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七一走访慰问理论研讨合集25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02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5分钟

目录

1."七一"前夕走访慰问需念好"三字经" 3

2."七一"走访慰问当备好"三套卷" 5

3."七一"走访慰问的"走"字诀 7

4."七一"走访要"勤""深""实""真" 10

5."三步走"将走访慰问"走"到位 12

6.练好走访慰问"三字诀" 15

7.谱好走访"三部曲"?扎实慰问暖人心 18

8.让"七一"慰问成为慰问对象的"夏日清凉" 21

9.让走访慰问"返璞归真" 23

10.以"三要三访"做实"七一"走访慰问 26

11.以"四诊法"让走访慰问去伪存"真" 29

12.用"心"架起走访慰问"三座桥" 32

13.走访慰问"贵在实" 34

14.走访慰问"四字诀" 37

15.走访慰问不能有"假动作" 39

16.走访慰问贵在"真" 42

17.走访慰问莫离"温""闻""稳""问" 44

18.走访慰问?身入更要"心入" 48

19.走访慰问须走好"三步棋" 50

20.走访慰问要"掷地有声" 53

21.走访慰问要唱响"同心曲" 56

22.走访慰问要身入更要心至 58

23.走访慰问要守"三心"防"三意" 61

24.走访慰问要有"度" 63

25.走访慰问要做好"三问" 66

"七一"前夕走访慰问需念好"三字经"

?石翔宇

?"七一"临近,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各式各样"送温暖""献爱心"走访慰问活动,体现了党和国家始终如一"为民爱民"深厚情怀。此类活动,密切联系起群众,拉近了党群关系。但有时活动开展却为完成任务"应付敷衍"交差,党员干部走访慰问"身入心不入",不仅达不到为困难老党员及群众"排忧解难"反而"添堵增乱",不能"暖其心"却是"寒其心"。

?一是浮于表面,未能"真心实意"访得"深"。有的地方要求基层提供交通方便、住房楼层底的慰问访点,或是事先进行"踩点排查",回避"高要求高标准"双高慰问对象,使走访慰问活动脱离党和政府送温暖送爱心的初衷目的,成了某些单位或个人一场节庆期间大晒的"成绩单"的敷衍作秀。走访慰问应该"带真心、怀真诚"与群众"心比心"交流。前期对慰问对象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了解,将本辖区内困难群众、党员、残疾群体、留守儿童、低保户、独居老人等受访群体实时动态信息及问题诉求登记在册、确保无漏,为走访慰问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把走访慰问当作摸实情、察民情的重要手段,通过登门拜访、开"坝坝会"、重点访及回头访等交流沟通方式,在深入细致地走访慰问中获取"原汁原味"的基层信息。

?二是停于浅知,未能"对症下药"落得"实"。某些地方虽体察了民情、了解了群众实际问题、困难和需求,但所听所闻所感的只是在笔记本上"记录在案",既不带去帮扶政策也不注重实效落实。"年年说,年年未解决",未能"实打实"解决人民群众合理利益诉求,未能在"七一"等慰问活动中主动担当作为,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着想,带着感情处理好群众所反映的困难与问题,给以其更多信任。走访慰问不是送钱送物后"一走了之",而是将真挚倾听群众"牢骚话"及巧解群众"急难愁盼"作为落脚点与出发点,及时梳理受访对象普遍困难和特殊诉求,找根源、理思路,有针对性精准帮扶或协商处理,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给"鱼"不忘给"渔",结合问题实际情况,通过"手把手""一对一"解决困难及排忧解难,启迪人民群众智慧与力量,带动起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与积极性。

?三是限于节庆,未能"久久为功"走得"勤"。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仅局限于"某次一时"节日走访,未能形成"活动"常态化,未深入了解走访慰问群众实际,进行持久全面的联系帮扶和问题困难跟进式协调解决。常常使受访对象在节日前后感受到强烈"冷暖差",造成节日期间送钱送物让群众"受宠若惊",节后却常年"门庭冷清"的尴尬局面。慰问活动开展要"面对面"经常重访回访,长期关注、注重实效。强化与走访对象常态化联络与沟通,谨防慰问对象平日"受冷漠""被边缘化",搭建起与受访对象"面对面"信息沟通的连心桥,坚持户户见面、做好倾听记录,问题困难跟进协调,诉求需求及时回应,实时掌握受访对象生活状态,密切联系、拉近与受访对象"情感"距离,切实推动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解决与落在实处,让党和国家对基层群众的关心关爱"持久恒温"。

"七一"走访慰问当备好"三套卷"

?王子龙

?随着"七一"的临近,党员干部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按照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求,开始紧锣密鼓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实事办好从来不是一件简单事,具体落实中,党员干部至少要备好"三套卷"。

?精心备好福利待遇"政策卷"。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将心比心,将走访慰问的过程,当作日常福利政策待遇落实情况大检阅的过程。事先要多做几套福利政策练习题,对走访对象应享有的福利待遇做到心中有数。在走访慰问中,既向走访对象讲清楚其应享有的福利待遇,又询问日常相关政策补助落实情况,对离退休干部待遇政策、生活补贴标准解释、护理费标准等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及时释疑解惑,以自身工作的主动作为,提升走访慰问工作的亲密度、温情度。

?精心备好潜在矛盾"答疑卷"。走访慰问不能"关起门来"主观臆想对策办法,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在走访前勤于沟通交流,对走访对象的所思所想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其关心关注的闹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预作了解。走访入户中,要直面问题,主动"惹麻烦上身",对问题提供破解的思路、办法。凡属于能够当场解决的,就要借此机会现场办公,立知立改。凡属于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工作,要做好解释说明,划出整改"时间窗口",绝不知难而退、回避问题,要勇于做走访对象的娘家人、自家人。

?精心备好党史宣传"教育卷"。对于部分老党员、老同志的学习资料,可以借机"送学上门",并向老同志汇报本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情况。注重宣传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和老党员、老干部、烈士、因公殉职党员干部等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的贡献,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以此激励更多老同志在家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等方面,发挥"夕阳红"余热,为党和人民再出一份力,再加一把劲。【藏经阁】,QQ215425891,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三套卷"不算多,党员干部当有所准备,在实际走访慰问之中切实提升走访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做好走访慰问答卷。

"七一"走访慰问的"走"字诀

?袁科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七一"前夕认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通过做"功课"走准、用"感情"走心、抓"聚力"走实,让走访慰问"雪中送炭"解需求、"真情实意"送温暖、"振奋精神"增作为,切实让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把"功课"做在前头,以"走准"为序,"雪中送炭"解需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走访慰问对象困难情况、需求各不相同,如果不把"功课"做在前头,两手空空、脑子空空去走访慰问,效果会大打折扣,也背离了党的优良传统和走访的初衷。必须做细做实这项工作,充分摸清慰问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基本情况,真正了解群众需求,形成问题困难清单,探索解决途径。有些走访慰问"走形式"现象严重,俨然成了毫无意义的走秀,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拿出精准到靶心的举措,搞千篇一律搞"标配"。只有问清诉求、问清期盼,防止优亲厚友,防止多头走访重复慰问,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生活上的一些困难,才能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温度计""及时雨"。

?把"感情"贯穿始终,以"走心"为纲,"真情实意"送温暖。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老党员、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传递着党的温暖,各级组织部门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下基层、进家门,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和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聊家常、听"牢骚"。切不可把"硬板凳"变成"主席台",也切不可把开展走访慰问当做"赶场子""硬任务"。有一些年轻干部就有这样的"尴尬",有热情,但说不下去、说不进去,导致冷场。走访过程既是架稳"连心桥"的过程,也是年轻干部提高走访"基本功"的课程,要学会抓住"话题",拉进距离,让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把"聚力"作为主线,以"走实"为要,"振奋精神"增作为。"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开展走访慰问过程也是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推动工作的过程。从抗洪抢险,到抗击疫情,再到脱贫攻坚,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源在于党能够不断汇聚众人的磅礴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扎实走访慰问过程,激励老党员、老干部发挥他们的作用才智,继续服务党和人民。走访慰问活动要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借此机会"向走访的党员干部群众,深入浅出地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宣传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七一"走访要"勤""深""实""真"

?姚玉洁

?日前,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3.95亿元,用于"七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这次走访慰问的对象包括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

?走访慰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传递党内温暖的有效途径。适逢党的百年华诞,此次走访活动意义非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念好走访慰问"四字诀",让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持久恒温"。

?久久为功"走"得勤。相对于春节等带有"节日气息"的慰问,"七一"走访显得更有"仪式感"。不仅能让慰问对象感受到党的关心与温暖,还能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温入党记忆。但在谋划本年度走访慰问时,只局限于一年几次的"规定动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走访慰问常态化机制,谨防形成过节时"门庭若市"、平日里"门可罗雀"的巨大反差。通过持久全面的联系帮扶,搭建起与慰问对象沟通交流的"连心桥"。只有走访频率高,见面次数多,才能避免出现"无话可说"的被动局面。

?登门入户"访"得深。走访慰问要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有些慰问对象年纪较大,无法通过手机预约走访时间,难免会出现"跑空"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发扬"三顾茅庐"的精神,一次没见到,就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见到本人为止。走访时不能简单地在家门口握个手、寒个暄,就认为完成了任务。要进入慰问对象家中,摸摸被子了解冷暖,看看饭桌体会温饱。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切忌板凳没坐热就想溜之大吉,要慢慢说、细细悟,从"客套话"中听出弦外之音,从"牢骚话"中读懂实际需求。

?对准需求"慰"得实。结合平时积累的走访经验,站在慰问对象的角度,想想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只有抓住关键,找准需求,才能打通走访慰问的"任督二脉","慰"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里。对待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一定要捧着一颗心来,实实在在地进行"点对点"慰问,摈弃"合影打卡""他人代劳"等形式主义。尤其是对于老党员、老干部,在走访时更要多点耐心,除了给予他们物质上的需求,更要给予精神上的需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陪他们聊聊过去的峥嵘岁月,谈谈眼下的时代发展,为走访慰问添加"红色"元素。

?排忧解难"问"得真。走访慰问的重点不在于送钱送物,而在于排忧解难。忧有千头万绪,难有千差万别。不能为了图省事而采取"一刀切",要在入门入户的过程中,"实打实"了解慰问对象的真忧愁、真困难。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梳理普遍困难和特殊诉求,将所听所闻所感记录在走访手册,要问得全面一些、记得细致一些。走访结束后,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对症下药"、具体落实,做好走访慰问"后半篇文章",避免出现"年年说困难,年年未解决"的懒政现象。

"三步走"将走访慰问"走"到位

?宁显菊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

?各级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活动中,要切实走到位、访到位、慰问到位,要真正走进家门、叩响心门、问出窍门才能让走访慰问不虚此行、不打折扣、不走过场。

?第一步,走进"家门"。走进才能看清,走进才能走心,走访慰问不是走马观花,不是例行公事,不是搭台走秀,更不是摆拍留痕,走访慰问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情怀。各级领导干部在走访之前要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备课",摸清"底数",对要走访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要做好分析研判,规划好走访慰问的"路线图",精准摸清每位老党员、老干部、困难党员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身体情况,精准获取他们困难的原因,将走访慰问这张"答卷"答好,答出彩,答出质量。要真正敲响屋门,走进家门,去看看他们的屋子,院子;去摸摸他们的床头,灶台,去揭揭他们的锅盖;去掀掀他们的被子,和他们同坐一根板凳,唠唠家常,摆摆"农门阵",做到身入心至。

?第二步,走进"心门"。交流才能交心,真心才能暖心,走访慰问不是年年就送米面油,不是握手微笑拍照走人,不是简单记录完事,走访要走心,慰问要真心,各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之时要聆听他们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聚焦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体裁衣,坚决不搞"一刀切",杜绝不动脑经的"复制粘贴",要从物质、精神、心理多个层面出发,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走访慰问工作,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亲情化的保障服务,让他们快乐生活、安度晚年。在同他们交流要少说"官话"、少打"官腔"、少摆"官样",要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和他们真诚的交流,以真心叩响"心门",以真心换真心,用真心拉进心与心的距离。

?第三步,走出"窍门"。走访慰问要切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老干部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走访慰问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问出他们的真实需求,问出他们的急难盼愁,在小事、难事、急事上下"真功夫",出"真举措",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能办到的立马办好,不能解决的做好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反馈,强化部门联动形成解决合力。老党员老干部有着多年的宝贵经验,有着非同凡响的经历,有卓越的智慧、不凡的品质,在曾经的岁月里用奋斗写下他们那个年代的奋进篇章,各级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中要静心聆听他们的故事,要请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作点评、提意见,我们要敢于接受批评,乐于接受意见,最大程度通过走访慰问问出他们对地方发展的真知灼见,问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问出计策,问出实效。

?走访慰问不是走马观花,不是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西天的一片云彩。走访慰问要带着一颗真心去敲响屋门,走进家门,走近生活,走进心门,用心交流,访出实际,问出实情,问出实效,把党的温暖真正送到群众心里去。

练好走访慰问"三字诀"

?李佳佳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

?走访慰问是了解解决党员干部群众实际困难的"好方式",是宣传党的光辉历史的"好机会",是提高社会凝聚力的"好平台",要练好"预、真、效"三字诀,将走访慰问"前、中、后"三个环节的"功课"做好做足。

?练好"预"字诀,在走访前细心"备课"。"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七一"是党的生日,今年又是建党一百周年,在"七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可谓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因此,必须把"走访慰问"这堂课"备好、备细、备充分",确保走访"有方向"、慰问"不跑偏"。各地要摸清"底数",充分调查研判,建立本地"功勋党员""困难党员""烈士遗属"等信息库,详细记录身份信息、奖惩情况、困难原因等,确保"不漏一户""不错一人"。要打好"底稿",制定慰问"计划"、确定慰问"对象",统筹组织、财政、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以及基层党组织力量,有序有力开展走访慰问。

?练好"真"字诀,在走访中用心"上课"。走访慰问是一堂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意义重大的"实践课"。有些领导干部的"上课"方式"枯燥无味",匆匆赶到现场,做完"握手、发钱、拍照"等"常规"动作后,又赶往"下一站",这样的"课程安排",显然达不到预期效果。走访慰问要动"真情",俯下身子、拉拉家常,切实了解党员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所盼",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用"真心",在"亲切"交谈中,深入浅出地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练好"效"字诀,在走访后耐心"评课"。走访慰问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制度性"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不能"走过即过、问完即止"。要敢于接受"评价",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于走访慰问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方式方法,确保"访"出水平、"问"出实效。要积极加强"联动",将慰问过程中收集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快递"给各相关部门,并及时跟踪反馈。要增加慰问"频次",在困难党员、老干部、烈士遗属等生病住院、发生意外、遭遇困难时要及时走访慰问,帮助度过"难关"。要健全"机制",采取党费划拨、政府补贴、社会捐助等方式,持续"供氧",确保走访慰问"资金链"不断。

谱好走访"三部曲"?扎实慰问暖人心

余一静

?近期,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

?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应谱好"三部曲",在温暖为党的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老党员、老干部的同时,也要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切实为他们解决困难。还需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让走访慰问成为凝神聚力、振奋人心、推动工作的重要举措,从而更好地助推血脉传承、精神发扬,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奋勇拼搏、建功立业。

?谱好走访慰问"真实曲",以真心温暖人心。走访慰问之所以称为"走访",其内在含义便是要"下基层,进家门",而下基层讲求的重点之一即真实性,要真真切切深入基层,走进党员家中,体察党员冷暖。以往的走访慰问,一大"痛点"便是浮于表面、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从领导进门开始,各种角度抓拍,照片拍完,"米面油"老三样慰问品发放完,慰问也就宣告结束,之后便是铺天盖地的慰问图片、信息报道。这样的走访慰问并无实质性意义,必须坚决摒弃。真正的走访慰问需以真心去温暖人心,在走访中考量实际,深入调研,发掘深层次问题;在慰问中真诚地赞扬老党员、老干部为党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此外,信息报道也需体现导向性和真实性,报道主体不应是领导如何走访慰问,而应是慰问对象过往的光辉事迹、当下的真实境况以及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困难。

?谱好走访慰问"担当曲",以实干解决问题。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走访慰问重点在于倾听民意体察疾苦、抓牢关键解决困难,谱好走访慰问"担当曲",需以担当促实干,以实干办实事。领导干部要俯下身子,倾听慰问对象的真诉求、真困难;要认真记录,将慰问对象反映的问题以及走访慰问中所看到的真实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还需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慰问对象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的话语中读懂诉求,从他们的境况里体察疾苦,从他们的共同点中寻到走访慰问"关键点"。待走访结束,将所听到、看到的问题、困难进行梳理整合,形成一份系统的走访慰问困难清单,再根据清单"对症下药",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化解慰问对象的"急难愁盼",如此,走访慰问才有意义,才能体现其价值。

?谱好走访慰问"红色曲",以党史增强党性。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党学习党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走访慰问的对象多为党员,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走访慰问相结合,要在走访慰问中谱好"红色曲",用党史教育增强党员党性,既顺应时代潮流又引领基层党员奋勇争先。谱一首红色"理想信念曲",向慰问对象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谱一首红色"党风纪律曲",提醒慰问对象坚持务实廉洁的作风,增强组织纪律;谱一首红色"基层实干曲",引导慰问对象建设美丽基层,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将"红色曲"贯穿走访始终,将党史教育融入慰问过程,在"润物细无声"里增强党员党性,引领党员建功新时代。

?谱好走访慰问"三部曲",以真心温暖慰问对象的心灵,以实干解决慰问对象的困难,以党史增强慰问对象的党性,扎实推动走访慰问各项工作开展。

让"七一"慰问成为慰问对象的"夏日清凉"

石培刚?李晓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在"七一"前夕,认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将走访慰问这个"暖心工程"落到实处。

?走访慰问活动,代表的是党组织的关心和关怀,不仅密切了党群关系,也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但是,"七一"慰问必须拒绝"只慰不问""走马观花""撒胡椒面"的"空套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当好"贴心人"、拒搭"花架子"、开出"处方药",才能让"党内关爱"真正成为慰问对象的"夏日清凉"。

?走访慰问要当好"贴心人",拒绝"只慰不问"。中央组织部要求,要向走访慰问对象转达党中央对他们的关怀,褒扬他们为党的事业作出的贡献,同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真情实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相比慰问品和慰问金,被慰问者更看重的是,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和重视。这就要求走访慰问不仅要体现"暖"字,更要体现"情"字;不仅带着感情"慰",还要带着耐心"问";不仅要问得细,还要问得真。要通过"点对点""面对面"这种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同党员干部交心谈心,嘘寒问暖,用心用情解决好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党员干部的"贴心人",让他们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走访慰问要拒搭"花架子",拒绝"走马观花"。每年的"七一"建党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传达组织对党员干部关爱、传递党的温暖的重要方式,承载着雪中送炭、传递真情的分量。广大领导应借用走访慰问这项"规定性动作",做到"走""访"结合、"慰""问"相顾,少一些"取景式""摆拍式""走秀式"的"花架子",不能让走访慰问流于形式。深入慰问对象家中,摸一摸衣被、揭一揭锅盖、拉一拉家常,与他们面对面、心贴心地交谈,让老党员、困难党员及基层群众感到"说话有人听""问题有人应""疑惑有人解",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体会到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引导老党员同志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继续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走访慰问要开出"处方药",拒绝"撒胡椒面"。走访慰问要走心走实,把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切忌"一刀切"式的平均主义,"一张药方用到底",户户都是"米、面、油、红包等"。要针对慰问对象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开展精准研判,从需求上分好类别,精准掌握慰问对象的所需所盼。对老党员同志开展慰问,要与其深入谈心,研判其精神状态、健康情况、生活现状,在走访的时候多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关怀;对困难党员开展慰问,要认真研判困难原因,在慰问的同时开展困难救助和帮扶行动,在"解决近渴"的同时"引入远水",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信息等支持,制定长远脱困措施,着重解决其重难点问题。

让走访慰问"返璞归真"

韩麟儿

?近日,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走访慰问是了解走访对象生活状况、帮助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更是同他们联系感情、表达组织关怀和温暖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认清走访慰问本质,不耍"假把式",不搞"花架子",实打实真用心、用真心,让走访慰问"返璞归真"。

?走要"真心",搭建和谐桥梁。走访慰问要从根本上摆正态度,清楚认识这不是能"他人代劳""例行公事"的面子工作,更不是放下东西晃一晃、例行问答记一记就能快速"撤摊子"的形象工程。有些干部没有弄清走的本质就"盲目走",造成走访原来目的"失真""失效",追根究底还是他们缺少"真心"。因此,在走访前,领导干部要先回答好去看谁、我同他是什么关系、怎样看三个问题,切实摆正姿态,将走访慰问当成"回家看看",将走访对象当成亲人,怀着一颗真心进家门,同走访对象坐在一起,手拉手、心贴心,通过"拉家常、话里短"不断了解实情、促进感情,使走访效果不断升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