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101/138页)
从"千万工程"中觅得乡村振兴"千方百计"
近日,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已至,今年丰收节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不妨停下脚步歇息,品味乡村"富春山居图",从"千万工程"中觅得乡村振兴"千方百计"。
谱写"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华章,从"千万工程"中涵养"千淘万漉虽辛苦"的农业精神。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充分调研、科学规划、有效实践中,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走出了"一村一特色"的新路子。学习"千万工程"就是要将运用好调查研究"金钥匙",不搞"大水漫灌"式农业发展,而是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时制宜,在"千山万水"中"积跬步",通过调查研究,找准"靶心",明确"重心",回答好"适合种什么产业""种这个产业的优势是什么""多年后会需要改良吗"等等一系列问题,用正确的方向指引生动的实现,在广袤无垠的乡土大地上谱写更多"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华章。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头等大事、要事、喜事,主动走出"机关",顶着烈日、冒着雨雪到山上、到田间、到苞谷地里,看一看、察一察田间的麦浪、地里的瓜果,变"坐而论道"为"实战指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解决农业"卡脖子"问题,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让"中国粮"来至"中国产","中国碗"盛满"中国粮"。
分享"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喜悦,从"千万工程"中彰显"千家万户带笑颜"的农民富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他便将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着眼于人民关心的生态环保、乡村治理等问题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群众所期所盼。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立足农民富足着力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带着问题来、奔着问题去",主动甩开膀子、弯下身子、迈开步子,发扬"凿深井"精神,"钉钉子"品质,通过"围炉煮茶""院坝闲聊""田间欢谈"等方式,在与农民交心谈心过程中采集"一手资料",从而找准"种业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有的放矢找到破题方案,打通农民富裕道路上的"中梗阻",让年年丰收节"年年有余",年年都能分享"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喜悦,让"金灿灿"的"麦浪"与"绿油油"的"果蔬"变为农民"撑鼓鼓"的"钱包"与"笑盈盈"的"脸颊"。
铺陈"麦浪翻滚美如画"的丰收美景,从"千万工程"中激发"千门万户入画图"的农村活力。20年来,"千万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造就浙江万千美丽乡村,绘就了一幅幅壮美的"富春山居图",彰显的不仅是"景"的呈现,更是"情"的展示。在丰收喜悦的季节,学习"千万工程",就要透过"麦浪翻滚美如画"的丰收美景,觅得"乡村治理"良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求实、求效的态度打造好和美乡村、美丽中国。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资一点、居民众筹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等方式,补齐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实现自来水、天然气等"村村通",解决好引水、排污、浇灌问题。要聚焦乡风文明建设,用好"积分制""微基金"等手段,发动居民参与乡村治理,共建"村规民约",共谋"乡村规划",共享"治理成效",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芳馨调"中实现农村的"永续共生"。
从"三秋"农谚中读懂全面深化改革之道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9月22日,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正值秋分时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从"三秋"农谚中读懂全面深化改革之道,持之以恒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全面深化改革须坚定"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忠诚信仰"。秋分时节,花生的叶片开始有萎缩脱落的迹象时要及时采收。农业生产离不开经验的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的领导,首先是由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的部署,对涉及全局、大局,涉及全体人民利益的重大改革作出决定,加强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对促进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忠诚信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涵养"万山磅礴看主峰"的政治自觉,充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全面深化改革须发扬"独辟蹊径开新天"的"开拓精神"。"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不仅仅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农谚,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对时序的敬畏。农民们肩扛希望、脚踏沃土,如同精密的匠人,精准把握这稍纵即逝的时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不停地闯,干出了一番新天地。回顾新中国发展史,从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后来的"两弹一星"和核潜艇的关键技术突破,都离不开改革创新。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独辟蹊径开新天"的"开拓精神",主动投身到改革浪潮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大胆解放思想,坚决破除"唯经验论""不敢越雷池半步"等思想坚冰,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一年辛勤盼个秋,棉花拾净才说收",全面深化改革须强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担当"。一年的劳作只为秋天的丰收,农人只有在握着沉甸甸的稻谷时,内心才感觉到丰盈。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着力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需要深化对改革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使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热烈拥护。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担当",始终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人民利益为核心、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着眼于基层、扎根于群众、落点于精微,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的现实问题重点用力,常用民生"温度"检验改革"深度",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改革成果、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人民。
从"心"出发写好全会精神宣讲"四篇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全会精神宣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对此,要从深化内容、拓宽渠道、强化互动、注重实效四个方面,推动有效抓好理论宣讲,力求在深度、广度、温度、效度上实现有机融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深化内容上下功夫,用"真诚心"写好"讲什么"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更有"深度"。精准把握理论精髓。宣讲者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其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和实践要求。只有真正吃透理论,才能确保宣讲内容准确无误、深刻透彻,让听众信服。贴近实际接地气。理论宣讲要避免空洞说教,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宣讲者要善于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具体的事例,阐释党的理论和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同时,要注重挖掘本地资源,将理论宣讲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拓宽渠道上下功夫,用"灵活心"写好"在哪讲"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更有"广度"。构建多元化宣讲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宣讲平台。线上平台可以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宣讲视频、图文资料,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的宣讲服务;线下平台则可以依托党校、社区、学校等阵地,开展面对面的宣讲活动,增强宣讲的互动性和感染力。发挥各类宣讲队伍作用。要建立健全各类宣讲队伍,形成专兼职相结合、上下联动的宣讲格局。可以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等作为宣讲员,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基层宣讲员,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宣讲活动,让理论宣讲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在强化互动上下功夫,用"谦逊心"写好"如何讲"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更有"温度"。注重双向交流。理论宣讲不是单向的灌输过程,而是双向的交流过程。宣讲者要尊重听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和关切。关注听众需求。宣讲者要深入了解听众的需求和期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宣讲方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听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观察听众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宣讲内容和方式。注重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理论宣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宣讲者要善于运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听众,激发他们的共鸣和认同感,可以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分享个人经历和感悟等方式触动听众的心灵,也可以通过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态度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用"求实心"写好"讲怎样"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更有"效度"。明确宣讲目标。在开展理论宣讲之前要明确宣讲目标,即希望通过宣讲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加强跟踪问效。要加强对理论宣讲效果的跟踪问效工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听众对宣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也可以通过观察工作实际变化评估宣讲对工作落实的推动作用。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推动实践转化。理论宣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实践转化。宣讲者要引导听众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指导等方式帮助听众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弹奏"三音"奏响党的建设"交响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坚定的信仰、创新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拨动"信仰之音",奏响党的建设"主题曲",拨动"时代之音",奏响改革创新"变奏曲",拨动"历史之音",奏响文化传承"进行曲",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弹奏"党旗飘扬映红船"的信仰之音,聚先锋力量"握拳前行",在"万众一心跟党走,砥砺奋进谱新篇"中奏响党的建设"主题曲"。"党兴则国兴,党强则国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从南湖红船的星火初燃,到井冈山的烽火连天,从延安宝塔的巍峨挺立,到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宣告,党的奋斗历程波澜壮阔,党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党的建设的排头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共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实践。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要深化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汇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弹奏"创新驱动促发展"的时代之音,激活力源泉"破旧立新",在"科技引领创未来,创新驱动梦飞扬"中奏响改革创新"变奏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嫦娥奔月"的浪漫探索,"蛟龙深潜"的壮志豪情,"北斗导航"的全球组网......科技创新的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党的智慧和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勇立潮头,做改革创新的推动者,敢于突破陈规,勇于探索未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质增效。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弹奏"红色基因代代传"的历史之音,扬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在"英雄辈出耀中华,红色血脉永流长"中奏响文化传承"进行曲"。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抗日战争的烽火连天,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党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的奋斗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同时,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红色文化成为激励人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更进一步让全面深改"新""新"向荣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当扩大格局、求新求变,学习先进的新思想、贡献青年的新力量、满足人民的新期待,才能更"进一步"续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更进一步涵养"探理索隐悟真谛"的钻研精神,让先进的"新思想"成为拓展"新思路"的金钥匙。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各种冲突和争端不断,面对艰巨繁重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必须要以先进的新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稳定内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在引领中国改革"巨轮"破浪前行的过程中彰显了"新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只有以"新思想"为引领,才能满足全面深改水平更高、内涵更新、重点更突出的目标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的排头兵,一方面要勤学,系统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读原文、悟原理、明方向,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另一方面要善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一本"答案之书",带着思考的意识去琢磨、带着提问的激情去钻研,在顺着问题的"藤蔓"不断攀登的过程中追寻实践前进的突破点、理论创新的生长点,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