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交流材料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6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交流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3月15日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这点出了党性和政绩观的本质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二者统一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实践。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政绩观是否对头,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学习贯彻新思想主题教育中,从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到紧紧锚定目标任务,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再到全面落实重点措施,强化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抓好检视整改,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都体现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围绕本次学习主题,我想和大家交流学习几点。

一、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永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对共产党人来说,人民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是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首要的就是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观为谁而树"的问题。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我们党的基石,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支柱,也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依托。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无论在何种环境、何种条件下,都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和角度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主动深入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攻坚克难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和干劲,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不断提高工作成效,照亮为民服务之路。应当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既做显功、更做潜功,尽心尽力做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民生工作,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时,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大兴调查研完之风,密切联系群众,多晒"日头",多走"地头",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的意见建议中发现问题,争取群众理解支持,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破解工作难题、推动事业发展。

二、打磨共产党员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坚韧恒心

领导同志强调:"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传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关键要靠干部担当作为。"落实"重实践"要求,就是要自觉践行新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要坚持不懈用新思想凝心铸魂,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等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牢记党和人民嘱托,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吩问题,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落实到真抓实干上来,把抓落实作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迅敏的行动自觉,快马加鞭提效率,埋头苦干战困难,心无旁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战胜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挑战,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硬核"答卷.

三、凝聚敢闯敢试不言败的创新信心

创新既是工作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要求,如果一味求稳而不求进、守旧而不思变、怕错而不干事,就难以推动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创新发展,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创新精神,为工作推进找到突破点,才能作出更多更大贡献。党员干部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瞄准既定目标与方向,按照清晰的思路,沿着明确的路径,把思路转化为现实的举措,把举措变为实际的行动,把行动落到工作上,把工作体现在实效上。应该勇于走出书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灵魂,但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中,才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要善于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敢于面对问题,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积累创新的实践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创新需要勇气,鼓起勇气去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跳出传统的"框框",应该积极思考,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强化创新意识,破除思维固化、视野局限,摒弃事事"寻惯例""找拐杖的习惯,以学促用、以学促行,争做"业务通"和"多面手",要优化创新路径,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根本方法,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水平;要结合本地实际,自觉用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创新要求落实到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做到组织工作发展到哪里,

创新实践就跟进到哪里、保障到哪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