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2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74篇(第8/3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054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19分钟

心系民之所向,与人民站在一起,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坚定,解锁夯实民生保障基石的治理密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循迹"天津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既到田间地头了解了民生实情,还深入到群众家中看了衣食住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和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从"五级书记"抓扶贫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体现的都是以人民为本,一以贯之地为人民尽心尽责,对百姓冷暖念兹在兹,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少在机关大楼,多进田间地头。既要仔细倾听群众的声音和诉求,知民声、察民情,又要认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合民心、顺民意,把工作业绩书写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考察调研,总会看望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对人民群众嘘寒问暖。天津之行的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了基层一线,看望受灾群众,始终心系百姓冷暖、情牵万家灯火,人民永远是他心中最大的牵挂。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人民立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将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任何情况,要始终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奋斗不止,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写实复兴答卷,与人民连在一起,细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解锁民生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密码。"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循迹"天津之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新时代推进城市发展与治理提供根本遵循。人民是城市最根本、最重要、最鲜活的元素,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心系"民之所向",情系"安危冷暖",彰显民生"温度"。聚焦"衣食住行",用心做好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就业、环境整治等民生保障工作,立足"从有到优",创造有温度、有力度的更高品质生活,以"绣花"之功织就"宜居宜业"活力城市。要循迹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足迹",将脚步经常迈进群众的"门坎"里,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坚持问计于民,搭建更多线上线下民意直通车,充分汲取群众智慧,打造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超大城市治理"示范样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恪守溯本求源,与人民想在一起,以"重任千钧再奋蹄"的担当,解锁续写时代璀璨华章的治理密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回溯党的百年历史征程,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从"内忧外患"到"国泰民安",从"贫困潦倒"到"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得益于红色文脉的赓续传承和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百年来,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追寻革命真理、坚守复兴理想,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披荆斩棘、负重行远,忠于信仰、心系于民,用挺膺担当锻造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用赤诚奉献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缔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近年来,我们党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循迹"天津之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庚戌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和"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姿态激流勇进、担当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循迹"天津之行"走"念兹在兹"之路

2月1日至2日,农历龙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广大党员干部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天津之行"的足迹,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念兹在兹、对"文化"的传承不辍、对"发展"的争先作为中汲取奋进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循迹"天津之行",读懂"人民至上"的真义,以"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初心,走好"为民"之路。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四世同堂的村民杜洪刚家,同一家人亲切拉家常时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置顶,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干实事、多解难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办实办细办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循迹"天津之行",读懂"文化传承"的根本,以"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的理念,走好"弘扬"之路。2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在同店铺业主、员工和现场群众互动交流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弘扬光大。

循迹"天津之行",读懂"创新发展"的关键,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实干,走好"科技"之路。2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加强科创园区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肩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责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主动作为、勇于奋斗,突破"卡脖子"难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研学"3820"善从变化中找"答案"

近日,《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3820"战略工程启示》。"3820"战略工程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其思想理念历久弥新有着跨时代的深远意义。抚今追昔,30多年来,福州全体干部和群众循着"3820"战略工程笃定前行,引领着新飞跃、创造着新奇迹。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研学"3820"精神密码,主动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找答案",真正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力量,用奋勇争先之姿奔赴新征程。

从"思维变化"领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野格局,答案写在谋篇深远的步步为赢里。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履新福州,以调研开篇、以规划落笔,开展"万人问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工作,历时半年、十易其稿,《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终于定版。从开启以海岸带、海域为重点的全方位综合开发,到大力布局海洋生物医药、海上风电等领域,从开创"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到发挥侨乡优势提出"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3820"战略工程的思想理念,有着跨时代的现实指导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当从"思维变化"领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野格局,学习敢闯敢试的精神、品悟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正奔涌"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主动冲破思想枷锁、跳脱现实束缚,奋力打开工作新局面,做到步步为"赢"开拓向前。

从"生活变化"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子初心,答案写在实干担当的为民篇章里。细数三十多年的精彩变化,福州人民一定最有"发言权"。时间倒回三十多年前,市民郑和鑑一家三代人挤在一条小船上生活,冬天寒风四灌、夏季高温难耐,当时的他或许从未想过如今这般的好生活。时光无言,却见证了"3820"战略工程处处、时时为民的温度,从解决船民上岸问题,到棚户区改造工程,从"菜篮子"基地建设,到闽江流域水环境焕然一新,一张张对比鲜明的照片,印刻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群众的幸福。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生活变化"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子初心,深深明白"3820"战略工程带给福州百姓是实打实的好处,只有事事为民考量、处处为民担当,方能回应万千期待,真正把"初心答案"写在实干担当的为民篇章里。

从"发展变化"激荡"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创新动力,答案写在激流勇进的奋斗拼搏里。"数"解"3820"战略工程,我们牵索着3年、8年、20年不同时间维度的奋斗印记,也从一串串高燃数据中提振着斗志和豪情。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的2273元增长到2023年的58009元,到107条内河相继整治、1500余个公园星罗棋布,从1992年到2010年,共有20多个开发区、投资区培育壮大,到贸易伙伴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走来,奇迹在这里闪耀、无数人的梦想在这里实现,我们感受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更明白"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深意。广大党员干部当盘点"发展变化"、激荡"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创新动力,永远坚持实干作风、奔涌奋斗豪情,真正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迈,不断书写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辩证思维"激活基层减负"叠加效应"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坚强作风保障,唯有把握好三对"辩证关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刹住不正之风,才能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做好加法。

把握"速"和"效"的关系,做到减"懒负"加"效果"。一些工作时效性较强,故而导致部分干部为追求速度省去中间环节,采取"拍照""打卡"等形式留下"佐证材料",确保短时间达到工作要求,然而如果认真踏实履职尽责,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故而导致做事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看似工作跟进快,但实际上没有达到工作目的,更会导致基层负担加重。破除形式主义,做好基层减负"加法题",就需把握好"速度"和"效果"的辩证关系,减"懒负"加"效果"。首先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强化责任担当,以脚踏实地的干事态度履职尽责。更要从繁杂的工作中理清头绪、抓住关键、整合统筹,做到"合并同类项",对相同性质的文件和会议整合捆绑,减去文件级级下发、任务时限层层加码,让基层干部能有充足时间将任务落实落细,平衡好"速"和"效"的关系。

把握"量"和"质"的关系,做到减"冗负"加"质量"。诚然,量变能够引起质变,但量度过大,则会增加基层工作负担,产生负面影响。文山会海、过度留痕、考核过频等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报表报文急且繁体现工作过程、以督查检查过多过滥体现对工作重视,表面上看是对工作的重视,其实只会增加繁琐的工作量。破除此类现象,做好为基层减负的"加法题",还需从"量"和"质"的关系入手,平衡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减"冗负"而加"质量"。要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从制度规定上精减发文数量,遏制文件多发滥发,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长,做到少发文、发短文,开短会,以制度之力推翻"文山会海"。着力完善考核办法,推动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潜绩"转变,把干部从过度留痕、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将重点放在提质上,平衡好"量"和"质"的关系,减去冗杂环节,提高工作质量。

把握"华"和"实"的关系,做到减"真负"加"实绩"。"华"和"实"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将突出工作适当润色加持,能够增加群众基础、获得上级信任,但倘若一味追求漂亮的政绩,只把心思放到"外包装"上,只看"唱功"不看"做功",就变成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扭曲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此类现象的发生,不仅会给基层干部平添负担,还会动摇群众基础。因此,做好基层减负"加法题",还需把握"华"和"实"的辩证关系,减"真负"加"实绩"。要将材料"华丽"的最终目标变为成果"实在"的价值取向,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恒心和毅力,切切实实推动工作一步一步向前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落实上下功夫、出实招、抓落实。更要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引导基层干部多到田间地头察民情、解民忧,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真正反映政绩的"标尺"和"天平"。

执"一号文件"之笔绘就乡村"新画卷"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春伊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二十一个"一号文件",也是做好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厚植"爱农""重农""兴农"情怀,巧执"一号文件"之笔,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厚植"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爱农"情怀,铺展"农业强"的画纸,擘画"稻粱丰硕、猪肥鸡壮"的丰收画卷。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耕好"粮食安全"责任田,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强对流转耕地、承包经营等行为的监管,对触碰耕地红线行为及时制止,确保耕地"物尽其用"。要创新机制"准线",完善好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流转,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增添更大广度。要把握科技"主线",加强农业生产理论知识学习,将理论学习与乡村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农业生产的科技支撑,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含金量",守住"大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

厚植"念兹在兹、须臾不忘"的"重农"情怀,饱蘸"农村美"的颜料,擘画"绿树村边、青山郭外"的生态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老百姓的幸福靠山。"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两山"理念的成功实践和重要例证。"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善于打响绿色招牌、写好绿色文章、激活绿色经济,因地制宜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依托乡村文化禀赋,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让乡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颜值"与"气质"齐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