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33篇(第24/160页)
以规划为"蓝图",写实系统谋划、精准识变的"奋斗新篇"。"举一纲而万目张。"在"关键处"铆足劲和在"微末处"用全劲,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后者则事倍功半,南辕北辙。推动改革发展,是一项大工程,要注重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根据"施工图"有力推进这项工程,始终聚焦改革发展的关键,做到"不散焦""能聚焦",紧抓结构改革、城市建设、矛盾化解等环节,让改革的成果更充分涌流。巍巍巨轮,才具有乘风破浪、劈波斩浪的力量。党员干部要把稳"前行之舵"、高扬"奋进之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改革发展上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够凝心聚力、一起解决,以团结奋斗应变局、开新局,抓全局、抓根本,拂去"遮望眼"的云层,向着更加美好璀璨的未来前进。
以实干为"风帆",写实担当为民、兢兢业业的"奋斗新篇"。人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必须时刻放在心里、坚决抓在手里。不能因为细微琐碎就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也不能因为难度大、很棘手就产生"畏难"的心理,必须保持"时刻在线"的状态,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成"头等大事"来办,丝毫不松懈,把"硬骨头"啃下来,让人民群众能放心、舒心和安心。党员干部要心无旁骛干工作,多做"雪中送炭"事,面对困难激发"不怕难"的勇气,面对难关激发"向前冲"的劲头,面对成绩不骄傲自满,以有力的担当推进为民事业,带领人民群众一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要把人民群众的"好差评"作为工作的"衡量器",人民群众赞成的事努力去做,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努力去改,全心全意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致敬最可爱的"你"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下午就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中学习。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八一建军节前夕举行。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一路走来,倘若没有中国军人风雨中、危难时,坚守初心使命,不改赤子之心,便没有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在第97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向每一位最可爱的人致敬。感谢有"你",祝"你"节日快乐。
征兵时,响应号召、庄严宣誓。每年的征兵季,映入眼帘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大横幅,将征兵入伍的氛围感拉满。97年来,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许许多多有志青年、爱国志士积极踊跃报名参军,身披大红花响应号召、庄严宣誓的场景历历在目,让人印象深刻、备受鼓舞。致敬最可爱的"你",感谢"你"在征兵时,积极响应号召,那个"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选择,爱国之情、为民情怀溢于言表,也正因这份初心,才毅然决然走上风雨从军路,用实际行动践行真挚的誓言、擦亮军人的本色。向"你"致敬,就是要如"你"这般,热爱祖国、赤诚报国,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小我"融入到家国"大我"之中,坚定不移担使命、勇向前。
现役时,保家卫国、挥洒汗水。"枪膛中有国家的命运,弹壳里是人民的希望。"从心怀保家卫国之志,在卫国戍边岗位上不舍昼夜,舍小家为大家,只为守护祖国山河,到防汛抢险救援第一线,无数人民子弟兵彻夜奋战,转移群众、加固堤坝、封堵决口,用肩膀护佑人民群众安全,用"人民子弟兵来了"让百姓安心放心,从成为勇闯大洋的深蓝勇士,到做好搏击长空的蓝天雄鹰,从锻造能打胜仗的"刀尖子",到锤炼勇担善为的"硬肩膀",都是对中国军人保家卫国、挥洒汗水的见证。致敬最可爱的"你",感谢"你"一如既往地手握钢枪、保家卫国,播撒汗水、无悔付出,由衷地为"你"的勇敢、拼搏、乐观点赞,真正将"时时放心不下"转化为"事事心中有数",用践行诺言的行动筑牢钢铁长城。
需要时,挺身而出、擦亮本色。俗话说得好,"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当退下戎装,成为一名退役军人时,对这句话更能感同身受,在军营里苦过、累过,哭过、笑过,经历过、锻炼过,才明白军旅生涯的难能可贵,既淬火历练收获成长,又保家卫国彰显价值。当人民群众遇到危险时,需要帮助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等到人民群众安全时、幸福后,他们便默默转身、悄悄离开。致敬最可爱的"你",戎装虽退,初心不改、使命勇担,随时准备着,听党召唤、跟党行动。向最可爱的"你"致敬,感谢那些危难关头"你"的从天而降、挺身而出,讲述着一个个"原来是退役军人啊"的感人故事,戎装虽退、精神犹在、本色犹显,带着那份独特的迷彩印记,依然以中国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实打实的行动彰显"一身戎装,一生戎装"。
今天的岁月静好、安稳生活,与无数个最可爱的"你"最初的参军选择是分不开的,与多少年如一日的坚守岗位、无悔付出,心怀大我、以身许国是分不开的,与急难险重时、群众需要时不推不躲、不打折扣的挺身而出、担当有为是分不开的。致敬最可爱的"你",永远跟随"你"的脚步、铭记"你"的付出,道一句感谢,说一声祝福,如"你"一般以热血、敬河山,以奉献、爱祖国。
"点"到为"止"见全面深化改革"更"字真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现如今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广大党员干部当"点"到为"止",把稳改革方向"基准点"、牢固改革初心"关键点"和找准干事创业"落脚点",以"点"起笔,见全面深化改革"更"字真章。
把稳改革方向这一"基准点",持续牢铸"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让政治底色纯之"更"纯。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正是得益于党的全面领导,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拼搏和不懈奋斗,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外事等各方面才会取得丰硕成果。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我国取得一切发展成就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须臾不可动摇的根基和原则,更是实现和取得各项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团结奋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者与行动者;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力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立足自身岗位,更新知识结构,拓宽认知维度,确保自身工作与党同轨、与时同频。
牢固改革初心这一"关键点",主动对标"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让使命担当亮之"更"亮。"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大党大国的为民情怀,更是大党大国的价值坐标。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领域宽、范围广,面对的各类民生问题也纷繁复杂,各不相同,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问题难事开展调研,找办法求突破,探寻改革工作的方法路径,真切实意地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的的现实问题,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原创性改革方案,实现"以点带面",提振改革成效。
找准干事创业"落脚点",蹄疾步稳"满眼生机转化钧"的深改之路,让干事成色足之"更"足。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改革越深入,越需要守正创新。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新起点上,眺望前方改革奋进路,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改革的成果,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不创新、故步自封就会失败,就有可能引发群众脱离党的危险,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思想真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实现新创造、新突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束缚,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系统集成,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关键要素,紧跟中国经济发展局势,全面抓好人才发展、党的建设和民生保障等各项改革举措完善和落实,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立题、破题、解题"答好深改"高分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在"立题、破题、解题"中答好深改"高分卷"。
以人民至上"立题",答好"为谁改革"的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2000多个改革方案,一切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都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的幸福日子,只有解决好"为谁改革"这个根本问题,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走深走实、赢得民心,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稳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忧,聚焦就业、住房、医保、教育、养老等老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制定一系列的改革目标,拿出实实在在的利民惠民举措,确保"改革红利"落实到最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以改革为民的拳拳之心印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以调查研究"破题",答好"往哪改革"的关键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破解难题,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功。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面临不少躲不开的问题、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攻克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只有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才能摸清关乎全局的"险滩"和"硬骨头"问题,分清不同领域改革的轻重缓急,确保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精准落实。要持续掀起调查研究之风,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采取蹲点调研、座谈访谈等方式,深入矛盾较多、问题集中、困难较大的地方,了解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情况,既要现场解剖麻雀、研究具体问题,又要综合比较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真正把最新情况摸清、把掣肘问题找准、把改革对策提实,确保每一项改革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精准有效。
以真抓实干"解题",答好"怎样改革"的实践题。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确定之后,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实现,"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开辟并不断拓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道路,靠的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全力以赴抓深化改革,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组合拳",真正把改革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再走进人民"心里"。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及时校准改革偏差,以满意度的不断攀升,确保改革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人民向往"就是党员干部的"干事导向"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民为本"是摆在首位、置于核心的立党之基,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执政底线。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干事导向",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政绩观,真抓实干、倾情奉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光辉业绩。
"干事创业"要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征程上行稳致远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有关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站稳人民立场。要时刻关注群众所想所盼,搞清楚群众的"酸甜苦辣",全力以赴将一件件"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将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干事创业"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在壮阔的改革进程中,认识上的每一次突破和进展,实践中的每一个创造和积累,无不源于人民群众的拼搏奋斗和聪明才智。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党和国家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感悟"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的内涵,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求教,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充分集中人民的精神智慧,充分激发人民的创新创造活力。要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采取座谈会、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听证会等形式,让群众大胆提意见、放开说想法,在广听善听建议中开阔视野、明晰思路,在与民促膝长谈中增进彼此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干事创业"要全力为民排忧解难。奋斗为民是干部天生的使命。改革开放46载,无数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精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转化为行动的力量,用鲜血、汗水、勇气、智慧、信念造就了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接续前辈们的奋斗之姿,拿出不怕难的闯劲、不歇气的韧劲、不后退的冲劲,知责于心、扛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恪守为民之责,以念兹在兹的真挚情怀坚守为民之心,脚踏实地干事,勤勤恳恳为民。要将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心中想"与"实际做"紧密结合起来,亮明党员身份、发挥先锋作用,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一心一意当好为民排忧解难的"勤务员",用"起茧的双手"托举起群众的幸福。
"三问于民"化"人心标准"为"改革标准"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纵观会后发布的会议公报,"人民"一词被提及10多次,是改革绕不开的关键词。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回望一次次重大改革,"一撇一捺"组成的大写的"人"字,是始终如一、贯穿到底的一条清晰主线。改革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造福人民",在"三问于民"锚定"人心坐标",让改革行动与人民心声同频共振、与人民力量同向聚合、与人民福祉同生共融,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