范围。这意味着,频发的骚扰电话、短信、强制弹窗广告等也可能被认定为侵犯隐私权。"

--完善防止性骚扰有关规定。民法典在总结既有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性骚扰的认定标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的义务。

民法典针对性骚扰作出规定,就是要通过立法来制裁侵害行为、抚慰受害者心灵。明确企业等单位的相关义务,是为了在防止职场和校园性骚扰方面更具针对性,也有助于第一时间保留、掌握证据。

此外,为规范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民法典明确了从事此类活动应遵守的规则,避免科学伦理"不能承受之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