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2024年1月3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主席总书记就新质生产力发表了重要论述。他深入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着重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远意义。为此,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要求。

自2023年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进一步阐释,再到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的深入论述,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战略部署,不仅深刻回答了"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何需要发展、如何发展"等核心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为新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且明确的方向指引。这些论述和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也为我们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以新生产力理论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石,是推动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了社会状况。因此,我们党始终把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核心任务,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亟需探索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生产力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与发展。相较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核心目标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推动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任务。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我国成功实现了工业化,这一速度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几百年所取得的成就。这一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我们对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坚定执着,以及对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懈努力。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的核心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决策,我国经济已经迈向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生产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和突破性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发展态势。

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崭露头角,并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尽管高质量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实现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还需进一步优化升级以提高竞争力。此外,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也不容忽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激发新动能。我们要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这些努力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对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二、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

新质生产力,如总书记所深刻阐释,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它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核心特征,紧密契合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的诞生,源于技术领域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其本质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全面跃升,并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为显著标志。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点在于持续创新,其关键在于质量优化,而其本质则在于其先进性。这一论述为我们深入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其核心特质在于其创新性。要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必须深刻理解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回顾历史,从18世纪机械化引领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电气化驱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到20世纪信息化带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颠覆了原有的生产力模式,极大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那些能够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性机遇的国家,往往能够实现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地位,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多项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孕育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崛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正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引领着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技术革新大潮。我们正处于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交汇点,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新质生产力的涌现与发展,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鲜明体现。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进方向,昭示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为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我们必须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以在新领域和新赛道上抢占先机,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生产力的进步,即生产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演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源于科学与技术的持续革新"。新质生产力的诞生,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一次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具有全面而深远的内涵。其构成元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从劳动者的视角来看,劳动者始终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不再是那些仅依赖重复性劳动的普通劳动者,而是那些具备创新思维、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型人才,以及那些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在劳动资料方面,随着创新性和颠覆性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新型生产工具将持续涌现,而旧有、落后的生产工具将逐渐被新型、先进的生产工具所取代,这也正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体现。至于劳动对象,随着劳动资料的改进和广泛应用,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界物质,还涵盖了如数据等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种要素的创新发展,还体现为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三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对其加以保护、解放和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加速

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在新赛道上不得有丝毫懈怠"以及"需奋力赶超,力求与先进同步甚至领先"的关键论述。针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言,生产力的现代化是最为核心的目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全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提高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实践本领,确保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科技创新进程必须得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诞生的关键,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关注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同时,我们还应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创新步伐需要得到促进。产业作为生产力的基石,科技成果只有通过产业化过程,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我们必须迅速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各类产业及产业链中,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前瞻性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从而构建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应精心布局产业链,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确保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与稳定可靠。

--发展模式的创新升级需要得到推动。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色调,新兴生产力本质上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前进,并在全社会广泛倡导和推广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制机制的创新进程需要得到加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必须保持同步。为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需要深入推进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措施,努力消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障碍。同时,扩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步伐需要得到推进。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人才的驱动。为了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必须依赖创新人才。因此,要紧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完善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为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营造出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