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4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380篇(第77/8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481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61分钟

弘扬劳模精神,彰显工人力量,在激励成长中让"主力军"越建越强。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翻开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镌刻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发展的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我们要明白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模精神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劳模精神是火,可以点燃希望之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精神感召人,用工匠精神培养人,用劳动精神激发人,赓续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焕发劳动热情,让劳模精神始终成为引领时代的价值支撑,充分彰显新时代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要推动落实劳模工匠待遇,提升劳模工匠地位,树立劳模工人标杆,让工人阶级在激励成长中接续奋斗,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夯实组织建设,完善帮扶体系,在良好氛围中让"主阵地"越筑越实。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是激发劳动创造力的必由之路。作为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我国工人阶级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而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则是广大工人阶级的"大学校"。回顾党领导的百年工运史,工会始终把团结凝聚工人、帮扶引领工人作为重要任务。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谋利益,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更是发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要夯实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工人阶级帮扶工作机制,解决好工人阶级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工人阶级。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解决好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不断提升工人阶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主阵地"越筑越实。

启悟"山城最重音"建功"西部现代化"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拥有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党中央再次布局西部大开发,不仅关系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关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格局优化和完善。西部地区要深刻领悟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六个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政治热情、笃定的政治行动,立足西部一域、着眼全国大局,乘势而上、造势而起,不断用实干实绩回报总书记殷切期盼,用奋发有为落实党中央部署,用西部现代化之色添中国式现代化之景。

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胸襟拓展联通世界之路,坚持在开放中融入和构建优势格局,推动内陆腹地迈向现代化建设前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西部地区一边连接着我国陆地最多邻国,一边又联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近年来,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为代表的互联互通网络,助力西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良性互动。面对"两个大局"历史交汇,在以国内为主的双循环背景之下,西部地区作为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发展战略腹地,区位优势不断凸显。西部地区必须坚持走好新时代改革开放之路,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汇聚全球要素资源,促进"物流+经贸+产业+金融"深度融合,以打造高水平开放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的气魄激发创新驱动之力,坚持在转型中改造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自强加势现代化建设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得益于西部良好工业基础和充沛自然资源条件,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并形成优势。但置于现代化建设发展大局,西部地区产业体系不优、人才吸附不强,多数产业链价值链处于中低端,部分供应链外部扰动性强等问题仍然突出。西部地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技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产业供需对接、合理匹配,发展布局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科技领域,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努力形成和释放更多先进生产力,巩固提升西部在全国和世界产业版图的位势和能级。

以"护一片蓝天,守一方净土"的担当谋实和谐共生之功,坚持在发展中守护和修复生态屏障,推动美丽西部成为现代化建设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资源主要上游地和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聚集区,同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加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建设美丽中国至关重要。西部地区要强化上游意识、上游担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化转型,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一低"项目,有力压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切实展现现代化建设大美西部全新面貌。

以"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初心解好基层治理之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城乡共兴夯实现代化建设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之治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有之义。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城市大脑",让城市治理智能高效精准,让城市运转聪明智慧温暖。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增强"两个功能"组织建设,健全"三治结合"治理制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强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承载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乡村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幸福生活。

西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回旋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重要区域画卷。广阔天地、前景可期,使命光荣、大有可为。西部地区要坚决扛起新使命、把握新定位,根据各自禀赋条件、发展程度、基础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推动西部大开发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更开放、更活跃、更美丽、更幸福的新西部,奋力书写更壮美、更绮丽的中国式现代化西部新篇章!

让农耕文明遗产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4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指出,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农耕文明遗产蕴含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相契合。我们要立足地域性、着眼传承性和突出创新性,三重发力,让农耕文明遗产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立足"地域性",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摸排,让农耕文明遗产为乡村振兴提供"突破点"。"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用五谷养育生命的先祖们,顺天时,量地利,形成了"南稻北粟"两大格局,留下了"旱作梯田""桑基鱼塘""坎儿井"等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农耕文明遗产。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本地域内这些宝贵财富,将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点"。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绝不是简单地将乡村"城市化",而是抓住其本身特色,因地制宜寻求发展"良方"。要立足当地区域文化,厘定本区域文化遗产,精准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农耕文明遗产,加强资源普查,编制文明遗产名单,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绘就地域农耕文明遗产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画卷。

着眼"传承性",坚持传承为要,薪火相传,让农耕文明遗产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点"。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国作为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耕文明遗产倡议的国家之一,重要农耕文明遗产数量位居世界之首,但仍有不少即将成为"孤品"或者"绝品",亟待保护和传承。要着眼于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种和特色农业景观等方面去粗取精,筛选出一批具有当代价值的农耕文明遗产,利用互联网、云计算、VR等数字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进行留存,注重收集并展陈传统农业器具。引入专业团队对农业遗迹、文物古迹、古村落等进行系统修复。同时要注重传统农耕文明传承队伍建设,加强此类人才的专项培训和政策扶持,建立人才项目库,实现农耕文明遗产的可持续性,为其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支撑。

突出"创新性",坚持与时同行,翻陈出新,让农耕文明遗产为乡村振兴提供"闪光点"。正所谓"学古而不泥古",农耕文明遗产能否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闪光点,关键在于创新性转化。福建茉莉花茶享誉世界、云南哈尼梯田游人如织、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多地以生态发展眼光,挖掘农耕文明遗产多元价值,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各地创新性利用农耕文明遗产提供了范本。挖掘和利用农耕文明遗产要根植于当代中华文明,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以"思想破冰"拓展其农业功能,培育新业态,将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让农耕文明遗产和现代文明来一场跨时空的"合作",实现农耕文明遗产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双向奔赴"。

三"识"扣三"弦"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扣紧"思想弦""作风弦""担当弦",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中,把党的纪律规矩搞清楚、弄明白,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纪律意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扣紧"思想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清醒,信念上才能坚定。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法宝,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我、净化自我的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深要入学习《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全面系统学、专题重点学、及时跟进学,真正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全面准确掌握《条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把党纪学习纳入到日常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中去,紧扣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展研讨,纠正自己的偏差,夯实党员干部遵规守纪、修身正己的理论底气和实践根基,真正使学纪的过程成为强化纪律意识、增强党性修养的过程。

以"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意识,守正不阿、自身自醒,扣紧"作风弦"。"从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广大党员干部要常念党纪"紧箍咒",牢记党纪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时时对照、处处规范,在自身自醒中,直击思想作风等深层次问题痛处,同时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做到不漏一处、不放一个,以实际行动补齐短板弱项,真正从思想上警醒起来。要把党规党纪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八小时之内"修身律己,以廉洁自律为准绳,严格按党规党纪办事,做到存公心、办公事、谋公利,决不越雷池一步;在"八小时之外"慎独慎微,加强自我约束,持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守好用权交友的底线,永葆干部本色。

以"鞠躬尽瘁为苍生"的担当意识,念兹在兹、枝叶关情,扣紧"为民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党纪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而学,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学,更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学,而是要为了更好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而学。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党纪学习成果融入为民实践中,摒弃私心杂念,自觉用党纪砥砺初心使命,强固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紧紧围绕人民关心的、关注的、关切的问题发挥好权力的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把群众的"操心事"变成"放心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践行"人民公仆"的誓言,稳步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慎思、明辨、笃行让党纪学习走心走深走实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4月3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无规矩不成方圆",全体党员干部当乘党纪学习教育的"东风",学实学细这门"必修课"与"公开课",善用党规党纪校准偏差、找准方向、明确路径,"精准把脉"自己,置身事内保持"赶考"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做好自己党纪学习的"第一责任人"。

慎思之,通过学习观全局,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突破"就学论学,看山是山"的局限。明规矩、知底线、促实干,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既是业务必须,更是政治标准,党的六大纪律也是相辅相成、牵一发动全身的严密知识体系、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修订正是要未雨绸缪、与时俱进。全体党员干部要立足职责岗位,按照"对标对表"的原则,以《条例》为学习脉络,发散学习、发散思考,多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聚焦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逐章逐条、逐字逐句,在"以学为先,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中,实现党性、党风、党纪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围绕中心中彰显担当作为,砥砺品格操守,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