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抗美援朝老战士陈超:忠诚一生守初心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2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抗美援朝老战士陈超:忠诚一生守初心

七枚抗美援朝志愿军军功章、两枚朝鲜人民共和国政府纪念章,记录了那些经历的枪林弹雨、峥嵘岁月,见证了他的战斗功绩;

转业回到地方,他始终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始终不改共产党员和军人的本色,不忘初心,始终以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他,就是抗美援朝老战士、怀化市委党校原副校长陈超。

参军报国,英勇无畏,立下战功,他说--"看到战友牺牲了,我能够活到现在已经很幸运了!"

87岁高龄的陈老听力失聪,全靠写字回答沟通。陈老的耳朵是在朝鲜战场遇敌机轰炸时被震坏了。

在陈老闲暇时写下的一份手稿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青春岁月、对革命一生的回忆。

1932年农历九月,陈超出生于隆回县周旺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小时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但陈超从小就非常懂事,也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1949年,隆回刚刚解放时,初中毕业的他便追随解放军队伍应征成为一名战士,因为当时只有16岁,便被分到护理班,学习护理知识。

入伍后,他跟随部队转战到了辽宁,在抗美援朝战斗刚开始时,他就毅然报名参加了。1951年1月1日,经过一年多专业学习的陈超便随部队踏上了赴朝作战的列车。

"赴前线都是夜行军,一路上敌机不断投弹轰炸扫射,当时朝鲜气温零下20多度,河面冰封后又被敌机投弹炸成冰凌。"陈超在纸上写道,他和战友们过河要脱下棉裤顶在头上,光着脚从冰凌空隙里淌过去,上岸后又穿上棉裤,提着鞋子拼命跑步。

陈超介绍,更大困难还是行军饿肚子,为寻找粮食,每次大部队出发前便派人提前到沿途深山沟寻找兵站。由于敌机轰炸破坏,兵站常常搬家居无定所,有时来回走几十里也找不到粮食。

"天一亮,敌机又来轰炸,将战友黄庆江头部击中,当场牺牲。"陈超眼睁睁地看着战友离去。时隔这么多年,一提起当年牺牲的战友,老人仍然激动不已,忍不住抽泣起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夜行军,陈超和战友们到达前线。当时战斗部队任务很重,一个班要担负平常一个连队的防御任务,有时两三个人守一个山头。部队没有任何通讯工具,完成预定任务后,便自动按原设定的路线、时间、地点集合,接受下一步战斗任务。

陈超介绍,他所在的医疗队连续作战最长时间是七天七夜没有休息,累得实在不行了,走着走着就滑倒在雪地上睡着了,有时吃饭时吃着吃着也睡着了,碗掉到地上也不知道。为了抢救流血过多的伤员,陈超还踊跃献血,因极度疲劳,导致经常头晕,两脚发抖,但他只得咬紧牙关继续工作。

1952年下半年,陈超从救护组调至治疗组工作。治疗组的任务,就是负责治疗能短期治愈回前线参加战斗的轻伤员和暂时不宜转院的特重伤员。

1953年春,在一次战斗中,陈超正在给伤员输液,一枚炸弹在病房旁炸开,陈超的脸上顿时鲜血直流,他和伤员都被埋在里面,幸好被战友冒着敌机继续投弹扫射的危险,把他们从废墟堆里挖出来。也就在是那场战斗中,陈超右耳负伤,永远失去听力,后经医院治疗,被鉴定为三等甲级残疾。因英勇顽强,陈超在此役中荣立三等功一次,并火线入党。也就是在抗美援朝的枪林弹雨中,陈超也认识了作为军医的向志光,结为伉俪。

1953年6月,陈超被推选回国参加在辽宁沈阳召开的全国护士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优先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从军校毕业后,因考虑到陈超的身体原因,部队领导决定让其改行做政治工作,并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政大校离职学习,参加了学校的营团干部培训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之后,陈超被分到团政治处任秘书兼群众干事,并于1958年在部队担任新闻干事。

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他白天下连队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晚上挑灯夜战写新闻稿。因工作成绩突出,陈超被评为原沈阳军区"模范新闻干事",不久被提拔为师政治部宣传科长。

在陈老家中,一个小布袋是他珍藏一生的"宝贝",记录着从军的光荣岁月。这个小布袋里装着七枚抗美援朝志愿军军功章、两枚朝鲜人民共和国政府纪念章,这些奖章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战斗中的情节,陈老已不能完整讲述,获得的荣誉也很少提及,但一提到当年一起战斗的战友,老人不曾忘记,常说的就是

:"战友'光荣'了,我还在,已经很幸运了!"

转业回地方工作,无怨无悔,勤恳奉献,他说--"看到国家一步一步建设好,心中无限欣慰和感动"

因为身体原因,1976年,部队决定让陈超转业到地方工作,并被安排到怀化地委党校担任副校长,主管教学科研工作。

多年来,陈超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默默无闻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学员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为提高党校教学科研水平,陈超积极参加各种调研活动,与同事一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到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

他报名参加当时怀化地委的农村工作组,与农民同吃同住,采取实地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听取农村群众对农村经济发展意见,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撰写了不少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议,受到当时地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陈超积极参与相关部门重大调研课题的研究和重要文稿的撰写。其主编的怀化党校校刊,质量高,经常在党校校际间交流。1988年,在川鄂湘黔四省边区党校教学讨论会上,陈超代表怀化党校作科研成果介绍。省级多个学会吸纳他为会员,他也成为省党建学会常务理事,出席全国党校"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党史党建学术讨论会",受到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王震的接见。

1987年,陈超从市委党校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休。退休以来,他坚持天天阅读报纸、杂志,及时掌握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他说:"人退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退休。看到国家一步一步地建设好,心里是无限的欣慰和感动。"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好作风培养了好家风,他说--"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莫给国家添麻烦"

军人出身的陈超一生正直,不愿意给党、给国家添丝毫麻烦。并立下家规:"再苦再难,要靠自己!"他经常告诫儿女,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建设出人出力。

受父母的影响,在陈超的4个子女中,有3个有从军的经历,小女儿至今仍在部队服役。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各有所为。

1993年退休后,陈超自觉身体很好,经常参加体力劳动。但2016年,他不幸患上结肠癌,发现时已被确诊为晚期,癌细胞转移至了肝部。

对于一个与癌魔殊死抗争的老人来说,陈超不但生活可以完全自理,还一直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政治学习是他始终坚持的习惯,《求是》杂志是他的必学读物,《学习资料》从退休到现在一直伴随着他,阅读党报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就连他生病住院期间,在床头上摆放的也都是这些报刊杂志,几十年从未改变。陈超的外孙女在大学里认真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外孙女入党,家里最高兴的就是外公。外孙女回来时,陈老送给她一本《新党章》,并谆谆地告诉她要做一个合格的党员。

在部队养成的习惯一直影响着陈老,如今已年已87岁高龄的他,依然保持着有规律的作息:早上6点起床,看书学习,抄录新的时事要点,晚上9点睡觉,一分钟都不耽误,就连吃饭吃药也必须掐着时间点。

在市委党校同志的印象中,多年来,除了搞干部管理的人以外,知道陈老经历的人不多,因为他从来不炫耀自己在战场上的功绩,从没有凭借自己在战场上立下的战功向国家和单位提出过任何过分的要求。直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段尘封的往事才被揭开。"我们真没想到,一位功臣竟然默默无闻地存在我们身边。"怀化市委党校工作人员感慨不已。

峥嵘岁月藏战功,忠诚一生守初心。陈超就是这样一个老人,这样一个抗美援朝老兵,以自己人生轨迹,写下了平凡但却极为令人感动的故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