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13/138页)
以德施教,坚持情感陶冶与行为示范相统一,做学生"为事"的"大先生"。"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特殊地位,是学生最直接、最丰富、相处时间最长的学习榜样。教师应以仁爱之心和言传身教来感召学生、赢得学生,做学生为事的表率。一方面,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教师要自觉尊重和信任学生,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将温暖与情感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以师爱感化学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另一方面,要知行合一、以身作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活动。要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教师自身首先就需要导之以行,不断强化作风操守,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到课上课下一个样、网上网下一个样,在细照笃行中锤炼高尚人格、在慎独慎微中提升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以教师为参照审视自己、改进自己。
在"取舍之间"铸造深改"永恒丰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人民的幸福生活。要在新时代的改革征程中取得实效,必须在取舍之间审时度势,选择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改革路径。要以"取人民所愿"为基石、以"舍僵化成规"为动力、以"取务实之道"为方法,铸就深改的"永恒丰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
取"人民所愿",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指引方向,汇聚"民意如海、民心如城"的力量,确保改革不失"根本之道"。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人民所愿"为根本,汇聚"民意如海、民心如城"的力量,确保改革不失"根本之道"。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改革的原动力,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倾听人民的呼声,关注人民的关切,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尺。要通过基层调研、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人民的实际需求,确保改革措施切实有效,真正回应人民期盼。只有以"民意"为指引,才能在改革的浪潮中稳步前行,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舍"僵化成规",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打破桎梏,扫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障碍,推动思想突破"束缚之围"。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僵化成规"是最大的障碍。历史证明,任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做法都会导致改革的停滞和倒退。要使改革的步伐不断向前,必须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打破桎梏,扫除思想上的障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需要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勇于挑战传统、突破常规,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新问题、新挑战。通过不断地舍弃过时的制度和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我们才能为改革注入持续的活力,推动思想从"束缚之围"中解放出来,为全面深化改革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取"务实之道",以"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的态度践行方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优先"的原则,实现改革不虚"实效之功"。改革的成败在于能否"务实",能否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见到成效。务实之道,就是要以"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的态度,严格按照客观实际和科学规律办事。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优先"的原则,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取得实效为落脚点。正如古人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入实际,进行扎实的调研,了解真情实况,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改革方案,确保改革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要注重改革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调整改革策略,确保改革不虚"实效之功"。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唯有坚持务实的作风,改革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党建旗帜下"站队首、立潮头、当先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了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为了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挺身而出,敢站队首、勇立潮头、争当先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奋力开创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生动局面。
敢"站队首",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进取之心,做冲锋陷阵的"闯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在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党员应当勇于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担当,首先要确保不褪色、不变质。时刻牢记初心使命,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回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基本命题。站队首,体现的是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这就要求党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不断自我提升,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在强化政治建设上展现新担当,在筑牢思想根基上展现新作为,在夯实战斗堡垒上展现新成效,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当好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排头兵"。
勇"立潮头",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无畏之姿,做攻城拔寨的"尖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立潮头,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憧憬,要求党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决心和非凡的勇气。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顽疾"和"杂症",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带头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当好"三个表率",成为模范机关,决不在政治方向上走偏。同时找准结合点,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知难而进显勇毅,多经风雨壮筋骨,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
争"当先锋",以"砥柱中流障怒涛,折冲千里独贤芬"的奋斗之志,做敢为人先的"头雁"。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凡是有利于人民利益的事,我们就要有"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工作劲头,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勇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高机关党建质量,离不开建立健全学习制度,适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确保全会精神入脑入心,离不开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以实际行动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活力,不断激发内心的激情和动力,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蘸墨"抗战精神"共谱"改革答卷"
202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在全面深化改革如火如荼推进的今天,伟大抗战精神仍彰显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史为鉴,蘸墨"忠诚不渝""实干担责""为民奉献"的抗战精神,谱写"全面深改"优秀答卷,赓续中华民族伟大荣光。
起笔"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革命理想,在厚植信念底色中勾勒"忠诚不渝"的"改革答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正是在"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旗帜感召下,杨靖宇以野草棉絮充饥战至最后一刻,王二小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至包围圈,曾贤生虽气绝身亡然紧握武器屹立不倒,抗日英雄们视死如归,以实际行动捍卫着"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尊严荣誉,诠释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初心信念。唯有理想信念的坚定指引,方能为改革"巨轮"的航行指明方向。要疏通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纪律规矩铸魂润心、淬炼意志,逐字逐句读,踏踏实实悟,切实把握理论精髓、汲取历史智慧、鼓足奋进斗志。要补足坚守正行的"精神之钙",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中成为改革工作的坚定拥护者、坚决执行者、坚实捍卫者,不负先辈志愿答好"为党忠诚"之卷。
着墨"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一往无前,在砥砺奋进姿态中晕染"实干担责"的"改革答卷"。回望历史,壮烈跳崖绝不乞降的狼牙山五壮士,建立十余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李兆麟,靠一己之力组建威名远震游击队的刘震东......正是靠着四万万军民前仆后继投身革命,一寸寸守土、一枪枪御敌,才能击退侵略者,实现国家独立。立足当下,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全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勠力同心,取得了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放眼未来,中华大地勃勃待发,正候全面深化改革"又踏层峰辟新天"。为此,要发扬"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永葆"你追我赶"的奋斗姿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使命感,立足自身岗位,勇挑重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觉悟答好"笃行奋进"之卷。
挥毫"一缕忠魂行去缓,十万百姓沿江送"的念兹在兹,在躬耕民生福祉中擘画"为民奉献"的"改革答卷"。面对战场的枪林弹雨,面对敌人的残酷无情,是"四万万人齐下泪"的念兹在兹,支撑着抗战英雄们保家卫国。在敌后战场,我军开辟了独具智慧的地道战、地雷战,创造了化整为零的麻雀战、游击战,发起了重挫敌军、扬眉吐气的"百团大战",留下了"黑陶罐""八路坟""芦苇荡"的鱼水故事,无一不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生动注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上,要"知其所来",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法宝,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制定改革政策,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更要"明其将往",把群众同不同意、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尺",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答好"为民服务"之卷。
执稳改革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谋划和部署改革,书写了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时代新篇。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肩负起时代使命,执"笔"挥"墨"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做人民满意的"答卷人"。
"信"字起笔答好中国之问,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忠诚文章"。《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蛟龙"潜海、"神舟"问天,"厉害了我的国"背后是"厉害了我的党"。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理论指导实践,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工作,科学把握改革规律,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干"字行笔答好时代之问,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文章"。从4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经历了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再到"浦东新区""雄安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接连布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刻启示我们:"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时代改革已迈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等出来的,宏伟蓝图依靠行动才能变为现实,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改革创新的排头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在吃劲岗位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因地制宜探索改革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中梗阻";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在真抓实干、破旧立新中写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民"字落笔答好人民之问,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文章"。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从解决群众上学、就业、看病、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到推进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细致入微、无处不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人民的发展观,盯紧社会治理、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上下好"绣花功夫",解决好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通过"四下基层"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同时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定期开展"回头看",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
致敬时代楷模:牢记使命方能"心心相印"
中央宣传部日前授予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简称"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们的先进事迹。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牢记使命,在基层一线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诺言。广大党员干部要致敬时代楷模,就要学习时代楷模,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代传一代为民服务、千钧一发时冲锋在前,真正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方能与群众"心心相印"。
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召唤,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忠诚之心贴近群众。2002年,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成立,成为四川乃至国家电网公司最早成立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之一。他们为辖区15个社区近10万客户提供供电服务,无论什么时候,点亮百姓家中的一盏灯,成为他们为民服务的坚守。"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用实际行动默默地诠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内涵。忠诚不仅是党员干部政治立场的基石,更是其履行职责、担当使命的鲜明标识。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忠诚"二字写在"眉宇间"、烙印在"心坎上",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红心,始终沿着党的正确指引闻令而行,将对党忠诚体现在做好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一件件"小事""琐事"之中。