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23篇(第59/154页)
"清风两袖为公仆,正气一身孺子牛"。"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县委书记,焦裕禄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的。焦裕禄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他严于律己,严管家属子女,出台《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不准搞特殊化对于家人,他要求勤俭节约,不比吃穿,甚至弥留之际他还在告诫家人不要随便向组织伸手要钱,要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生动践行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致敬焦裕禄:泡桐花已开接力赴山海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生命,年仅42岁。今天是焦裕禄同志逝世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他的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奋战在基层一线、守护在群众身边,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底。近日,泡桐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花期,与此同时又将有一批新的年轻干部将要奔赴基层山海,希望他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埋头苦干,以"满格三力"奋力跑好赶考"第一棒",交出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分答卷。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满格"向心力",躬身实干、为民担当,勿忘赶考的初心至上。无论是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一文的方志敏,还是被烈火烧身仍纹丝不动的邱少云,无论是"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还是"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的黄大发,这些党员干部时时为的都是党,刻刻揣在心窝的都是人民。新征程上,广大年轻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中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要勤修理想信念"内功",多补精神之"钙",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拼搏奋进的姿态和勇挑重任的担当把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满格"战斗力",锤炼本领、勇攀高峰,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党的XX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创新突破,这样才能把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广大年轻干部更是要练就一身干事创业的真本领,这样才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底气十足、信心满怀。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始终怀有一种"空杯"心态,增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更好应对形势和任务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格"意志力",扛牢使命、扬帆远航,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也必须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年轻干部必须永葆"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志气,向最艰难之处攻坚,向最关键之处挺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奋力书写新时代发展进步新篇章。
追逐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60年来,这盏灯闪耀着永不消逝的光芒,给人以感动和鼓舞,给人以启迪和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砥砺奋进。
--写在焦裕禄同志逝世60周年之际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也是全党的好榜样。一个甲子的思念,魂飞万里盼归来,人们始终难忘这位百姓心中的好官。在焦裕禄同志逝世60周年之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裕禄精神只会历久弥新,更具时代价值。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我们都要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追逐榜样的"精神之光",铸牢忠诚之魂,砥砺许党之志,用真挚的为民情怀、出色的实干业绩、高尚的廉洁操守书写精彩人生。
追逐焦裕禄精神的"为民之光",永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奉献真情造福于民。"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焦裕禄同志最真实的写照。大雪封门时走村串户送温暖、洪水暴发时忍痛奔走查水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兰考人民,直到活生生"累死"在兰考的任上。焦裕禄同志是带着对兰考人民的牵挂惦念离世的,"父老生死系"的亲民爱民形象永远活在世人心中。焦裕禄同志曾说:"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岁月在变,时代在变,竭诚为民的初心始终不变。我们要永远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赤诚相交、真心相连,做人民群众认可满意的"好公仆""好儿女"。面对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要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行利民好事、多办惠民实事,凡事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检验和推动工作,在有限的年华里实现人生价值。
追逐焦裕禄精神的"奋斗之光",永葆"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英雄意气奋力实干。"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是干部群众公认的实干主义者。为了改变兰考"一亩地只收8斤粮"的苦难景象,他跑遍了全县120多个大队,摸清了"三害"分布情况,带领民众展开了艰苦斗争。"千顷澄碧"见证兰考精彩蝶变,"琴声悠扬"弹奏最美奋斗音符。焦裕禄同志曾说:"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为艰巨,需要付出的努力更为艰苦。我们要坚持"干"字当头,拿出"开襟解怀、撸袖卷裤"的实干姿态,保持"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的勇毅顽强,同一切困难挑战作斗争。面对挫折困境,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会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从不利条件中找到有利因素,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直至赢得最终的胜利。
追逐焦裕禄精神的"清廉之光",永守"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的廉洁底线克己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禄同志高尚官德人品的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思想境界。他严于律己,被子盖了十多年,棉衣也穿了多年,生活再难也不给自己争取特殊照顾。他严格要求身边人,没有给家人留下多少物质遗产,只留下温情美好的回忆和正直清明的家风。古人云:"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讲廉洁既要时时,也要事事,像焦裕禄同志那样身体力行、终生践行。我们要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涵养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强化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高度自觉,在日常学习实践中增强政治定力,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提升拒腐能力,切实做到挺纪在前、铭纪在胸、守纪在身,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大小之间"让思政课更有"度"
近日,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从理论的"滋养"到实践的"历练",都为学生的成长注入力量,要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和实践结合起来,聚焦"大课堂"与"小切口"、"大场景"与"小方向"、"大情怀"与"小目标",在"大小之间"让思政课更有"度"。
聚焦"大课堂"与"小切口",让"听党话、跟党走"转化为具体实践,提升思政课的"理论高度"。理论是指导行动的具体指南,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新时代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推进方向,思政课不能拿着材料"照本宣科"地讲,要注重"讲用结合"。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思政课的好坏密不可分,当前,仍有少部分学生走向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思想走偏了。要聚焦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设置好思政课的具体方向,突破授课边界,拓展教学空间,利用好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第二课堂",以"小切口"找好、找实、找准"大课堂",让听课人听得进去、学得深入,更学有所获,健康茁壮的成长为对社会优帮助的人,让思政课的理论高度与实际成长之间画上等号,让思政课"活"起来。
聚焦"大场景"与"小方向",让"有理想、敢担当"转化为成长养分,提升思政课的"实践力度"。空有理论不拓展、不实践,就难以接地气,容易形成高屋建瓴的畸形成长。思政课就是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然而当下,仍存在课堂上讲一讲、课本上看一看、卷子上考一考等走形式、讲过场的情景。要真正发挥好思政课的作用,让青少年学生对理论知识点不止学会了,更要产生"茅塞顿开"的学习效果,将学懂转化为实际效果。更要聚焦一些红色基地、博物馆等"大场景",让学生走出教室,调动各个感官去"触摸"实际,走进书本上描述的风景、场地,感受革命英雄让人"热血沸腾"的伟大事迹,达到"身临其境"接受文化洗礼,真正能够让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思政课"走"起来。
聚焦"大情怀"与"小目标",让"循规律、有方向"转化为课程实际,提升思政课的"情感温度"。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才能让思政课更有情感,更能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去接受、学习。思政课要时时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才能不落伍,要聚焦不同的情怀,设置相应的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将课程从浅到深进行编排设计,真正让目标变为现实,让学生拥有"大情怀"。更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确保能够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让思政课"实"起来。
"揽镜自照"方能"见鉴自省"
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时常揽镜自照、照镜正容,是古代先贤修身律己的传统美德。而对党员干部来讲,要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揽镜自照以正行,找准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
"选好镜子"是前提。镜子选得好、选得对,才能真正反映出现实的问题,而哈哈镜则永远也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党纪是管党治党的根本依据,也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党纪为镜,自觉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作为"枕边书""案头卷",通过全面系统学、新旧对照学、逐字逐句读、逐章逐条悟,才能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所谓"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反面典型是最有力的警示,要善用违纪违法案例这面"反面镜子"作为"修德、明志、正身、端行"的参照,以"见不贤而内省"的自觉,明晰可为与不可为之事,才能及时将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掐灭"。
"勤照镜子"是关键。想要及时发现"瑕疵""毛病",就要养成经常"照镜子"的日常习惯。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自身岗位实际经常进行自我审视、体检和反思,常理一理党员义务是否履行到位,勤照一照党性修养是否得到强化,多看一看言行举止是否合规合纪,持之以恒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保持清醒。既要常"照"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又要常"照"生活作风上的问题。"八小时"内外都要严以律己,看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手"和"嘴",带头践行美德、传递正能量,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保持一身正气。只有这样多"照镜子",常自省吾身,常静思己过,才能激浊扬清,净化灵魂,正心修身。
"端正衣冠"是根本。如果天天照镜子,却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这样的镜子照来也无用。广大党员干部既要通过"照镜子"找准问题,更要深挖问题根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及时掸去思想"灰尘",驱散心灵"雾霾",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用措施,对着问题逐项逐条抓落实,推动整改见行见效。要时刻筑牢作风"堤坝",通过从严锤炼思想、从严要求工作、从严锤炼作风、从严约束自我,使铁的纪律成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争做党纪的自觉尊崇者、坚定执行者、忠实捍卫者,成为"一言一行作表率、一举一动当示范"的党员干部。
"四下功夫"做党纪学习教育"四种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这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四下功夫",争做党纪学习教育"四种人",不断锤炼"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政治定力,真正做到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把握学习重点,在"逐章逐条学纪"上下"苦"功,争做"学纪于先"的"带头人"。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学纪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基本功",也是知纪、明纪、守纪的"主干道"。党纪学习教育的核心在于学习,要杜绝"学习一阵风""雨过地皮湿""左耳进右耳出"的问题,努力在学好、学通、学透上下功夫,让党纪党规成为规范党员思想行动的"防火墙"。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学习教育当成"必修课",自觉加强对党规党纪、政治理论、重大决策部署精神的学习,以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新旧对照学的方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树牢纪律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筑牢思想堤坝,在学与思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真正将党纪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注重以案为镜,在"入脑入心知纪"上下"真"功,争做"知纪于身"的"明白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例,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纪党规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导致在工作生活中思想滑坡、行动偏航,在觥筹交错之中放松要求、乱了心智,把纪律规矩抛诸脑后,最终追悔莫及。党员干部要勤照"镜子"、多正"衣冠"、找准"病症","知纪于身"当好政治上的"明白人"。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高度警觉对自己全方位审视,聚焦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不足,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查摆自己。要深刻剖析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的惩处力度教育警醒自身要常怀敬畏之心,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定力,坚定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勤于对照检查,在"对标对表明纪"上下"实"功,争做"明纪于心"的"规矩人"。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无论是"大贪巨腐",还是"蝇贪蚁腐",都不是一天"养成"的,破法往往始于破纪,破纪往往始于破规。党员干部要常怀"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心态,自觉对照党纪党规"明镜",勤于对照检查,无论是八小时之内还是之外,都要将"香风毒雾"拒之门外,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要明确"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政治警觉,练就"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强大定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做到言行一致、忠诚老实、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