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100/13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456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819分钟

坚守"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颗"初心",提升学深悟透的"领悟力",一心不变站稳"人民立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深化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连着"民"。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好改革思路关,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中精准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思想和方式方法,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点事项、重大问题、重要任务,做到全面系统学习、深入细致思考、强化实践运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用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公仆意识践行初心,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切实研究切中人民群众利益、直指社会矛盾的真问题,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真正当好为民服务的"排头兵"。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一颗"真心",增强真抓实干的"执行力",一往无前凝聚"人民力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共产党人一路走来正是因为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披荆斩棘的奋斗中勇往直前、所向披靡。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以贯之用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一法宝,坚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用心用情用力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历程中真抓实干求实效、踔厉奋发创佳绩。要以为民之心,思民之所思,做"低头的麦穗",不做"昂头的稗子",坚持扎根实践、实事求是,把群众呼声、群众需要、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责任、第一标准、第一导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都置顶"的使命感真心实意、脚踏实地躬身实干,眼里时刻盯着、脑里时刻装着、心里时刻想着,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真正当好为民服务的"实干家"。

树牢"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颗"决心",深化勇于担当的"攻坚力",一以贯之维护"人民利益"。"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涉及的险滩就越多。工作中,一些地方畏首畏尾、避重就轻,甚至绕开难点、顽疾,只做"表面文章",这于百姓无益。改革的困难越多、阻力越大、任务越重,就越是要狠下苦功、攻坚克难。要"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秉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撸起袖子、迈开步子,下基层、到一线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凭借"愿吃苦"的勇气、练就"能吃苦"的本领、涵养"敢吃苦"的担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淤点问题,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到改革的发力点,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钻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中有所思、有所获、有所得,让全面深化改革"蹄疾而步稳",真正当好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纪"往开来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天"常"地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事贵有恒,恒则必利,虽然党纪学习教育已收官,但是党的纪律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纪学习教育是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要做到学纪知纪在日常,明纪守纪在平常,廉洁自律在经常,从而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提供坚强保障。

继往圣,开来学,铆足"固本培元、勤学不辍"之劲,在"常学常新"中推动理论学习天"常"地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理论上清醒,才能思想上坚定,党纪学习教育正是广大党员干部永恒的"必修课"。因此,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手边书""案头卷",利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校学习等形式学习,在常学常新中领悟精神要义、把握内涵实质、增强理论水平。要坚持常抓不懈学,党纪学习教育"收官"不"收劲",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推动党规党纪入脑入心,坚持联系实际学,剖析案例重点学,结合自身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重点,确保党纪学习教育不走空、不偏向。

继往知,开来行,铆足"知纪笃行、明纪修身"之劲,在"常思常悟"中涵养知行合一天"常"地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学纪知纪是明纪守纪的前提所在,明纪守纪是学纪知纪的目标所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学纪知纪的表率,把明纪守纪当成行动自觉、政治责任、内在需求,在"存戒惧、知行止、守底线"上"再"下真功,经常同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拿党章党规"扫描全身",用人民期待"透视工作",切实提升党纪学习教育质效。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刻领会党纪学习教育的深刻要义和内在要求,将党的纪律规矩,转化为干事的信条、行为的圭臬,作为自己"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从而将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继往清,开来廉,铆足"谨言慎行、廉洁奉公"之劲,在"常省常警"中保持自律自廉天"常"地久。廉洁自律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及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法宝,是党员干部要守牢的底线规矩。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廉洁自律,抵制不住诱惑,那么关键时刻就做不到硬气担当。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绷廉洁自律之弦,常怀严于律己之心,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意识,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才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自我净化,涵养清正廉洁品质。要把好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对自我要求要严,与朋友交往要慎,对子女教育要勤,守住八小时内廉洁,保持八小时外自律,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做到公私分明、清正廉洁,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三聚焦"助推远程教育工作"点面开花"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将远程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把远程教育"小站点"打造成党员教育学习"大阵地",聚焦阵地建设、载体创新、学用结合三方面持续发力,靶向推动远程教育工作"点面开花"。

聚焦阵地建设,在"强基"上下功夫,夯实平台"硬底盘"。一是筑牢"主阵地"。坚持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作为拓宽全区党员培训的重要阵地,按照"六有"标准,高质量建立规范化远程教育站点,积极推动远程教育"触角"向机关、学校、"两新"组织延伸,拓宽远程教育覆盖面,确保广大党员参与集中学习有场所、有资源。二是建强"主力军"。注重远程教育管理员队伍建设,按照"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维护"的原则,优先从驻村干部、储备干部、预备党员中选配站点管理员,常态化做好站点管理、人员培训和督查指导工作,落实"AB"岗工作制度,建立站点管理员信息台账,定期更新,确保人员配备到位。三是压实"责任链"。建立健全远教工作制度,将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党建目标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采取"定期核算+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过程监督各乡镇(街道)远程教育学习情况,并进行每月汇总、每季评判、每年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机制,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往深处做、往实处抓。

聚焦载体创新,在"提质"上求突破,打造学习"加油站"。一是深挖"红色资源"。依托睢阳区红色教育基地,精品化打造红色专题课程,设置现场教学点,串点成线,开发学习观摩线路,打造沉浸式教学环境,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官德家风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实践等活动,教育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入脑入心。二是打造"指尖课堂"。依托共产党员网、睢阳红e微信公众号等,组织党员干部及时收看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常态化推送党建工作动态、精品课件等学习资料,引导党员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加油充电"。三是拓宽"前沿阵地"。科学整合阵地资源,将远教站点与红色驿站、农村书屋等载体相互融合,拓宽学习教育"前沿阵地",着力把远教站点打造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助推器",聚焦党员需求,推出政治理论、党务知识、技能培训、惠民政策等多样化"营养套餐",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神经末梢。

聚焦学用结合,在"增效"上做文章,激活发展"动力源"。一是"远教+理论学习",引导学以致用。坚持"固定学习日"制度,将远教学习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紧密结合,立足远教工作实际需求,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规党纪等重要内容,采取"听讲座、看视频、学案例、作交流"的方式,为党员提供"精神食粮",切实发挥远程教育站点作为党员教育"补给站"的作用。二是"远教+技能培训",提升学用效果。紧紧围绕远程教育"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村群众得实惠"的功能,依托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探索"远教+基地+农户"学用模式,邀请农业专家、致富能手对党员干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学,让广大党员群众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学习技术。三是"远教+示范引领",发挥模范作用。紧扣服务主线,将电教远教工作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走街串巷、下村入户,以乡镇(社区)三级网格治理为抓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犁水足"促振兴同心共向"谷满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并强调要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基层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期望重托,绘就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画卷,奏响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乐章。

犁好农业升级"责任田",提升综合实力,奏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主题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重要要求,面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需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农业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新"与"质",以科技赋能为途径,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增实力;以创新引领为导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内核,坚持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增内力。

建好农村进步"蓄水池",转变整体面貌,奏响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协奏曲"。提升农村活力,既要注重经济发展,也要激发治理活力。要以文化振兴为着力点,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时代气息的新乡村文化,建好、用好文化设施,建好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要推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道德浸润、公序良俗、村规民约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充分释放治理效能,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修好农民富裕"粮屯子",助力全面发展,奏响生活富裕、精神富足"奋进曲"。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有助于营造强农助农的浓厚氛围,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须激活"第一资源",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养,在科技人才的引进、带动、培训下,推动广大农民掌握、使用、创新农业技术,绘就农民富裕新蓝图。

拨动"音符"奏响"丰收曲、家园曲、发展曲"

秋分已至,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此次丰收节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核心主题,开展多元而富有意义的群众性庆典。设立这一节日,是国家层面对"三农"工作重视的体现,也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情致敬。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并践行"三农"情怀,以此为契机,拨动"辛勤耕耘"的音符,共同奏响"丰收喜悦"的凯歌、"家园和谐"的旋律、"农业发展"的壮曲,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坚定支持与深切关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共享丰收带来的幸福与荣耀。

拨动"稻香四溢庆丰年"的"喜悦音符",在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中奏响"感恩土地、致敬农耕"的"丰收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每一粒种子的破土而出,每一株禾苗的茁壮成长,都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农民丰收节,不仅是对农业丰收的庆祝,更是对农民辛勤劳作、不懈奋斗精神的颂扬。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丰收不易"的道理,将这份对土地的深情厚谊,转化为持续耕耘、不断创新的动力。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做到先知先行、深学深悟,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以科技为翼,以绿色为基,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守农业生产的初心,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要保持对农业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渴望,用勤劳的双手,绘就一幅幅丰收的画卷,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端稳端牢在自己手中。

拨动"乡土情怀深似海"的"文化音符",在传承创新、共享喜悦中奏响"记住乡愁、留住根脉"的"家园曲"。"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农民丰收节,也是一次文化的盛宴,它让我们在庆祝丰收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要珍惜和传承悠久的农耕文明,保留那份质朴与纯真,又要勇于接受新事物,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通过举办丰收节庆、农产品展销、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农业、热爱农村、尊敬农民,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等,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同时,要利用农民丰收节这一平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让乡村不仅物质富裕,而且精神富有,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

拨动"科技兴农谱新篇"的"创新音符",在智慧农业、现代科技中奏响"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发展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农业现代化的征途中,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积极探索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让科技成为农业生产的强大助力。要大力推广智能农机装备、无人机植保、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针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攻关研究,如种业创新、病虫害防控、土壤改良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