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基层治理经验材料:党建引领树新风乡村治理增效能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基层治理经验材料:党建引领树新风乡村治理增效能

近年来,XXXX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到乡村治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为乡村治理凝聚力量,打开乡村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推进乡村治理"强"起来。一是锻造坚强堡垒,"小基层"构建"大治理"。构建以乡党委为核心、"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单位+党总支+党支部"的责任体系,形成"一盘棋"运行机制。"支部+党群服务中心"夯实阵地,12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后,功能区划分合理,办事效率更加高效。同时,全面推进党建带妇建、团建、工建。二是坚持党员带动,"小细胞"释放"大能量"。推进"我是党员我带头、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推行党员联户、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领头雁"、党员"排头兵"作用发挥在乡村治理最前沿。完善积分制管理制度,激活"红色细胞",机关在职党员到"一线"报到服务,带动群众全面参与乡村治理。XXX村"支部引领带头,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紧随其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着力解决村庄环境"久治不愈"的"顽疾",形成了干群同心同向谋发展、共治共享"美丽乡村"成果的发展氛围。

(二)绘制多元共治"同心圆",推进乡村治理"活"起来。一是强化文化引领。XXXX将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绘好文化墙,引领示范促带动,促进乡村振兴文化繁荣,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产业振兴墙""文明礼仪墙""社会治理墙""中华传统美德墙""廉政教育墙""感恩墙""奋斗墙"......,通过浅显易懂、老少皆宜的画面形式将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到农村生活当中。一面面特色鲜明的文化墙体彩绘,旨在探索农村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思想道德提升、农村社会风气好转,大力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大转变",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推行"三治融合"。创新"党建+"融合模式,引领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修订完善XXX个村(社区)村规民约、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章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自治、协商在一线机制,完善民意征集、沟通酝酿、意见反馈等制度,保障村民有效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建设,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等开展综治维稳、扫黑除恶、宪法等法律宣传活动,提升群众知法、懂法、学法、守法意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事感动身边人,组织评选一批"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活动,选树一批"身边榜样",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推进乡村治理"实"起来。一是网格化管理,实现服务管理"零距离"。以党建为统领,整合党建、宣传、综治维稳、疫情防控等职责,强化网格管理,编织一张"服务大网",推行"一网多能、一网统筹"管理模式,整合安全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疫情防控员等多员合一,实现一网多能,一网管好"人、地、事",切实发挥网格工作实效。通过组建网格微信群,群众指尖话诉求,各类信息在线上多跑路。同时网格员开展线下常态化走访,为民纾困解难。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促进多元服务主体、服务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了"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群众网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乡村社会治理基础。二是精细化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抓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采取"1+1+N"模式,实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纵到底、横到边,网格化、全覆盖。"1",即每一名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联系一所中小学,每月至少到挂联学校1次,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挂联学校教职工会。"1",即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指导一个村(社区)党总支,每一名村党总支委员联系一个党支部。参与研究年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每季度至少到指导联系党组织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次,列席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N",即每一党员结对联系N名群众。

经验启示

(一)完善组织体系,理清职责职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建设,要确定村级党组织的主体地位与主体责任,建强战斗堡垒,只有基层党组织建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了,才能找准地方发展的出路和思路,推动引进的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二)激发内生动力,提高治理效率。通过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形成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党员与群众"齐声共鸣",进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广大群众主动成为乡村治理的局中人、乡风文明的建设者、乡村振兴的主人翁,干群共发力,推动乡村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上画出最大"同心圆"。

(三)创新自治方式,提升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适应乡村发展新需要,要敢于突破传统治理方式的束缚,让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治理方式成为新的治理"三板斧"。自治就是要做到不同人群民主参与对应村级事务,形成民主决策结果:德治就是要通过"红黑榜""道德评议"等方式,形成奖罚机制,达到强化德治的目的;法治就是要强化法制意识,既要做好群众生活中的法治案例警示教育,又要做好执法权力下放和执法程序规范,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