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全省百千万工程专题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7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在全省"百千万工程"专题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市委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迈向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深刻认识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方向,以走在前列的精神状态和干在实处的工作姿态,加快推动全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必须把握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四个关键。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 要在优势塑造上下功夫。学思践悟塑造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原创性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始终念兹在兹,倾注了极大心力,提出了重要要求。科学理论指导和人民领袖教导是全市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最大底气所在、最大信心所在、最大力量所在。必须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才能从政治上激发优势,凝聚力量,振奋闯创干精气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对照比较塑造优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就在于促进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因地制宜走出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我市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潜力大,实现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后劲足。必须把握资源禀赋、产业链条、政策环境等结构性比较优势,精准认识时空方位和发展定位,把短板补齐、把长板锻长,逐步化优势为胜势。特色发展塑造优势。聚焦中国特色与我市特点、湾区特质、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要着眼特色设计、挖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建强特色园区,在体制机制上,坚持高位推动,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夯实县(市、区)委书记"一线总指挥"、镇党委书记"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升上,突出特色发展着力培育县域优势产业、突出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集聚发展加快形成县域产业集群。

二、 要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生产力布局结构调整。

生产力布局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系统的功能发挥和资源配置效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有地区间优势互补的资源正向配置,也有先发地区向后发地区的资源逆向配置,既有较强的规划型资源配置特点,也具有市场型资源配置特征。必须立足政治导向、顺应经济规律,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统筹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深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结构调整,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并举,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进,更加注重陆海统筹、山海共济、三产融合,加快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便捷化互联互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与标准统一,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产关系结构调整。生产关系结构是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位关系、权力关系、作用关系、利益关系和活动关系的总和。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统筹央地关系、党政关系、党群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行政区划关系、城乡部门关系。必须强化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完善全市"一盘棋",深化"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深化城市间对口帮扶协作、拓展多种形式的跨区域协同合作;必须大抓社会力量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不搞包办代替,形成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推动"百校联百县""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提质升级,合多方意愿、集众人之力、展各家所长。必须优化城乡"三生"空间结构,围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有温度、有气象、有格局的现代城乡。

三、 要在动力增强上下功夫。以改革增强动力。

抓"三农"领域的"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框架、建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度,完善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支撑等。抓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市级与县区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结构改革,科学合理划分相关领域市级与县区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深化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推进镇街体制改革。推动减少过度干预和过度保护,破除隐性的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抓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引导企业优先在市内有序开展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健全科技赋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研发机制、支持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用活基层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建强欠发达地区人才引、选、育、留服务支持机制。以开放增强动力。坚持向上借力、向陆聚势、向海扩能、向外图强,引导地市和县区立足实际谋发展、跳出本地谋未来,积极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发展大局,利用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机遇,用好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建设利好,持续强化珠三角核心城市枢纽功能,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在更宽领域做强县城龙头、抓实乡镇节点、建设和美乡村,引导更多资源、资金、人才进入基层和乡村。以创新增强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创新县镇村发展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重塑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创新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创新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机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色林草产业,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创新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四、 要在价值实现上下功夫。深化价值挖掘。

价值挖掘的核心是开展价值内涵的研究、阐释和传播,目的是立足客观多元性走实践差异化发展道路。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中,要面向11个县(市、区)、160个镇(街)、2650个村(社)的共性与个性,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地区的周边县域、产业实力较强的枢纽县域、生态功能重要县域、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和市际边界及老区苏区县域的功能界定;立足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分类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科创小镇。立足避免"千村一面",深度分析乡村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区位特征、资源优势、文化传统等客观条件,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分类明确建设重点,逐步拓展建设领域,打造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深化价值转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同步推进高标准党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生态、高品位文化和高品质生活,坚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上来,深化特色资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做好红色资源、绿色资源、蓝色资源、金色资源、本色资源等价值示范,重点打开城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重组绿水青山的市场序列,让绿水青山融入现代社会。深化价值释放。在规划上突出系统性,把握城乡主脉、文脉、商脉传承融合,深化历史文化、现代活力、未来发展联动互动,按照整体规划、突出特色、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方略,推进老城乡、新城乡、未来城乡交相辉映。在发展路径上突出层次性,分类推进强县促镇带村,精准定位区域功能,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推进美丽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在工作措施上突出创新性,注重示范带动、典型引领,科学做好村庄规划、农房风貌管控和改造提升,加强硬化、活化、洁化、绿化、美化,抓好人居环境,塑造别具风格的特色乡村风貌。在力量调动上突出广泛性,用好群众参与禀赋、社会资本活力、对口帮扶协作利好,推动政民互动、政企联动、市域协同,实现优势互补。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