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8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33篇(第32/16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1830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395分钟

"慎终如始"续写党纪学习教育"进行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慎终如始"续写党纪学习教育"进行时",永葆"廉洁自律",从而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慎终如始"学党纪,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劲"力学不倦",在"持之以恒"中续写党纪学习教育"进行时"。"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增强全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唯有进一步严明纪律,才能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纪是知纪明纪守纪的基本前提,全面深入学习党的纪律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搞清楚党的纪律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学习重点,原原本本学、逐条逐句学、认认真真学,既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更要在"八小时"外"挤"出时间开展自学,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掌握"六项纪律",真正把党纪学进心里,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让心中的"纪律之树"根深叶茂。

"慎终如始"知党纪,以"一颗红心永向党"的"恒"劲"坚定信念",在"心有所向"中续写党纪学习教育"进行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纪是学纪的直接目标,只有熟知党的纪律,才能在工作中严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纪的约束。"万山磅礴有主峰,大海航行靠舵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只有严守政治纪律,才能确保全党的团结统一、步调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坚定的信仰防止思想越轨、行为失范,不越"雷池"、不闯"禁区",在正确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慎终如始"明党纪,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钻"劲"学深悟透",在"清楚明白"中续写党纪学习教育"进行时"。"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纪是学纪的内在要求,新修订的《条例》对党员干部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进行清晰界定,是党员干部规范自己行为的最新准则。学《条例》不能"死记硬背",必须对每一条纪律认真钻研、学深学透,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时常对标对表,检视自己的思想言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治身和治心、信任和监督、原则和感情、高标准和守底线之间的关系,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始终做到戒尺高悬、警钟长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拿起"显微镜"看自己,深入对照剖析、从严检身正己,把党性修养、干事创业、狠抓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来,清醒认识违纪的沉重代价,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从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慎终如始"守党纪,以"路漫漫其修远兮"的"韧"劲"笃行不怠",在"知行合一"中续写党纪学习教育"进行时"。"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守纪是学纪的最终目的,纪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如果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印在"书里",离开了严格的执行,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无法"落地开花""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心中常存敬畏、手中常握戒尺,把铁的纪律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动力,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把遵守党的纪律贯穿于生活和工作之中,不搞变通、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走过场,切实把党的纪律转化为生活习惯和行动自觉。要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把时间和精力用到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上,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以党纪学习教育实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收官"不"收劲"永葆"进行时"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当前,虽然党纪学习教育已进入"收官"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劲",广大党员干部要一以贯之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永葆"进行时"的执着,让党纪学习教育"无限延伸"。

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狠劲,永葆思想认识"进行时",把学纪明责内化于心。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纵观百年征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成为领航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巍巍巨轮,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去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检视、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能力,当好先锋、打好头阵、作好表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将学习成效转换为履职担当、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

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拼劲,永葆囊萤映雪"进行时",让知纪晓法深化于学。心有戒尺,方能行有所止;心有敬畏,才可行稳致远。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纪学习也永无止境,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原原本本、逐章逐条、逐字逐句分析,深刻理解把握党纪的精神实质与具体要求,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党性修养,将守纪律、讲规矩融入日常、行于点滴;要注重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力量,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向公私分明的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向坚持"公车不私用"的杨善洲等优秀党员干部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以案为鉴,汲取反面典型案例经验教训,时刻警醒对照检查,将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始终紧绷纪律规矩这根弦,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在行动上守住慎独慎微慎始的关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韧劲,永葆知行合一"进行时",将遵规守纪外化于行。"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党纪学习教育既在于学,更在于用,否则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党员干部要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提升群众工作本领,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答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成果"转化题";要始终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性锤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践行埋头苦干、久久为功;要争当明纪先锋、廉洁表率,严格按照纪律要求做人做事,坚决同违纪行为说"不",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身边事,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严"当头"实"托底瞄准从严治党红心靶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应以更高思想,更严纪律,更实作风不断要求自己,瞄准从严治党"红心靶",做信仰的"擎旗手"、底线的"守门员"、责任的"排头兵",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严思想,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态度,夯实理想信念,争做信仰的"擎旗手"。"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通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学铸魂,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党员干部应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敢于亮剑。

严纪律,以"君子慎独,不欺暗室"的觉悟,抓实党纪规矩,甘做底线的"守门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只有纪律明,才能思想正、行为端、作风优,党员干部要手中紧握党纪的戒尺,严格按照党的纪律标准要求自己,知底线、明边界,存敬畏,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纪律既是"紧箍咒",也是"安全带",党员干部只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便可把稳"方向盘"、拉紧"警戒线"、筑牢"防火墙",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严作风,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站位,落实干部担当,勇做责任的"排头兵"。"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应以"严"字当头,让身子"沉"下去,把担子"提"上来,促作风"实"起来,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拒绝"些些疏懒亦何妨"的躺平心态、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践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把作风建设与本职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得出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把握"三对关系"做好基层减负"增减法"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各级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把握好"三对关系"的基础上多点发力,精准施策,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

把握"权"与"责"的关系,厘清权责边界,为基层"减"去压力、"增"添动力。权责不清、边界不明,是导致基层负担重,出现"小马拉大车"窘境的重要原因。因此,为基层减负首先就是要明确权责,把"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弄清楚,为杜绝向基层"甩锅""摊派"下好"先手棋"。一是要加快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工作体系,把不该由基层承担的职责"收回去",把该赋予基层的权限"放到位",确保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以清晰的权责体系为基层减负。二是要在明确权责的基础上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减轻基层干部"动辄问责追责"的"担忧"。让基层干部敢于放开手脚,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民生改善、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来,由身心俱疲忙于应付向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转变,切实让"真减负"为实干"真提速"。

把握"痕"与"绩"的关系,规范督查考核,为基层"减"去痕迹、"增"添实绩。当前,督查检查过多过频、考核指标不合理、层层嵌套、多方牵头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在基层存在,让基层耗费大量时间留痕迎检,真正抓落实的时间却少了。因此,为督查考核"瘦身"迫在眉睫。各级各部门要严控考核总量和频次,改变上级各部门对下级的分散考核体制,对目标相似、关联度高的督导检查"合并同类项",防止出现"多头考""分散考"的低效局面。要优化考核体系,改变以往"听汇报、看材料"等规定程序,提倡"察民意、看实绩",避免考核变成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切实破除基层工作落实中以"迹"为"绩"的错误导向,引导基层干部树立靠"实绩"不靠"痕迹"的政绩观,将工作做在"平时",力争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在"评时"经得起检查和考验。

把握"检"与"改"的关系,强化监督检查,为基层"减"去负担、"增"添活力。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紧盯加重基层负担现象,持续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调研扎堆、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彰显党中央"重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鲜明态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职责,锚定突出问题勇于向加重基层负担的不正之风亮剑。健全发现问题机制,对苗头倾向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加重基层负担的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对典型案例加大曝光力度,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强化以案促改促治,以反面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以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老问题逐渐减少、新问题难以蔓延,助力基层干部摆脱负担,轻装上阵干事创业。

别样姿"色"绘就乡村振兴绝"美"画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复兴伟业,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擦亮生态文明"底色"、厚植文化灵魂"本色"、壮大产业发展"特色",以情为笔、以梦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绝"美"图景。

擦亮生态文明"底色",在"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绘就"山清水秀,绿波盎然"的和美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宜居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更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体现了乡村百姓对美丽家园和碧水蓝天的不懈追求。为答好"生态绘美"这一"时代考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兼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践行"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绿"上做文章,以恪守如一的"尊绿信仰"捍卫森林保护红线,以历久弥新的"顺绿情怀"推进和美村居建设,以常抓不懈的"护绿决心"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在厕所革命、水质改善、垃圾分类等真抓实干中展现作为、干出实效,以"碧波盈心,满目苍翠"的绿色生态梦绘好"天蓝,山绿,水清,风和"的和美生态画卷。

厚植文化灵魂"本色",在"乡村文梦绽芳华"中绘就"萧鼓春社,古风犹存"的柔美画卷。乡村振兴中少不了文化铸魂的"源头活水",文化振兴是根本。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时代跋涉,不仅需要各类硬性条件的坚实支撑,更离不开乡土文化灵魂的日日泽润和代代传承。在文化强基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以"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思想坚定文化发展根脉,厚植乡村文化自信,点亮文化兴农梦想。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在走街串巷、深挖细琢中探索、传承、发展中国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宝贵人文精神、思想观念与道德品质,让各类民俗资源、乡土传统、非遗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让广大农民群众记得住"文化乡愁"、守得住"精神根脉",在文明新风劲吹广袤乡野中续写"文化兴村魂永存"的远方之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