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组织系统自身建设经验做法汇编-15篇(第3/3页)
坚持考核有机制。本着"规范管理、严格督查、量化考评"的原则,注重体现重德才、重实绩的工作导向,出台《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突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评并重,将全体机关干部纳入考核,积极激励引导组工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日常考核以"优秀工作成果评选""双争一打造""常态化考核"为主要内容,从部门、科室、个人三个层面入手,优化、细化、量化项目分数,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计算方式,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量化赋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创优、竞争上岗、提拔重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努力让每名组工干部的每一滴汗水都能够量化。优秀工作成果的评选,强化了精品理念,通过亮点工作、突出贡献奖和一票肯定等大力倡导以亮点工作为先、以突出贡献为荣、以一票肯定为耀的工作导向,努力营造心齐劲足、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每季度开展的以"争创红旗科室、争创先进个人和打造品牌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双争一打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组工干部的创优意识,活动开展以来,共评选产生亮点工作159项,先进业务个人9名,先进信息宣传调研工作个人15名,红旗科室8个,打造了品牌工作(一票肯定)6个。
坚持言行有标准。
一是着力强化规矩意识。组织机关干部强化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中组部提出的"五个不准"、领导干部"十不准"等行为准则,通过德廉知识测试、党章背诵、法律知识讲座等课堂学习形式,使组工干部熟知相关纪律、法律规定,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决不能说,真正做到懂规矩、知底线。
二是着力强化底线意识。通过组织到检察院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潍北劳教所等课外讲堂学习,以实际案例告诫组工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按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真正做到公私分明、公道正派,为政清廉,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三是着力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把文化建设渗透到自身建设的方方面面,对部机关办公场所进行统一规划,高标准、规范化打造寓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组工文化长廊"。通过设置电子滚动显示屏、制作写真版面等方式,共设置了部风展示、党性修养、道德品行、部机关活动展示、工作理念和职责、工作亮点展示、警示激励、学习提高等8个组工文化展示版块。同时在部机关会议室显要位置挂设"十严禁"警示标语、每名组工干部办公桌统一制作组工干部"七不准"纪律要求,使组工干部能够处处感受组工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把组工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组工干部砥砺品格、规范言行、凝聚精神、陶冶情操、激发工作热情的强大动力。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充分重视并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才能保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党的意志的统一和实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迫切需要汲取党的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这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经验
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积极发展、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中共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明确,农村、工厂、铁路、矿山、兵营、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至中共四大时,党认识到必须通过自身组织建设,以强有力的组织工作保障领导权的取得和实现,因而通过了确立支部为党的基本组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明确支部的基本职责即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对工人群众进行政治上的引导和教育。随着中央对基层组织工作的逐步探索和实践,1926年7月,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意味着支部不论其所属的地域或行业都需要在基层社会单位中真正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切工作归支部"的理论被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到红军建党建军的实践中,创设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根本原则和组织制度,在军队建起严整的党组织体系。
"支部建在连上"使我们党的组织体系第一次得以上下贯通、完整和严密,成为党重要的组织制度基础,使党的组织工作第一次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保证了党指挥枪落到实处,使全党的意志第一次通过制度实现统一。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自身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党的领导最为根本的组织保证,基层组织建设得好,各类基层组织特别是党支部作用发挥到位,党的领导就能够坚强有力,就能够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克服千难万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迫切需要从基层组织建设抓起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精髓之一就是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里,基层党组织处于最基础、第一线的位置,是党执政的根基。1939年陈云同志在《党的支部》一文中曾经指出,党的一切口号、主张、政策,依靠支部才能具体深入到群众中去。依靠支部在群众中日常的宣传组织工作,才能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口号、主张、政策之下,进行革命运动。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正是通过基层组织和严密的组织体系,以组织的形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党的意志、主张、政策、方针、路线等才能够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
进入新时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对党的基层组织、党员而言是现实和急迫的挑战。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执行不力、基层组织涣散、党支部抓党建工作不实、支部成员专职化程度低、业务素质不高、党员意识弱化、支部生活表面化庸俗化,特别是党的政治生活弱化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淡漠,组织观念薄弱,有的甚至与黑恶势力勾结营私,则势必严重影响党的威信和组织力,危害极大。基层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神经末梢",但却关乎民心,关乎群众对党的领导的切身感受,关乎党自身建设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丝毫不能放松。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必须抓好夯实。
以强化政治功能为指向做好基层组织建设的顶层设计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以最大限度将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实现党的战略目标提供力量源泉。
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坚定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早在古田会议时就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大政治原则,要求从思想上政治上把党的队伍组织起来、武装起来。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正是在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方向就是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保持政治定力,回应群众之所呼,带领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基层组织建设要把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重要抓手。政治组织严密、政治纪律严明是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基因,也是长期执政条件下抗御风险、兴党强党的巨大优势和根本保证。基层组织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守纪律、讲规矩,但也有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理想信念滑坡、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思想观念落后、工作上持本位主义、行动上持自由主义等问题。近年来查处的基层贪腐官员,绝大多数存在政治迷茫、党性不纯,拉帮结派、破坏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基层组织建设只有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强化"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才能保证其真正成为党的主张的宣传者、党的决定的贯彻者、基层治理的领导者、团结群众的动员者、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也唯有如此,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够得以实现。
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遵循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要求,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的建设的经验和逻辑也在于及时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践需要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基层组织建设是久久为功的长期过程,既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又体现基层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两个条例都植根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基本法理,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理念贯彻到基层组织建设中,从组织设置、职责任务、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基层组织工作作出了系统全面规范,是党支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纲"和"本"。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贯彻好执行好两个条例,把依规治党落到实处,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切实把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建设好、巩固好。
结合实际整体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基层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履职尽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强调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要分类施策、因时(地)制宜。党的基层组织数量众多,分布领域广泛,基层组织建设应当既对标中央要求、完成共性任务,也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地方实际,以提高建设实效。为此,要区分党政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私营和外资企业等不同党的基础组织情况,坚持调查研究,分析研判真问题、实问题,实事求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要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抓住全面提升组织力这个重点,整体推进组织建设,把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之下,永远跟党走。
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来,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精神,不断纠正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走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进而走向改革开放伟大胜利。新时代基层组织建设更要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回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让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鲜活实践,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不竭动力。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如何更好地加强基层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高度重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列宁认为,党应该具有严密的组织、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只有按照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党才是一个"真正钢铁般的组织"。他还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来看,无产阶级之所以不可战胜,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计划经济时期,社会资源靠各级组织完成,组织的作用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都十分明显,个人对组织的依靠感和归属感都很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原有的资配置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对党内生活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引发种种问题,组织观念薄弱、组织涣散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存在形式主义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严重制约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影响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二、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适应新时代要求,全面提升,务求成效。
提升政治领导力。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第一位的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必须首先提升政治领导力。要突出政治功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加强党组织对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在农村,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城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发挥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和引领作用;在国有企业,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使党的领导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工作机制;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决定或参与决定重大问题并监督实施,支持保证行政领导人依法行使职权;在机关,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与促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有机结合,加强政治引领,确保党的各项政策顺利落实。
提升组织覆盖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全面领导离不开党的组织健全。党的组织应该覆盖社会方方面面,不能有任何死角。为此,必须提升党组织覆盖力。
一是扩大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创新设置方式。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党组织设置方式,确保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
三是激发支部活力。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到支部导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真正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四是严管和厚爱支部书记,强化党支部书记管党治党责任。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党支部书记要担负起管党治党的直接责任,要对党负责,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从基层党组织实际来看,支部书记任务重、压力大,要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广大支部书记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确保他们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提升群众凝聚力。我们党是一个群众性政党,新时代党要建成世界最强大的政党,必须增强群众凝聚力,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基层党组织要深深植根于社会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偏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与群众一块过一块干。
二是强化服务功能,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满足群众多方面需要。
三是严格执行党的群众纪律,以铁的纪律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增强社会号召力。政党的社会号召力体现在凝聚能力、动员能力、引导能力等方面。社会号召力源于党的自身,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质量。要充分发挥作为执政党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功能,把群众组织起来。一是积极健全群众利益的诉求表达机制、平衡机制和调整机制,通过提升社会整合力准确及时回应群众正当利益诉求,让群众在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提高党的社会号召力。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特别是要注重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积极搭建反映民意、汇集民智、凝聚共识的信息化平台,帮助群众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忧,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压。三是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引导群众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参与社会治理。四是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推动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发展活力,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
提升自我革新力。打铁必须自身硬。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敢于刀刃向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一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确保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要强化党员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是一个组织称号,在组织里的人,就要过组织生活,不参加组织活动的人,也就脱离了党。要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查找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推广主题党日等有效做法,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倾向。
三是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做、反复抓,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管理标准、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将每个党员、干部都及时纳入组织管理,使党组织对每个党员、干部都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措施实。对不合格党员要及时进行处理。
四是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总结推广行之有效方式方法,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工作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
五是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激发党员荣誉感、归属感,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尊重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六是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理事。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确保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基层、实到支部。
加强自身建设深化共青团改革
今年以来,团市委按照改革总体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以强"三性"、去"四化"为目标,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青年为中心,以"群众之家"建设为载体,不断推动共青团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共青团改革工作的绝对领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团的改革工作和建设之中。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本委改革工作的领导,明确了落实群团协同化建设、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青联、中学共青团、少先队改革的任务分工;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改革有关精神,听取各项改革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督促改革任务落实。
二是精心统筹谋划。年初,召开xx市十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对深化共青团改革,推进群团协同化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召开2次与改革工作相关各类会议,分析研究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重点任务进行安排。
--持续抓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把"规范化建设"与"提升组织力"有机衔接,全面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依托"网上共青团-智慧团建"系统,不断完善团组织基础数据库的动态管理。上半年,新建团组织367个,换届团组织68个;对163个新兴领域团组织建档造册,进一步摸清团组织底数。通过团组织整顿、隶属关系梳理、团建工作观摩交流等工作不断提升团组织活力。
--积极推进群团协同化建设。把"青年之家""职工之家""妇女之家"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融媒体中心、党员活动室等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设立"群众之家",广泛收集群众诉求、调整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实现服务群众"一张网"。目前已打造"群众之家"1345家,示范点100家,"党群工作示范点"20家。结合各群团部门在思想引领、绿色发展、创新就业、交友联谊、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各自优势,积极推进活动共办。上半年,联合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xx"群团组织宣讲活动20余场次,青年交友联谊活动3场次。
--持续推进分项改革工作。深化青联改革,完善青联组织运行机制,全面加强界别工作,组织青联委员定期参加学习座谈交流,助力脱贫送农资、抗疫贡献爱心等活动,拓展委员参加活动和发挥作用的渠道。推进中学共青团改革,定期召开团教联席会议,落实"驻校蹲班"等改革措施,指导督促各学校健全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推进我市中共青团改革创新。创新少先队改革举措,在全市29所学校开展"分批入队"试点工作,通过研讨会、队前教育、红领巾争章、致家长一封信等推动工作开展。组织开展"红领巾云课堂""红领巾云童谣""红领巾在行动"等线上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