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思想建设理论文章、经验材料-31篇(第13/1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5396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14分钟

68人从事管理岗位工作,占32.3%;142人从事技能岗位,占67.7%。初级职称人数182人,占86.7%,中级职称及以上28人,占13.3%。根据调查数据,辽宁电科院形成思想动态调查报告及详细的统计数据,对青年员工的思想状态有了深入地了解。

成效与反响

在沟通和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院青年员工在各种思想互相激荡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客观,青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虽然与前些年有所激荡,但看待事情的态度大多还是比较积极,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时代,青年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动态、矛盾的特点。下面,就相关情况进行以下表述:

(一)关注企业发展。多数青年员工关心本单位的发展,而且认为个人的前途与企业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大部分青年员工认为企业发展了才是个人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特别是电力企业正处于发展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大多数青年员工认为企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对于自身发展前景比较看好,没有对未来和前途感觉渺茫。

(二)对于成才的迫切要求。我院近几年来,由于人员结构有老龄化趋势,从重点大专院校招手了不少大学生,他们学历高、专业技术强、竞争意识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工作态度明确、端正。他们渴望能学习到更多、更先进的技能知识;他们渴望企业能提供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渴望得到重视、渴望成才。

(三)渴望家庭生活。当前,青年人婚姻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话题,我院也不例外。特别是我院招收的研究生居多,进入企业年龄稍大,尤其是还需要经常出差,遇见生产繁忙季节时节假日都无法休息,个人时间很少,个人问题解决也就成立难题。虽然团委和工会多次组织过联谊活动,但收效甚微,所以通过问询了解,青年员工希望团委和工会进一步拓宽渠道,积极为青年员工搭建平台,解决相关问题。

(四)面临的生活压力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青年员工或多或少都面临着结婚、买房、工作等各种压力。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同,造成工作后生活状态的存在各种差异。因此,大多数青年员工在工作几年之中都会遇到相应的问题,难免有时候存在焦虑感。

(五)有心里失衡倾向。电力企业身份复杂,多种用工体制同时存在,而这些又和自身利益和前途息息相关,使得有些青年员工心理"落差大",造成心理失衡,主要表现在近几年新分配的部分劳务工身上,这些人在身份、奖金及福利的差距和用工制度的特殊性,使他们心理存在失衡现象,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

农村基层群众思想动态研究基于皖北、皖南和皖西部分乡镇的调查

同济大学何长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1],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

基层作为党的工作重心、执政基础、活力源泉之所在,是思想领域金字塔的根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链条"的关键一环,也是落实"守土有责"最为具体的实践者。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基层群众的思想认可、情感认同,基层群众的思想动态直接影响意识形态工作凝聚力、引领力的发挥。鉴于此,摸清当前农村基层群众的思想动态显得十分迫切。为全面掌握农村基层群众思想动态,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笔者深入皖北、皖西和皖南部分乡镇(含县城所在地)的村庄、社区,采取小型座谈会、实地走访、查看资料、媒体观察、人物访谈或随访等多种方式,梳理农村基层群众思想动态、存在的突出共性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基层群众思想问题的建议。

一、当前基层群众思想动态的基本状况

笔者在皖北、皖西和皖南选取6个乡镇进行调研,发放1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69份,召开8人左右的小型座谈会6次,重点访谈39人次,随访18人次。总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施,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群众思想动态总体表现为积极、健康、稳定、理性,价值趋于成熟向上、互相包容的态势,群众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都显著增强。

(一)宏观上看,主要表现为五个"明显提升"

1.社会风尚向上向善明显提升

近年来,宣传部门大力推进理论武装下基层,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够及时了解。调研显示,95%以上的基层受访群众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有着高度的认同和共识;约73%的受访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巡察、扫黑除恶选择"高度认可";对"中国梦""四个全面""五位一体"、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有80%的受访者较为熟悉并给予高度认同和极高评价。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农村基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在当前农村基层群众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提高人们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进而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表现为积极支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社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群众基础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2.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明显提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长期共存、相互激荡的趋势更加显著。调研发现,群众受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影响不大,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得到加强;社会治理层面人们侧重关注"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期待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对民族复兴、安定团结、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有着舆论共识,对民生改善、社会保障、反腐倡廉有着共同诉求,对美好生活、人生价值、社会责任有着共同心愿,认为当前授予国家勋章荣誉称号、评选表彰"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活动,契合了群众高度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追求。这说明,基层社会思想意识有了更加积极健康的变化。

3.对国家和个人未来信心明显提升

群众对国家制度和社会生活环境比较满意,特别是2020年以来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响了万众一心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了人类抗"疫"史上的奇迹,基层群众给予真诚的点赞,受访群众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充满信心"。在回答"如何评价党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所做的工作"时(包括"一号文件"、新农合、土地确权、环境综合治理、秸秆禁烧、厕所革命、文明创建、综治维稳、民生工程等政策),约有90%的受访基层群众选择"满意"和"基本满意"这两项。同时,有90%的受访者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选择"坚信"和"有信心"。这说明,整个社会情绪基调处于乐观水平。

4.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和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培养健康、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基层群众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健康,群众文化休闲活动多种多样,个人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你认为对群众影响大、效果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有哪些(可以多选,最多可选择四项)"时,约有80%的受访者选择"乡镇文化健身广场、农民文化乐园、农家书屋、网络光纤"等基础设施选项。调研显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让群众了解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有60%以上的基层群众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方式对反腐败斗争、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创业致富、疫情防控予以关注,其中40岁以下受访者约有90%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终端了解社会热点信息,这反映出基层群众积极参与网络政民互动,积极融入社会发展大潮,及时关注"精彩的外面世界",对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坚持公义,抵制假恶丑,体现出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紧跟时代步伐、崇尚新风正气成为基层群众的普遍追求。

5.心态、行为理性倾向明显提升

当前,基层群众追求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渐成主流:在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上,对党和国家抱有高度自信;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敏感话题,能客观分析、理性对待;对社会中出现的"怪事""趣事""新鲜事",更加开放包容,能正确看待不同声音;法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特别在自身遇到纠纷或受到非法侵害时,更多会选择通过协商解决或诉诸法律。这些表现说明,当前基层群众的社会心态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相适应,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和思想基础。

(二)从微观层面看,群众的心态主要表现为"五求""五盼""五怕"

1."五求"

一求富。基层群众普遍有强烈的求富愿望,伴随着改革开放,人员不断流动,农民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不仅见识了高楼大厦、轿车洋房,也刺激了群众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向往更加富足的生活。二求乐。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农民对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有81%的受访群众对"送戏进村""群众春晚""文化惠民消费季"等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表示"非常欢迎"。三求知。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拥有迫切的求知欲,有78%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对网络、电商等兴趣浓厚。四求美。群众强烈期盼有一个"生态宜居村庄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五求权。当前,要求参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诉求不断增强,60%的座谈群众表示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热情比以前高了,希望通过民主选举,进一步增强党务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力。

2."五盼"

一盼好政策。群众对中央"一号文件"、粮食最低收购价、"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困难群众生活保障、"两免一补"等政策极为拥护。同时,约50%的受访者对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业基础设施失修等"很有意见"或"意见较大"。广大农民热切期盼有更优惠更直接的好政策,让农民种地也有赚头。二盼好干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干部与群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群众身边的干部,是寻求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基层优秀干部最受欢迎,80%以上的受访群众表示,期望知识化、年轻化的干部能够留下来、沉下去,改变村干部结构,为村两委班子带来新鲜血液。三盼好集体。群众越来越认识到集体力量重要性,尤其是当前农村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不断提高,群众越来越关注集体和个人的互动互促发展,在追求个人致富的同时,盼望集体经济壮大起来,特别关注村里先富起来的"能人"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四盼好风气。86%的受的12户原深度贫困户无一例外盼望脱贫后,政府能"再送一程",让以后的生活有保障。

3".五怕"

一怕干部不实。怕干部搞特权、不公正,优亲厚友;假务实、搞形式,不务正业;不民主、乱拍板,盲目决策。二怕摊派收费。一些地方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发展起来,集体没钱办事,往往通过"一事一议"向群众伸手收钱,对这些行为,约90%的受访群众有"不满情绪"。三怕攀比成风。农村传统的婚丧嫁娶自不用说,眼下,满月、抓周、考大学、住新房、老人过寿等都要操办,大操大办名目越来越多,应接不暇,特别是经济落后的皖北乡村和皖西偏远山区,天价彩礼、大摆宴席导致"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办一场事欠一屁股债"等现象时有发生,有近80%的受访村民表示"苦不堪言",渴望移风易俗、为民减负。四怕看病上学。大病依然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有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父母担心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县城中小学借读,为此要在县城租房子陪读,给家庭带来较大经济和精神负担。高中、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让农村的许多父母喘不过气来,少数困难家庭因此债台高筑。五怕治安问题反弹。80%的基层群众特别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对平安乡村建设、扫黑除恶、扫黄打非进基层等活动表示高度赞成。但害怕因为"差不多、松口气、歇歇脚"导致的社会治安问题反弹,希望专项行动能够持续开展,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社会长治久安。

二、当前基层群众思想动态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基层群众思想动态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部分基层群众的思想意识中还存在着一些应引起注意的问题和倾向。

(一)宏观上看,主要是理想信念淡化和道德修养淡化

1.理想信念不够纯

调研显示,认识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农村一些群众受金钱至上、名利至上等思想影响,认为理想、信仰是空的、虚的,只有挣钱才是实的,信奉"金钱是万能的"。

2.集体意识不够强

还有小部分基层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偏向于自我,往往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对涉及自身的健康、养老、就业、医疗等非常关注,而对国家、集体等观念较弱,遇到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经常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在土地确权及秸秆禁烧等工作中,群众认为是政府的事情,有约22%的受访者对参与配合这些工作表示"说不清"或"不积极"。

3.道德评价标准不够高

有80%的受访群众很介意"周围人怎么看"自己的日常行为。调研发现30%的受访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相混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界限较为模糊。这说明,在对群众进行价值观教育时,一定要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群众之间的相互监督、村民自治委员会的监督也不可缺少。

(二)从微观上看,主要有"五种倾向"值得关注

1.小富即满、小富即安不同程度存在

走访了解到,还有小部分群众的生活状态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部分城镇群众满足于收收房租、打打麻将、遛遛宠物,对于怎样扩大再生产、怎样更好地创收,表现不是很积极,这一现象在皖北部分乡镇表现较为明显。

2.封建迷信沉渣泛起

"婚丧嫁娶看风水、生老病死搞迷信"在农村仍然存在,配阴婚、烧祭品现象时有发生,沉寂多年的"巫婆神汉""风水师",在少数偏远农村地区"重现江湖"骗人钱财,诱发迷信思想回潮。还有人利用宗教活动做违法之事,影响了城乡社会安定,"日子越过越好,人情越来越淡",农村传统美德出现滑坡迹象。

3.轻"养"厚"葬"现象仍未消失

约有26%的受访者认为,子女对家中老人没有做到"厚养"在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甚至有虐待老人的现象,一旦老人去世,子女却又把"厚葬"看得很重,纯粹做样子给别人看。

4."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在脱贫攻坚中,出现了一些争当贫困户、贫困户不愿脱贫的怪现象,城镇社区群众互相攀比私搭乱建、争做拆迁户。

5.对非法传教活动鉴别能力有限

基层群众识别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有效辨别正常的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少数人甚至以邪教作为精神寄托。比如,皖北一位人口大县的政府负责人介绍,从2012年到2015年,他就参与处理了12起非法传教活动。

三、当前基层群众思想动态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新的变化,农村原有的社会体系受到冲击,基层群众的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强化了农民在经济大潮中各显神通的个体观念,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弱化了基层群众的义务观念和国家、集体意识,虽然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影响仍在。加之拜金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负面效应影响,使群众思想中固有的优良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一切向"钱"看,财富多寡成了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组织引导工作相对滞后

新时期一些基层组织对群众意识形态引导尚存在不足,对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引起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呈现的新情况研究不透、不深,对农村历经土地延包、计生政策调整、税费改革、村组合并、扫黑除恶等一系列变革大事,给基层群众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群众的思想深处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波动和变化,缺少深入细致研究和宏观引导。

(三)不良作风影响

当前,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浮夸谎报、脱离群众,遇事推诿、怕负责任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基层群众非常不满。还有极少数基层单位把利益部门化,漠视基层群众利益。比如皖北某地为照顾广电部门利益,强迫安装电视户户通,增加了农民看电视成本,引起基层群众不满;对脱贫摘帽中的"刷白墙"、新修公厕缺水没电、污水处理设施成摆设等"面子工程",群众意见比较大。

(四)自身因素制约发展

一些农村群众因现代科学素养不足,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不敢尝试,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发展,影响了本地经济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进程。

(五)基层队伍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基层队伍人员老化较为严重,与城市比,不仅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工作条件、生活环境也有较大差距。一些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留下来的要么是为了"照顾家",要么也是准备考出去或调走。此外,各地在核编干部数量时,没有考虑当地的人口基数,导致人口基数多的地方干部工作起来"力不从心"。比如,同是乡镇宣传委员,皖北一个乡镇的宣传工作对象是3万到10万群众,而皖南一个乡镇的人口普遍只有2万人左右。

四、解决基层群众思想问题的思考

(一)加强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工作

一是加强基层群众思想教育。通过微宣讲、末梢宣讲、艺术化宣讲等形式,深入基层广泛持久地开展宣讲活动,把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宣讲的着力点、切入点,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事实、信得过的典型、记得住的案例,引起基层群众的共鸣,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丰富文化载体阵地。"文化本身包含着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就其政治功能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进而引导社会舆论。"[2]因此,要创建集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基地,积极挖掘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优秀、健康、向上的文化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三是抓好宣传教育。加大典型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先进典型示范人物评选,培养树立好人典型和文明模范,引导基层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形成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群众思想动态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体制机制来保障。"[3]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好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齐抓共管,做好基层青年、妇女等不同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基层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把政治素质过硬、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人才充实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打造一支能力互补、配合有力、沟通有序的人才队伍。三是注重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发挥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主导作用和基层群众参与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始终坚持依法办事。

(三)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种好"责任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强化和落实领导责任,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建立责任制、落实责任制,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立足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实践提出的针对性举措。现在基层常常流行"不怕干活,就怕干了白干,更怕不知道干了谁的活"。这句话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责任清单不明晰,"人人有责"往往陷入"人人无责"的困境。因此,应拿出较真碰硬的勇气,采取切实措施,明确责任主体的职责,细化岗位责任,推动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从"爱党、护党、为党"的高度,坚持"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管好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防止给错误思想观点传播提供渠道,不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土壤上长出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毒苗。

(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利益问题相结合

一种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引领力,根本上取决于它所代表的利益是否能得到相应群体的认同,换句话说,只有当人们对现实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人们才会把这种意识形态上升为稳定的信念和信仰。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利益是思想的基础,没有利益的支撑,意识形态会失去根基,恩格斯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要解决群众思想中的矛盾问题,必须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同维护群众利益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安民、为民、富民为目标,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要增强与群众的沟通,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多做解疑释惑、凝聚人心的工作,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中,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做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于"更新理念提升认识的前提下,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建设"[6]。结合工作任务,不断充实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行政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宣传文化工作人员,支持建立村级宣传文化队伍。积极推广文化工作指导员制度,鼓励艺术院团、群众文化机构专业人员到基层担任文艺指导员。对所需文艺创作人才、社科理论研究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为他们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同时,注重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民间文化志愿者的培养和扶持,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服务功能,提升实际工作效果。

(六)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舆论导向是关乎党和人民祸福、安邦定国的大事,基层社会舆论环境则直接影响群众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思想动态和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7]为此,应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好农村社会舆论,各类媒体和报道都必须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宣传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等先进事迹,宣传基层乡(镇)、村(居)树立文明乡风的好做法好经验,收集反馈群众建议,开展线上交流、线下引导,营造"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新时代银行基层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农行常州分行的调研

农业银行常州分行课题组

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是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外溢表现,只有准确把握员工的思想状况,特别是青年员工在工作生活、文化培育、干事创业、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心理变化,梳理新时代基层员工思想动态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诉求,及时跟踪了解,做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激发青年员工拼搏奋斗的热情和潜能,才能有效促进全行各项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基层员工思想调查概况

农业银行常州分行于2019年4月开展了员工思想在线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共计890名员工参加、占全行在职员工的44%,在样本规模上符合调查有效性标准。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如图所示,年龄分布方面:30周岁以下、30周岁至40周岁、40周岁以上员工比例分别是30.9%、23.6%和45.5%,其中40周岁以上员工最多,占比达调查样本的近一半,其次是30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将近1/3,基本都是近年来入行的90后大学生,调查样本的年龄分布与全行员工年龄结构基本一致,在样本结构上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政治面貌方面:党员和非党员比例分别是47.4%和52.6%,基本呈现比例均衡分布,其中党员和团员比例合计65.5%,反映出全行员工的政治素质比较高。文化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66.5%,反映出员工整体学历文化水平较高,存量人力资本价值较大。工作岗位方面:包括高管、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基层一线员工,实现各岗位层级全覆盖,其中基层一线员工占比55%,符合全行行情特点。本次调研呈现年龄分布合理、党群比例均衡、学历结构适情、倾斜基层一线的特点,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参考价值。

二、当前基层员工主流思想动态

调查问卷从环境氛围、能力适应、压力处置、薪酬激励、业余活动、职业发展等几方面对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了了解和收集,涉及工作、生活、职业发展等多维度领域,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当前基层员工的主流思想动态。

(一)多数员工认可当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士气和心态整体较好、办公条件基本满足工作需求、卫生和内务保持干净有序、员工之间关系融洽。关于"员工士气和心态",有71.4%的调查对象认为周围士气氛围总体良好、同事心态积极,还有2.7%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留意其他人";关于办公条件,49.1%的人认为均能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充足、40.7%的人认为能满足基本工作需要,两者合计高达89.8%,反映出员工对当前的办公条件还是比较满意;对于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和办公室内务,共有865人表示比较满意、比例高达97.2%,其中512人认为工作场所很干净、内务摆放井然有序、占比57.5%。关于工作氛围方面,员工之间关系融洽、团队协作意识较强,调查显示99.4%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与同事工作关系融洽,其中有54.3%的人认为同事关系非常融洽;在看待部门合作关系方面,有76.3%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家是命运共同体,要相互支持配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