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用新的生产力理论引导四川的发展实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去年七月,国家主席在四川考察时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他特别强调了四川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的双重责任,希望四川能够成为西部地区创新的领头羊,为西部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和动力。今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深入阐述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年三月五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新的生产力理论引导四川的发展实践,努力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一、深刻认识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必须深入理解和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核心问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体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连续性和时代性,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指导实践。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特征,顺应了国内外发展大局相互交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的质的跃迁,是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质的区别,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要求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上全面创新,实现生产力驱动方式、作用方式、表现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简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新型劳动主体与新质劳动客体的有机统一,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也是关键路径和动力支撑,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激发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条件。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必须认真回答的重大课题。这一重大部署涉及领域广泛,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新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认真谋划、扎实推进。我们要自觉在思想上对标,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我们要自觉在行动上对表,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实践,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我们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加强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根据地方特色发展新型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取得新突破新成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定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取得了良好的开局。目前,四川经济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正朝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发展。然而,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产业体系尚待优化、市场机制有待激活、协调发展仍需加强、开放程度需要提升,仍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全面、准确、深入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任务,坚持以创新为核心、以产业为基础、以绿色为本底,紧密结合四川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科研实力等因素,聚焦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推进。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和赛道,塑造新的发展动能和优势。四川作为科教大省,"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拥有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以及丰富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使命,四川有条件、更有责任在科技创新上作出更大贡献。

因此,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并重,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关键引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在先进核能、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材料等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同时,要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促进科技与产业供需对接、合理匹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样品转化为产品、从"书架"走向"货架",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产业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持续投入并深化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来优化产业链布局,特别是在四川地区,需精准施策,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同时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为四川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明方向。

近年来,四川省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产业为主导,大力实施提质增效行动,已形成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健增长。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晶硅光伏、动力电池、钒钛产业等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充分发挥四川的产业优势,坚持工业强省、制造强省战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先机,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紧密相连,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绿色发展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发展领域。四川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四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同时,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增长,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高达86.7%。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上游意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同时,要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推动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绿色基础。

要发展新型生产力,必须构建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发展中的梗阻问题。发展新型生产力,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确保优质资源顺畅流向新型生产力领域。四川省近年来以改革为动力,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多项改革案例入选全国典型。同时,在开放通道、平台和经济发展方面也有显著进步。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此外,要坚持对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开放通道、平台和枢纽建设,巩固外贸外资基础,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筑向西开放高地,提升国际竞争力。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资源,必须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为新型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循环,激发生产要素活力,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四川省人才资源丰富,应坚持"大人才观",优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等环节,完善引才计划,构建人才梯次招引体系,释放人才创造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对党员干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人民福祉为最大政绩,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实际、把握需求、遵循规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同时,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实行差异化考核,激发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