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交流材料
高校思政教师交流材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其本质要义是提质增效,作为一项经济领域的改革,其提出不仅是一种方式手段的改变,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教育本身作为一种师生互动、传道与求知的过程,存在着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唯有这样,整个"生产"链条才不会中断。当前,传统教育发展中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融媒体为思政教育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优质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融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既适应了当今"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需求,更满足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一、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契机
1.重构传统思政教育形态的应然之举。融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无处不在,在"人人融媒"的新形势下,媒介多样化的传播方式重构了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形态,丰富了思政课程的载体。融媒体的包容性、即时性、开放性延展了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场域。融媒体时代,思政教育课程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思政知识的传授场域也从书本、图书馆、实验室扩展到各大网络媒体平台,教学资源也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进一步延伸。学生可以在高校思政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以及多渠道新媒体平台广泛收集思政资料,运用鲜活素材,结合时事热点,立体化呈现教学内容,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效率。此外,融媒体平台存储性和信息检索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优质的思政教学资源,学生能够实现随时可学、随处可学。
2.适应思政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长期以来都处于供需关系失衡的矛盾状态,单一供给与多样需求的矛盾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学生们搭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平台,能够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新型媒介拥有无处不在的话语传播优势,也正因如此,主流价值体系难以再通过重复灌输的方式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将融媒体运用于教育领域,全面优化、整合思政教育资源,不仅适应了思政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需求,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更引领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格局。
3.激发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想活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学而不思""死记硬背"是教育常态,将思政课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是一大难题,融媒体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手段,促进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维创新,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慕课""对分易"等互联网交流平台,设置适当地奖励机制,帮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融媒体背景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满足了大学生多领域、多层次的精神需要,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必然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高度契合,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同样也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相统一,用体制改革的办法均衡"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整合有效供给来引导和实现"需求",通过满足"需求"来提高和优化"供给"。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缓慢,"供给不足、供需失衡、无效供给、产能过剩"等问题明显,改革之势迫在眉睫。
1.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水平不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思政课教师拥有开展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地位,是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优化教学效果的内在动力。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因受学科专业的限制,各高校普遍存在"师资配比不达标、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任课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同样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供给和教学需求的水平仍存在较大的"供给差",由于思政课教师供给数量存在短板,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参与感,呈现出"课上互不干扰、课下形同陌路"的教育现象。作为"供给侧"主体的教师无法掌握"需求侧"主体的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供给完全不感兴趣,双方缺少互动交流,难以达成精神共鸣。"所供非所需""所需未供给"的教育矛盾亟待解决。
2.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内容缺乏创新性。随着融媒体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变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能力也出现多元化趋势。因此,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教学能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有的思政课教师只将精力放在理论教学和科研中,教学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在融媒体技术运用方面,大部分教师也只是简单的借助多媒体工具罗列和梳理理论知识,追求全面性、概括性,而忽视了对"细枝末叶"的讲解,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深层次理解。此外,高校思政课以封闭式课堂教学为主,缺少情景式、沉浸式教学,不注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导致思政教育的整体性水平不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政策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供给内容基本与实践脱节。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传统教育的工作模式,供给主体要坚持因势而新,创新供给内容的方式方法,整合网络资源,为需求主体打造多样化、高质量的精神产品。
3.高校思政课教学供需关系缺乏获得感。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获得感"是精神层面的最高追求,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归属的需要"。对于供给侧主体而言,教师的获得感来源于自身教育情怀、教学成果、教育理想。对于需求侧主体而言,学生的获得感来源于对思政课的兴趣,自身主动接受、认同,继而将所学理论自觉地内化于心,形成价值共识。高校的思政工作正处于转型阶段,"供需关系失衡"严重影响了思政育人的效果,从供给方层面出发,大部分高校以"教材体系"为主,未能真正培养出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教学供给能力,忽略了"需求侧"一端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只重视生硬、官方的理论阐述,而不注重将道理讲深、讲活、讲透,限制了思政育人的效果。此外,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同联动不够紧密,其他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全员性"参与度不高。实质上,大学教师除了承担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还应承担起引导学生人生发展与道德价值取向的责任。同时,相关课程配套资源利用的不完善,加剧了思政课"边缘学科"的境遇,降低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供给质量,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
三、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优化
1.优化主体配置,精准精研思政教学的"优供给"。思政课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优化思政课教师配置是思政课教学有效开展的有力抓手。当前,解决思政课教师严重配比不足是根本,合理优化各教研室、各年龄段教师的内部配置结构,完善思政课教师育人机制,通过"转一批、引一批、培一批"的人才培养制度广纳贤才,打造过硬队伍,以增量供给激活存量供给。同时,高校思政课队伍的优化不仅需要组建一支"数量足、政治强、水平高、结构优"的专职教师队伍,还需要切实加强对社会资源、人才资源的利用,通过专兼结合、内外协同,实现教育协同发力,构建"多元一体"的供给主体格局,做到供给主体"配置优"。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出、对思政课程配套资源的建设,促进思政理论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的充分衔接,提高思政理论的应用性。这就要求供给主体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转变,根据不同课程性质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智慧化数字平台,通过立体、生动地表现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导,做到供给主体的"内容优"。
2.把脉情感定向,精细精深思政对象的"广需求"。思政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做人的工作。就学生而言,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诉求具有层次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借助大数据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兴趣点,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洞察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教学难题,与学生共同挖掘互联网平台的优秀素材,讨论分析时政热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供给质量。以情感需求为导向精细思政课堂。充分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建设信息化、趣味性的思政课堂。例如,利用项目研讨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情景剧等方式提高思政教学的开放性,帮助学生从实践中学党史、知国情,使思政教育走"新"走"实"。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信仰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内在信仰需求,引导学生自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自身内在需求同坚定的理想信念相契合,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构建话语体系,精心培养供需关系的"深融合"。创新思政课的话语体系是提升思政教育生命力与活力的关键。"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要想成为学生喜爱、自己满意的教师,就应当从学生喜爱的话语方式入手,运用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让思政课变得有温度、接地气、更具说服力。融媒体时代,传播形式多样生动,富有感染力,口语化的表达更是引人入胜。思政理念如何呈现、思政内容如何表达是思政育人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因此,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构建"接地气"的话语体系,创新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要善于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变基本原理为生动道理,变根本方法为管用办法,变漫无目的的滴灌为因人而异的滴灌"。促进师生间的共情效应,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参与感与幸福感,达到供需关系的"深融合"。
上一篇: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优秀干部先进事迹
下一篇:党校干部心得体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