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260篇(第44/55页)
凝"青"聚力不做时代"看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强调,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继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青春业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应凝聚青春的磅礴之力,绝不能袖手旁观当看客,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新时代征程上发出夺目光彩。
笃定"不改其心、不移其志"的赤胆忠心,保持"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坚定信念。"理想如炬、信念如柱。"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时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几度绝处逢生,几度柳暗花明,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坚定理想信念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传递理想信念的"薪火棒",保持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把学习党的科学理论作为"终生必修课",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品味"真理的味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展现青春激昂的风采。
凝聚"怀抱梦想、脚踏实地"的奋进姿态,恪守"栉风沐雨自担当"的担当精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职责承载使命,担当彰显价值。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既是一种政治品格,也是一种能力素质。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担当作为是检验干部成色的"试金石",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肩负使命担当,承载期待重托,要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紧跟时代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经风雨、见世面,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奋斗路上"行稳致远",在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践行"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初心使命,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来,党始终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书写了一部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壮丽史诗。无论是井冈山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血脉相通,还是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伟大胜利,亦或是全面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铮铮誓言......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情深义重的牵挂和勇毅前行的动力。天地之大,黎元为先。青年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希望,要始终以"人民勤务员"自勉,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做到"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始终坚守赤子之心,以"公仆心"守好"人民的心",用"不停歇"的务实行动架起"民生桥",用"爱民之心"答好"人民满意"答卷。
让青春助推"复兴号"巨轮扬帆远航
近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对广大青年寄予了厚望和嘱托,号召青年挺膺担当,把党的XX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干部要勇立复兴"鸿鹄志"、踏实阔步"万里程"、敢做时代"弄潮儿",让青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志存高远、满怀雄心,勇立复兴"鸿鹄志"。吾辈当立鸿鹄志,浩浩乾坤搏自强。回望党的近代史,中国遭受封建势力、官僚主义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剥削,陷于贫穷落后的困境之中,一批批青年志士奋然起身,满怀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宏伟抱负,舍生忘死、前仆后继,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的手中,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善于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领悟革命先烈的不屈意志和坚定信仰,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要弄清"我是谁"、想要"为了谁"、应当"如何做",把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践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青春誓言,切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涓流之力。
脚步坚定、一步一印,踏实阔步"万里程"。行不由径,事不讨巧,脚踏实地,方能收获成功。心浮气躁是青年干部的通病,凡事总想找捷径,以求迅速完成任务,然而,欲速则不达,越是心急越容易偏离目标。司马迁用13年的时间,最终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我国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纵观古今,凡能成大事者,无一不是脚踏实地的践行者。青年干部要保持沉着与宁静,舍去浮躁和繁杂,不好高骛远、驰于空想,坚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于细枝末节之处找到解决问题最优路径。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要常怀"空杯心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态度,不断强化政治觉悟、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坚持主动躬身入局、争当"关键变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苦干,将脑中的"施工图"变为壮丽的"实景图"。
不畏艰险、挺膺担当,敢做时代"弄潮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伟大事业的推进都靠的是一代代国人艰苦卓绝、夙兴夜寐地奋力攻关。近年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也没有一马平川,青年干部要切实提升能力本领,多到基层一线摔打历练,主动投身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征迁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之中,不断自我磨砺淬炼,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要发扬斗争精神,以"逢山搭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闯劲,直面前进道路上的风高浪急、险滩暗流,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接班人,要坚守初心使命,铆足干劲、锐意进取,以"时时放不下心"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细悟"人才九条"让乡土人才"涌流不息"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期间,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为当地发展破局开路。40年后的当下,"人才九条"对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各级组织部门要在"人才九条"中细悟乡土人才成长"法则",聚焦"引育留"关键环节,做好源头的"清淤疏浚"工作,让乡土人才"涌流不息",奋力谱写乡村"兴"篇章。
拓宽渠道"选",递好"橄榄枝",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人才九条"中的第二条即为"大胆起用和广泛接受各种人才",为犯过错已改正、出身不好、学历不高的人才群体施展才能放开了政策。乡土人才涉及面广、种类繁多,能否将他们选出来是关键。各级组织部门选拔乡土人才,不能简单照搬城市中的那一套方法,而是要不以学历论英雄、不以资历看能力,大胆破除选人用人领域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做善于发现乡土人才的伯乐。要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来一次"拉网式""地毯式"摸底调查,把真正造福一方、拥有一技之长的"土师傅""土秀才""土专家"选出来,按照"发现一个、培养一个、储备一个"的原则,让更多乡土人才走向"台前"。并在此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基层人才调研活动,分门别类建立起乡土人才信息库,持续进行跟踪管理,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多措并举"育",驾起"连心桥",让乡土人才"节节拔高"。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时曾支招: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老、中、青、幼立体开发,建立多级梯形人才队伍,使适用之才源流不断、常用不竭。发挥乡土人才资源,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各级组织部门要结合乡村发展的新方向,突出人才素质教育培育,建立以提高新型农民形象、科技农民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加大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力度,重点强化理论及业务能力。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围绕种植、养殖、产业经济等发展需求,分类开展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按类别、有层次、分步骤地组织开展人才技术培训,可以通过现场示范、结对培养、以师带徒等方式,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补齐短板弱项,通过开展个性化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与时俱进,更新技能,为乡村振兴聚人气、增活力、添动力。
搭台铺路"留",深掘"蓄水池",让乡土人才"如鱼得水"。兴建"人才楼""招贤馆",积极为调入人才解决住房;成立人才技术开发公司,吸收人才;千方百计为人才的调动提供方便......"人才九条"中关于"留才"的内容,贴心周到、诚意满满。各级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特长和技能,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创造有利于乡土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让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齐头并进,健全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同时做好乡村环境整治及规划,营造干净整洁、惜才爱才气息浓厚的乡村环境氛围,让留在乡村做事干事的乡土人才收获满足感、荣誉感,全心全力为乡村服务,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热土扎根、深耕,放开手脚干事创业。
选人才当聚"三力"不拘一格"为"人才
近日,新华社发表"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相关文章,详细描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关于人才工作的实践足迹及其所遗留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XX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众所知,"抓住人才,就是抓住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要想起步稳、跑得快,就应当大聚"知、求、尽"人才之力,不拘一格为人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广阔赛道上。
知用贤,支柱脊梁"为"人才。早在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他的亲身实践表明,对人才问题认识、重视越早,下的功夫越多,难题与困境就能越早迎刃而解。历史告诉我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英雄,而人民的英雄,总是出自英雄的人民。所以得人才者,便得到了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机会。各级党组织要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人才的驱动性、创造性、突破性,将人才工作与各项中心工作等量齐观,解放思想、不拘一格,牢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大论断,学习领悟以人才工作为抓手,破解各项工作中"险重难"问题的创新工作方式,避免"大包干""一手揽"思想,努力做到"知用贤",认识到"贤可为支柱、贤可为脊梁"。
求其贤,广开门路"为"人才。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就算神驹在侧,也只能空呼"天下无马"。本土本山本地水"养大"的人才,他们身上的本地特色,就宛如最好的润滑油,能大大提高人才与岗位的磨合效率、运转速率。各级党组织要"求其贤",既要推开引进人才的"门",又要修好培养人才的"路",一手抓住人才的需求,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切实以"三顾茅庐"之功觅"卧龙",以"倒履相迎"之礼迎"贤才",不拘一格地破解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将培养本土本地高知分子、技术能手、优秀乡贤作为一项长期重点战略,矢志不渝抓教育,让"千里马"犹如清泉活水般源源不绝地涌现,让"人才强国"始于"强吾乡"。
尽其才,适材适所"为"人才。马行千里路,鸟飞千尺高,牛载千钧重,在合适的岗位做着合适的事的合适的人,才为我们所求的人才,若让鸟来拉车、马来飞行、牛来奔驰,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浪费。为人才创造一展抱负的环境、能够发挥才学的岗位,为人才己身提供成长,为用人单位带来成效,这种双赢,应当是所有用人单位寻找人才的初衷。所谓"尽其才",就是要不拘一格、各尽其能地把人才用起来,让每一颗"人才"螺丝找到相配的螺母。各级党组织要在拥有人才的基础上,充分思人之苦、谅人之难,以容人之量成人之善,敢于破樊笼、开新路,不拘一格大胆用好各类人才,并坚持为人才们排忧解难,大聚人才之力,努力使他们处于以最饱满的精气神竞相奔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青"力而为逐梦"复兴山海"
近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对广大青年寄予了厚望和嘱托,号召青年挺膺担当,把党的XX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锤炼斗争本领,在逐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力而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业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擎"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信仰之旗把牢青春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红线"一端连接人民至上,一端紧扣民族复兴,无论是改天换地干革命,还是自力更生搞建设,抑或是识变应变谋发展,我们党能一以贯之把握和践行这条"红线"不松劲、不偏向,靠的就是固若磐石的信仰和一心向党的忠贞。青年干部要坚持不懈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信仰之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润泽初心,在知信行合一、学思用贯通中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始终把"矢志不渝跟党走"作为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把为民造福作为心之所向和行之所往,让青春在信仰和真理指引下澎湃出更为强劲的伟力。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高奏"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进之歌展现青春作为。作风建设关乎事业成败,决定人心向背。党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党和人民的事业已到"船到中流、人行半坡"的关键时刻,青年干部若是骄傲自满、习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无疑会"裹足不前",追不上时代前行的"滚滚车轮"。新征程上还有无数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亟待跨越,要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敏锐,发扬吃苦耐劳的奋发精神,永葆风清气正的务实形象,力戒骄娇二气,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自我加压的责任感,投身火热实践第一线,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一步步把"烫手芋"变成"香饽饽",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真业绩。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干之帆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考验着每个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要铆足"放使干霄战风雨"的斗争意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远离"舒适区",主动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最前沿,不惧困难、不畏挑战,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才能砥砺成长为疾风劲草、烈火真金;要增强"四两拨千斤"的斗争本领,涵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底线思维,破除"谨小慎微守摊子"的思维定式,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干在先、走在前、作表率的行动自觉,提升抗风险、化危机、育转机能力,做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开创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安全生产心得体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