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书月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10
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
同志们:
按照区党工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党员读书月"的活动安排,结合近期我的读书学习情况,下面我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平凡或许是许多人一生的底色,但是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那些迷茫过的、挣扎过、彷徨过的普通人,在各自独一无二的生活中,展现了令人感佩的非凡勇气。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此书中写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其实在初中时我便读过这本书,再读一次,我仍旧感叹于这样质朴和纯粹的文字的力量,没有华丽的辞藻让我觉得距离遥远,没有跌宕的剧情让我为此拍案叫绝,但是它却从来不缺乏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透过轻描淡写展现出生命的厚度,不论什么时候想起都会给人向前一步的力量。
平凡绝不是平庸,平凡也绝不能成为当下"摆烂"之风的粉饰。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生而平凡。孙少平在学校吃不起一份丙菜,只能在无人时才敢到屋檐下领走黑面馍;孙少安被生计所迫,不得不辍学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透过他们俩我看见了无数改革初期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即便苦楚无奈他们却不甘于平凡。少平怀揣着走出农村闯荡的勇气,捉襟见肘却又倔强地在看书阅读;少安当上了生产队的队长,后又建窑烧砖,修建学校。他们都有最赤诚的愿望,最胆大的希冀,虽然当下身处泥泞,却从来不会忘记抬头仰望星光。
在整本书里刻画了太多太多立体而又丰满的人物了:从小便背着沉重包袱最终走上歧途的郝红梅、天真烂漫的田晓霞、不断妥协的孙兰花,我不想用世俗的道德标准去约束书中的人物,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经历之下,他们的所有举动都合乎情理,透过他们我看见了无数相似而熟悉的影子,他们的结局像投入河中的石子,在今天的水面上依旧泛起着涟漪,我相信这远远大于我用这些标尺去给当时的他们的人生盖棺定论。
在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少安。十三岁,辍学,务农,挑起一家的重担。这对他来说公平吗?我不知道;他真的无怨吗?我不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生活容不得他按照自己想法去活,相比于弟弟的肆意和勇气来说,他多了几分性格里的逆来顺受,但也或许是作为大哥而不得不承受的失去。但是在这无可奈何中他又没有从此消沉下去,只看他义无反顾地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十八又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了双水村的"能人";只看他尽职履行着哥哥的职责,让少平能够安心外出闯荡;只看他办窑烧砖,带动全村人一起致富。他有着异于周围人的理性,但是这种理性也依然束缚在世俗和时代的框架之下。看起来他足够勇敢,但是他却也不可控制地懦弱。他和润叶的爱情悲剧便是佐证。润叶生活在城市,相对高的开放程度让她大胆脱离世俗的偏见,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少安却不敢正视自己对润叶的感情,门当户对的概念从小便深深烙印在他心里,他一次又一次地退缩,一次又一次地推开润叶,青梅竹马间的爱恋,在少安娶了秀莲后落下了帷幕。但是这对秀莲来说公平吗?不是因为爱情的结婚,不要彩礼和新房,无论在哪个年代,陪伴一个一穷二白的青年渡过困难和苦楚都需要勇气,爱着一个对自己没有感情的丈夫,更需要勇气。但是秀莲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自己的丈夫着想,把自己的心血都放在婚姻上,努力为这个家付出。在日复一日的相守中,少安爱上了这个淳朴善良的秀莲,家庭情况也逐渐改善,但是少安以为的来日方长最终还是没能抵过世事无常,妻子患癌去世了。贫穷时,有一个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妻子厮守;富裕起来了,却只剩了自己一个人。造化终究弄凡人,世间安得两全法。
在第一次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少平。原来在不知不觉间,我也改变了,也或许是第二次看有了更深的感触了。敢于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是可贵的,但是在这背后,是有人替你负重,少安便是这个人。他以哥哥的身份,扛起了整个家,让少平没了后顾之忧,让少平可以走出农村去找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能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少安生而为哥哥,责任与义务已经与他相伴一生。但是不论如何,他都甘愿如此。我发现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我的视线不再像小时候那般只看到舞台上的主演,而是越来越多地看到幕后的人。相比而言,他们才更平凡,才更接近生活。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即便有些东西根深蒂固如偏见,与生俱来如天赋,无能为力如真相,但是生活依然向前。这人间虽然泥泞破碎,但它却值得被爱。
他们每个人相互交织的命运就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这也许也是路遥先生想告诉我们的: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
平凡的世界,故事波澜不惊,文字敦厚淳朴,人物渺小真实,越是平淡的文字越能给人振奋人心的力量。平凡的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传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明明结尾这几句的景象这么温暖,却生生让人体会到几分无奈和绝望。文字虽然无声,但却平地起惊雷,给心灵带来巨大震撼,看完后让人久久回不过神来。
他们的故事从来都没有结束,他们的故事正在无数人身边上演。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