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全面深化改革优秀典型案例合集16篇(第3/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53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5分钟

出庭前摸底、庭审释法、庭后疏导矛盾纠纷化解"三步法"。即通过庭审摸底,全面掌握纠纷争议焦点,联动多方进行诉前调解;加强庭审释法,帮助双方进行利弊分析,寻求各方利益最佳平衡点;强化庭后疏导,用情用力化解双方心结,用法用理促进社会和谐。

03改革成效

(一)基层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X人民法庭联动镇村开展"党建共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政策、参与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建设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联动开展党课互讲、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基层党建进一步融入业务、融入群众、融入人心。围绕"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把司法办案作为开展党建工作"主战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人民法庭高高飘扬。因工作出色,X人民法庭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集体二等功,被评为广东"最美人民法庭";庭长田伟恩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二等功,被评为X法院"最美法官"、X"最美人物"、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二)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5名干警优势,创新组建"1+1+1"审判单元,抓改革强示范,促调解提质效,四

年来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089件,结案率每年名列前茅。依托矛盾纠纷化解"二项机制",大力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的"三进"活动,实现矛盾纠纷在线咨询、在线分流、在线调解、在线确认,基层治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发挥多元联调工作机制,联动村委会耐心疏导当事人、信访人情绪,妥善处理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纠纷。通过综治维稳沟通协调,帮助辖区某水泥厂顺利接盘重组,促使其加快恢复生产,产生新的经济效益,"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三)文明乡村建设进一步推进。结合辖区风俗习惯,X人民法庭倾情服务、倾心为民,深入挖掘客家、畲族传统文化的"和"因素,把体现文明建设的乡规民约融入审判调解工作,坚持"能调尽调",将矛盾化解"三步法"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2021年,X人民法庭受理案件456件,结案363宗,调撤128宗,调撤率为35%,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促进和谐乡村、文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推行上门立案、上门调解、就地审理、巡回审判等模式,把赡养纠纷、邻里纠纷等乡村典型家事纠纷庭审现场搬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学校,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助力文明乡村建设。

创新"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助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摘要:X市检察机关坚持为大局服务,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制定服务保障X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积极创新协同治理、参与治理和监督治理"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助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项目获全市"平安杯"社会治理创新大赛项目一等奖。

01改革背景

X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服务保障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市检察院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为抓手,着眼于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协作机制建设,市检察院创新协同治理、参与治理和监督治理"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监督,参与生态环境社会化综合治理,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全方位助力我市完善生态环境治

理体系。

02主要做法

(一)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通过与政府及职能部门座谈、现场勘查、走访群众等方式,深入调研了解我市生态环境治理难点,结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制定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保障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召开工作推进会,加强工作保障,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二)加强沟通协作,提高治理效能。立足检察职能,以领导带头办案,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亲自参与现场调查并与职能部门沟通,亲自送达检察建议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等方式,进一步向行政机关传递公益诉讼检察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促进依法行政,将诉前实现公益保护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充分发挥诉前程序的磋商、提醒、督促功能,用最小的行政、司法资源,最大限度实现公益保护目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形成生态保护合力。

(三)加强协同联动,市县一体化办案。全市两级检察机关通过一体化办案,上下联动、分工配合,共享举报线索,整合办案力量,在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支撑下,以点带面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扩大办案规模效应。与行政机关联合开展

调查勘验,通过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助力健全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治理良性循环,实现政府治理和检察监督良性互动。

03改革成效

2021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6件,发出检察建议39份,督促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修复、治理被损毁污染的林地、耕地、水域28820亩,处理生活垃圾、固体废物24267吨,挽回经

济损失6124万元。推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16项;主动与深圳、韶关、梅州、惠州、江西赣州等地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推动加强东江、新丰江、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区域保护。

(一)创新"协同治理"模式,推动公共卫生领域协同治理。与行政机关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加强联合检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线索移送、证据收集、结果反馈等沟通协作机制。先后与深圳、韶关、梅州、惠州、江西赣州等地检察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事检察院联签文件共计7份,与我市其他职

能部门签订工作机制7份,下发办案文件4份。如与江西赣州、福建龙岩,广东梅州、潮州检察院签订《关于建立粤闽赣三省五市公益诉讼区域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与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审计、市场监督、城市管理、林业局联签《关于在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实施办法》;与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农村

农业局、林业局签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衔接的实施办法》等。

(二)创新"参与治理"模式,提升综合治理参与的深度。加强内外部协作,通过召开座谈会、磋商、诉前检察建议等方式,深入参与公共卫生治理,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实现良性联动,对治理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推动解决公益受损问题,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政府和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分别出台整改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积极采取措施,狠抓整改落实。如市检察院分别向X、X、X、X、X县政府,江东新区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县(区)检察院向高新区管委会、镇政府、县区交通运输局、交警中队、住建局等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职,取得良好效果。

(三)创新"监督治理"模式,推动各项治理举措落地见效。针对行政机关履职不当或怠于履职的行为,通过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履职;行政机关不履职整改的,以依法提起诉讼为保障,实现监督治理。如推动市生态环境局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84人次,检查医疗机构140家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

25份,制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等。对农村饮用水存在问题,各县区政府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水厂进行了水质监测,对水源保护、管理存在

问题进行整改,依法办理卫生许可证,加快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等;针对扬尘污染和农村垃圾治理,职能部门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取得良好的整改效果。

创建"矛盾-化解-维稳"一体化综合治理新模式

摘要:近年来,X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建立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四级"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工作体系,推行"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运行模式,实现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综合研判、分级分流、归口办理、联合化解、督导考核,形成"矛盾多源、化解一源"新格局,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01改革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市矛盾纠纷日益多元复杂,传统意义的矛盾纠纷由过去的农村邻里矛盾、婚姻家庭矛盾、经济纠纷赔偿等常见性矛盾,转变为更加专业性、行业特殊性的复杂社会矛盾,呈现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等新特点。为适应新时代

维护稳定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优化群众诉求服务,破解基层维护稳定实践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构建矛盾纠纷"统一受理,分类调处,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全力做好信访、矛盾化解、维稳工作,不断提升社会风险的防控化解能力,努力把X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为我市"示范区""排头兵"和幸福和谐美丽X建设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02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创建新体系。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分级负责。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及时妥善处理群众诉求和信访积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满意为宗旨,聚焦"六稳""六保"工作,实现一站式矛盾纠纷受理调处服务,使群众诉求和人民矛盾纠纷化解更顺畅、更便捷、更高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破解突出信访矛盾,努力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四是坚持法治引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矛盾化

解难题,将法治宣传、教育、服务贯穿始终,坚守法律和政策底线,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防止矛盾激化,防止风险和事态蔓延升级。五是坚持标本兼治,强化源头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列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要内容,统筹城乡社会矛盾化解,强化系统思维,坚持综合治理,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六是坚持科技支撑,提升治理效能。推进数字化共建共享智慧平台建设,实现"人、事、物、地、组织"等全要素融合,提供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

(二)打通堵点创建新平台。一是明确一个机构负责。各级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负责市域"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工作的领导、指挥、决策和处置统筹,各级党委平安办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实现矛盾化解维稳"一体化"运作。二是建设一个信息平台。整合基层综治中心、信访及有关部门的信访平台,市、县(区)一级建立一个纵向至村、横向至县(区)、市直相关部门的信息综合互通平台,完善镇、村综治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实行信息分级分类层级管理,对群众来信来访、纠纷调处、咨询投诉等涉及社会治理的数据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充分利用共享信息,发挥集成效应,形成工作合力对群众诉求和信访维稳问题进行科学研判、及时处置、有效化解,夯实"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工作平台。三是发挥一个窗口

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服务窗口作用,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工作,大力引导群众就地反映诉求,确保绝大多数信访维稳问题都在村、镇两级综治中心开展登记受理、分流交办、法律咨询等业务,做到"一个窗口服务、一个平台登记、一个流程办理",实现最多"跑一处"的便民利民目的。四是用好一支矛盾纠纷化解队伍。充分发挥村(社区)辅警、法律顾问、网格员、"七站八所"工作人员、"五老一贤"、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方法,为群众反映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更加顺畅、高效、便捷的服务。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自治组织和中立法律服务组织等自治功能和法律援助服务,激发基层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实行一张网管理。进一步完善综治网格和疫情防控网格,实行矛盾纠纷调处网格化管理,完善网格管理机制,推行网格员专职化,压实网格责任、明确网格任务,建立网格化管理激励机制。六是制定一份工作清单。依托信息平台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情况,市委平安办对全市各类矛盾风险进行分析研判、预警预测,精准判断各种社会矛盾和重要事件发展趋势,实行市县镇村四级目标管理,明确目标、任务、责任、时限清单。每月形成工作清单印发市、县区及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对每月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实行亮灯管理。

(三)规范管理创建新机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委

平安X建设领导小组抓好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成员单位强化"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构建权责清晰、系统有序、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各县(区)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参照市的做法,加强平安办队伍建设,确保机构实体化运作,上下顺畅。二是健全指导督办机制。市委平安办建立督办工作制度,根据信息平台的信访维稳案事件受理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到各县区、市直单位开展指导检查,对落实工作任务滞后、效果不好的地区或部门予以通报。三是健全考核管理机制。把各县区各部门推进市域"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重要内容,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依规问责。四是健全宣传引导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宣传市域"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各方面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全民参与、有效监督的良好局面。

03改革成效

通过创建"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新模式,全面防范化解信访领域各类矛盾风险,从源头上消除各类社会不稳定因素,实现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

交,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好、稳控得住",实现"六个不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我市在江东新区创建"矛盾-化解-维稳"综合治理一体化平台试点,自2021年6月24日启用

以来,共接收信访诉求和矛盾纠纷案件127宗,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25宗,按期化解率100%。主要成效体现在:一是群众反映诉求更顺畅、更便捷。通过群众自行登记、矛盾协调员上门登记、工作人员现场登记、线下接访登记和在线接访登记等五种受理方式,进一步拓宽畅通了群众诉求反映渠道。二是信访诉求和矛盾纠纷调处更到位。群众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在"一体化平台"上进行矛盾事项登记后,相关职能单位便可在"一体化平台"系统上看到矛盾纠纷事项,如超时未办理,"一体化平台"会及时发送督办短信通知职能单位马上处理。矛盾化解后,群众可在"一体化平台"对化解满意度、调解效率、责任领导等进行评价,形成绩效报告,达到对相关职能单位进行事项责任考核的目的,确保了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进一步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如:2021年7月8日,江东新区通过"一体化平台"收到一名信访群众反映其由于银行征信问题不能贷款购房,要求江东新区某房地产公司退还购房订金的诉求。江东新区政法部门第一时间与该信访群众取得联系,并组织相关部门与江东新区某房地产公司销售经理协商处理。协商过程中,相关部门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最终江东新区某房地产公司同意退回该信访群众的购房订金,信访群众对该调处结果表示满意,有效化解了江东新区某房地产公司和购房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三是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更精准。通过智能大数据分析群众上访时间、批次人次、矛盾纠纷类别、事发区域与责任归属地等,可以更精准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四是社会面稳控更到位。通过全面采集矛盾纠纷信息及信访人员身份信息;建立信访人员信息库,分析潜在非访风险,促进区、镇(街)、村(社区)之间快速联动处置,有效稳控重点人员。"一体化平台"启动以来,江东新区没有发生群众到市到省进京上访,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没有发生恶性刑事治安案件,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示范行动

摘要:为扎实做好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X市保持高位推进,筛选14个乡镇街道,以点带面,通过下放执法与公共服务事项、创新工作机制、出台工作指引、推行扁平化窗口服务、健全保障机制等务实举措,做实三大平台(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建设,推动乡镇街道权责统一,实现协同作战,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便民服务水平,相关做法和实践得到了省委编办和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获人民日报广东客户端、学习强国、南方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对省委编办研究出台我省三个平台建设工作意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01改革背景

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020年X市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经过专题调研发现改革仍存在落实不够到位、不够彻底等问题,对此,

市委领导要求着力推进乡镇街道体制改革事项落地,筛选一批乡镇街道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02改革目标

紧紧围绕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总体部署,以完善提升乡镇街道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办实事为目标,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主要任务,力争通过两个月时间集中攻坚,打造一批履职顺畅、机制健全、运转高效、服务到位的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示范点,以示范促规范、以行动带全盘,确保乡镇街道体制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把乡镇打造成服务农民的区域服务中心,把街道打造成服务市民的区域服务中心。

03改革措施

(一)强化"三个坚持",确保构建联动工作格局。一是坚持高位部署。市委领导多次召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入开展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示范行动,明确由市委编办牵头抓总,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政数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紧密协作推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成立专项调研组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改革中难点堵点问题,研究制定《X市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示范行动方案》,绘制好行动的"施工表、路线图"。三是坚持上下联动。成立示范行

动工作专班和指导组,建立"周报告、周指导"工作制度,加强上下联动和双向沟通,构建市、县、镇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示范行动的合力。

(二)强化"三个到位",确保厘清基层职责边界。一是县镇职责明晰到位。推行示范镇(街)岗位职责精细化管理,通过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签订职权交接协议,进一步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条块关系",从横向纵向厘清县镇、镇级机构之间的权责边界。二是职权下放到位。印发政府公告,明确将279项执法事项及相关服务事项下放到镇街,组织镇街认领和学习执法和服务事项,确保执法和服务事项下沉到位和有效衔接。三是权责公开透明到位。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公布调整权责事项,对下放权责清单实现动态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

(三)强化"三个着力",确保三大平台实体化运作。一是着力平台制度化建设。率先出台三大平台建设工作指引,制定工作流程图并上墙明示,推动三大平台运作有章可循。二是着力平台规范化运作。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议事规则、指挥机制、协调机制、调研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等,形成三大平台闭环管理模式。三是着力平台扁平化管理。重点突出三大平台为民服务功能,将平台的服务窗口前移,集中设置综合治理、公共服务、综合行政执法三大便民服务窗口,大力推行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

有事"的协同办理机制,基本实现乡镇事务"一门通办"。

(四)强化"三个保障",确保示范行动落地见效。一是完善人才队伍保障。高标准完成示范镇街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选优配强综合治理、公共服务、综合行政执法三个委员会组成人员;规范化建设综合执法队伍,举办执法队伍培训班、编制"执法知识问答手册"、统一文书、组织法律知识考试和执法证申领。二是完善经费保障。合理划分县区和镇街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制定出台匹配镇街体制改革财政保障相关文件,研究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确保示范行动顺利开展。三是完善专业技术保障。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两平台"上线应用,全面促进镇街综合执法工作程序化;全力打造标准化政务服务大厅,将各服务窗口进行整合优化,为三大平台有效运作提供技术支撑。

04改革成效

(一)"以点带面"推动任务落实全覆盖。通过14个示范乡

镇街道带动引领,全市101个乡镇街道均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落实工作,综合治理、公共服务、综合执法委员会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相关工作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省委编办和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获人民日报广东客户端、学习强国、南方日报、X日报等权威媒体大力报道,对省委编办研究出台三个平台建设工作意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放权赋能"实现基层"权责统一"。通过示范行动推动乡镇街道完成279项执法事项的认领和承接工作,大部分乡镇街道已开始以乡镇街道名义开展综合执法,实现基层综合执法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细化管理转变,助推乡镇街道高效履职、优化为民服务。

(三)"协同作战"破解"九龙治水"难题。改革前由于职能相似的部门功能交叉,导致社会治理"九龙治水"。通过开展示范行动,规范化建设三大平台,将相关党政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村(居)民群众代表纳入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化"赋能,切实增强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本区域各类组织、各项工作、各类资源的领导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提升了基层啃"硬骨头"、精准处理问题及高效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推行"一门通办"提升群众满意度。据统计,三大平台自示范行动后实体化运作以来(截至2021年底),我市101个乡

镇累计共开展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1750次;受理群

众来电、信访等综治案件由去年同期6161件增加到6632件,同比增长7.6%,实现群众诉求在镇街一级就可快速解决;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办结受理民生事件数量由原来的434300件上升到

606328件,同比增长39.6%,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上升。

委托办学改革激活教育一池春水

摘要:X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抓深圳龙华区新一轮对口帮扶契机,积极探索教育帮扶新路径,充分利用深圳市龙华区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探索X教育发展新路径,开创性开展"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试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全托管办学模式,开启委托代管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帮扶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推动了新一轮对口帮扶全面升级,X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实施改革以来,新培养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共58名,成功创建国

家级文明校园、艺术特色学校各1所,省级艺术特色学校4所,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01改革背景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实现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为推进X县乡村全面振兴,加快补齐教育短板,X县和龙华区

以新一轮全面对口帮扶为契机,积极探索推动乡村振兴由"输血"帮扶模式转变为"造血"帮扶模式,开启"委托代管"教育改革,率先探索跨区域集团化委托代管办学新模式,通过跨区域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推进X县教育综合改革、扭转全县教育发展低迷态势,加快X教育在融湾融深、优质发展方面的步伐,让老区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双区"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

02主要做法

借助深圳市龙华区对口帮扶X契机,利用深圳市龙华区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开展"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开创性开启委托代管教育改革。通过试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全托管办学,打破以往粗放型、简单型、单薄式的帮扶合作方式,实现教育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X县的X中学、深圳龙华X实验学校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委托给龙华区教育局进行代管,委托期限三年。龙华区教育局派驻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组成支教队伍,对两所学校全面实施代管办学。通过以强带弱、深入对接、区域环流,更新本土学校发展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通过以点带面,重组全县学校资源,推行集团化、片区化新办学模式,构建多样化、多元化办学格局,打造"大湾区"与"临湾"区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教育样本"。

主要做法如下:

(一)"送强校"结对帮扶,破解山区学校内涵浅难题。以龙华?X新一轮对口帮扶为契机,两地政府签订为期三年的委托办学协议,明确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形式,由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和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分别接管X中学和深圳龙华X实验学校,探索教育帮扶新模式,实施跨区域委托办学教育改革,率先实施全口径、组团式、跨区域集团化的委托办学管理新模式,引进深圳龙华"积极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本土教育教学内涵,并以委托代管学校为蓝本,示范带动将"湾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辐射到X县各中小学校。同时以点带面,借助两校的资源优势,牵引带动全县学校实行办学模式改革,统筹推进片区化办学,将全县面上小学(教学点)以镇为单位由各镇中心小学统筹,结合自身实际,按就近原则,中心小学辖区内以3个以上面上小学(教学点)为一个片区,实施乡镇小学片区化办学管理,推动片区内人员交流、片区环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